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后,实行黄金国有政策,强迫民众把家藏黄金以半价卖给政府。公元7年,王莽发行了一种名为“一刀平五千”的金错刀币,钱币通体用青铜铸造,“一刀”二字用黄金镶嵌。一把这样的金错刀竟要抵百姓手中的半斤黄金(当时,一斤黄金折合铜钱一万个)。
魏晋至隋,流通的金币形式多种多样,有金铤、金饼、金钣、金笏、金条,还有各种金制品也可参与流通。除此之外,西域的金钱随着商品交易,也流入了内地。
唐代,除沿用铜币外,黄金的使用亦较普遍.黄金铸币有金铤、金饼,这些金币上刻有当时的年号,数量较多。在唐初,朝廷还铸造了一种与“开元通宝”铜币形制、币文、大小一样的金币。这种金币直径2.4厘米、厚0.16厘米、重8.5克,铸数也有不少。
宋代,朝廷已经大量铸造与铜币形制相同的金币。宋代的金币铸数虽多,但很少参与流通,多被贮藏起来。
明代从洪武年间开始,至崇祯年间止,各朝都铸造过金币,形制与当时流通的铜币相同。由于明代主要推行铜币和纸币,所以金币品种虽多,但极少行用。
清代初期,通行货币以银锭、银锞为主,金币很少流通。晚期,朝廷模仿在我国流通的外国银币铸行本国银元。光绪二十八年,新疆巡抚王树楠为了增加流通货币,在铸造银元的同时,发行了饷金金币,面值有二钱、一钱两种,重量与面值相同,流通不广。光绪三十三年,天津户部造币总厂发行一种大型金币,重库平一两(合37克多),面文为“大清金币”四字,背为蟠龙图案。次年,又发行了一种大清金币。面文、背图、重量均同于前一种大清金币,仅年号不同,两种大清金币均铸数不多,发行时间不长,很快被百姓贮藏起来而在市场上消失。
民国年间发行的金币品种较多,约有20多种。其中,袁世凯发行的金币就有6种。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命天津造币总厂发行洪宪纪念金币,有大小二种:大者面为袁戎装像,背为飞龙图案和“中华帝国’洪宪纪念”
字样,小者面为袁半身侧像,背亦为飞龙图案和“中华帝国洪宪纪元”字样。后来造币总厂又陆续发行了四种袁像金币。自民国初年始,唐继尧、徐世昌、张作霖、段祺瑞、曹锟等军阀都曾发行过纪念其“功绩”的金币。民国元年,南京造币厂也试铸了孙中山开国纪念金币。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各种金币铸数都很稀少,没有在市场上流通。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规定,统一使用人民币,废除以前所流通的各种金银币.由人民银行收兑。直到1979年,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在适当的时候发行纪念金币,以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等等。
银币
我国最早的银币是春秋楚国的银布币。西汉政府元狩四年(前119)用银锡合金铸造了三种银币(白金币):一为圆形,上有飞龙,每枚值钱三千;一为方形,上铸奔马,每枚值钱二千;一为椭圆形,上踞乌龟,每枚值钱五百。因其与钱的比值不当,只年余便被废除。当时中国已同古罗马、印度等国通商;白金银币铸图案当是受外国币制影响所致。王莽也铸过“银货二品”,寿命同样不长。以后各代便不再制造银币,只随便铸成银铤、银锭、银饼等形状,以其本身的重量参与流通。
唐代的银子仍非常缺乏,连权倾天下的女皇武则天都曾错把用药水处理的锡当银子赐人。
五代时,白银作钱币已用于进献、输入货物、纳款、行贿等。
宋代,银子在市场上已广为流通。白银充币有碎散的,也有十两、五两等铸成锭的。最大的一种银锭五十两,长条形居多,方形的也流通过。趋附奸臣秦桧的清河郡王张俊,曾把搜刮来的银子铸成很多千两重的大银球,名之日“没奈何”,就是说对这些大银球谁也没有办法。
元朝未建立之前,蒙古人很早就以银充货币。元朝开国后,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不久,始铸一批每枚重五十两的银元宝。元宝的名称虽在铜钱上用过,但白银铸的元宝,却是元朝宝货的意思,以后“元宝”成为固定的代名词。古时的银元宝为什么两头翘起?这是因为,古人携带钱财不放衣袋里,而是缠于腰间,翘起的式样正是便于缠身携带。
明、清两代,银子的铸造形式大体上可分四种:元宝重五十两、形如马蹄,亦称马蹄银;中锭重十两,形如秤锤或马蹄:小锞,馒头形,重约五两;福珠,为一至三两的小银锭,此外还有不成形的散碎银子,随用随称,有专门的银店负责检验成色(含银量)和零整兑换,可用夹剪把大块剪成小块,还可代客把碎银铸成大块。银子流行两千余年,直到民国22年(1933)国民党政府明令“废两改元”为止。
古时元宝的运输麻烦而奇特。方法是先将圆木锯开挖洞,放进元宝后再合起来用铁箍好。一根杠子放十个共500两,然后装车运走。这杠子就叫“银鞘”。
很多朝代都是银两与铜钱并用,但银与钱的兑换率因时而异,宋代为一两银子换一千文铜钱,清朝乾、嘉年间可换一千三四百文,后来又增至二千文。
称银子的小秤叫戥子,上面有两、钱、分、厘,但是厘下面还有几个等级单位却鲜为人知。据清道光《汝州全志》记载:清雍正四年(1726)批准,每一两粮银(农业税)该派丁银二钱三分三厘一毫三丝四忽三微四纤五沙六尘五埃,由斤到埃共13个等级。这是一个平均数,当时的衡器自然不可能称出那么精确的重量。
16世纪末,西班牙银元开始流人我国,首先盛行于沿海一带;不久,日本、吕宋的银元也联袂而至,以彼含银九成的银元换我十成的银锭。有志之士不甘心财富外流,便也开始铸造银元。17世纪束,民族英雄郑成功首开先例,福建铸造的“漳州军饷”也相继而出,但都为数甚少,影响不大。
道光十八年(1838)台湾铸造的“银饼”出世,流向全国。清末,各省纷纷铸造带龙图案的银元,每枚重七钱二分,含银量为95%,其它成份为:锡4%、铜1%。
林则徐曾主张中国自己铸造银元,但终因被认为“违祖制”而搁浅了。
到了光绪年间,受维新思潮启蒙,清廷才开始自己造银元。先是吉林用机器制出银元,不久,两广总督张之洞于1888年设立银元局,仿“鹰洋”造出了“龙洋”银元。“龙洋”正面是四个醒目汉字“光绪通宝”,并附有满文,背面镶有蟠龙纹,“龙洋”亦由此得名。“龙洋”含银九成,与白银等价使用。后来各省争相仿造,终因成色、重量参差不齐,清廷下令由中央统一铸造,才使银元的标准统一起来,到了1895年又设立武昌银元铸造厂,1910年4月又颁布《币制则例》,规定以“元”为单位,定银元为国币,每枚银元重十钱二分,成色为90%,含纯银为六钱四分八厘。从此革除了银两制度,停止了粗制滥造,将制币权统归中央政府。当年又试制统一的“大清银币”,有一元、五角、二角五分、一角四种,其中只有五角币曾流通过。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首铸开国纪念币,上铸国父孙中山半身侧面像,但铸数有限。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国币条例》,造出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作流通货币,俗称“袁大头”。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上海市民罢市、罢课、罢工,钱业工会决议取消“鹰洋”流通,统一用中国制造的银元作国币,这就使“袁大头”成为宝货而十分抢手。国人虽厌恶袁世凯其人,但“袁大头”银币型制划一,重量、成色又都有严格规定,加上“排洋”风潮,便很快流通全国。1935年,国民党政府进行法币改革,一度废止银元,但流通领域禁而未绝。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按一定比价收兑银元,宣布银元不再流通,从此结束了以银元作货币的历史。
元宝元宝,始创于元朝初年。
元以前,甩作货币或收藏的金银一般都熔铸成条状或板状,称之为“铤”。元世祖忽必烈当了皇帝以后,为了便于货币流通,促进商品交流,听从户部侍郎杨涅的建议,把库银统一铸成了马蹄形,规重五十两,名之日元宝。
元宝有金、银两种,金元宝通常只作收藏之用,银元宝则常常流通于市。元宝有大中小之分,大锭五十两,元朝规定当丝钞千两使用,就是通常小说里说的“太银”;明清时候还有十两、二十两为一锭出现,称之谓“中锭”,小锭则三五两不等。后来,由于各地都设立银炉,银元宝根据成色不同,名称上也有区别,如“二七宝银”、“二六宝银”、“二四宝银”,等等,古时候,对于元宝的铸造是有严格要求的,上边必须注明银匠姓名,铸造日期、地点等,才能用于流通。此处宝银到外地使用,还要经公估局重新评估成色。
1933年4月6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废两改元”,实行币制改革以后,元宝正式停止作为货币使用。
明朝府库里有一对元宝,可称古今中外元宝之最。谈迁在《北游录》里说到了它们:“北京节慎库金银元宝各一,盖镇库之物。以梯登其上,其边尚高于人也。上刻永乐元年。”爬上去要靠梯子,仅边缘就有一人来高,真是两个超级大元宝!当然,只是一种摆设。
有人考证,元朝以前也曾有元宝出现,但那只是作为几种铜钱的名称而已。
铜元
铜元俗称铜板,是清末和民初各省所铸的各种铜币的总称,铜元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的。
光绪二十三年(1897),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其璋奏请“仿造大小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1900年,铜元首次在广东试铸成功。铜元每枚重二钱,成色铜九五、白铅四、锡一。正面铸“光绪元宝”四汉字和“广宝”二满字,周围有“每百个换一圆”的字样。背面中央刻有一幡龙纹饰,周围有英文“广东一仙”等字样。这是最初的铜元。
1904年,铜元的外观稍有变化,原来的“每百个换一圆”字样改为“每枚当制钱十文”;背面的英文字“一仙”也改为“十文”。新铸铜元精秀、华美。于是,各省纷纷仿效。但各省所铸的光绪元宝铜币,其画面上均署省名,字样和花纹也有所变化。这时,“铜元开铸已有十省,设局多至二十处”。
1905年,清政府为整齐划一铜元,解决流弊,着手铸造“大清铜币”。
分四种:当二十重四钱,当十重二钱,当五重一钱,当二重四分。成色定为紫铜九五,配白铅五。因为滥铸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铜元日趋贬值。
民国成立后,1914年,铜元改称“铜币”。各省所铸铜元式样大多有交叉国旗图案的和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四川省铸币印有“大汉”或“四川军政府”字样。1917年,根据《国币条例》铸造的新式铜元,中心铸有圆孔。作为银元的辅币,一分铜辅币重一钱八分,成分是铜九五、锡四、铅一,每百枚合国币一元。另有五厘铜辅币一种,每二百枚合国币一元。新式铜元的出现,无疑有助于整顿旧币制。但由于发行量有限,使用不太广泛。直到30年代,由于纸制角分票和镍质辅币的出现,铜元渐渐失去了其流通价值,从而退出了市场流通,成为收藏品。
康熙皇帝印寿辰时,下诏户部宝泉局,精铸了一批“金光灿灿”的铜钱(“康熙通宝”),大小及钱文与普通的康熙小平钱略有不同,美其名曰“祝寿钱”、“万寿钱。”那么,为何后来人们称它为“罗汉钱”呢?
关于“罗汉钱”的来历,民间传说很多。
一说康熙皇帝60寿辰时,为赏赐宫内有功之臣,特铸了一炉小铜钱,在熔炉内扔进了一尊金罗汉。为了表示区别,这一炉钱钱文与一般康熙小平钱略有不同。色泽金黄,故称“罗汉钱”。
又一说,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皇帝为了安定西藏的混乱局势,派大将军年羹尧率军入藏平叛,在进军途中因缺乏兵饷,而向当地寺庙中的喇嘛商量,借铜就地铸钱。于是,喇嘛献出铜罗汉和金罗汉数尊,将其一炉熔炼而铸成钱。因钱内熔有金罗汉,色泽呈金黄色,老百姓称“罗汉钱”。
还有一说,18世纪初,居住伊犁河流域的准噶尔部族叛乱,并攻入西藏骚扰。公元1720年康熙皇帝派骑兵由青海、四川入藏平叛。骑兵进入西藏腹地后,军饷接济发生了困难,便只得和该地寺庙中的喇嘛商量,讲明借铜就地铸币原由。喇嘛们深明大义,自动献出铜佛像和18尊金罗汉一起熔化铸币。清代币制,圆形方孔制钱应为铜铸。然而现所铸钱中含金,考虑本身的价值已超过面值,其金又需归还,所以就把“康熙通宝”的“熙”字,故意少写一竖,以便以后识别回收。谁知钱币发行后流传民间,因钱币含金,金光灿灿,人们珍藏传之后代,称其为“罗汉钱”。
另有一说:在清道光年间,杭州净寺内的罗汉堂,有罗汉像500尊。每逢斋期供奉拥挤,有的善男信女竟把香金投入泥塑罗汉身背的方孔内。有一天,一个虔诚信徒想在罗汉上取得一些信物带回家去压邪保安,偶尔在罗汉身背方孔内摸到一些康熙通宝小铜钱,误以为神赐,视作珍宝。此讯传出后,引起一些信徒涌向罗汉堂,试图在罗汉背身方孔内再摸取些宝钱。此小铜钱便被称为“罗汉钱”。
还有一种与上述类似的说法,杭州净寺大修,从罗汉像背身孔洞内发现一批铜钱,都是康熙印寿辰时铸的“祝寿钱”。当家和尚灵机一动,对善男信女们说“祝寿钱”带在身边可以避邪。霎时这种钱身价百倍,和尚因此骗到一大笔财富。商人们看到有利可图,便大量仿制,于是出现了没有“金光灿灿”的罗汉钱。据说朗悟方丈发现佛腔藏钱(亦叫“佛腔钱”、“庙宇钱”
或“供养钱”,此风盛行于元朝)是在嘉庆年间,德国清钱专家威尔逊也认为这批钱(投机商人所仿造的铜色不光亮的“罗汉钱”)是“大量铸于嘉庆年间”的。
“罗汉钱”的版别较多,其外廊有水波纹、回回纹、梅花纹、星点纹、鱼形纹、网线纹等等,皆是民间私下各自雕刻或出售的钱,有的是商店雕刻的嬉戏作品,并无特别的研究价值。
200多年来,由于“罗汉钱含金”的传说很广泛,故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珍藏。更有甚者,竟专门收集它熔化提取金子,但最终一无所获。有人对“罗汉钱”进行化验,作出了“罗汉钱”中根本不含金的结论。
元宝与银元
银质钱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银质钱中,人们一般认为,元宝和银元最为有名。
元宝,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中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唐宋两代铸造较多。因唐“开元通宝”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最早使用元宝这一名称的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在洛阳铸的“得一元宝”和“顺天元宝”,后有代宗时的“大历元宝”。五代晋石敬瑭铸的钱叫“天福元宝”,宋代有“淳化元宝”。以后每次改元,多更铸新币,用年号标名铸于币面。清末所着铜元上曾用“光绪元宝”四字,这是以元宝为名的钱币:其二指的是我国旧时铸的金银锭。元朝忽必烈时以库银为元宝,后来将元宝铸成马蹄形,故又称马蹄银,又称“宝银”,作货币流通。大锭重约五十两,多由各地银炉铸造,标有银匠姓名及日期、地点。重量成色各有差异。清中叶后元宝须经公估局鉴定批明重量和成色才能流通。金元宝一般供保藏,极少流通。
银元,圆形银币,俗也称洋钱。中国何时始铸银元,有几种说法。
1.有人认为,我国最早的银元是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漳州铸造的“郑成功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