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中国被尊奉为“圣人”,流传至今。闲余详查史籍发现,比孔子大约早800年的商朝武丁王时期的宰相傅说,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奉的“圣人”。
傅说,古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人,出身于奴隶,曾在傅岩山一带和许多奴隶一起劳动,在征服洪水泛滥时因发明“版筑法”而闻名遐迩。商朝经过两代君王传位给高宗武丁时,西戎为患,朝政日衰。“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因此他命满朝文武到全国各地去寻访贤能之士,当他得知傅说有贤名时很想马上把他召到朝中,可傅说出身低贱,迅速擢升必然引起贵族的极大不满,因此武丁王便假托“天命”,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举以为相”。傅说为相后极力辅佐武丁王59年,遂使“殷国大治”,成为历史上着名的中兴名相。
武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确切记载的君王。傅说死后,后人在傅说“版筑处”建立了“傅说祠”。傅说做奴隶时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为“圣人窟”,“圣人窟”前那条小河被易名为“圣人涧”。因此傅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圣人”。
古代的“圣人”
至圣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多年中封建文化的正统,故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至圣先师”。
亚圣孟子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也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着有《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正宗继承者,并称“孔孟”,被尊为“亚圣”。
史圣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着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
诗圣杜甫
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的诗歌,其中最着名的有揭露统治阶级残酷压迫人民的《三吏》、《三别》。因为他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被尊为“诗史”、“诗圣”。
词圣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宋代着名的词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以往的词内容狭隘,他扩展了词的内容。他写的词,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故被尊为“词圣”。
文圣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水(今属江西)人,我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说理通达,抒情委婉,主张“明道”致用,反对靡丽形式的文风,并积极培养文坛后进,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人尊他为“文圣”。
书圣王羲之
字逸少,人称“王右军”,东晋山东临沂人,我国历史上最着名的书法家。他的字吸取了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了隶法的形迹,达到了独立完美的境地。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公认他为“书圣”。
草圣
张芝,汉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
画圣吴道子
名道玄,唐代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的画立体感很强,擅长画人物,用朱粉的厚薄来表现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样真实。又善于画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带子飘飘若飞,有“吴带当风”之誉,后世尊他为“画圣”。
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南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着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经》。书中阐述的“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所以后人尊他为“医圣”。
药圣李时珍
字东璧,号濒湖,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花了27年的艰苦努力,写了一部190万字的《本草纲目》,书中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故被尊为“药圣”。
茶圣陆羽
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我国古代着名的茶叶专家。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所以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酒圣杜康
即少康。古代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
古代学校的名称
据说4800多年前的虞舜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称之为“庠”的学校,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到夏朝时的学校分成了四种,按其级别的高下分别称之为“学”、“东序”、“西序”和“校”。商朝取代夏以后,又将这四种学校的名称改为“学”、“右学”、“左学”和“序”。
武王伐纣后,建立了诸侯分封制的周王朝。据《周礼》、《礼记》的记载,西周时较高一级的学校,在王府内就有五所,分别称之为“辟雍”、“成均”、“上庠”、“东庠”、“瞽宗”。其中“辟雍”居中而又最尊。在诸侯各国则有称之为“泮宫”的学校。至于较低一级的学校,更是普遍,《周礼》中称:“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一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这种25家就设一所的学校叫做“家塾”,为当时最低一级的学校。比“家塾”高一级的学校叫做“序”,每500家设一“序”。
到了汉代,最高一级的学校称为“太学”,在下的学校有“东学”、“南学”、“西学”、“北学”等。魏晋南北朝时,“太学”又称为“国子学”;北齐时则将其称做“国子寺”。至隋代,隋炀帝将“国子寺”又改叫“国子监”。
此后,“国子监”之称一直沿用至明清两朝。但后来被称为“国子监”的,已非以前性质的学校,而是一种实施教育管理的部门,至于各类学校则分别称之为“书院”、“书堂”、“私垫”等等。
古代的助学制度
助学制度,是伴随着汉代官学的兴起而出现的。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立五经博士,设置太学,开了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官学之先河。在官学求学的弟子可以免除徭役,还享受政府供给的食宿。汉代的学制和多种措施,均为后代所承袭。
除了官学以外,书院也是给予学生食宿的地方。书院兴起手宋代。它或藏于名山,或依山傍水,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向求学者提供食宿。
在清代以前,无论是官学还是书院,仅是向学生提供食宿,尚未发现给予钱财的记载。清朝以后,由于作为货币使用的银子更为通行,开始出现了给银两的做法。给予学生的津贴费用,被人们称之为膏火。这种做法的出现,标志着延续至清的助学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这种传统的助学制度。特别是清代以来形成的膏火制,在近代的兴学中得到了突出的应用,也同时走完了自己由盛而衰的历程。
1862年,早期洋务派在北京设立了我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但当时是“朝士皆耻言西学”,本该入馆的八旗子弟寥寥无几,于是该馆宣布入馆者“厚其薪水”,以膏火制吸引学生,此后在洋务派设立的所有学堂,均实行这种包括膏火制在内的助学制度。这在扩大招生人数、考勤和奖励等学堂管理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1897年,张之洞在湖北设立自强学堂,规定只给学生伙食和日用品,废除膏火制,这一项重要变革,标志着近代新式学堂在学校组织上向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迈出了重要一步。经过数十年的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准备,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宣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在全国设立有初等、中等、高等学堂,并有相应的实业、师范在内的统一的学校系统,还规定师范学校的学生可不交学费外,其余学堂的学生必须交纳学费,并废除膏火制,宣告了中国传统的助学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结束。
古代学校的放假制度
我国古代自汉武帝创立官方正规的太学起,便有了太学生的休假规定,不过当时的规定还不甚严格。
一直到隋唐,才确立国子学(即太学,又称国子监)学生的放假制度。
它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常假,以10天为一旬,学生放假一天。当时国子学设在京都,学生们大都住校,所以放这种常假时,外地的学生一般不回家。另一种假是在相当于现在的每年5月间,这时暑夏伊始,正是植物茂盛,田里麦子成熟之际,放该假叫做“田假”。第三类假称为“授衣假”,不言自明,这是在天气转凉,需要添加衣衫时放的假。时间在相当于阳历的9月份。“田假”和“授衣假”都是放一个月左右的长假,在放这两个假时,学校对家住离京都200里以外的异乡学生,给予扣除用在探亲赶路所占去时间的照顾。校方对国子学学生放假有严格的纪律,其中一条是,逾期返校的开除学籍。
唐代以后,随着国子学的发展变迁,这套学生放假制度也时有变化。在明朝时,国子学学生的放假,只每年朔望月一次,此外,就没什么假期了。
门生春秋时,就有“门人”的称呼。孔子聚徒讲学,对亲授业者或转相传授者都称“门人”,战国时,“门人”除了指受业弟子外,还指寄食于贵族门下的食客,这些食客都有一定的才能,属于“士”阶层。东汉“门生”是指弟子的弟子,即转相传授者,但一些不是以学问相师承的钻营投机者,也攀附权贵为“门生”,以作升官的阶梯。魏晋南北朝时此风愈炽,门生实际已变成豪族的扈从了。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科举的主考官称“座主”,及第者,就称为“座主”的“门生”。同时,在学问的师承关系上仍然沿用“门生”
的称呼,直到近代“门生”的称呼渐渐消失。
我国教育史上的八个“第一”
1.我国第一个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是孔子。他从30多岁起广收门徒,教育活动历经40多年,前后教育弟子3000。2.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他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给后人留下了“启发式”、“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经验。3.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量力行”原则的人是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