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礼仪
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普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场所。奴隶社会中,学校的教育内容是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西汉以后,学校以儒家经书教育学生,有《尚书》、《诗经》、《礼记》、《周易》、《春秋》等,礼仪教育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唐代时又规定,学生除了要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要专门学习吉、凶二礼。明代也规定地方学校中的学生除学习儒经外,还要加学封建律令、皇帝诰令,特别要加学冠、婚、丧、祭之礼。历代的这些规定,都说明了礼仪教育一直是古代学校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另外,学校不仅是习礼的场所,其校内管理也完全是根据礼仪制度的规定而进行的,学校有其自身的礼仪。古代学校的以礼治校,以礼教学,对传统礼仪的普及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故而历代皆把学校列入《礼志》中,学校礼仪制度也就成为吉礼中的一大内容。
1.释奠礼
释奠礼是以酒食祭奠先师先圣的礼仪。释奠礼既是学校的一项典礼,实则也是学校的一项经常性的制度。所谓先师先圣,历代人选有所不同。汉魏之时通常是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时则确定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玄宗时除祭祀孔颜外,又增加了左丘明等二十二位贤人,并且还为列位先贤排定了坐次。以孔子居中,两边排列有“十哲”,即颜回、闵子,骞、冉伯牛、冉仲弓、宰子我、端木子贡、冉子有、仲子路、言子游、卜子夏十大弟子。后来,颜回地位提高,附祭于孔子,乃升曾参以充十哲之位。曾参附祭之后,再升颛孙子张为十哲。宋代,又以子思和孟轲附祭孔、颜等。再后来,进一步扩充十哲为十二哲,把有若和宋人朱熹列于其中。
在学校祭祀的这些贤哲中,很明显,孔子和颜回的地位是最高的,故而历代释奠实即是祭孔。祭孔始于汉高祖时。后来出于维护封建等级统治的需要,孔子的地位被越提越高。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宋时孔子已升为王爵,号称“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时虽然孔子的地位一度有所降低,称为“至圣先师”,但入清之后,孔子的地位又迅速恢复,称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释奠祭孔的典礼至为隆重。其释奠的时间和地点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差别。最初的时候,是依校设祭,用牛、羊、猪三牲(即太牢)供奉先师先圣。北朝北齐时,在太学中建立了宣尼庙,规定每年的仲春二月和仲秋八月行释奠祭孔之礼,祭祀时要设轩悬之乐、用六佾之舞。另外,每个月的初一,由国子祭酒率博士以下的教官和国子学学生人堂行礼,跪拜孔子,向颜回则行揖礼,助教以下及大学生则于堂前阶下行礼。各地的州学也都建立了孔、颜之庙,教官及学生也要每月行礼。唐代的释奠礼更为完备,规定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释奠,唐玄宗后改为春秋二季释奠。国子学在举行释奠时,除教官和学生外,朝中文武官员、僧道百姓也都前往参加。
其典礼由国子祭酒代表皇帝主持,设宫悬之乐,并供奉牲牢。献祭之时,以国子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州学亦仿国子学,以牲牢奉祭,以州的最高长官刺史为祭主,主持典礼,并以刺史作初献,州中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以酒、脯供奉,县令主持,并作献祭时之初献,县丞为亚献,主簿与县尉为终献。清代的祭孔规格也很高,在释奠时要奠帛、读祝文、三献奠爵,并行三跪九叩之礼。雍正时还为孔子择定生辰,定以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全体军民都要斋戒一日。
除春秋或四季释奠外,在学校初建落成时,也要举行释奠之礼。历代皇帝也常有参加释奠之举。中国古代对释奠礼的高度重视及常行不辍,既表达了遵循先圣先师教诲,以礼义教化民众之意,也说明了古代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
2.释菜与束惰
释菜礼也是古代学校中的一种常行礼仪,又称为“合采”、“择菜”,指的是用菜蔬祭奠先师,并表示从师学艺的一种礼仪,用于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之时。释菜礼的施行,既是对刚入学的莘莘学子进行的一次入学教育,又是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一种发扬。
束惰是十条干肉,它本是古人交往时相互馈赠的礼物之一,后来因学生入学时也要向教师交束惰以作见面礼,作为支付给教师的酬金之一,故而亦即以束惰代指入学拜师。如孔子所言:“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即只要交纳束惰,就可以进入孔门,接受老夫子的训诲教育了。相沿下来,束惰就逐步演变成一种拜师时的固定的礼仪制度。
束惰是拜师之礼,但历代拜师的礼物并不限于十条干肉。据《文献通考》记载,唐代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规定:所有学生皆须以束惰之礼礼于师,国子学和太学的学生纳绢三匹,四门学纳绢二匹,俊士及律、书、算学、州学、县学的学生纳绢一匹,另外还需备有酒脯。唐《开元礼》
中还记述了皇太子拜见业师时所献束惰的清单:束帛一篚(盛物的竹器),五匹;酒二壶,二斗;惰一案,三艇。
行束惰礼时有特定的礼仪规定。唐代,学生要穿上青衿学服,携束惰来到学校。学生恭立于校门之外,老师则立于学堂的台阶之上,并派人出询学生的来由。学生要情辞恳切地表明自己拜师求学的愿望,老师要再三谦称自己无才无德,不能收徒,否则将误人前程。学生需再次以坚决的态度申明自己拜师求学的决心,并请求老师将自己收归门下。老师见学生求学之志坚定,自己也实在无法推辞,只得请学生进入校门。老师走下台阶后,学生即向老师行跪拜之礼,老师回拜。学生取出束惰,敬请老师收下。老师收礼之后,师生关系就确定下来,然后学生拜谢退出。这种初入学门,即受礼教的做法,对于在当时青年中弘扬尊师重教的意识和树立师尊为上的礼仪,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不仅普通人家的子弟在求学时要恭恭敬敬地行束惰之礼,即连贵为储君的皇太子也不能例外。唐《开元礼》载:皇太子求学之初,也要改着学生青衿,至校门外求见师尊,拜答如仪,方才退出。
束惰之礼的普遍施行,反映了我国古来即是一个以尊师为荣的文明国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崇高风尚。尊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国语·晋语》中说:“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人之所以明白事理,通晓世情,皆是由于有师教育之故,教师的地位与君、父并列。古代尊师敬师蔚成风气。学生在平时要像侍奉父亲一样来侍奉老师,在老师死后还要为老师服三年心丧,并有照顾老师家庭遗属的义务。古人尊师敬师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此仅举两例:
东汉名儒桓荣是汉明帝刘庄的老师。刘庄即位为帝后,对老师处处都十分尊敬,桓荣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明帝还不肯让其退休,以便随时向老师求教。一次,明帝召集了百官和桓荣的弟子数百人,敬请桓荣坐在西首面东的贵宾席上,并当众向桓荣捧书求教。当时有的学生为拍皇帝马屁,向明帝请教经书中的疑难问题,明帝马上谦逊地说:“老师在这里,怎么轮到我来释疑解惑呢?”桓荣病重之后,明帝亲去看望,刚到桓家巷口就下车步行。桓荣病死之后,明帝换上孝服,亲自临丧送葬。这些都表示了贵为九五之尊的明帝对授业恩师的尊敬之情。
宋代的程颐是着名的理学大师,游酢、杨时前来求学,时值隆冬,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而程颐正倚坐假寐,游、杨二人不敢惊动先生,于是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到程颐一觉醒来,大雪已下了有一尺多深了,而游、杨二人竟仍然恭敬地侍立在门外。这就是着名的“程门立雪”故事。
游、杨二人后来也成为“程门四大弟子”。
复——招魂之礼
1.属纩
古人临终之前,皆移居于正寝,家属守在床边,提着病危之人的手足,给其脱掉内衣,换上新衣,然后“属纩以俟绝气”。纩是一种质地很轻的新丝棉絮,用来放在弥留者的口鼻上,以察验是否还有呼吸,此即称为“属纩”。由此即有把临终之人称为“属纩”的说法。一旦验明已经死亡,环伺在一边的亲属等立即开始痛哭,涕泪交下。
临终之人根据其身份的不同,其死亡也有各种不同的叫法,“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下》)。等级森严的古代礼制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死人,都得按其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
2.复
人之初死,不能立即治丧,要马上为之招魂,希望发生奇迹,让他再活过来,此即称为“复”。
复,就是为死者招魂的仪式,由活着的人拿着死者的上衣,一手执领,一手执腰,登上屋顶,面向幽冥世界所在的北方,拉长声音高喊死者的名字,如此重复三次,希望死者的灵魂回来。然后,把死者的上衣卷起来投到屋下,另一人接过衣服,赶快覆盖到死者的尸体上,冀其复活。这一仪式,表示亲属不忍死者死去,为挽留其生命所作的最后一次努力。死者复而不醒,然后才能开始办理丧事。
3.沐浴
死者的亲属脱去华美艳色的衣裳,易服着素,开始居丧。先为死者沐浴,整理仪容。沐是洗头,浴是洗身,所用的水是烧热的洗米水,擦洗的布是细葛缔巾。沐浴后为死者修剪头发、胡须、指甲、趾甲等,使其仪容整洁,表示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意思。
殓——入棺之礼
1.小殓
死者死后的第二天早晨,正式穿上入棺的寿衣,称为小殓。小殓的时候,房中陈列着所有的殓衣,堂下陈列着各种馔食,一面为死者入殓,一边向死者祭奠。死者的亲属要抚尸擗踊,即捶胸顿足地痛哭,表示极度的哀伤。为死者着装之后,要用衾被裹尸。衾被有严格的标准,周礼规定,国君用锦衾,大夫用缟衾(白色细绢),士用缁衾(黑色布)。清代则规定一、二品官用绛色衾,三、四品官用黑色衾,五品官用青色衾,六品官用深青透红的绀色衾,七品官用灰色衾。
到了夜晚,要通宵点燃烛火。
2.饭含
饭含是入殓时的一种丧仪。饭是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等物,含是在死者口中放入珠、玉等物。饭含的目的一是防止死者无饭可食,变成饿鬼,二是用珠玉等物保护尸体。饭含之物亦因各人身份的尊卑不同而有区别。关于饭,《周礼》规定:“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稻。
”《礼记》
中说:“天子饭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关于含,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含谷实。唐代,皇帝饭粱含玉,三品以上官饭粱含壁,四、五品官饭稷含碧,六品以下饭粱含贝。明代则五品以上饭稷含珠,九品以上饭粱含小珠,庶人饭梁含钱。时代不同,死者的饭含之物也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越是权贵,其饭含之物就越是贵重。如慈禧太后,口中竟含着一颗夜明珠,据说此珠分开时则透明无光,合拢时则发出绿光,可在百步之内照见头发。
3.大殓
大殓,指入棺仪式,在小殓次日举行。大殓时,也要陈衣陈馔,如小殓一样,然后抬入棺木,孝子孝妇擗踊痛哭,在棺内铺席置衾,奉尸入棺,盖棺之后,擗踊如初。接着进行祭奠,宾客向死者行礼,孝子答拜,孝妇在帷内痛哭。宾客走后,孝子孝妇再次哭踊。
棺是盛放死者的葬具,最初的棺是陶制的,商代以后才用木棺。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棺木的数量和材质上,有很严格的区别。周制,天子五棺二椁,诸侯四棺一椁或三棺二椁,大夫二棺一椁,士一棺一椁。天子所用之棺,最外一层称大棺,第二层称属,皆用梓木制作,故又统称梓宫,第三层棺称袍或裨,用椴木制作,第四、五层是用水牛皮和犀牛皮制成的革棺。此外,棺木的大小尺寸、油漆颜色、花纹图样、装饰用料等也都不一样。在棺之外,间隔一定距离,再加套棺,称为椁。君之椁用松木制作,大夫椁用柏,士用杂木椁。这种等级差异十分明显的棺椁制度,后世在一定程度上还在沿用,如明代规定:官员之棺用油杉朱漆,椁用土杉,庶人棺用坚太无椁,漆用黑漆、金漆不得用朱红。
殡——停棺之礼
1.既殡
盛放死者遗体的棺木称柩,停柩待葬的一段时间,称为殡。大殓礼毕,殡期就开始,最初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既殡。
死者的灵柩停于家中堂屋之西,西在古代是客位,意思即是像对待宾客一般来对待死者,故称为殡。殡礼的时间一般都较长,周代规定,天子停殡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逾月。
让死者灵柩久久停放家中,表示亲人不愿其早早离去的意思,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眷恋之情。
对于周天子和各国诸侯而言,还有将其灵柩殡于宗庙的做法。如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死后,即停殡于晋国宗庙。后代的帝王大多停殡于宫中殿堂,将停殡之所称为“殡宫”、“灵堂”
等,由皇子、皇后、嫔妃以及文武百官等轮流守灵,直至下葬为止。
古代帝王们的殡期虽然在礼制上有明文规定,但出于各种原因,也有一些超越时间规定的事例。如周文王死后,周武王久久不愿将其贤明的父王入葬,为之治三年之丧,以表自己的哀思。又如春秋初期周桓王死后,已经东迁洛邑的周王室十分贫穷,它的许多土地和民人等都被诸侯侵占,王室衰微,实在拿不出按礼制规定所需的丧葬费用,只得四处向强大的诸侯们乞讨,一连讨了九年,好不容易才凑足了费用,致使桓王在死了九年之后,才能入土为安。
2.迁柩
既殡之后,死者的亲属要按他们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穿上不同等级的丧服,此称“成服”。成服后到下葬前,孝子孝妇每天一早一晚都要在殡所哭奠,称为“朝夕哭”,“朝夕奠”。
在下葬前两天的晚上,还要在灵柩前作最后一次哭奠,称为既夕哭。
下葬的前一天,用灵车载着灵柩,迁人祖庙停放。灵柩迁入祖庙后,再次进行祭奠,称为“祖奠”。对于帝王或高级官员,还要于此时行赠谥之礼。谥,是谥号,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的事迹,给予的总结性评定,即人们常说的“盖棺论定”。谥号具有褒贬之义,并不全是谥美之词。
如周武王的谥号为武,是因为他建立了灭亡殷商的赫赫战功;汉殇帝的谥号为殇,是因为他以婴幼即位而又很快天亡的不幸经历;隋炀帝的谥号为炀,是因为他远君子而亲小人、重女色而轻国政的缘故。
3.出殡
出殡,即送灵柩前往葬地,这是古代丧礼的高潮。启殡之前,先要对着灵柩,诵读随葬品清单,然后再次进行祭奠。这些仪式完成后,才能发车出殡。出殡,最早的时候又称为“发引”。
发引的礼仪是白衣执绋。白衣,指所有参加出殡的人都要身着白色素衣。绋,是牵拉柩车的绳子。周礼规定,天子之柩车用六绋,执绋者千人,诸侯四绋,执绋者五百人,大夫二绋,执绋者三百人。送葬途中,送葬者还要唱挽歌。这一仪式到清代演变得更为烦琐,规模惊人。清代皇帝死后,先由三十二人抬的小舆将灵柩移出殡宫,换成八十人抬的大舆移出城门,再换成一百二十八人抬的大舆,移往陵园。在前往陵墓的途中,每天由三千班轮换抬棺。送葬的队伍人数众多,前后长达十几里。灵柩所经之处,所有人等一律跪拜迎送,王公大臣于陵园十里外跪仰。灵柩讲入陵园后,先安放存献殿,祭祀之后,才能落葬。
葬——下葬之礼
1.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