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45856600000014

第14章 百姓生活交往俗礼(5)

2.挽髻。加冠之日,主人(受冠者之父)先在其祖庙阼阶偏北的位置设置好冠身(受冠者)之席,“阼阶”也就是东阶,东阶古为主人接待宾客之位,令嫡子冠于阼,其目的是表明:此后冠身有替代其父接待宾客的权力。接着,主人又在席南陈列好挽髻需用的“栉”和“缅”。“栉”,栉蓖,梳头工具。“骊”,骊帛,古代包束头发的绸子,多为黑色。加冠仪式一开始,冠身由辅助加冠的来宾从东房揖出,并就冠身席。这时,辅助加冠的来宾就为冠身梳头、挽髻、加簪、着骊。冠身的发髻一挽成,加冠的准备工作也就做好了。

3.加冠。加冠由来宾中有威望的人进行。加冠者是筮宾之时卜定的。

加冠一般为三次:

首先加缁布冠,即用黑麻布做成的帽子。其目的是要冠身以后“尚质重古”,并“不忘本”。

其次加皮弁冠,即用白鹿皮做成的帽子,大多缀饰有玉,尖尖的冠顶常用象骨制成。由于冠身的地位等级不同,因此缀合成冠的白鹿皮块数也多寡不一。皮弁冠,古为朝服,加此冠是要冠身以后“行三王之德”。勤政恤民。

最后加爵弁冠,也叫雀弁冠,这是仅次于冕的一种帽子。这种冠,一般宽8寸,长1尺2之寸,前小后大,其色红中带黑,多用极细的葛布或丝帛做成。由于其形如“爵”,“爵”又似“雀”,故名爵弁冠或雀弃冠,爵弁冠,古为祭服,加爵弁冠是要冠身以后“敬事神明”。

以上是一般士人的冠礼、其冠为三加。若是诸侯的冠礼,其冠则为四加(四加玄冕),若是天子的冠礼,其冠则为五加(五加兖冕)。

冠身加冠毕,改立西阶东南面,这时负责加冠的来宾才东面授以“字”。

“字”就是表字,这是孩童长大成人举行冠礼之时由亲友根据“名”的字义而另取的别名。冠身被“冠而字之”后,整个冠礼就基本结束了,也表示冠身已经长大成人了,此后他不仅可以服兵役,参加祭祀和出任做官,而且可以娶妻,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斑鸠与尚齿敬老之礼

尚齿敬老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视之为仅次于事亲之孝的美德。有趣的是,常见留鸟斑鸠,竟是这一风尚的象征之物。

先秦,对70岁以上的长者,每年仲春时节举行一次敬鸠养老之礼仪。

据《周礼·夏官·罗氏》载,每年12月,天子属官专事捕捉飞禽的罗氏就开始准备网具,以便将捕获的斑鸠奉献给天子,以作敬养国老盛典之用。盛典之日(丁日),贵族子弟行开学典礼,释菜礼先师,奏大合乐,天子公卿百官亲临。视学结束后,天子毕恭毕敬,亲自省视各种养老之具,迎接三老五更就座,招待年老致仕的人。班鸠在这个礼仪上,作为奉养国老的礼物。

汉代,此礼稍有变更。《续汉志·礼仪志》载:“年70者授之以玉杖,铺之以糜粥。80、90礼有加,赐玉杖,长9尺,端以鸠头为饰。”敬老礼仪不再是奉献斑鸠,而是赐雕饰图形的玉杖——鸠杖,并将盛典之日改在仲秋。

1975年春,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在金牛区土桥“曾家包”发掘、整理了两座东汉时期的大型砖室墓葬。其中,有一块雕刻着养老、尊老内容的画像砖。

图上有一粮仓。有一壮汉手捧内装粮食的量器,微微躬腰从仓房走向大树旁的一位手握鸠杖的长须老者。看情形,他正准备将粮食倒入老者手中的米袋内……又有材料说,赐老人以手杖,使之坐有倚靠、走有扶持的礼俗、起源更早,鸠杖早在西周就出现了。

何以向老人献斑鸠、赐鸠杖,古人认为鸠鸟是不噎之鸟,以鸠作食,可保老人咽喉通畅,还可取不噎之意,祝愿老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另有“鹰化为鸠”之说。在古代民间,斑鸡栖息桑榆,觅食,常作为孝子恭敬桑梓、父母的象征,《诗经·国风》中这类诗篇很多,早已使斑鸠和敬老联系在一起了。传说刘邦当年大败于荥阳,躲在一口井中,时遇两只斑鸠飞集并栏,项羽追杀,见此情景,以为井中无人,刘邦遂得以幸免。因此汉高祖视斑鸠为灵异之物,袭先秦“献鸠以养国老”之礼,改捕捉斑鸠为雕饰鸠杖,规定正月初一,斑鸠放生。

此外,在我国古文字中,“鸠”同“九”。《庄子·天下》:“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绎文》:“九亦作鸠”,为聚合、汇合之意。因此,“鸠杖”亦可理会为“九杖”,“玉(王)杖长\[九\]尺”之谓也。九,在数目字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个位数中最高的阳数,又称天数,象征极高、极多、极长、极大。《易经》又说“九”具吉祥之意。鸠杖。谐音“九丈”,赠予老者,即有“九秩”(九十岁)长寿之喻。此乃鸠杖隐寓的深刻含义。

台湾仿古成年礼仪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1990年4月8日,300多名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于台中市孔庙,在贵宾的祝福下,由省府主席邱创焕等为他们完成“加冠”与“及笄”,象征他们已经长大成人。

成年礼仪由台中国际青商会主办,省府主席邱创焕任主礼官,台中市长林柏榕及多位贵宾担任见证,仪式简单隆重。300多名男女青年分站在大成殿前广场的两侧,男的穿蓝色长袍,女的白衣黑裙,在鸣钟鼓、上香、献爵、献馔、读祝文之后,全体向至圣先师孔子神位行三鞠躬礼,然后由12名代表走到铺着红毡的受礼台,由贵宾们将黑冠戴在男生的头上,女生的长发则别上一支银色的簪子,象征着“加冠”和“及笄”。

这时台下的工作人员也走到队伍里面,一一为男子加冠,女孩子则因为发式不一,有的立刻别上银簪,有的拿在手里受礼。

成年礼结束后,大会安排一段“许愿”,让领受成年礼的男女青年为自己策划未来,为家庭、社会祈福。

邱主席随后致词指出,所谓“成年”意味着今后一言一行都要顾及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他期望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为增进人类的福祉而努力。

青商会表示,这项成年礼仪式今后每年将继续举办。

古代尊师之礼:释菜

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藜羹不糁,而犹弦琴于室。颜回释菜于户外,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拔树于宋,今复见厄于此。杀夫子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颜渊无以对,以告孔子。孔子怡然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路曰:‘如此可谓穷矣!’夫子曰:‘由,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昔者桓公得之莒,晋文公得之曹,越得之会稽,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

这是一个含意丰富而深刻的故事,它说明了我们民族传统的穷通观: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也就是说,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应以物质财富和处境顺逆来衡量穷与通,而应以精神财富和思想境界的高低来衡量穷与通。它还说明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和气节:处境越坏,越要重道,古往今来多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仁人志士,正是抱着这种追求,做到临难而不失其德,勇于为真理而献身的。除此而外,这则故事还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道德,那就是,尊师的意义在于重道。为了领会这一思想,首先要弄懂什么叫释菜。

“释莱”,《庄子·让王篇》和《吕氏春秋·慎入篇》在记载同一故事时作“择菜”。有人附会“七日不尝粒,藜羹不糁”的情境,将“择菜”解释为“摘野菜”,这实在是一个大误会。“释菜”始见《周礼·春官·乐师》:“入学春,舍采,合舞。”这是讲古代卿大夫的儿子到了十二岁,身高大约到古制五尺以上,就要入学士学宫学习礼乐。礼乐与舞是不可分的,始入学,首先学习列队和节奏,这就是合舞。而合舞之前,要先行舍采之礼。“舍采”,郑司农引了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古者士见于君,以雉为挚;见于师,以莱为挚。菜直谓疏食菜羹之莱。”而郑玄的解释比之郑司农更为清楚,他说:

“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莱礼先师也。杜注:“明有忠信之行,虽薄物皆可为用。”由此可以看出释菜的用意:释莱表示对先师的恭敬,表明自己诚心诚意学习的心迹。既有忠信,何必厚礼,敬师之礼,释菜而已。

《风俗通义》所云“颜回释菜于户外者,是说他在孔子困于陈蔡,连饭也吃不饱的时候,在门口行释菜之礼,表示自己仍要就学于老师,不以老师的处境艰难而为意。子路、子贡则怀着与孔子、颜回绝然不同的穷通观,他们以官运不通为耻,不懂得“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力寒暑风雨之序矣”(《庄子·让王篇》)的道理,所以,孔子指斥他们是小人。

至今岭南梅县地区,仍有学生将蔬菜置于老师门外以示敬意的风俗,这应该是古代释莱之礼的孑遗罢。这种古朴的民俗,常使我们想起颜回释菜的故事,并使我们永远记取这一值得继承的为学、为人的准则——即使老师暂处逆境,只要他未穷于道,做学生的,便应当一如既往地尊崇老师。愿那种师权势、师富贵、师名位的势利恶俗永远绝迹,愿天下学子皆如颜回,敬师于困厄之际,释菜于危难之间。因术业而尊师,因科学而尊师,因真理而尊师。其礼虽薄于释菜,其情则重如泰山。

家长至上的日常礼仪

在古代宗族生活中,为了维护长幼尊卑的等级名分,不仅有家法、族规等强制性约束,还形成了家长至上的日常礼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家礼。家礼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父子、婆媳、兄弟、夫妻等种种人伦关系。

子女对待父母必须恭敬孝顺。周代初年、周公受封鲁国,因需留在镐京辅佐年幼的侄子成王,便命长子伯禽去鲁国代为治理封地。伯禽得意洋洋地前往辞行,刚刚见面,周公二话不说就把他痛打一顿。此后一连三次都这样。伯禽很纳闷,便去请教哲人商子,商子说:南山之阳有一种树叫乔,南山之阴有一种树叫梓,你何下去看一下?伯禽去了一看,只见乔树高大峻拔,宛若人昂首挺胸,梓树却矮小弯曲,宛若人俯首屈膝。回来告诉商子,商子说:乔树就是为父之道,梓树就是为子之道啊!伯禽恍然大悟,再去见父亲时,态度十分恭敬,礼节十分周到,周公很满意,当然不会再打他了。

古人认为,父子关系是人伦中最基本的关系,因此详细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所应执的各种礼仪,从晨起问安直到侍奉起床、盥洗、吃饭、睡眠等等。媳妇对待公婆也必须恭敬孝顺。古代男子娶妻的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和侍奉父母,故在礼仪上对媳妇的要求也极端苛刻。媳妇往往鸡鸣即起,梳妆整齐,随身佩带手巾、针线、小刀、取火用具等物品,以备公婆不时之需,然后跟着丈夫向公婆请安,必须态度谦恭。平时凡事请示,不得自作主张,更不得存私房钱。公婆对媳妇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来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反映了新媳妇人夫家后战战兢兢的心态。倘若第一次做饭就不合婆婆的口味,留下坏印象,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弟弟对待哥哥也要尊敬。古人认为,父子之外以兄弟的关系最为亲近,素有“手足”、“骨肉”、“同胞”等称呼,所以哥哥要友爱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尤其是父亲去世了,弟弟更应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哥哥,这就是“事兄如父”的意思。北魏的杨津官拜司空,年逾六旬,依然每天早晚带领子侄到哥哥杨椿处问安,而且哥哥不命坐自己不敢坐。无论杨椿回家多晚,他都要等着一起吃饭,吃饭时亲自送匙递筷。有时杨椿在外喝醉了酒,他必亲自搀扶回家,照料躺下,然后还下放心,自己就和衣而卧以便随时伺候。明代的陆树声,幼年时家境贫苦,全靠父亲和哥哥务农供给读书,后来官至礼部尚书。有一次正在大宴宾客,家人禀报说大老爷来了,他连忙出口迎接。哥哥进门后见客人很多,不肯久坐,实在挽留不住,只得送出门来,拱手端立,直到哥哥走远了,才敢返回。此外,古代的妻子对待丈夫,除了举案齐眉,可能更多的是顺服。平时家居,妻子要侍奉于丈夫之侧,不得远离;一见丈夫要立即站起,不得安坐如故,傲慢无礼;称呼丈夫必须使用尊称,如相公、官人之类,不得直呼你、尔等,更不可呼唤姓名;盛饭献茶,须用双手,不许自顾先吃和高声喧哗。这些不近情理的严格要求,有时竞成为丈夫压迫妻子和玩弄女性的口实。东汉的黄允是当时的大名士,表面道貌岸然,内心卑鄙龌龊,听说司徒袁隗正在为侄女选婿,便找借口休掉了结发妻子夏侯氏,妄图投机。夏侯氏在与亲友告别时,揭露了黄允的15件见不得人的丑事,然后扬长而去。黄允的真面目一被揭穿,立即不齿于士类,司徒的侄女婿也当然做不成了。其实,古代宗族生活中家长至上的日常礼仪,早已超出敬老尊贤的范畴,与家法、族规共同维护着封建族权,一软一硬、互相配合,家法使人遵、家礼使人化,家法使人畏,家礼使人亲。

古人交友习语

再世之交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

君子之交指看上去很平淡,而重在道义的朋友。《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

金石之交指交谊深厚,如金石之坚固。《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金兰之交金:金属。兰:多年生常绿草木,花清香。《易,系辞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指友情契合,如兄弟般的朋友。《世说新语·贤嫒》:“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肺腑之交指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白居易《代书诗一百寄韵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贫贱之交指在贫困时结交的朋友。《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患难之交同经磨难而有深交的朋友。明焦兹《玉堂丛语‘荐举》:“仲举与文贞在武昌,因患难之交,讷黑窑匠以一文,嗣初教书儒生以一诗,皆入启事,悉登台阁。”

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身份、形迹的朋友。《新唐书·孟郊传》:“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

平昔之交指往日结交的朋友。杜苟鹤《访蔡融因题》:“每见苦心修好事,未尝开口怨平交。”“平交”另一意为平等之交。李白《少年行》:“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半面之交又作“半面之旧”。《后汉书·应奉传》注引谢承《后汉书》

记载:应奉记忆力非常好,有个车匠曾在门中露半面看他。几十年后,在路上见到那个车匠,应奉还认得他并同他打招呼。后来把只见过一面的人称作“半面之交。”

一面之交又作“一面之识”、“一面之雅”。只见过一次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三国演义》二十四回:“某与关公有一面之交,愿往说之。”

酒肉之交指只在吃喝上来往交际的朋友,即酒肉朋友。

泛泛之交朋友之间平淡的浮浅的交往。

膝漆之交朋友间感情难分难舍。

海内之交四海之内友好的来往。

市首交旧称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忘义,又称小人之交。

世交亦作“世谊、世好”,旧称指两家世代有交谊者。《红楼梦》第十四回:“世荣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自大。”

石交亦作“硕交”。犹石友。指交谊坚固的朋友。《史记·苏秦列传》:

“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

款交指真诚相待交谊深厚的朋友。《南史·杜京产传》:“会稽孔觊,清刚有峻节,一见而为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