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45856600000011

第11章 百姓生活交往俗礼(2)

灵车到达墓地后,抬下灵柩,再行祭奠,然后将灵柩缓缓放入墓坑中,称为窆,又叫做封。亲属按男东女西肃立两旁,棺木安置好之后,孝子等哭踊。再放入各种随葬品,加上覆盖,筑土成坟,亲属等拜奠。

墓室的格局仿照现实生活中的宫室房屋,按前堂后室进行布置。墓室的前半部分相当于堂,用来安放供桌和各种随葬品,后半部分相当于寝室,用来安放棺木。帝王贵戚与普通百姓的墓室虽有规模大小之别,但基本格局并无根本的不同。帝王的墓室称为地宫,最为奇丽诡异的地宫非秦始皇陵莫属。据《史记》记载:始皇地宫中宫观宏伟,藏有各类奇器珍宝。“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并制作机械使其流转。宫中烛火长明,百官侍立,还有自动弩箭,敢有擅自闯入者,辄中箭而死。

墓穴之上封土为坟。明代以前,帝王的坟堆为方锥形,其余为圆锥形或半圆形,明之后皆为圆形。坟堆的高大程度因人而异,身份等级越低的人,坟堆越是低小,身份等级越高的人,坟堆越是高大。最为宏伟壮观的是帝王之坟,称为“陵”。封土为陵,出现于战国时期,起初还不甚高大。秦始皇时,征发七十多万人工,耗费四十年的时间,在郦山修筑陵墓,其陵高至今尚残存有六十多米,由此开了历代帝王高修陵墓之风。此后历代帝王,除元代以外,无不高崇其陵,唐代帝王甚至因山为陵。封建帝王通过高大的陵墓,向世人展示着其高不可攀、神威莫测的赫赫尊严。

大约与陵出现的同时,又出现了在陵上建“寝”的制度。古人相信,死者虽然肉体已死,但灵魂不灭,所以需为其建造一室,供其灵魂起居饮食之用。寝最初建于封土堆上,秦汉后建于墓侧。汉代规定:帝陵之寝,陈设有床几、座位、被枕、衣冠等物,供墓主灵魂日常生活之用。寝中留宿宫女,负责整理床被,准备梳沐盥洗用具和用水,每天还需按时供奉四次食品。一切均如墓主生前一样,进行侍奉。

后来,帝陵的地面建筑中又增加了献殿,专供举行祭祀墓主的仪式之用。明代废除了寝宫,扩大献殿,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的礼仪。

此外,从汉代开始,帝王和达官贵人的墓地上还出现了石雕群。石雕主要有三类:一是石人,称为“翁仲”,象征墓主生前的侍从;二是石兽,称为“石像生”,以体现墓主高贵的地位;三是“石望柱”,既供后人辨识墓地之用,也起到让墓主灵魂认明止息之所的作用。墓主生前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了石雕的种类、数量、大小和组合。皇帝地位最尊,石雕最多、最大,如明成祖墓前神道两侧,列有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四件,武将、文臣、勋臣各两对,共三十二件。各级官吏置石雕的规格,以明清两代而言,二品以上官可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二件;三品官少石人;四品官少石人、石羊;五品官为石羊、石马、石望柱各二件;六品以下不准设置石雕。从以上各点都可以看出,古代墓葬制度中的等级规定是十分严格的。

2.厚葬之风

因为古人有灵魂不灭的观点,所以死者,特别是富贵阶层的死者,都希望自己到另一个世界后,还能讨卜如牛前一样的牛活;而牛者也不愿自己的亲人成为孤魂野鬼,在阴间无以为生,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厚葬之风。越到后来,死者的亲属为向世人表明自己的孝顺,炫耀自家的财势,用来给死者随葬的物品就越来越多,这又使得厚葬之风越演越烈。当然,也不可一概而论,一般说来,富贵之家多尚厚葬,而贫苦之人则无力厚葬,特别是到了荒乱之年,饿莩遍野,无人收尸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以物品随葬的情况,在原始社会就已有了。商周以来,奴隶主贵族多以最为贵重而又能标明身份的青铜礼器随葬。如商王武丁妃妇好墓中,随葬的青铜器达二百一十件,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总重量达十吨之巨。当然,除青铜器以外,还有许多种类繁多的随葬物品,所谓“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

秦汉以后,厚葬之风仍然盛行,最典型的例子是前面已经提及的秦始皇陵。另外又如汉武帝茂陵,随葬的金玉珠宝等贵重之物不可胜数;汉代的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了着名的金缕玉衣,随葬品总数达四千二百多件。清代慈禧太后仅其穿在身上的金丝绣礼服和绣花串珠褂,就用了大珍珠四百二十粒,中珍珠一千粒,小珍珠四千五百粒,宝石一千一百三十五块,头上珠冠所缀的一颗宝珠,大如鸡卵,价达一千万两白银。正是由于厚葬之风的盛而不辍,历代的盗墓行为也屡禁不止,越禁越炽。

奴隶社会时期,还出现了野蛮的以人殉葬的制度。商代是人殉最为盛行的时期,商王死了,殉葬的奴隶成百上千。级奴隶主贵族死了,杀殉的奴隶数目也不在少数。秦始皇陵的人殉,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大的一次殉葬,人殉的数量超过三万人。人殉制度,是古代统治者希望到阴间继续役使人民的阴暗心理的反映,是对社会劳动力惨无人道的摧残。虽然人殉之风自汉以后有所衰歇,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中从未断绝过以人殉葬的陋俗,明代还有以嫔妃宫女为皇帝或亲王等殉葬的情况。

西周以后,出现了以陶、木等材料做成人的偶像用来殉葬的情况,这比之人殉是一个历史的进步。秦始皇陵中所发现的大量的兵马俑,就是这一做法的产物。从较为广义的角度来看,陶俑、木俑等属于“明器”的一种。明器,又称为盟器、冥器、鬼器,是用陶、土、木、石等材料制作的实物模型。以明器为葬,使得仍具实用价值的物品等得以保留人间,节省了丧葬费用,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反映。但明器并未完全排斥实用物品,很多时候,两者共同随葬。用明器随葬也有等级的规定,如明代公侯可随葬明器九十事,官员一、二品八十事,三、四品七十事,五品六十事,六、七品三十事,八、九品二十事,庶民只准用一事。北宋以后,以纸扎的明器逐步流行起来,纸明器并不随葬,而是在下葬之时焚烧于墓。现在民间所用的纸钱、元宝等也即渊源于此。

3.卒哭

死者下葬之后,灵车回到殡所,孝子等升堂而哭,此称为“反哭”。随即进行虞祭。虞者安也,意即设祭使死者魂灵有所归依。虞祭时要为死者设立用桑木制作的神主,上面写有死者的官爵名讳。在神主之前,要放置丰盛的供品,使死者魂灵安之。

虞祭之后行卒哭之祭。卒哭,就是止哭的意思。举行卒哭祭的时间,按《礼记》的说法,先秦时“士三月而葬,是月而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后世多在丧后第一百天举行卒哭之祭。先秦行卒哭之祭时,还要在家门外向代表死者的尸献酒,表示为之饯行,死者的魂灵从此离开家宅。后世受佛教影响,民间普遍以“做七”代替了卒哭之祭。做七,就是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七七四十九天后,称为“断七”,断七亦就相当于卒哭了。

卒哭之后的第二天,要将死者的神主奉人祖庙,依照世次顺序安放到神座上,与所有的祖先一齐祭祀,此称为“拊”。祭后,仍将神主奉回家宅。至此,丧礼告一段落。

服丧与丧服

中国古代特重忠孝观念,不仅父母生前要尽孝,死后更得尽孝,所以在丧礼中,特别提倡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在这三年的丧期中,还有许多繁苛的礼仪规定。

丧期满一周年时,要举行小祥之祭。居丧者要戴一种用白色熟绢制作的练冠,故小祥之祭又称为练。满二周年的时候,有大祥之祭。祭后将死者神主正式迁入祖庙。丧期满二十七个月后,举行潭祭。潭后脱去丧服,恢复正常生活。故而守丧名为三年,实则是二十七个月。

但是,即使在除服之后,每逢父母去世的周年忌日,仍要禁止饮酒作乐,此谓终身之丧。

在居丧期间,所有的娱乐活动,所有色彩艳丽的衣裳,所有的婚嫁喜事等,都与丧主无缘。

普通百姓要谢绝一切应酬事务,赴考的举子不得赴考,官员则要解除职务,居家守孝。官员若贪恋权位,隐匿亲丧,就是“大不孝”,要受到重惩。但也有例外,若国家遇到紧急情况或有其他特殊需要,朝廷也可强制守丧官员出仕,称为“夺情”或“起复”,但夺情之人仍要身着素服,而且不得参加朝会、祭祀等礼仪活动。

古代社会认为,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因而若能博得孝的美名,对于士子们的仕途自然是大为有利,这样就导致了不少虚伪矫情的假孝子的出现。父母健在的时候,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尽孝是比较困难的,因而三年的丧期就成了真假孝子们大出风头的良好机会。古礼规定,小祥之后,守丧者可吃蔬菜水果,大祥之后可以盐醋调味,潭之后可以饮酒吃肉,但有不少人却终身蔬食,以此博名。更为可笑可鄙的,东汉时有个孝子赵宣,葬亲后住在墓道里二十多年,不见外人,不近妻妾,一下子成了天下闻名的大孝子,地方郡县的长官请他出来做官,他都不忍远离父母之墓。后来,名士陈蕃来做太守,一查赵宣的仔细,方才发觉赵宣的五个儿子,都是他在墓道中时生下的,陈蕃大怒,狠狠惩治了这个沽名钓誉的假孝子。

居丧期间须服丧服。丧服,是死者亲属根据和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着的服饰,通常在大敛次日成服,直到礼制规定允许解除的期限为止。

《仪礼·丧服》载: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越重,其丧服就越粗糙,以表示程度不同的哀痛之情。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等,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斩断处外露。诸侯为天子、臣为君、子为父、父为长子、为人后者服斩衰,妻妾为夫、未嫁女为父服斩衰,还须在髻上系麻为丧髻。为父服斩衰者,俗称“孝子”,还须加服粗麻腰带,表示思肠如结;加服紧束腰部的绞带,手中持杖,即俗称之哭丧棒,表示哀毁骨立,难以行走之意。斩衰丧期三年,实则为二十七个月(又一说二十五月)。

齐衰亦用粗麻,但缝边整齐。齐衰丧期分为四种:齐衰三年,是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的丧服;齐衰杖期,杖是丧杖,期是一年,是父在为母,夫为其妻的丧服;齐衰不杖期,是男子为伯叔父母、兄弟、长子以外的儿子,女子为娘家父母,媳妇为公婆,孙和孙女为祖父母的丧服;齐衰三月,是为曾祖父母的丧服。

大功,用熟麻布制成,经过加工,故称功服。它是男子为姐妹、姑母、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女子为娘家兄弟、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公婆为嫡子之妻的丧服。服期九个月。

小功,用更细的熟麻布制成,是男子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堂姐妹、外祖父母,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姐妹、兄弟媳妇的丧服,丧期五个月。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丧服,用精细的熟麻布制成,是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中表兄弟、婿、外孙等服的丧服,服期三个月。

后来的丧服制度,虽然在周礼的基础上有所变动调整,但基本的精神不变。

士相见礼

周代,士是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层次,也是人数最多的一个阶层,它联结着整个社会中的上下两大阶层,故而周代便以士阶层为基础,制订了一系列的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这便是士相见礼。

先秦时代人与人相见的礼节主要有跪拜礼和揖礼。据《周礼》记载,拜礼有几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在这些拜礼中,以稽首、顿首、空首、肃拜最为重要。稽首是最隆重的拜礼,是臣拜君之礼,其动作是屈膝而跪,两手相叠拱地,头慢慢俯及于地,停留片刻后起身。顿首用于地位相等者之间,其行礼形式与稽首同,但头顿地即起,故称顿首。空首是君对臣的回礼,其行礼形式也与稽首同,但头不及地,触手后即起,故又称为“拜手”。肃拜是拜礼中最轻的一种,其拜仪是屈膝跪地,头微俯,手举而下,使用者一是将士,因其身披甲胄,不便拜倒,二是妇女。揖礼比拜礼轻,多用于宾主相见之时。揖就是抱手为礼,对没有亲属关系的庶姓用“土揖”礼,推手时稍稍向下;对有婚姻关系的异姓,用“时揖”礼,平平推手;对同姓则用“天揖”礼,推手时稍稍向上;对于地位尊贵者,则用“长揖”礼,即两手合抱高举,自上而向下移。

唐宋以后,古人的居处方式有很大改变,由于桌椅等家具的日趋普及,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行跪拜礼比较麻烦,致使跪拜礼中的区别日趋模糊,稽首、顿首等混淆了;也使得跪拜礼的行使范围有了局限,主要用于对君父等尊长行礼,而其余则多用揖礼了。跪拜礼在后来也有所变化,如清代觐见皇帝,行的是“三跪九叩礼”先将马蹄袖放下,然后双膝跪地,挺直上身,右手伸平举至鬓角处,手心向前,放下,再举起,再放下,如此三次,即为一跪;反复这一动作三次;即为三跪九叩。此外,又有“碰响头”,即叩头至地,并要叩碰出冬冬的响声,这大多用于请罪等特定场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繁复难行的古礼已很难适应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现实需要,因而日益趋向于简化。除易于行用的揖礼外,宋辽以后,请安和万福礼逐步盛行起来。请安礼用于下对上、幼对长的礼节,男子屈右膝半跪,口称请安,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膝微屈,往下蹲身。万福,站立拢手,略提长襟,隋唐时称“敛衽拜”,后因妇女行此礼时口称“万福”,即随而称之为万福。元以后,敛衽万福为妇女专用之礼。近代以后,随着西方礼仪的传入,鞠躬、握手等又逐步取代过去了的揖、请安和万福等礼。

依照礼经规定,古人相见时要携带礼物,以表示敬意,称为“执挚”。士之挚为雉,即野鸡。

古人认为野鸡雌雄交接有时,而又忠于伴侣,士人与人相交,也应当有此信义。其他各阶层之人也各有其挚。天子以鬯(一种酒)为挚,诸侯以玉为挚,卿以羔为挚,大夫以雁为挚,庶人以鹜为挚,工商之人以鸡为挚。后代的送礼之风,亦即渊源于此。

士与士初次相见,主人要辞谢,表示才德浅薄不足以辱大驾之意。经来宾一再恳请后,主人方才敢见。主人迎出大门,与来宾互行拜礼,然后主人三揖,请来宾自左入门,自己则自右入门。来至庭中,宾客奉上礼物,主人要三次辞谢,然后方才受挚。受挚后主人要请求回访,到期要将来宾带来的挚还回。

士相见所谈的内容,在礼经中也有严格的规定:与君主谈话,要谈君使臣之礼;与卿大夫谈话,要谈臣事君之道;与老人谈话,要谈使弟子之礼,与幼者谈话,要谈孝悌于父兄之道;等等。

言谈时的表情与态度也很重要,要求内容整肃,坐姿端正,十分认真而专心地谈话。谈话开始时要察言观色,判断是否可以开始言谈;开始讲话后要将视线下移到对方的衣领处,不可一直盯着对方的脸看;讲完之后要抬目观察对方,看其是否赞同自己的看法;在不讲话时也要专心,不能懈怠,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视线,站着时看脚,坐着时视膝,千万不可目光游移不定。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敬。

在相谈一段时间后,来宾要随时注意对方是否有疲倦的表示,诸如呵欠伸腰、变换姿势以及问讯时间早晚等,这些动作表示着主人已有逐客之意,来客就应该马上知趣地起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