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45862100000007

第7章 古代科举考试教育知识(4)

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因为第二份试卷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刘春霖名列榜首,成了头名状元。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没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刘春霖之后了。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刘春霖中状元后的第二年就废除了科举考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彻底取消,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他中了状元后为翰林院学士,其间曾到云南办过一次公差,此后再没有做过什么实际工作;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便销声匿迹了。

榜眼·探花·进士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又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才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秀才

举人原指被推举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始见于《管子·小匡篇》。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甲辰科取士之年,时逢慈禧七旬寿辰,改甲辰正科为甲辰恩科。经过礼部会试后,谭延等273名贡士于这年7月4日参加殿试。殿试录取的前三名是: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沈钧儒先生,也是在这次殿试中获二甲名次,第二年,慈禧太后假装维新、推行新政,下了立停科举的诏书,甲辰恩科殿试,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武举

武举,又称“武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考试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始创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废于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1)。

以武艺选拔武勇之才,在秦汉仕进制度中即有明确的记载,但将其正式纳入科举的轨道,则始于唐代的武则天时。

唐武举考试的要求,据杜佑所撰之《通典》等史籍记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骑射及运用武器为主的武艺,包括长垛、马射、马枪三项。是武举考试中评定成绩高低的标准:二是身材、体力、体能等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包括步射穿札、翘关、负重以及身材、言语五项,是武举中选的基本条件。三是对一些特殊武器的掌握程度,如使用机弩发箭的平射和简射等,是附加的选试项目。

唐时武考由兵部主持,每年考试一次,考试合格者,不论出身如何,官品高低,皆由兵部根据成绩高低分别授以武职。唐武考存世仅90年,却为后世开创了先例。

宋代,我国古代武举制度的基本模式开始形成,这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宋代武举制度在经历了一个存废过程之后被列为“常选之列”。

2.考试内容上,宋代取消了翘关、身材、负重等项目,但增加了兵书策义等军事理论。

3.考试程序上趋于完善,开始分级考试录取。

4.宋代创立了完备的武学,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明清两代,继承并发展了唐宋时期的武举制,并使之更加完备,更加制度化。随文科制度变化,武考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在考试内容上,明清两代坚持了策论与弓马相结合的原则,其间前后稍有变化,明嘉靖初年恢复了马枪、翘关,又增加了步战武艺刀、剑、干、盾等;清代除骑射外,增加了“技勇”一项,即开弓、舞刀、掇石,要求弓必开满,刀必舞花,掇石必离地一尺。

17世纪以来,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世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枪炮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满清王朝奉行“闭关自守”国策,政治腐败,技术落后,仍旧以马、步射、弓、刀、石作为选拔武科人才的手段,这是导致清朝政府在对外战争中遭到一系列惨败的原因之一。

龙门·鳌头·魁星

在科举时代,考上进士被称为登龙门;夺得头名状元被称为独占鳌头,又称为魁甲、大魁天下;中了进士特别是状元,人们又说这是天上掌管文运的魁星点定的。此外,古人常常称中进士是月官折桂或蟾宫折桂,也称之为金榜题名。这龙门、鳌头、魁星都是怎么回事?中了进士真的要手中拿一枝桂花,名字写在金子做的榜上吗?

龙门,是个地名,也叫禹门口,在今天山西省河津县与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河道上,两岸峭壁对峙,形状像座高大的门框。黄河流经这里,奔腾咆哮而下,非常壮观。《书·禹贡》中有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的说法,神话传说中更说这龙门是大禹开凿的。据《三秦记》说:“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见《太平广记》466)《世说新语》卷一刘孝标注所引《三秦记》说法稍有不同:“龙门一名河津……水悬绝,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化为龙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就是这么来的。龙门这么难登,但是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于是,人们就借用来做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援引推荐而提高了声誉地位的人称为登龙门。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李膺传》(又见《世说新语》卷一)。李膺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领袖人物,“独持风裁,以名声自高”后进之士能与他接触,受到赞扬,就被称为“登龙门”。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说的“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就是借用这个典故,盼望以推荐人才为己任的韩朝宗接见并推荐他。这又与唐代的科考,在很大程度上靠权贵名流推荐很有关系。由此,后来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自然,这其中又有天子是“真龙天子”,考上进士就是进了“真龙天子”的大门的另一层意思。另外,由于《三秦记》中有鲤鱼跳上龙门时“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的说法,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了进士,乃至以后升官的时候,都要举行盛大的宴会进行庆贺,其中的一道菜必须是烧鲤鱼,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因此,后来又有人称中了进士是“烧尾”(见《封氏闻见记》)。

“独占鳌头”的称呼,又是出自另一个系列的神话。鳌,是神话中的海中的大龟(一说为大人鳖)。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大柱子崩塌了,女蜗炼了五色石,把天补好,又砍下大鳌的四条腿,当作天柱,把天支撑起来,使天和地重新稳固起来(见《淮南子·览冥训》及《列子·汤问》)。鳌的四条腿,就能把天支撑起来,这鳌大到什么地步,有多么神奇,也就可想而知。《列子·汤问》中还讲了这样一个神话:渤海里有条大壑,深得没有底,全世界的水都汇聚到这个太壑,打着漩涡往下泄,渤海中的蓬莱、方丈等五座神山,也就随着下泄的波浪上下颠簸。上帝派十五只大鳘,举起头来把大山顶着,这五座神山从此才安然峙立。这里的鳌似乎小一些,但仅仅十五只,就能把五座神山顶得稳固起来,实际上也大得很,而且有无比的神力。

唐宋时期的宫殿建筑者们,把上述神话巧妙地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在宫殿前面陛阶的正中、嵌铺着一大块雕刻着巨鳌的长方形巨石,象征皇帝的宫殿,如同被巨鳌支撑着,永远巍然屹立,而且有如神仙世界。在科举时代,进士考试的殿试结束以后,宣布名次的时候,及第者都要站在殿陛下面的两侧恭候。名次宣布完毕以后,赞礼官引领着分别站在东西俪列最前面的状元和榜眼,向前走到殿陛的下面,状元再向前跨,站在雕有巨鳌的陛阶上,迎接殿试榜。因此,状元被称为“独占鳌头”。元杂剧《陈州粜米·楔子》说的“殿前曾献升个策,独占鳌头第一名”就是由此而来(见《北江诗话》)。不过,最早的“独占鳌头”,不是指状元,而是指翰林学士、承旨等皇帝的顾问、侍从官员,他们朝见皇帝时是立在陛阶的正中,所以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在唐代,殿试胪传还没有形成固定制度,状元也就无从陛见,上鳌头。只是在宋代起殿试胪传成为定制,状元一般就自然入翰林院,才把独占鳌头一语用在中状元的人身上,进而又泛指一切第一名。

月宫折桂和蟾宫折桂,则是由历史故事和神话混合而成的。晋武帝有一次在东堂接见诜问他,“卿自以为何如?”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晋书·诜传》)这是以稀世的珍玉,比喻出众的人才,因为有着月亮中有树,月亮是广寒宫的神话,所以“桂林一枝”的桂,指的是月亮中的桂树,也就是天上的。又因为神话中说月亮中有只金蟾,月亮也被称为蟾宫,中进士因而也称登蟾宫。白居易先考上了进士,他弟弟白敏中后来又连中三元及第,他写诗祝贺弟弟,“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总之,登龙门,独占鳌头,折桂,登蟾宫,都是把中进士比喻一步登天,由平民百姓变成人上人了。

魁星又是怎么回事?魁垦,最初称奎,是天上的星名,即二十八宿之一的奎宿。另外,又称北斗七星的四个“斗星”(呈斗形的四星)为魁星,或称斗星。也有的人认为斗星的第一星称魁星(见《史记·天官书》及张守节正义)。汉代的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最早提出“奎主文章”的说法,后世就加以附会,建立奎星阁祭祀奎星,祈求保护文运。再后来,人们又为奎星造像,但这个主文运的神不能像个“奎”字,所以又改写为“魁”;但以这个字形为神的形象也不行。于是,古代艺术家就别出心裁,用“魁”字小的“鬼”加以艺术化,上半部变成个头,下半部的左撇画成举笔的手,右面的弯勾画成向上反踢的腿,弯勾中的“厶”画成墨斗,另写“斗”字于脚的上方,构成了“魁星踢斗”的形象。表示魁星在用笔点中试人的姓名。有的造型,魁星脚下踩着大鳌,但形似鲤鱼,这大概是把占鳌头和鲤鱼跳龙门揉合在一起了,所以,魁星就成了科举时代读书人祀奉的神。

此外,又有文昌星、文曲星的神话,文昌,本是紫微垣的星官名。后来,文昌又称文曲星,是神话中主宰功名利禄的神。因此,旧小说中又常称一些着名文臣是“文曲星下凡”。在道教中,则曾把梓潼帝君尊奉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这个梓潼帝君据传说本来是晋代人张亚子(也有的书称张恶子),住在西蜀七曲山(在今四川梓潼县北),是晋代一个地方官,因作战死亡,因为常常显灵,后人就立庙祭祀。道教把张亚子附会为梓潼帝君,说是玉帝命他掌管天下的文昌府和人间的禄籍。唐宋时期不断加封,据《梦粱录外郡行祠》介绍,到南宋时,已被称为“惠文忠武孝德仁圣王”,连他的“父母及妃及弟若子若孙若妇若女,俱褒赐显爵美号,建嘉庆楼奉香灯”。他的庙祀,也已遍及各地,当时杭州的山上就有一座。由于他“专掌注禄籍,凡四方士子求名赴选者悉祷之”,香火已经旺盛。元代延佑三年,又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由于历代的不断加封,道教乩坛的个断编造,“文昌帝君”就与天上的文昌星合而为一了(见《明史·礼志》)关于这个文昌帝君的灵验,北宋有一个故事:“两个穷举子赴京应试,夜里宿在他的庙里(当时还称。英显王”),听到神灵们为来春的状元拟一篇殿试卷,并决定“召作状元者魂魄授之”。这两个举子把神的答卷都记了下来,心想状元必得无疑。待到考试之时,果然题目和神灵所拟的一样,但这两个举子却忽然一句也不记得神灵所拟考卷的内容了,只好交白卷而出,后来看到状元是徐,他的卷子竞和神灵所作一模一样。这两个穷举子才悟到,禄命是上天注定的,自己命里没有,苦求也没有用,两个人就此罢笔,再也不去强求命中没有的科名(见《宋稗类钞·科名》九)。这又表明,文昌帝君是偏心的,不肯把禄命授给穷书生。

至于“金榜”,并不是用金子做的,而是因为古代科试发榜,都用黄纸书写,人们就借用纸的颜色,美其名曰金榜。不过,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捧上了金饭碗,还可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从这个意义上说,科试的黄榜又确实称得上是金榜。

古代的读书人,为登龙门、占鳌头而俯首寒窗,日伴阳光,夜伴油灯,苦读不休,但是他们又把希望寄托于人世制造的魁星、文昌帝君之类的偶像,顶礼膜拜,这除了历史的愚昧以外,也和他们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有极大关系。请看,独占鳌头的许多状元,就是靠了特殊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