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45862100000014

第14章 中国教育之最(1)

“母校”一词的来历

人们把自己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称为“母校”。“母校”这个词,顾名思义,和“祖国”这个词一样:字义明确结构相当,具有我国词语的特色,很像是我国固有的词语。其实不然地,它是本世纪初由日本传入的外来语,只是浑成自然,看不出外来的痕迹而已。本世纪初,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聘有不少日本籍教员。其中“正教习”服部宇之吉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重要课程,他对我国师范教育的建设是有贡献的。

“母校”这个词就是他在1907年向师范馆第一期毕业生讲话时讲的,由范源廉翻译。这个词当时在学生中还从来没有听到过,由于它饱含亲切感,同学们都乐于接受使用,后来就流行全国了。

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

《管子·弟子职》是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郭沫若断言“当是齐稷下学宫之学则,故被收入《管子》书中”。据郭沫若所说,《弟子职》产生于战国时期,距今已两千余年了。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争相养士。齐国的威王和宣王大兴稷下之学,使稷下成为各派学者荟萃的中心。稷门外的学堂,弟子颇多,先生亦不止一人,而且学宫中有堂有室,有寝有庖,师生均食息于其中,如果没有学生守则,财学堂秩序是难以维持的。因此,《弟子职》的产生,实为当时学校教育兴盛的必然结果。

《弟子职》明确地提出了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常规,甚至对学生应如何坐、如何立、如何穿衣吃饭等都谈到了。像这样全面而又集中地对学生守则进行论述,不仅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处女作,就是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没有先例。

留学生的来历

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除派遣使节外,还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留学生”是指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和遣唐使一起回国。后来,“留学生”一词一直沿用下来,其语义变成了指留居国外学习的学生。

中世纪的留学运动

魏晋以来,佛教输入中国。国内贤智之士,纷纷留学印度。成为一种“时代的运动”。这次留学运动,前后绵延将近500年时间。

据近人梁启超的研究统计,有姓名可考的留学者105人,佚名者82人。

最早留学印度,有姓名者为颖川人朱士行,在三国末年魏高贵乡公甘露五年(260)西行求法,为第一人。最终的西行留学者为唐中叶京兆云阳人恬空,本名车奉朝,在唐玄宗天宝十年至德宗贞元五年(751-789)年间随中使西行,历游印度诸国40年,归时年已百余岁。

按照年代区分,公元3世纪后半期西行留学之人,4世纪5人,5世纪61人,6世纪14人,7世纪56人,8世纪前半期31人。其中三四世纪西游者,实际仅至西域,即我国新疆地区,其中个别人曾到过阿富汗境,但并未真正到印度。留学运动最兴盛的时期是公元5世纪和7世纪。

这108人中,除了北魏熙平中(516-517),宋云、慧生等5人,为奉敕由朝廷派往外,其余都是自己自费前往留学的。其中刘宋时的遭普,和唐代的玄照,也是先自费西游,归国后又敕派再游的。《西游记》小说中奉敕西行的玄奘,其实也是私自随饥民度陇,偷渡出游的。这些留学者中,有籍贯可考者65人,按照今天的省份可分为:甘肃10人,河南8人,山西7人,两广7人,四川6人,湖北5人,河北4人,陕西4人,山东4人,新疆4人,辽宁4人,湖南3人。奇怪的是,佛教传入最早发育、形成诸大宗派的江浙一带,竟然无一人西游留学。梁启超认为,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江南人坚韧冒险的精神不逮北人;一是当时南北朝对峙,西域交通为北方所专,南方交通不便。

这些留学者西游的行踪和生死情形是,已到印度学成后,安然返回中国者42人;已到西域,而曾到印度无可考者,16人;未到印度,而中途折回者,人数难以确指;已到印度,不堪忍受艰苦和因病随即折回者,2人;来到印度而死于道路者31人;留学中病死者6人;学成归国死于道路者5人;归国后第二次出游6人,其中再出游死于道路1人,欲归不得1人,留外不归1人,其余3人是否再归不可考;留而不归者7人;归留生死无考者多人。以上统计可见,学成后平安归国的人确凿可考者,约占全体留学生数的1/4;死于道路者亦占1/4;中途折回者甚多;而留外不归之人,确凿可考者人数颇少。

留学时间最久的为唐代和尚悟空,留学40年;玄奘17年;一般都在七八年。留学者多为一人孤征,玄奘的独往独来,可以代表其精神。以团体方式行动的也不少,如东晋法显的10人团,可以看作我国最早的探险队。此外,15人、28人等为团前往的也有,直到宋太祖乾德二年至开宝九年(964-976),才由朝廷官费派遣继业等300名和尚人印度求舍利和梵书。这种官费留学,较前述自费留学已经晚了200年。

这次留学运动,除了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佛教在中土的弘扬传播外,直接的副产物是地理学方面的游记着作甚为丰富。其中法显《历游天竺记传》,玄奘《大唐西域记》等都十分着名。

此外,西方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艺术,也通过留学运动,输入了中国。

我国最早的学生运动

学生运动是和学校的产生密切相关的。据完整的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正规大学开创于西汉武帝时期。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丞相公孙弘和大儒董仲舒的积极建议下,武帝下诏,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官办大学,它设在长安城西北十里处,史称为长安太学。

太学建成后,大批青年到这里就学,他们思想解放,反对保守,不为名教所缚,敢于干预政治。西汉哀帝时期,渤海高城人(今河北盐山县)鲍宣任司隶(掌京师治安)。鲍宣为人忠诚耿直,屡次上书切谏时事,被朝野有识之士所尊重。一次,丞相孔光违犯京禁,行驰道中,鲍宣不畏权贵,依法办事,拘留了孔光的下属随员,没收犯禁车辆,以示对丞相的警戒。但孔光却以以下犯上为借口,诬罪鲍宣,反把鲍宣下到狱中欲治以死罪。此事传到太学,太学生义愤填膺。太学生王咸在校园矗起大旗,奋臂高呼:“欲救鲍司隶者会此下”,随起而应1000余人。在王成的领导下,他们高举大旗,走出校园。在丞相孔光上朝的路上,拦阻孔光车辆,据理力辩,声讨孔光。接着又直奔宫廷,不畏严格的封建法度,集会于皇宫阙下。1000余人联名向哀帝上书,慷慨陈词,力辩鲍宣之冤。在太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哀帝赦免了鲍宣死罪,改为鬓钳(割头发)。这是我国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学生运动。

最早的学生会

学生会是一种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它最早出现于留美学生中。

1902年,王宠惠、陆耀廷等联络伯克莱和奥克兰等地留学生和华侨子女共23人,集会于旧金山的刚纪慎会教堂,讨论成立学生会组织。他们以“联合各校中国学生,互通音问,研究学问,并协助侨民教授汉文、汉语于其土生之子侄”为宗旨,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学生会组织——“美洲中国留学生会”。会员星期日聚会,讨论国家大事,交流学习方法,切磋学问,教授汉语,宣传爱国主义。一年后,会员增至70余人,影响远及美国东部。

在西部“美洲中国留学生会”影响下,中部留学生于1903年成立了“中美中国留学生会”,东部留学生于1905年成立了“东美中国留学生会”。

三个学生会在团结留美学生和华侨子女增进友谊、宣传爱国思想、协助外交争回粤汉铁路自主权和“增进中国公共利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到1909年,随清政府派遣的第三批留学生赴美和大量白费生赴美学习“西学”,在美国的留学生急剧增加,为了联络各地留学生,“东美中国留学生会”首先倡议联合中美和西美的留学生会,于1911年发起成立了“留美中国学生总会”,统一了各地的学生会组织,原东美、中美和西美留学生会改名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留学生分会,隶属于总会领导。同时出版会刊《月报》和《季报》,报道国内大事,会员情况,交流思想,宣传爱国主义,扩大影响,到1911年底,会员增加到800多人。

“留美中国学生总会”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学生会组织,它为后来国内学生会的成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所西式学校

罗伯特·马礼逊(1782-1834)是第一个受基督教伦敦会派遣来华的英国传教士。1807年他来到中国。曾将《圣经》译成汉文,又编纂过《华英字典》。对以后基督教在华传播有较大影响。1835年1月,住在广州的外侨发起组织“马礼逊教育会”。该会一面募集捐款,一面呼吁英美教育界派遣教员来华创办学校。1838年10月17日,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塞缪尔·布朗携夫人应荐前来中国办学。他们于1839年2月23日抵达广州,旋即前往澳门进行筹办。1939年11月4日,以马礼逊命名的近代中国第一所西式学校——马礼逊学堂在澳门正式开学。第一批共收6名学生,都是穷苦的男童。布期安排他们半天读汉语,半天读英语。课程除英语、汉语外。还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生理学、地理、历史、音乐等,还曾一度开设化学课。学习的知识远比当时中国的封建学塾要丰富。

最早的外语学校

1842年《南京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时,偌大一个“大清帝国”连一个精通外语的人才都找不到,任凭外国侵略者随意欺蒙。1861年恭亲王奕斤等上奏朝廷,请求北京设立一所外语学校,培养各种翻译和外交人才。于是1862年8月在北京开设了同文馆,聘有外籍教师。守旧派群起攻之,他们叫嚷开同文馆、聘外籍教师是背宗叛祖、大逆不道、伤风败俗、有丧国体。几经较量,守旧派败下阵来,同文馆办了下来。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东文馆。人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八年。

1901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第一所炮兵学校

1944年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决战时刻,为迎接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大反攻,我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我军第一所炮兵学校——延安炮兵学校。

1945年2月,炮兵学校正式成立。郭化若为校长,邱创成为政治委员,匡裕民为副司令员。全校学员编为三个大队、十个中队、一个迫击炮队和二个工兵队。

炮校建立初期,困难很多。既缺少教员,又缺少教材和器材。为此,采取分班轮流学习的方式,一个班操炮,另一个班就上理论课,全校干部、战士、教员、学员团结友爱、互帮互学。

在党中央的关心指导下,经全校同志的共同努力,同年底,炮校第一批学员毕业。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他们被分配到了各个解放区,为提高各区炮兵部队的战斗力。为我军炮兵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所啤酒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