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发明
45861300000016

第16章 发明的故事(6)

只见扁鹊摇着头说:“病在体表,热敷就能解决问题;病入血脉,针灸能起作用;即使病入内脏,汤药也可医治。但是,如今齐侯的病已深入骨髓,谁也无力回天了,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了?”

果然,不出数日,齐桓公病倒,全身疼痛。他急忙派人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离开齐国。不久,齐桓公就病死了。

还有一个“起死回生”的故事,说的也是扁鹊行医的奇闻。

当时,扁鹊带着弟子来到虢国,正赶上虢国在为猝死的太子大办丧事,举国上下一派悲痛的气氛。

扁鹊来到王宫门口,听见太子的几个侍从官员在私下议论:太子平日身体好好的,怎么突然不省人事、撒手而去呢?扁鹊急忙上前,详细地询问太子发病的经过和尸体的情况。

侍从七嘴八舌对扁鹊说了一番,扁鹊听后,凝神了片刻,便大步流星地往王宫里走,说:“快去报告大王,说我也许能将太子救活。”

侍从们半信半疑地将扁鹊迎进王宫。虢国国君正沉浸在痛失太子的悲恸之中,见有人说能救太子,赶紧亲自起身迎接扁鹊。扁鹊仔细地检查了太子的“尸体”,用耳朵贴近太子的鼻孔,果然发现里面若断若续地有一丝气息,鼻翼也在微微翕动,而且大腿根和心窝还有一点点热气;再仔细给太子搭脉,感觉隐隐约约地尚有脉动,只是异常微弱。

根据这些情况,扁鹊断定太子并没有死,只是得了“尸厩定”(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休克”),只要救治及时,还有希望。扁鹊连忙吩咐徒弟递过银针,开始在太子的头顶、胸部、手脚等部位的穴道上扎针,又用熨贴药交替热敷在太子腋下,并灌下温热的汤药。

不一会儿,太子就慢慢地苏醒过来,虢国国君高兴万分,连称扁鹊:“你真是神医!神医啊!”

扁鹊让太子又连服了20多天汤药,太子竟然完全康复了。

面对如此高超的医术,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此,“起死回生”的美名让扁鹊在青史上流芳千古。

据史籍记载,扁鹊生前曾把前人流传下来的许多诊断疾病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总结,并归纳成“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四诊法”。望,就是观察病人的神态、脸色、舌苔;闻,就是听病人说话的声音一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的气味;问,就是询问病情、病史;切,就是搭脉搏和触摸肌肤、胸腹等处。这种“四诊法”直到今天还在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这种传统的“四诊法”,已流传了2400多年。

医圣张仲景的发明故事

我国东汉末年,有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叫张仲景。张仲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人们称为“医圣”。

张仲景不仅在研究医学理论上有重大的建树,他也很重视普通劳动人民的经验,不耻下问,经常用从民间获得的治病单方,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头痛得厉害,便求张仲景给他医治。张仲景早就知道这种病是一种难治的病,可人家找上门来,总不能说不治吧。于是,他给病人开了三副药,并对他说:“回去煎汤喝,如果不见效,你再来。”

三天后,那个病人果然又上门来了,他一进来就说:

“先生,你开的药我吃完了,可一点儿也不管用嘛!”

张仲景换了几种药,让他回去继续服用。可张仲景心里明白,这副药也未必能有效。真给他料到了,没过几天,那个病人又来了,一见张仲景,他就说:“先生,还是不行嘛,我的头还是照样痛。”

这一下,张仲景也为难了。他医治过许多病。可就是这种病,他一直医不好,令他感到头痛,束手无策。

没有办法,张仲景只好再给病人调换几种药,想让他再试试。这时,在一旁等候看病的一个老头说:“治这种头痛病,有一个人最拿手。”

张仲景听了,连忙问道:“请问那人是谁?家住哪里?

姓甚名谁?”

“南山洼,叫郑治怀。我们村上有个人头痛,就是他治的。”

“噢——”,张仲景心中一阵惊喜,没想到自己一直难以医治的头痛病,有人能治好。他当即决定,一定去拜访拜访这位郑先生,向他请教。

第二天一早,张仲景一路打听,步行了几十里,来到了南山洼。山脚下有几户人家,他一询问,就找到了郑先生的家。

敲了半天,也不见有人来开门。张仲景正在犹豫,隔壁走出一位老奶奶。他连忙走上前,问道:

“请问老人家,郑治怀先生是否在家?”

老奶奶听了嘿嘿一笑:“他哪里是先生哟,是一个樵夫。

一大早就上山砍柴去了。”张仲景听后,心中一惊:一个樵夫能看好头痛病,不简单!不简单!我一定要见见这位樵夫。

张仲景等啊等,一直等到日头挂上西山尖,仍不见樵夫回来,他只好先回家了。

第三天,张仲景又来到南山洼,没想到樵夫又上山砍柴去了,他又扑了空。张仲景一点也不灰心,他想明天再来。

第四天,张仲景起了个大早。急忙忙地赶到了南山洼。

这回樵夫在家,张仲景上前问道:

“请问,您可是郑治怀先生?”

樵夫听了一愣,眨眼又乐了起来,忙说:“不敢,不敢,我只是一个砍柴的樵夫。”

张仲景诚恳地说道:“听说你能医治头痛病,那就是先生,张仲景特地来向您求教。”

樵夫望着眼前这位医圣张仲景,赶忙施礼道:“你才是真正的先生,失礼,失礼!”

张仲景摆摆手:“哪里,哪里。我是来向您求教医治头痛病的良方。”

樵夫见张仲景谦虚过人,深受感动,便讲述了自己治头痛病的经过:

“有一天,我上山砍柴,突然头痛的老病复发,只觉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便跌跌撞撞地下山回家。路上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说来也怪,我的头很快就不痛了。后来,我的头痛病又犯了,又偶然碰破了脚趾头,头痛病就又好了。从那以后,只要我头痛病发作时,我就有意地刺破这个脚趾头。没想到还真有效果,一刺就好,每次都很灵验。”

张仲景饶有兴味地听着樵夫的叙说,又仔细看了看樵夫的脚趾头,发现被刺破的部位正是“大敦穴”位。

这时,张仲景忽然领悟到:原来,刺激大敦穴可以抑制头痛。他连声称赞道:“妙,妙!”

回到家,张仲景就仔细研究起来,用什么办法来刺激人的大敦穴呢?总不能让病人去踢石头吧!想了很久,他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隔天,张仲景给一个病人扎针。他拿起银针,心头陡然一亮:对!用银针来刺激大敦穴,一定可以。

没过几天,一位头痛病的人来就诊。张仲景取出一枚闪闪发亮的银针,迅速在病人的大敦穴位扎了下去,并轻轻地捻动起来。不一会儿,病人的头就不痛了。

病人连声说:“先生,你真了不起!”

张仲景却说:“不是我了不起,是那位樵夫了不起!”

药王孙思邈的发明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得了重病,这可急煞了太医。太医们忙不迭地号脉,商量着开药方,一连几天忙下来,却像将药泼在石头上,不见一点儿疗效。太医们一个个胆战心惊,万岁爷的龙体治不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万一出了差错,脑袋就不在脖子上了。他们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就是诊断不出万岁爷得的是什么病,连病都诊断不出,就这么胡乱折腾,万岁爷的病怎能治得好!

一天,太医们给皇上号了脉,退出寝宫在外间商量处方。他们一个个眉头紧锁,谁也不肯提个头,说出自己的意见来。谁都知道个中厉害,事情到了如今,谁第一个开口,别的人肯定附和,若是有了差错,一个个都把责任往第一个开口的人的身上推。这些太医们,医术确实不差,不过,如何在宫里混饭吃的本事也老到家了。

突然,一位太医将脑袋一拍,说:“陛下龙体欠佳,我们费尽了心思也束手无策,是不是请孙思邈来,给皇上诊治诊治?”他一开口,众人连忙点头称是。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唐太宗的恩准,唐太宗立即下诏,传民间名医孙思邈。

提起大名鼎鼎的孙思邈,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别人治不了的疑难杂症,他能手到病除。不过,他不愿呆在宫廷里侍奉皇上一家子,所以一直住在民间,为广大百姓治病。他的医术医德,是有口皆碑的。

皇上下了诏,孙思邈当然不能抗旨,立即随同使者赶往京城。见了太医,免不了向他们问问皇上的病情,太医们支支吾吾,谁也不肯多说一句。孙思邈知道他们的心思,鄙视地扫了他们一眼,随同太监进了寝宫。他仔仔细细给唐太宗号了脉,躬身退到外间,凝神沉思起来。太医们眼巴巴地望着他,只盼他早点儿开出药方,生怕他将两手一拱,说几句客套话,将这副重担仍然留给他们。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孙思邈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太医们提在喉咙口的心终于落了下去。只见他奋笔疾书,开出一张药方,太医们连忙接过去,吩咐太监立即抓药、煎药。

经过孙思邈的悉心诊治,李世民的病没过几天就痊愈了。唐太宗李世民想把他留下来,可孙思邈怎么也不肯,他不要荣华富贵,他要把自己的医术无私地奉献给广大人民。

李世民见实在留不住他,赐予他最高荣誉,封他为“药王”,计他回到了民间。

“药王”回到民间,名气就更大了。不要说名医们不敢跟他平起平坐,就是达官显宦也对他礼让三分。他给人看病,患者若是富豪,再多的“贽敬”他都“笑纳”患者若是穷苦百姓,他不仅不收诊费,连药也一起奉送,因此,百姓们对“药王”爷爷奉若神明。

一天。两个年轻人扶着一位腿疾患者前来就医。这位患者腿部疼痛难忍,先后请了好几位名医诊治,都没有疗效,后来听说“药王”爷爷能包治百病,就由两个儿子陪同来到了孙思邈这里。孙思邈先细心询问了病情,然后又给他切脉,认定这不是难治的病,决定双管齐下,一面给他服汤药,一面给他针灸。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腿痛不但没治愈,还有病情加重之势。患者失望了,孙思邈也陷入了沉思。他几经望、闻、问、切,断定自己当初的判断没错信。医治这种病以针灸为主,以汤药为辅,为什么这种疗法对其他的患者百试不爽,对他却丝毫不起作用?是扎针的穴位不准?不会,自己行医这么多年,这些常见的穴位都扎不准连自己也不相信;是汤药不对?不会,根据医书和自己行医的经验,是该用这几味药,要是连药方都开错了,自己情愿砸了御赐的“药王”匾。想着想着,他心头一亮:不同的人穴道的位置可能有差异,除医书上记载的穴位外,也可能有新的穴位。

想是这么想,可不能在病人的腿上乱扎针!怎么办?他决定先在自己的腿上试。他在医书上没有载有穴位的地方一连扎了几十针,发现有几处有酸、麻、痛的感觉,他喜不自胜,决定选用新的穴道给患者扎针。

第二天一早,他让患者平卧在床上,把腿伸直,自己在患者的腿上一分一分在往上掐,问患者疼不疼。起初,患者一直说不疼,掐到一处,患者忽然嚷了起来:“疼得厉害!

疼得厉害。”孙思邈连忙拿起银针,在这里扎了下去。说也奇怪,银针刚一扎下去,患者便有了麻酥的感觉。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孙思邈将银针拔了出来,患者便说疼痛减轻多了。孙思邈默默地将部位记住,决定明天再在这里下针。

一夜过来,孙思邈又准备给患者针灸。当他满怀信心地掐住昨天针灸的地方,患者却说不痛了。孙思邈心里“格登”一下,不禁愣住了,他略一沉思,意识到患者的病情改变了,穴位可能有所变化。他又依照昨天的办法寻找穴位,直到患者喊疼才扎下去。一连几天,孙思邈都用这个办法扎针,每次扎的部位都不同。这种新的方法确实有效,没过多少天患者的腿疾便好了,可以像常人一样行走,再也不用别人搀扶。

以后,孙思邈又发现了几个手疼、肩疼、腰疼的患者,他们也是扎常规的穴位无效,掐试到痛处扎下去有效。孙思邈想把这个方法传播开去,为更多的患者造福。要想把这套绝技传授给别人,总得给穴道取个名称呀!这个穴道没有固定的部分怎么取名呢,孙思邈陷入了沉思。忽然,他想到,有一位病人掐到痛处时,高声喊道:“啊,是,是这里!”

好,那就叫“阿是穴”吧,这倒是个绝好的名字!从此以后,“阿是穴”便广泛传播开了,许多着名的医生都掐试寻找“阿是穴”,给患者医治病痛。

王惟一发明的铜人

一千年前,宋朝有个太医署,是专为皇帝和贵族官僚治病的机构,王惟一就是那机构里教针灸的先生。

在教学过程中,王惟一觉得有些书上说人身上有365个穴位,还有些书上说穴位只有354个,位置也有所不同。这种混乱的情况,对于针灸传播发展非常不利。穴位不一致,教的人有困难,学的人也不容易学好。

王惟一就向皇帝宋仁宗写了一道奏章,指出穴位的数目、位置、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都应当统一起来。宋仁宗根本不理会这样一件关系到人民生命的大事。王惟一先后写了多道奏章,都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得不到皇帝的支持,王惟一毫不气馁。他把古书上的记载和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在医疗实践中的体会,仔细核对了人身上所有的穴位,一一加以订正,还画了一幅人体图,把所有的穴位统统标在图上。这个附有穴位的人体图,就叫《明堂图》。

有了这张《明堂图》,穴位的位置固定了,名称也统一了,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方便多了。

时间一长,王惟一又觉得不行,因为人的身体是立体的,《明堂图》画得再高明,也只是一幅平面图,总不能把穴位的位置表示得十分确切。王惟一一直在想:能画出什么样的图才能让学生们看得更加明白呢?他把学生们叫到一起商量,商量了很久,也没有想出好办法。

一天,王惟一正在为这事发愁,愁得在书房里走来走去,忽然,他的目光触到茶几上的花瓶,那花瓶上绘了许多小人头。他的心砰然一亮,能不能做个立体的人体模型来表示穴位呢?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他的学生们一说,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王惟一赶到一家铸造厂,想请那里的师傅们帮助他铸造出一个铜结构的人体模型。

一位师傅听了他的要求,说道:“嘿呀,那铸出来的人该有多重哪!谁能搬得动?”

王惟一想想也是,那么重的铜人谁能搬得动?再说,这得要多少铜呀。他犯难了。这时,他的脑海里不知为什么又冒出那只花瓶,心想:花瓶不是空心的吗?为什么不能铸个空心铜人呢?王惟一把自己的想法跟师傅们一说,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点子。对,就这么办吧。

师傅们开始铸造了,王惟一忽然又有了一个主意,他走上前,对师傅们说:“既然把铜人铸成空心的,那么,再给它配上五脏六腑,不就跟真的人一样了吗?”师傅们听了,连声称赞:“好主意,好主意!”

经过铸造师傅们的努力,王惟一设计的铜人铸造成功了。铜人身上有几百个小孔,一个小孔就是一个穴位,还注明了穴位的名称,位置都极其精确。

为了说明铜人的实用意义,王惟一还写了一部书,取名叫《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经过不断的实践,王惟一又想出一个好主意。他在整个铜人表面涂满了黄蜡,内部灌满了水。考试的时候,老师指定某个穴位,学生就用针去扎。如果扎准了,水马上就从针眼里渗出来,扎不准,水就不会渗出来。这确实是个训练和考核学生的好办法。

这个铜人,就成了中国最早的医学教学模型,曾为中国古代的针灸学做出了巨大的项献。

当时,像这样的铜人一共造成了两具,一具放在当时的太医署供教学应用,还有一具放在皇宫里,被贵族们霸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