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张学习“必须量其力所能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4.第一个倡导自学成才的教育家是孟子。他把自学成才称作“自求自得”。5.在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系统地阐述教育和教学理论的专着是我国的《学记》。它比外国最早的同类专着早300年。6.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是战国时期的《管子·弟子制》。距今已有2000多年。7我国第一个撰写家庭教育课本的是南北朝的颜之推。其书是《颜氏家训》。8.我国师范教育的创始人是清代光绪年闻的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把实业、教育称为“国家富强之道”。
第一批留欧学生
清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清廷创办马尾船政局。同年推荐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总理船政大臣。此后,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海军的发源地,它创办的前后学堂是我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为了培养海军、造船等方面专业人才,沈葆桢提出派送留欧学生深造,这是我国近代史上引进西方技术的重要决策。此时,左宗棠虽远在西北边陲,对船政局派遣留学生一事仍十分重视,提出不但留英、法,还要留德。
这是充分表明洋务派决心走向世界的明智之举。
光绪二年(1876)冬,马尾船政局用留学经费20万两白银,选派第一批留欧学生林永升、严复、萨镇冰等35名,由留学生总监督李风苞带领,分赴英、法、德等国学习“制造”、“驾驶”、“轮机”等专业。他们勤攻理论,上兵船认真实习,“制造驾驶,行兵布阵,无不谙练”。光绪六年(1880),他们学成回国,成为我国最早的工业、运输业、海军建设的干革命才,甲午中日海战,林永升浴血奋战,以身殉国。严复成为翻译《天演论》的着名学者,萨镇冰亦为我国近代史上风云人物。
早期的女留学生
中国的知识妇女出洋留学的不乏其人,但追溯起来,最早出国留学的一为宁波人金雅妹,一为黄梅的石美玉。
金雅妹生于同治三年(1864),两岁时父母双亡,她父亲作为当地教会的牧师同西人麦加地博士有很深的友情,麦加地收她为义女,于1869年把她带到日本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光绪七年,18岁的金雅妹赴美学医,考入颇负盛名的纽约医院附设的女子医科大学。四年后她凭着聪颖以成绩名列第一而毕业,后来在显微医学的研究上成绩卓着,并时常在纽约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被医学界所推崇,成为中国妇女在医学界最受称赞的第一位留学生。
石美玉1873年生于贫民之家。7岁时随父亲到九江谋生,遇美国女教士昊格珠游历江西,见石伶俐聪慧,征得其父同意,将她收养。1880年昊格珠返美,遂将她一同携住美国读书。石美玉到美国以后,勤奋好学,仅在10年时间里,就先后精通英语、日语、德语等效国语言文字。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当时第一流名牌学府——密西根大学,她潜心医学,几年后,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被授予博士学位。毕业后,石美玉谢绝了许多美国医院和学校的高薪聘请,毅然冒着风险回国,在上海等地创立医院、学校十多所,为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知识分子的由来
在中国,知识分子的雏形,据传说可追溯到五帝时代。如舜帝命契制定“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大教条”,为中国教育之始;命皋陶定五刑,为中国法律之始等。这些在统治者身边,记言记事,掌管图籍制定法律的“史”以及从事文化教育、工程技术、制作器物的人,可称作中国知识分子的鼻祖。周朝必学校,把优秀之民选入学校深造,按文化程度高低即不同的学历,分别称“博士”、“造士”和“进士”。从此,知识分子始称“士”。
古代虽无“知识分子”称呼,但早有“知识”一词。随着历史发展,知识分子的名称越来越多,诸如文士、博士、儒生、秀才、举人、进士、贡生、监生、大学生、留学生等数十种。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学影响,废科举、兴学堂,常称知识分子为“学界分子”,“读书士子”,“学子”、“智识者”和“志士”等;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时在党章上正式使用“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两词。
1948年任弼时在“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有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一般都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谋生活”。1949年7月,周恩来指出,知识分子“广义地说来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
学位名溯源
博士原是战国时学官名。《史记》:“公信休者,鲁博士也。”西汉有五经博士,东汉光武帝曾立十四博士。后历代有律学博士、医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有的是专精一艺的职官名。
硕士在我国原指品节高尚、学识渊博的贤士,五代时已有。《五代史》:“前后左右者日益新,则忠臣硕士日益疏。”
学士原指学者,后成官名,周代已有。《周礼》:“诏及乇、帅学士而歌彻。”魏晋六朝时,凡国家典礼及编纂时征文学之士,皆称学士。唐代设置学士院,专掌制诰,参与朝廷机要。
我国历代的学位
我国汉代实行察举、征辟的选士制,根据人才的优长而授予秀才、贤良方正、文学、孝廉、明经、明法、博士弟子,这是我国学位制度的开始。隋唐实行科举制度,分科考试,按知识特长取士,如进士重诗赋辞章;明经,通五经及诸家经传;道举,通《老子》;明法,通律令;明算,通算经;明学,通字学;开元礼,通开元时期礼制;三史,通《史记》、《汉书》、《后汉书》;一史,通《史记》等。
宋形成州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州试合格者称“举人”,殿试合格者称“进士”,这实际上是实行举人、进士两级学位制。
明清实行院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各级合格者称秀才、举人、进士,这是三级学位制。清末又规定:“小学卒业,奖给附生;中学卒业,奖给贡生;高等学校卒业,奖给举人;大学分科卒业,奖给进士。”又形成了“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的四级学位制。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学位授予法》,按世界上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位,解放后一度废除,1981年,我国又重新恢复了这三级学位制。
古之博士、硕士、学士非学位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硕士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意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人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朝,学士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师范”一词的由来
“拜”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舜的表率作用选点上。
西汉来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后汉书》八十下赵壹传报皇甫规书:“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文心雕龙,才略评》云:“相如好书,师范屈宋。”“师范”已作为一个词组而出现了。
教授故乡博士城
江苏宜兴、浙江东阳出了很多人才,现在外地工作的副教授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分别有620多人和1149人。
在我国科学家最神圣的殿堂——中国科学院,宜兴籍的学部委员就有9个,东阳籍的学部委员有4人。在艺术界,继绘画大师徐悲鸿之后,有吴冠中等人。电影艺术家有于伶,还有被誉为我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新闻学家徐铸成等。
宜兴和东阳自古以来就重教成风。宋代元丰年问,苏轼在宜兴建立书院,到清末全县有9个书院。在这段历史时期,宜兴出了6个状元。
过去有“无宜不成校”的说法,宜兴中小学毕业生有很多人考上外地的大学、中学,因此不步大中学校都有宜兴籍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又有“无宜不成教”的说法,即外地的各类学校,特别是苏南的学校,都有宜兴籍的人在那里执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大等24所大专院校的校长都为宜兴籍的教授担任过,更有趣的是,同出生在该县高塍乡小桥头村的蒋南翔、虞兆中,一个在北京当过清华大学校长,一个在台湾当过台北大学校长。至于东阳,唐宋时期就遍建书院、学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叶适都曾在这里设坛讲学,学风昌盛造就了一代代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尊师重教之风更盛,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东阳已向全国大中专学校输送新生1.2万多名,是建国前17年的3.7倍。近十年来,这里平均每年都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700多名,居浙江省首位。
我国的女教授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授(包括离退休后返聘者和担任教学任务的研究员)共17087人(到1987年10月底止),其中女教授1570人,占教授总数的9.2%。她们从事的专业涉及哲学、经济、法律、教育学、文学、历史、理学、工学、农林牧、医护、艺术和体育等多门学科。
为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女教授各学科分布的情况来看,医学界的女教授占了女教授总人数的52%,多达811人。法学界最少,仅有0.4%。
女教授的平均年龄为60.9岁,低于男教授61.7岁的平均年龄。女教授中年纪最大者89岁,最年轻者只37岁。
按籍贯分,来自江浙沪一带的女教授占绝对优势,占女教授总人数34.3%。全部女教授的2/3来自沿海省份。在北京和沿海省份工作的女教授占全部女教授人数的59.4%。
女教授中曾经出国留学者有83人,占总人数的5.3%。低于男教授出国留学者的比例。且其中1/3以上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国进修后取得博士学位者。绝大多数女教授都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才担任教授职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