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45856600000013

第13章 百姓生活交往俗礼(4)

明清时代,随着极端独裁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封建统治者更注重控御人民的思想,故又强化了乡饮酒礼中的教化职化。朱元璋下令:每年孟春正月及孟冬十月,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于各级学校举行乡饮酒礼,民间则于春秋社祭时行此礼。在礼仪程序中加添了“读律令”的仪节,宣言国家的政策法令。在乡里民间的乡饮酒礼中,还把所有人等分成善恶三等:第一等是年高有德及无公私过犯者,第二等是迟误户役差税者及曾被公杖私笞者,第三等是一应犯有私杖及国家徙流重罪者。三等人分别就席,其子弟坐次亦随其父兄,不得混杂,如有违规杂坐者,可告官流放。清代沿用明制。明清时期的乡饮酒礼,强化了封建的善恶观念,成为封建政府控制人民、加强统治的一大重要手段。

养老之礼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即莫不如此。据《礼记·王制》记载,早在虞舜时期,就有了养老的制度。到周代,我国的养老制度即已趋于大备。

养老的对象,主要有国老和庶老两大类。国老是指本族本姓的长辈,庶老则泛指老年人。

《礼记·王制》中说:虞舜时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饮宴用燕礼;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饮宴用飨礼;商代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饮宴用食礼,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饮宴兼用诸礼。以上庠、序等都是学校之名。从虞舜到周代,各代都有按期于学校宴享老年贤人的制度。

什么年龄的人才可称为老呢?古人以五十岁为老。《礼记·王制》中说:五十岁的人有资格拄着拐杖在家中行走,六十岁可以柱杖在乡里行走,七十岁可以柱杖行于城邑、国都,八十岁则可以柱杖出入朝廷了,九十岁的老人天子也不能使唤,有事要亲自登门求教。另外,老人中的德高望重者,又被尊称为三老、五更。

宴享老人的养老礼有严格之规。虞舜用燕礼,夏后用飨礼,其形式已见上述。商人用食礼,以鱼、肉等多种佳肴款待老人,虽也摆没有酒,但并不饮用,而是以吃饭为主。周人则诸礼兼用。其仪程是这样的:先于东厢祭奠已故的老人,再安排好三老、五更及众老人的座位,按一定的礼节,摆放上老人们喜欢吃的美味佳肴。老人进食时,还要奏起音乐,曼声歌吟,以助食兴。结束后,还要赠以干肉,吟唱《清庙》,表示尊重孝敬之意。

周代还有许多尊老养老的措施,除上面提及的乡饮酒礼外,周代还规定:派专人负责养老享宜,五十岁的老人供给细粮,六十岁的老人有常备的肉食,七十岁的老人每餐都肉食有余,八十岁的老人顿顿备有珍馐美味,九十岁的老人随其出行所及处处都备有饮食,供其不时之需。

老人如果生病,有专职人员定期加以慰问,九十岁者每天一问,八十岁者两天一问,七十岁者三天一问。在兵徭杂役上,老人也享有优待,五十岁者不服力役,六十岁者不任军事,七十岁者不需迎送宾客,八十岁者可以不预祭祀,九十岁者免除全家徭役。在法律上也对老人加以优容:

七十岁者不得为奴,八十、九十者虽然有罪,亦不加刑。

周代这些养老优老的规定,对后代影响甚大。汉文帝时曾颁布养老令,规定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每月供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每年加赐帛一匹,絮三斤。全社会所有人等,都要严格执行养老优老之令,有欺辱老人者,不分官民皆“弃市”。金代又开“独子留养”

之制,独子犯法,但家中父母无人侍奉,则免予处罚,责其在家奉养。明清时期也有许多优养老人的措施,如给赐百岁老人“升平人瑞”、百岁节妇“贞寿之门”匾,并赐银建牌坊。

在封建时代的养老优老中,最让人喷啧称叹的是东汉明帝的养老之举。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刘庄为在天下弘扬尊老孝亲之风,乃率朝廷官员于太学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养老之礼。行礼前一天,明帝于讲堂斋戒,净身净心。行礼当日,明帝坐于礼殿东厢,派出使者,用适于老人坐乘的轻便小车——安车去接三老、五更光临受养。三老是曾任三公之职的老臣李躬,五更是曾任九卿的帝师桓荣。二人身穿领袖皆缘饰黑边的衣服,外罩苎麻大袍,头戴进贤冠,三老还扶着王杖,缓缓而来。明帝忙立起身来,走到门屏之间迎接。双方互拜后,三老、五更从尊崇的西阶进屋,明帝从东阶上。三老坐西面东,五更坐北面南,三公为三老捧杖,九卿等官员为三老、五更安置好鞋履。明帝亲自为三老供食,将肉割好,奉上肉酱并递上漱口用的酒,三公则为五更奉进。两老进食时,边上还有专人为之祝颂,祝其不鲠不噎。这一隆重的养老之礼举办之后,天下靡然向风,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养老尊老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老人是人中之瑞,社会之宝,他们不仅为社会作了一生的贡献,并且他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知识,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正是由于人类一代一代的传承,社会才会不断地取得进步。故而一个文明的社会,必是一个尊老敬老的社会,在这方面,古代中国可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现代中国人应当加以重视和继承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投壶之礼

投壶之礼可以说是射礼的变种。它最迟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秦汉时很是盛行,直到唐代仍很受人们的欢迎,宋代此礼才趋衰微。行投壶礼的目的,与射礼有相同之处,主要是用来以娱嘉宾,以习礼仪。

投壶之壶,广口大腹,颈部细长。壶腹中装满小豆,以增加投中的难度,若投矢时用力过猛,富有弹性的小豆就会将矢弹射出去。投壶之矢用既重又直的棘木、梏木等制成,一头平齐,一头削尖。矢按其长短分成三种:五扶矢、七扶矢、九扶矢。一扶约为四指宽,相当于汉制四寸。各矢用于不同的投壶场所。室内投壶,因空间狭小,距离较短,故用五扶矢;堂上投壶,空间较大,距离稍远,用七扶矢;庭中投壶,空间宽敞,距离最远,用九扶矢。

投壶是一种竞技游戏,故设有“司射”来主持并加以裁定。司射手中捧“中”,用以盛算,以之计算胜负。算的多少,以参加者数目而定,一人四矢,一矢一算,故人数愈多,其算亦就越多。

司射还要确定好壶的位置,称为“度壶”。壶设于座席南面,距离座席为二矢半的距离。故而所用矢的长度不同,其距离亦就不同。

投壶开始前一般都有宴饮之礼。宴饮结束后,主人拿着矢,司射捧着中,来到宾客面前,请求以投壶之戏娱宾,并盛情相邀道:“某有枉(弯曲)矢,哨(口歪)壶,请以乐宾。”宾客要行推让,说道:“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礼记·投壶》)如此反复三次,客人才敢受矢,地位尊贵的宾客,可将自己的四矢放在席上,地位比主人低的来宾,则要将四矢恭敬地抱在怀中,以示对主人的尊重。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司射宣布投壶的规则,主要有:须将矢首投入壶中才算投中;投矢者须按地位尊卑依次投射;获胜者可罚负者饮酒等。然后司射宣布奏“狸首”之乐。演奏第一遍时让投壶者准备,第二遍结束鼓声响起时,投壶正式开始,参与此戏者依序轮流投射一矢;接着演奏第三遍“狸首”,乐止击鼓,投矢再次开始。如此连奏五遍乐曲,四矢也刚好投完。

投者每中一矢,司射便在其边上放上一算,称为“释算”,若投者违序抢投,即使投中也不释算,称为“不算”。投壶以三局定胜负,投完四矢为一局,司射要为胜者数算,称为“立一马”。三局皆胜则“立三马”。胜二局者立二马,并将对方赢的一马归入名下,凑成三马之数,也算得胜,胜者便有权罚负者饮酒。

投壶之戏,既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等级观念,使人受到了礼仪的教育,又能助酒兴,表达主人的盛情,活跃宾主之间的气氛,融洽宾主之间的关系,故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士庶家庙祠堂之礼

按周礼的规定,除周天子可设七庙外,诸侯可立五庙,大夫可立三庙,士可立一庙,庶人无庙。奴隶主阶级中的各个贵族等级,虽然宗庙的数量不等,但都可以为自己的祖先立庙,而庶人以及广大的奴隶则无权立庙,这反映了奴隶社会宗法制度下森严的等级差别和严格的尊卑意识。

奴隶社会瓦解后,原先的奴隶主贵族等级被新兴的封建等级所取代,封建社会以官职品秩的高下来标定各人的身份等级,伴此而来的家庙,又称宗祠、祠堂等,亦即取代了周代大夫、士等的宗庙。唐代规定:一品、二品官立五庙,三品及四品、五品有兼爵者立三庙,六品以下至庶人祭于寝。清代规定:亲王、世子、郡王建家庙七室,贝勒、贝子、宗室公、一品至三品官建家庙五室,四品至九品建家庙三室,庶人在正寝设龛而祭。但规定归规定,实际生活中的家庙宗祠之祭,和纸上所说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是将所有祖先的神主集中在一室,有的还悬挂其遗像,逢时而祭。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描写了一幅贾府祭宗祠的场景,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的祭祖之礼。

贾府祭祀荣、宁二祖时,先行拜主之仪。大家进入宗祠,对着大殿里的祖宗神主:“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兴拜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然后,贾府不分男女,阖府人等同行拜祀遗像之礼。“上面正房中悬着荣、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像。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妇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在供品传完以后,“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行拜祭之礼。

两宋以来,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也产生了要求祭祀祖宗的要求,这就导致了一般平民家中也出现了祠堂。祠堂供奉高、曾、祖、考四代神主,神龛前设有供桌,摆置香炉、香盒等物。一年之中,每一个季度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祭祀的程仪有参拜、降神、进馔、三献、受胙等。一般来说,贫寒之家程序较为简单,而富贵之家礼仪则也相当繁复。如清代湖北麻城的鲍氏家族,其祭祀从序立、就位开始,一共要经历九十三道程序,祭礼方告完成。平民家族祠堂的出现,强化了封建家族观念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巩固了封建制度对基层民众的统治,但也反映了普通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古代女子的拜仪

从一些古典剧目中可看到,女子拜仪要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站姿,两手相扣放在胸前,上下微动,同时微俯首,微曲膝;另一种是跪姿,双膝脆地,两手伏地,以头叩地。

据《周礼·春官·大祝》记载,古代的跪拜共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而女子的拜仪叫“肃拜”,肃拜的姿容正像孙诒让在《周礼正义》

中描述的那样:“盖跪而微俯其首,下其手,则首虽俯,不至手;手虽下,不至地也。”这种肃拜就是上面说的第二种拜仪方式。

唐代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制定礼仪,将女子的拜姿改为正身直立,两手当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曲膝。时称“女人拜”。唐宋之时,女子在行这种拜礼之时,常口称“万福”,所以后来又称“万福礼”。这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第一种拜仪方式。

清代经学家江永在《周礼疑义举要》中说:“今时妇人之拜,直身而微动其手,微曲其膝。”可见,这种拜俗从武则天改制开始,一直沿用到清代。

古代表礼敬动作的称谓

揖、长揖都是拱手自上向下至膝为礼。上古即流行。

唱喏揖的俗称。和揖不同处是,一面作揖取,一面出声致敬。宋代已很流行,旧小说中常用。

寒暄亦作“喧寒”、“喧凉”,见面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多在拱手之同时道“久仰久仰”或“幸会幸会”,然后是询问其家人康泰否。

请教尊姓台甫与人初次见而访问对方姓氏、表字,忌问句。“台”原为高而平的建筑物,亦用作官署名,如御史台。由此引发而用作对高级官吏的敬称,如抚台,又用作对一般人的敬称,如称兄为兄台。“甫”原为古代男子之美称,多附缀于表字之后。后遂与表敬的台字连缀而成表字之代称。

抗礼、亢礼是长揖不拜,不分尊卑的平等礼节。

拱、拱手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鞠躬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表敬意。

拱揖拱手作揖。

打恭亦称“打躬”,屈身作揖作礼。

合掌、合十两手当胸前,十指相合,表示敬意。原为印度的一般礼节,为佛教所沿用。

执手古时国君用以待功臣之礼,在许多大臣的陪同下和乐声中,握住有功将领的手,以示亲热、慰问。“将帅有克敌功,上亲执手为劳”(《辽史·国语解》。)手拜古代女子跪拜礼,两手先点地而抬起拱合,同时低头至手。

敛衽剑其衣襟,表示肃静之急,古代不分男女,均可说敛衽,后来专称女子之拜日敛衽(亦作“裣衽”)。

道万福古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作妇女行礼的代称。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簪笔古代行礼时的冠饰,用毛装在五寸长的簪头上,插在冠前,表示礼敬(并非用以写字的笔)。

簪折像石磐一样的弯折着身子鞠躬。

侍、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

见面执挚周代人拜谒尊长及串亲访友必携见面礼物。挚通贽,即礼品。因人有贵贱长幼,故所挚各异。天子以鬯(一种酒)为挚,一般百姓多以匹(家鸭)为挚。

回拜亦称回访,客人来访后,主人亦应前往复见客人。

投刺投名片(帖)求见或代为拜贺,上层社会逢节日喜庆,贺而不亲临其门,即以各帖书“某某率某某顿首拜”等字样,贴于对方大门之上。

式(轼)站在车上,俯身而抚车前的横木,表示敬意。

前行示敬卑幼与尊长同行,不可率而领先,必推尊长前行,以示尊敬。

却行向后退着走,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侧行偏侧着身子前进。

以趋示敬卑幼拜见尊长,或经过尊长面前,均不得大摇大摆或要紧不慢地踱步,而要低头弯腰,小步疾走,以此示敬。

避席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对客人尊敬(另外还有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

拂席擦拭座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座,以表示敬意。

扫榻拂除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宾客的欢迎。

虚左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虚左,是空出尊位。

郊迎到郊外迎接,表示尊重。

至门请登门拜访。

为寿、上寿古时进酒爵手尊者之前,一面致词祝颂,叫“为寿”或“上寿”。

奉觞举杯敬酒。

古代男子的冠礼

冠礼,古代男子到一定年龄(士大夫是20岁,天子诸侯为12岁)时所举行的一种发加冠的极为隆重的礼节,它属古代“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中的“嘉礼”。《礼记·冠义》云:“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周礼·春官·大宗伯》亦云:“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

《礼记·冠义》云:“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可见,冠礼都是在祖庙之中举行的。亲自主持这种隆重仪式的,都是受冠者的父亲。古人的冠礼十分繁琐,撮其精要。可分三个步骤:

1.卜筮。《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所谓“筮噬宾”,就是冠礼举行之前事先卜筮举行冠礼的吉利日期和为受冠者举行冠礼时所应邀请的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