2万余名药材普查工作者经过6年的调查,查明中国药用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种类达1万余种,刷新了历史上700种版本的本草记载,比收入药类最多的《中药辞典》的记载高出近1倍,其中以云南省为最多。
在这次中药资源考察中,还搜集到近2万份民间验方和祖传秘方,已收入《中国民间单验方》一书。这将消除海内外炎黄子孙及世界医药学家对中国的这些治病救人的宝贵经验可能在岁月长河中被湮没的担心。这次考察发现的一直在神农架林区当作喂猪草的“五月五”,竟是被日本人赞誉为“福音草”的绞股蓝。现代生药化验检测表明,它含有60种人参皂甙,总含量甚至高于人参,使中国植物学界惊叹为“北有长白参,南有绞股蓝”!这种草药在长江南岸各地蕴藏极丰。栖息于内蒙大草原的红嘴乌鸦,是当地牧人秘而不宣的避孕神药,被专家称为此前从未发现的“神奇的天然避孕药”。
神农架地下河的鱼肚里有一种虱子,药学上称之为“鱼怪”,每尾鱼体内只长一颗,呈乳白色。四肢俱全,初离鱼体时还能爬动,是民间治疗食道癌的主药。据有关人士透露,神农架已发现60多种药物具有抗癌作用,100多种药物堪列高级保健药物名录。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书名,为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大约成于公元1世纪或2世纪。原书已佚,其内容由于历代本草书籍的转引,得以保存,为世界最早的药典。现传的《神农本草经》,的是明卢复和清过孟起、孙星衍、顾观光以及日本森立之等的辑佚本。该书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到了公元657年,中国唐代医官苏敬等上书,建议重修《神农本草经》,后来朝廷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征召20多人集体编写,定名《新修本草》。全书增到54卷,记载药物850种。
“中药”一词的由来
中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在传统的医药典籍中却未见“中药”
一词,而只有“药”。“中药”术语是在西药传入我国时开始出现的。
西方近代医药学的早期传入,可追溯至明末清初。
鸦片战争前后,西药知识更进一步传入我国。到1905年全国西医院达66处,诊所241处。与此同时,西医药学校也陆续在我国出现。1865年我国开始自办西医药教育,在同文馆中设立医学科。辛亥革命后西医学教育逐渐推广,北京、杭州、沈阳等城市都设立了西医药学专门学校。1840年以后,西医药学书籍,从合信所编译的《全体新论》等书开始,其后又有《西医略释》、《内科全书》、《西药大成》、《药性总考》、《英国医药方》、《西医举隅》等有关西医药方面的书籍20余种相继出版。我国西药厂的出现,是从1853年上海老德记药房开始的。1868年又有科发药厂,1886年屈巨代药房等等。
由于西医药的影响日益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在一些大城市已形成了中西医药同时并存的局面。人们为了同传入的西医、西药相区别,将我国传统医药,分别称之为中医或汉医、中药或汉药。正是由于西药的传入,才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中药”一词。
中药之乡集锦
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党参之乡--山西省平顺县;田七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天麻之乡--河南省新县;银花之乡--山东省平邑县;菊花之乡--浙江省桐乡县;银耳之乡--四川省通江县;山药之乡--山西省平遥县;枳壳之乡--江西省靖安县人;知母之乡--河北省蠡县;术瓜之乡--安徽省宣城县;黄连之乡--湖北省利川县;黄芪之乡--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甘草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阿胶之乡--山东省东阿县;蜈蚣之乡--浙江省岱山县;茯苓之乡--湖北省罗田县;蟾蜍之乡--江苏省启东县;泽泻之乡--福建省建瓯县;银杏之乡--河南省新县;药材之乡--江西省靖江县樟树镇。
中药的产地
各种药用植物和动物经过在某一地区长期的生长繁衍,逐渐对该地区环境产生了适应性,因而也就形成了某些药物的主产地域性。同一种药物,由于产地不同,其质量和疗效就有差异,所以中药传统应用经验,强调“地道”。那种一地所产,其品种、质量、疗效均优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也称“地道药材”)。《本草衍义》:“凡用药必须择土地之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指出了气候水土自然条件,对药材生长、气味形成、疗效高低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道地药材的应用。众多的本草文献也都记载了名贵药材的品种、产地等内容。如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内蒙的甘草,四川的黄连、芎莠、附子。山西的党参,河南的怀生地、怀牛膝、怀山药,云南的三七、茯苓,江苏的薄荷,浙江的贝母,山东的阿胶,广东的砂仁、陈皮,广西的蛤蚧等。自古以来都被视为道地药材,传沿至今,享誉国内外。
中药命名
中成药的名字,五花八门,构思别致。
以主药的名字命名:一个中药方剂。以主药、辅药、佐药、引药共同配伍组成,其中主药起主导作用,根据配伍特点,于是有的中成药便以主药的名字命名:如山楂丸、首乌片、板蓝根糖浆等等均属此类。
以该成药的主要功效命名:如安神补心丸、补中益气丸、降压丸、开胸顺气丸等等。
以主药和主要功效命名,如牛黄清心丸、附子理中丸、银翘解毒丸、止咳枇杷露等等。
以药味的数目命名:如十全大补丸、五味子补肾丸、六味地黄丸等等。
以服用对象命名:如妇女通经丸、妇科再造丸、孕妇金花片等,老人用的国公百寿酒、益寿补脑汁、延年益寿等等。小儿则用小儿凉寒丸、小儿至宝丸、娃娃宝、肥儿糖浆等等。
以治疗部位命名:如牙痛水、胃痛片、骨痛酒等等。
以药品适应症命名:如痔疮膏、喉炎片、风湿关节炎丸、白带丸、感冒片等等。
中药药理
中药的药理理论是从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中总结出来的,主要包括:四性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不同,药物性质实际上只寒热两类。寒凉性质的药物能清热、泻火、解毒、用来治疗热症;温热性质的药物能温里、散寒、助阳,用来治疗寒症。有些药寒热性质不明显,称平性,寒、热症都可以选用。病情复杂往往寒症、热症并见,治疗时温热药、寒凉药就同时运用。五味是用酸、甘、苦、辛、成五种味道来表示药物不同的药理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用来治疗盗汗、遣尿、腹泻、遗精等证。甘味药有补虚、缓急、调和的作用,用来强壮、止痛和调和药味。有的药,一种药有两种以上的崃,如五味子,有酸、成两睐,因而表明,一药可产生多种疗效。药物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有一定的部位选择叫归经。麻黄平喘、大黄通便、车前草利尿,它们就分别归肺经、大肠经、膀珧经。知道药物的归经,就可以指导选择用药。归经与性味相结合,就能比较全面地表示出一味药物的药理作用。功效是药物的具体疗效作用。按功效,中药分为清热药、散寒药、补益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芳香化湿药、消食药、行气药、泻下药、驱虫药、开窍药、镇惊解痉药、安神药、利水药渗湿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收涩药、外用药等20余类。中药的禁忌比较严格。如老人、幼儿、体弱者、孕妇,不能用毒性大、作用猛的药物,身体渐衰是老人的生理特点,攻邪时注意调补气血,增强抗病力,做到扶正祛邪;小儿正是生长发育时期,对药物敏感,要时时保护其脾胃,便能食欲不减、生机旺盛,有利康复;妊娠期用药,不能损害胎儿;月经期用药,不能引起月经过多或导致闭经。这些都是中药禁忌原则。攻效相同的药物合用,能增强疗效,叫相须配伍;功效不同的两味药合用,也能增强疗效,叫相使配伍;祛痰止呕药半夏有一定毒性,合用生姜能使毒性降低,半夏对生姜来说是相畏配伍;生姜对半夏来说是相杀配伍;产生毒性的配伍叫相反;降低疗效的配伍叫相恶。上面六种配伍关系,加上单味药使用(单行),叫中药的七情。应运用好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的配伍,避免相反、相恶的配伍,使治病疗效高而不产生毒副作用。
中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组合,不是同种功效药物的相加,也不是治各种症状药物的凑合。君药针对病因或主要症状起主要治疗作用,常是一味或两味;臣药协助君药增强主要疗效;佐药或者用来降低主要药毒性,或是治疗次要症状;引导药力直达病变部位的引经药及调和药味的药物属于使药。标准的处方君臣佐使四组药齐备,简单的处方也可以不用辅药或佐使药。
中药得名趣谈
中药,是中华医学宝库的瑰宝。中药品种繁多,据《本草纲目》记载就有1890种之多。中药应用的历史久远,据记载已有2000多年。而中药药名,取名生动形象,准确贴切,精短易记,又富于寓意,显示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中药的名称,常有一定的来历。如芍药(白芍、赤芍),就是绰约的谐音,因其花容绰约而得名。连文人也受其启发,用“丰姿绰约”来形容笔下的女主角。粗略归纳有--1.因形状而得名:如人参,其根的形状像人,所以叫人参;牛膝的茎节膨大,好像牛的膝关节;狗脊的根茎上有金黄色的茸毛,好像金毛狗的背脊。
2.因滋味而得名:如细辛因其味苦辣;五味子,因其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白鲜,则是因为它有羊膻味;酸枣仁自然是因其酸;苦楝子也自然是因其苦了。有的名称是因其生长季节而得来,如半夏,在农历五月同成熟,刚好是夏天过了一半,因而叫半夏;忍冬,则是因其叶虽临寒冬也不凋零而得名。
3.名字与其功效有关;如益母草能治疗妇女疾病,石决明、决明子,则因它们能明日;远志,因其能“益智强志”而得名;王不留行,是下奶药,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将军(又名大黄),是泻下药,能推陈致新,“勘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叫将军;淫羊藿,是助阳药,古书记载:“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此藿所致”(豆叶叫藿。此叶似豆叶,故叫淫羊藿);当归,李时珍说:“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黄耆,耆是长者的意思,黄耆色黄,且为补药之长,所以叫黄耆;羊踯躅,因“羊食其叶,踯躅而死”而得名,它的名字向人们展示了它可怕的毒性。
4.因其生长环境而得名,如沙参,宜种于沙地,所以称沙参;车前,则因其常生长于道边车辙之问,这倒为采集者提供了线索。
5.药名因人名而来,如刘寄奴,就是宋高祖刘裕的名字(刺裕小字寄奴),是他发现了这个草药,他注意到用此药“每遇金疮敷之即愈,此后,这个消息传开了,人们干脆就把这味药叫刘寄奴;何首乌,是一位姓何的老头吃了此药之后,花甲之年,头发竟转而变得乌黑而得名。
6.因产地而得名:如川芎、川贝母产于四川;怀山药、怀菊花产于河南怀庆;党参产于山西上党等。
7.困颜色而得名:如金银花,其花蕾初开时为银白色,后为金黄色;红花、赤芍、丹参、血竭,因其花色红而得名;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因其皮色黄而得名;白芷、白鲜皮、白薇、白芨,因其色白而得名;紫草、紫苏、紫荆,因其色紫而得名;青蒿、青黛、青皮、青石脂,因其色青而得名;铜绿、绿矾、绿薄荷,因其色绿而得名;黑豆、黑芝麻、玄参,因其色黑而得名等。
8.因入药部位而得名:如杏仁以种仁入药而得名;桑枝以茎枝入药而得名;白茅根、板蓝根以根入药而得名;菊花以花入药而得名等。
9.因动物名而得名:如蛇古石、猫爪草、虎杖、龙须草、地蜈蚣草、鼠曲革、鸭跖草、狼把草、鸦胆子等。
10.因进口药材的译音或译名而得名:如产于印度、缅甸的诃黎勒,译音为“诃子”,番木鳖名为。“马钱子”。番泻叶、胡椒、曼陀罗等也都属此类。
11.因加工炮制的方法和所用的辅料而得名:如酒当归是用当归加黄酒炒制而成;艾炭是用生艾叶炒制成炭;姜半夏是用半夏加姜汁制成。
12.因数字而得名:如一包针、二丑、三枝九叶草、四京子、五倍子、六神曲、七爪红、八股牛、九香虫、十开蔻、百合、千里光、万年青等。
古代行医的招牌:葫芦
古时候,葫芦与中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电影或电视中经常看到治病的郎中要身背葫芦,以为那是装药用的器具。其实,它是行医的“招幌”。
据记载,用葫芦作为医生的标志始于汉代。相传,东汉时市井小吏费长房为人聪敏好学。一天,他见一位卖药老翁在市散后跳进酒店墙上悬挂的葫芦里,便觉得此人决非寻常之辈。于是,费长房便在酒店挂葫芦处备好一桌酒席等候他。待老翁从葫芦中出来,他立即跪拜,请求老翁传授医术。老翁见费长房一片诚心,将他收为徒弟……从此以后,郎中行医便用葫芦当招牌,以表示医术高超。人们只要在街头寻到葫芦,就可以找到医生。
中医源流三字经
中医史,越千年,流与派,出一源。
有内经,及伤寒,本草经,金匮篇。
难经书,号经典,为后学,立规范。
汉华佗,外科专,曾刨用,麻沸散。
王叔和,着派经,廿四脉,始贯统。
皇甫谧,针灸通,专书始,甲乙经。
巢元方,病理寻,撰名着,源候论。
唐王冰,攻内经,注素问,释文行。
孙思邈,医理精,倡医德,千金名。
宋钱乙,儿科长,着直诀,多新创。
陈自明,妇科详,编精要,着良方。
金元时,四大家,张子和,主攻下;主火派,刘河间;重脾胃,李东垣;阴不足,阳有余,主相火,朱丹溪。
李时珍,本草专,着纲目,海外传。
杨继洲,钻针灸,集大成,详且周。
陈实功,外科精,详其学,日正宗。
张介宾,重命门,着类经,擅温肾。
叶桂书,温热论,阐病机,研究深。
程钟龄,内科精,着心悟,切实用,江笔花,医镜撰,脏腑纲,药类编。
释伤寒,有柯琴,独见解,尤创新。
活血家,王清任,逐瘀汤,验于今。
以外治,疗内疾,独一家,吴师机。
唐宗海,血证论,汇通派,志革新。
张锡纯,出晚清,参西学,而衷中。
明清代,着作繁,医之宗,数金鉴。
解放后,倡琳承,弃糟粕,存其精。
中西学,长并存,相结合,为立新。
中医学里的精气神
中医学很讲究精气神,“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这三者的盛衰存亡,都关系到人体生命上的生死,所以精气神是人的生命根本。
在古代讲究保健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所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如五脏藏精,精为神之宅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积精”才可以“全神”。精伤,神就无所舍,是为失守。这是精与神的关系,也就是精为体,神为用。精不但为神之宅,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中说“精化为气”(精可以产生动力)。这是精与气的关系。同时气也能生精,如同一篇中又说“气归精”(气又可以充实转化为精。没有气的动力,精也就无所生)。
总之,“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离,存则俱存、亡则俱亡。因此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阐述。所以,一个人只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能够祛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