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宗教印刷。在隋唐时期,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佛教和道教的传布,尤其是佛像、佛经得以大量印行。在唐初,到印度取经的着名高僧玄奘带回了许多佛教经典,在唐玄宗的授意下,翻译、印刷工作得到巨大支持和发展。尽管当时的印刷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印出的书籍字迹常常模糊不清,质量很差。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精美的印刷品。1966年,学者们考证了一本在朝鲜发现的刻本《陀罗尼经》,大致刻于公元。704年~751年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印刷品,应是在唐都长安翻译和印刷出来的。最为精美的当属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一本《金刚经》,在公元868年由王阶出资刻印,为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标有年代而又最为完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的扉页上画着一幅释迦牟尼佛对须菩提说法像,画面布局严谨,繁而不乱,线条流畅,笔法简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全书共七页,粘成一幅,长16尺,保存完好。唐代人冯贽在《方仙散录》中写道: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说初唐时期,玄奘大量印刷发行佛像佛经。
二是文学印刷。唐代着名诗人的诗作已印刷成书,广为流传。如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就经常被人拿去印刷,然后卖了,换酒茶饮用。雕版印制的《唐韵》五卷和《玉篇》30卷,说明多卷本的书籍已大量印刷,并被由日本来华的名僧宗睿带回日本。唐末,在成都还印有一些教学用书。而在唐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宫司呈上她所写的10篇《女则》,皇帝阅后大为惊叹,认为这书“足垂后代,令梓行之”,就大量印行这本内容严肃、具有较高道德教育价值的书。
三是科技印刷。大多是农书、历书和医书。唐中期,都城长安的市场上就有类似今天“新华书店”的铺子,公开出售这些书籍。甚至有些商人就自己组织力量,印刷历书、医书等。在官府正式颁布新历以前,就有商人提前印出新历,并在市场上出售。到唐后期,这种非经政府许可的民间印刷行为引起了皇帝的重视,以至于屡遭禁止。但科技书籍的大量印刷极大地推动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到五代时,雕版印刷在全国已相当普及。当时有毋昭裔印行《文选》,冯道印制六经,儒家经典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几乎没有什么书不可以版印了。这为宋代印刷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现在,我们的印刷厂都使用机器了,其中不少还在使用活字印刷术,不过不是古代的泥活字或木活字,而是铅活字。可见,宋代平民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连续使用近1000年了。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进行了描述。毕昇用胶泥刻字,一个泥活字就是一印,用火烧硬。在一块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在框内排满泥活字,再放上蜡和松香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在火上加热,蜡和松香等遇热熔化,把泥活字连在一起,再用一块平板将活字压平,冷却后就成了活字印版。印完后,印版一加热,活字就可以取下来,以备再用。像“之”、“也”之类最常用的字,就烧制上几个或几十个,保证一版中没有缺字。有的偏僻生字可以随时烧制。为提高效率,准备两块铁板。交替使用,一版印刷,另一版排字。第一版印完,第二版已排好,从而提高了印刷速度。
毕是在杭州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因为杭州是当时着名的刻书中心,人人都对刻板印书的困难深有感触,毕创意烧制活字是很有现实条件的。显然,活字印刷是雕版印刷术发展的结果。但据沈括的记载,毕昇之所以用泥而不用木制作活字,是因为“木理有疏密,沾水后高下不平,且与药相黏不可取”,这说明当时已有人尝试过木活字印刷。无论如何,活字印刷比起雕版印刷来无疑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活字可以重复使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发现了错误,可以随时更换,印刷质量较高;制版也快,印刷速度大大提高,有利于大部书籍的印刷。
但是,活字印刷术毕竟刚刚诞生。在宋代,它还处于试验阶段,当然也会有不少缺点。有些人就以此否定活版的优势,致使这一技术未能很快推广开来。宋元时期,雕版印刷仍占据主导地位。只是在南宋时,姚枢曾教弟子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并印成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等书。但是,今天人们很少见到流传下来的宋代活字印本实物,这使一些史学家认为这一技术因印书质量较差而“失传”了。
活字印刷术在元朝逐渐成熟。着名的《农书》的作者王祯说有人曾改进毕的泥活字为活瓦字,还有人“铸锡作字”,可见活字印法并未失传,而是仍在摸索、试验和改进之中,但效果仍不很理想,最大的缺点就是王祯所说的“难于使墨”,就是瓦字或锡字吸水性差,用水墨印时,字迹往往不够清晰。要进一步改进,有两种途径:一是选取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做活字;二是改变印墨,增加墨的浓度和附着性。王祯选中第一条路。虽然毕抛弃了木活字,但王祯还是在改进的基础上创制了木活字,因为木质的吸水性比瓦、锡强,又因为木活字也存在着不易与黏合剂分离的缺点,王祯就不用黏合剂,而用竹片作为界盔,四周用木楔塞紧,使用效果较好。他在担任安徽旌德县尹时,让工匠制木活字3万多个,运用他所发明的转轮式检字盘,排字“按韵取字”,非常方便地印刷了有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100部,费时不足一月,很是令人满意。这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也算是当时用水墨印刷的最佳方案了。
此后,元代还出现了铜活字,如元统元年(1333年)以后不久的活字印本《御试策》,就是被史学家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铜活字版所印成的书籍”。明代无锡人华燧在铜活字印刷术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使之在明清时代得以广泛使用。到明代,人们还创制了铅活字,在常州就有人用铅活字印刷书籍。铜活字和铅活字在把水墨改为油墨以后,印刷效果就真正超过了木活字。清朝前期的“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就是用铜活字印刷的。
由毕初创、经过260多年到元初产生较好效果的木活字印书法,经历多次改进,足见毕异的活字法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几百年来被后人不断发扬光大。有趣的是,即使在清代,铜、铅活字都已流行的时候,人们对泥活字和木活字还有深厚的感情。比如,清代道光年间,安徽泾县的翟金生按毕的方法,制成1O万多个泥活字,按字的大小分为五种字号,并用它印刷了《泥版试印初编》等书。另外还有不少人用泥活字印书,至今,北京图书馆还保存着好几种清代人用泥活字印的书。而在乾隆年间,清廷还用枣木制成木活字253500多个,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8种。共2300余卷,这是我国历史上用木活字印刷的规模最大的一套书。
从元朝开始,活字印刷术就开始向中亚传播。今天,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元朝维吾尔文木活字就证明了这一点。后来传入欧洲,据考证是由蒙古人经过俄国传入德国的。活字印刷向东传人朝鲜的时间较早,又经朝鲜传入日本。欧洲最早的谷腾堡的活字约在1444年到1448年之间,比毕昇晚了400年。
印刷术在西方的发展
在隋唐宋元发明和改进印刷术的时候,曾经迅速把造纸术传到西方的阿拉伯人,却没有积极地通过西域和海陆接受中国的印刷术,并将它传入西方。这可能是因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认为,印刷《古兰经》是对先知真主的不尊重吧。直到元朝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建立起来,教皇圣·路易和罗马教廷与可汗建立了往来关系之后,印刷术才迅速传入西方。在这个时期,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欧洲人便很快掌握了活字印刷术。
在1400年~1440年间,西方人还在使用雕版印刷。到1440年~1450年间,德国印刷工人谷腾堡同几个工人合作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他还改进了铅字的材料,发明了铅、锑、锡合金,对提高活字质量,长期保存活字做出了贡献。
1455年(明代宗景泰六年),谷腾堡用铅活字印刷了《圣经》,这是用活字印刷的第一部拉丁文《圣经》。《圣经》的印刷使大批平民知识分子可以直接阅读这本原来由教会垄断解释权的书,并有了自己的理解,由此激发了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成为西方启蒙运动的重要发轫点。1465年,谷腾堡又创办了一家印刷厂。1470年,索邦神学院(今巴黎大学前身)印刷了第一本法文书,但其原版书于16世纪初散失。
谷腾堡发明的印刷机使用了四个世纪。17世纪初,法国还出版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此后,西方人在印刷机械的改进和完善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法国迪多用铁版台代替木版台(版台就是安装印版的水平台面),还研制出“一次性印刷机”,将印刷速度提高了一倍。1737年,他还制定了活字的“点”制,统一了活字规格。几乎同时,英国人斯坦厄普用全金属印刷机取代了木制印刷机,使每天的印刷效率提高了10倍(相对于谷腾堡)。
到1811年,因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德国人克宁造出了蒸汽机驱动的印刷机,不久,他又同阿·鲍尔合作,制作了第一台滚筒印刷机和其他几种印刷机。当时在英国,一台印刷机一夜间可印出4000份伦敦版《时报》。
1845年,一台新型的轮转式印刷机由法国人沃尔姆租菲利普开始研制,但因弧形印版的做法有很大困难,这台新机器迟迟未能问世。直到1866年,才由制版专家尼古拉·塞里埃和机械制造商马里诺尼合作研制出来,立即用于印刷《自由报》。当时发明印刷机似乎是赶时髦的事情,约瑟夫·朱尔·德里则早在1863年就为他的轮转式印刷机申请了专利。
美国人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1845年,理查德·霍取得了报纸轮转印刷机的专利,到1881年,经过不断改进,它已经能够在一小时内印出25万份八页的报纸来。20世纪后,类似的印刷机每小时已能印出70万份四页的报纸。奥托玛·默根特勒研制的一种能够整行地铸出铅字的机器、(即整行排铸机)于1886年投入市场,它最初是为《纽约赫勒尔德论坛报》发行商制造的。1887年,托尔伯特·兰斯顿发明了单字排铸机,它每小时能铸出9000个铅字,比整行排铸机多4000个。石印专家鲁贝尔于1904年发明了胶印,这是在改进石印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石印一样属间接(转移)印刷,不过所用印版是锌纸版,这使印刷速度大大提高,可进行大规模印刷。现在,我国不少地方的一些小型印刷厂仍然延续这种胶印。
石印的发明人是波兰的阿洛伊·逊纳菲尔德。1796年,他用油性软黑铜笔在石灰石上画图写字,将石灰石浸入水中,石上图文部分不沾水,空白部分则吸水;再在石块上涂油墨,空白部分因有水而拒墨,图文部分和干的部分吸附油墨,将这样的石印石放在印刷机上,就能复制出原先描画上的图文来。后来,他又用拒墨性较好的阿拉伯树胶和硝酸溶液代替了水。
奥地利人卡尔·克利施还在1875年发明了照相凹版印刷工艺。他将图文拍照在软片上,晒到涂有感光胶膜的碳素纸上,再转移到印版滚筒上,最后用酸液腐蚀而成;金属版面的凹陷部分有油墨、用刀先将滚筒表面的油墨刮取干净,留在凹部内的油墨接触纸而转移到纸上。这一印刷工艺曾被广泛应用于画报、商品目录和商际的大规模印刷上。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1944年,法国人伊戈内和穆瓦隆发明了光电管自动照相排版机。它可以直接选择活字,通过镜头曝光,在感光片上感光排字。
18世纪~20世纪还发展了一系列印刷辅助机器,如詹姆斯·瓦特发明的复印机(1773年)、意大利人佩莱格里尼·图里的打字机(1808年)、马林·汉森神甫发明的打字机(1870年投入商品生产)、作为现代打字机鼻祖的英国人克利斯托弗·莱瑟姆·肖尔斯发明的键盘打字机(1876年)、爱迪生的蜡纸复印机(1877年)、迪克的油印机(1887年)、匈牙利人杰斯特纳的使用蜡纸的轮转型油印(复印)机(1881年~1888年)、美国人乔冶·C·布利肯斯德弗的手提式打字机(1889年)和撒迪厄斯·卡希尔的电动打字机(1901年)等,以及美国人贝德勒的照相复制技术(1903年)和雷克蒂格拉夫公司的照相复制机(1907年生产,1960年以后普及)、卡尔·米勒的干片影印法(1944年),都极大地推动了印刷技术和印刷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其中,1938年10月22日,美国人切斯特·卡尔森用干板光电复印法复制了一张图。1939年~1944年,他向20家印刷厂推荐他的这项专利技术,均遭拒绝。1944年~1947年,印刷厂才同他签订了生产合同。直到1959年,第一台干板光电复印机xerox914问世,每分钟复印九张。到80年代生产的xerox9400型,则可达每分钟120张。这种复印机此后很快在全世界普及。
扁鹊“四诊法”的发明故事
战国时,有一位名医叫秦越人。他年轻时,拜民间医生和桑君为师,研习医术。从师过程中,他勤奋刻苦、谦虚好问,在老师的悉心点拨下,医术大进。后来,他四处行医,替人治病。由于他诊断准确、药方灵验,仿佛能用肉眼透视人的五脏六腑,于是人们便用传说中黄帝时代名医“扁鹊”
的名字来称呼他。这个称号渐渐流传,以至于人们几乎忘记了他的真名。
有一天,扁鹊行医到了齐国境内。齐桓公听说名医扁鹊来了,便接见了他。言谈之中,扁鹊发现齐桓公说话时声调有些滞涩,脸色也不大对头。在一番仔细的观察之后,他对齐桓公说:“您得病了。”
齐桓公不以为然,说:“哪里哪里,我心宽体胖,身体硬朗着呢。”
扁鹊坚持说:“您确实得病了,不过目前还很轻微,只在肌肤表面有些病邪,稍微热敷一下,就能治好。”
齐桓公毫不在意,甚至在扁鹊告辞后,对左右说:“江湖医生大都徒有虚名、往往靠医治无病的人来炫耀自己的本领。”
左右听了,连忙齐声附和道:“简直是沽名钓誉!”
过了几天,扁鹊又见到齐桓公。他直盯着齐桓公的脸,凝视片刻,表情严肃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了肌肉和血液里,若不及时治疗,恐怕要加重。”
齐桓公付之一笑,根本没有把扁鹊的话放在心上。
又过了几天,扁鹊要求朝见齐桓公。一见面,他就焦急地对齐桓公说:“如今您的病已侵入内脏,要是再不治疗,就有生命危险了。”
齐桓公一听,右手一摆,干脆下起了逐客令。
扁鹊一片好意,却屡遭冷落。不过,作为一位医生,职业道德促使他又一次求见齐桓公。谁知这次一见齐桓公,他就急忙转身离去。
齐桓公见状,觉得十分奇怪,忙派人去问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