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经济
458579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古代货币文化(5)

郑成功收复台湾(公元1662年)之前,曾在漳州府、厦门岛、金门岛做了艰苦的准备工作。为了繁荣经济,主动控制货币的价值,下令自铸银元。据漳州一带传说,当时郑成功攻打漳浦县城,从一豪绅李宝宫家中挖获一窖巨额银锭。于是,便开始铸造“漳州军饷”银元,漳州府民间称为“郑成功大元”。解放后,漳州市一位老人捐献了一枚“漳州军饷”银币,引起了我国考古界的关注。1962年年末,当时的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同志到厦门市参观,亲自鉴定了这枚银元。他称了这枚银元的重量为七钱二分,又翻阅了有关郑成功的资料,辨认出银元的一朵花押是由“朱成功”三字组成。郑成功早年曾受到明皇的器重,曾赐娃朱,说明这三字无误。郭沫若高兴地说:

这是宝贝,是我国最早铸造的银元。自此,人们一般认为“郑成功大元”便是我国最早铸造的银元。

2.又有人认为我国铸造银元的时间要比300年前的“郑成功大元”早得多。据《金史》记载,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曾发行一种分一两至十五两的“承安宝货”银币,每两折钱二贯,这是我国最早的法定计数银铸币。

长期以来,由于只见诸文字,不见实物,因而众说纷纭,无一定论。如清人所着《金朝泉谱凡例》中说:“承安宝货,据文史应为银钱,今所有者,皆系铜铸,或者为银铸之银母,亦未可知。”一直到1983年哈尔滨西部出土了六枚“承安宝货”以后,这个谜底才被揭晓。“承安宝货”的确是我国最早的正式银铸币,它要比“郑成功大元”早460多年。

3.还有一种看法是近代才开始铸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欧美银元始流入中国、至清末大量流入。最初习用墨西哥银元,俗称洋钱,面刻鹰形,故称鹰洋,又讹作英洋。林则徐图谋自铸相抵制,以不适用而罢。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台湾曾仿制银元,称为“银饼”。光绪十四年(1888年),广东始造银元,称“龙洋”,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90%。银元原作“银圆”,俗省作“元”。各省继起仿造,中国自铸银元自此始。《辞海》、《辞源》均主此说。

古代金属钱币的鉴定

鉴定古钱(铜或铁质),不可不了解它的某些伪造方法,从伪造方法中也可知道某些古钱的鉴定常识。

旧时,伪造古钱的主要方法有:

1.翻沙法

即用木质或骨质或软石雕成古钱的模型来翻沙,或用原钱做成模型来翻沙。如依据钱币时代的文字制作,揣摹收集古钱人的心理,用木质或其他质料等雕成一种特殊钱的模型翻沙伪造。此类伪钱过去市上颇多。如宋徽宗圣宋通宝钱,原无篆书,钱但苏州炉坊曾伪造篆书钱。又如辽太宗天禄年间未见有钱,沈阳炉坊曾依照辽钱文字伪造一种天禄通宝。此种钱伪造技术很高,稍不留意,即容易上当。还有用稀见品原钱做模型以伪造。此类伪钱市上亦多,文制大小粗细看来与真品无异,但细细分辨,在精神色泽上还是有区别的。如民国初年北京垦地掘出一品金泰和通宝折十楷书钱,为冯姓钱商所得,他用原钱做模型翻铸六枚,几可乱真。

2.改刻法

选取旧铜钱较厚的磨去其原有文字,改刻另一种稀见品的文字来伪造,此种所见甚多,西安有改刻货泉为壮泉三十或中泉三十或凉造新泉。其他地方则如八铢半两改刻为两啬,五铢改刻为太清丰乐,小货采改刻为永光景和等,例子不胜枚举。还有选择旧铜钱文制模糊的添刻文字或星月,如改刻半两为两两或半半,改刻五铢为五五或铢铢,半两或五铢或背面添刻文字或星月花纹,无背文的钱则添刻背文或星月,或将有背文或星月的钱刻去其背文或星月。更有以旧铜片做成钱形,添刻罕见品的文字。但此法费工颇大,并要有高超技术,故所见不多.

3.挖补法

将普通旧钱的文字挖去一半或全部,再取别钱文字或另用铜片打成文字来补贴上,如五铢钱挖去五,补上它钱的字,成为“铢铢”,挖去铢宇.补上它钱的五字,变成“五五”。还有一种是照着原有文字的笔画改为罕见文字,将一部分笔画挖去,再用生漆填补。

4.拼合法

将二个旧钱各取一半来拼合的,如二枚五铢钱各取一半拼为“铢铢”或“五五”,半两钱亦如此。

5.打制拼合法

是将二块薄铜片,一块打制面文,一块打制背文,制成钱样,拼合而成。

而且,伪造古钱在色泽方面也极有讲究,其造法大致有:

1.绿色

因出土古钱皆有绿锈,为显得逼真,伪造绿锈的方法有:①将伪造的钱埋入土中,经二三年取出,就有满身绝色的锈。②将伪造的钱浸以盐酸或醋酸,再埋入土中,经过一年半载后取出便有绿锈。浸以盐酸或醋酸的伪钱,若被放到阴暗潮湿处,也能发生绿锈。但此种绿锈浮在表面,不能入骨,较真钱的绿锈松脆,容易脱落,且不能发生硬绿,只能成土化绿,所以硬绿锈是不能伪造的。③用胶水调以绿色粉末,涂在伪钱上,再加以泥浆水,候干,便成土化绿。这类伪钱若经开水泡煮,绿锈便会完全脱落。④用松调成绿色粉末,涂在伪钱上,便成了一种类似硬绿的锈。乍看不易辨别,如以热手摩擦之或热水浸之,用鼻嗅觉有无松香气味,便能分辨其是否为伪造。

⑤用绿色瓷漆涂上伪钱,经过一年半载,瓷漆干硬,颇似硬绿,但其色泽终不能如出土硬绿之自然,且易剥落。

2.红色

出土的古钱也有生红锈的,伪造方法大致有:①将伪钱用火烧煅使透,浸入冷水,便带红色的锈,再浸以盐酸或醋酸,埋入土中,经一年半载取出,便有红绿色锈。但此种方法只能用于水红的铜钱,若明清黄铜钱,虽经火煅也不能发生红色。②用胶水调成红色粉末,照前述伪造绿锈的方法。也能造成红绿锈色,但它的弱点也与伪造的绿锈同。③用松香调成红色与绿色,一同涂在伪钱上面,便成红绿锈,其弱点亦同前。④用红色瓷漆与绿色瓷漆调涂伪钱上面,便成红绿锈,弱点亦如上。总之,红色是不能独立的,一定要配以绿或蓝色或传世古。

3.蓝锈

出土古钱的颜色还有红、绿、蓝三色的,作伪的方法也不外上述用胶水、松香、瓷漆三种配合,但造此种三色伪钱的甚少。

4.传世古

有的古钱是历代流传下来并没有埋入土中的,故多数圆钱无红绿锈,仅其表面有一种黑褐色,这色即传世古。也有的虽经埋入土中,但出土后经日久摩擦,红绿锈大半脱落,仅在少数处尚有一些绿色或红色,其余部分都已成了黑褐色的铜质,这种称为半传世古。其伪造方法有二:①将伪钱用火煅烧,取出后使冷却,钱的表面上便发生黑色,再放在衣带裹之,经一年半载,色泽光润,便与真钱相似。此种偶有带红色锈的。②将伪钱用盐硫酸浸一二日,取出便呈黑色,再裹入衣带一年或半载,色泽即发光润,与传世古真钱相类。

伪造古钱不易,而鉴定古钱更难。即使有长期经验,也仍要处处留心。

但伪钱与真钱究竟两样,如真钱的绿色,无论是硬绿或土化绿,都是入土数十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而成的,硬绿的硬度是非常坚硬,土化绿是入骨的,甚至有铜质已化的。伪钱的制造者决不能等待埋入土中数十年或数百年后再取出来售卖,至多埋入土中二三年,不会成为硬绿,土化绿也是不能入骨,仅在钱的表面有一层类似土化绿的绿锈而已,一经洗刷,容易脱落,所以能够辨别。红锈也是如此,真的红锈是活色不容易脱落,伪的红锈是滞色容易脱落。

传世古则不然,伪的传世古经过一二年后就能和真的无异,所以一定要从它的文字制作来辨别。真钱的制作,如边、缘、穿、好,都有自然的姿态,文字也有精神,且有时代的风格,伪钱是模仿的,总不免有些牵强做作。所以辨别古钱的真伪,最重要的是要能从制作文字上来研究。

还有一种经火烧煅的钱,其真伪也是不容易辨别,往往有将真钱识认为伪。如至宁元宝钱,是经过火烧煅的,在清代成丰、同治间发现的时候,李竹朋鲍子年因疑其为伪造,所以未将此钱列入古泉汇。至民国十三四年间此钱又出现,根据其文字制作,方始断定它为真品,可见从文字制作上来辨别真伪是比较有力的根据。

古钱中还有真钱伪锈和伪钱真锈的现象。前者是一种传世古的钱,如遇到盐酸或醋酸便发生一种松绿锈,看来锈色是伪的,而钱本身却是真的。后者是因为伪造的人,往往将真锈色的钱,用挖补法或拚合法来伪造稀见品,看来钱的锈色是真的,而钱本身却是伪的。

也还有一种真钱无锈,如清代的丰车、同治等钱和太平天国钱,往往有未经行使用过的,铜色犹新,如方出炉,此种与伪造钱极难辨别,伪造的也颇多,这就一定要细细辨别它的文字制作了。

识别古钱真伪,不仅要辨色,还要辨声、辨味。因为新铸的钱,其声必有转音,而且有火气,不比久经行使的钱或出土的钱,火气已脱而无转音,所以将钱在桌上轻轻敲之,听它的发音便能辨得。长期埋入地下生有锈色的钱带有一种土香,伪造锈色的钱带一种臭味,如松香味、胶水味、用鼻嗅之也能辨得。

少数民族的古币

从古币遗存中发现的少数民族钱币,可上溯到汉代。考古发现少数民族钱币颇多,下面择其代表介绍。

1.和田马钱。新疆和田地区曾多次发现一种打制的铜钱,因钱面上有马的图形,故称和田马钱。钱上的文字由汉字和法卢字组成,又叫“汉怯二体钱”。此钱属不规则的圆,可分出十多个版式。有的一面汉文为“六铢钱”,有的一面中间一匹立马,周围为法卢文,有的一面汉文为“重廾四铢铜钱”。法卢文字经考释,意即“大王”或“于阗王”或“于阗人的王”。此钱从外形看,显然受古希腊货币文化的影响,但其一面有汉字,计值又与汉代的铢两相同,说明是汉王朝统治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货币。

2.汉龟二体钱。据宋代《泉志》记载,有龟兹国钱。清道光年间,在北京附近唐代窖藏中与开元通宝、大历元宝同时出土汉龟二体钱,近年在新疆考古中有较多的发现。龟兹是新疆库车地区古代少数民族的独立集团,自汉至唐,属于中原控制,其钱据考证,始铸于三国,延止于中唐时期,汉龟二体钱为圆形,类型较多,较常见的是钱面穿两侧为“五铢”上下为龟兹文字,或一面汉文“铢”,一面龟兹文。

3突骑施钱币。上世纪以来,在新疆和田、库车、吐鲁番等地区多次发现粟特文字的“突骑施铜币”。其钱为青铜,圆形方孔,类似唐代“开元通宝”。正面钱文经考释为“突骑施可汗五钱”,背面有一弓形符号。突骑施汗国,大约是在唐代时期据有四部碎叶城、伊犁河盆地所建立的政权,历代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4.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钱。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曾有一个喀喇汗王朝,铸造发行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钱币。其钱常有发现,钱的品种也多。钱为铜质打制,基本圆形,无孔无廓,两面有文。钱文为突厥族语。钱文内容均为“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穆罕默德”指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阿尔斯兰汗”指喀喇汗王朝中第一位领袖。钱文中也有表示宗教信条的语句。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钱的年代,大致相当南宋时期。

5.蒙古族钱币。元代初期以蒙古族的八思巴文铸造了“大元通宝”,随后为了在全国流通使用,都改为汉字,如“至正通宝”等。

6.满族钱币。满族入关之前,其钱为满文天命汗钱。清代自顺治至宣统,所铸钱币正面为汉文,背面为满文,其文有户部宝源局和各局名满文字。

农民起义军货币

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军在政治、军事方面取得优势之后,就建立自己的政权,采取独立的经济措施,铸造发行起义军的货币,这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由于起义军的地区范围和持续的时间有限,一般而言,起义军的货币数量不多,流通时间也不长。

我国最早的农民起义军货币,有人认为是西汉末年绿林军推举汉宗室刘玄为帝时,于更始二年铸造的“五铢”钱。其实“更始五铢”的性质和钱制,都罩上了汉王朝统治的色彩,不能完全算作农民起义军的货币。

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军张角铸造过“太平”钱,发现的有“太平百钱”,有人进行考证,提出异议并予否认。

唐末黄巢起义,拥军数十万,转战十年,攻克长安后,建立大齐政权,铸造了“大齐通宝”世上极为罕见。

北宋末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起义,攻下成都后,建立了大蜀国,年号应运,铸行了“应运元宝”、“应感通宝”,钱体厚重,钱文古朴。

元末农民起义有四支队伍,都分别建立了政权,铸造了独立的货币。1.韩林儿在安徽称帝,国号宋,改元龙风,铸行“龙风通宝”钱。2.张士诚据苏淮等地,建国大周,改元天佑,铸行“天佑通宝”钱。3.徐寿辉据湖广,以蕲州为都,改元天启,铸行“天启通宝”,后迁江州,改铸“天定通宝”。陈友谅取代徐寿辉以后,改国号为“汉”,改元“大义”,铸行“大义通宝”。4.朱元璋据江浙一带,称吴王,铸行“中通宝”。元末农民军的货币比历代农民起义政权的货币发行都广,影响都大,是我国货币史上灿烂的一页。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席卷大半个中国,奋战几十个春秋,终于推翻了明朝统治,于公元1644年建都长安,国号大顺,建元永昌,铸行“永昌通宝”。另一支义军张献忠,占领四川,国号“大西”,改元大顺,铸行“大顺通宝”。张献忠都属孙可望进军云南,在昆明铸行了“兴朝通宝”。

清末洪秀全在金田起义,掀起了轰动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公元1853年定都天京,随后建立了政治、军事、经济制度,并制订了“天国货币制度”,铸造“太平天国”钱,背文多为“圣宝”。最早的“圣宝”钱,“圣”

字是从的,但其铸期很短,义军领袖们偏爱“王”字,“圣”改从“王”。此外也有的面文为“太平圣宝”,背文为“天国”。太平天国钱品种较多,还铸有“套子钱”(四枚一套)、“大花钱”(赏赐用,俗称“大礼钱”)、“吉语钱”

(含“天下太平”之意)等,以小平钱常见,大者稀罕。

1853年上海小刀会在嘉定县起义,短期内取得了一连串胜利,建立了“大明国”政权,不久又改国号为“大明太平天国”,铸造了“太平通宝”。

此币背铸日月纹或“明”字,其寓意表明小刀会政权是太平天国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标志“反清复明”的宗旨。此币正面字体款式和北宋的“太平通宝”颇相近,很难辨认。

革命根据地货币

1.土地革命时期。1926年12月下旬,湖南省衡山县柴山洲第一农民银行用白竹布作制币材料,发行了白布币,它是最早的红色货币。1927年湖南省浏阳县东6个区的农民协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联合组成了“浏东平民银行”,发行临时兑换券12万元,不久改为“信用券”。同年,湖北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成立,发行了面额“一串文”的流通券。

由于农民运动的高涨,当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各地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相继建立。1928年5月,毛泽东在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成立湘赣边苏维埃政府,随之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铸造发行了“工字银元”及壹分、伍分的铜币和大量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