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45862100000008

第8章 教育考试趣闻(1)

父子状元和兄弟状元

状元,大致上三年才产生一个,不但考上的机会极少,还受着各种偶然因素的限制。所以,即便是那些自认为文运亨通的人,也常常是把中进士当作奋斗目标,而不大敢奢望中状元。但是,一般读书人不大敢奢望的状元,有时却会被一个家门里的人连翩夺得,形成父子状元或兄弟状元的罕见现象。“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具是状元儿。”北宋魏野的这两句诗,就是为祝贺两对父子状元而写的。

“封禅”,指的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到泰山去举行的祭祀天地的活动。

回京后进行殿试,录取了三十一名进士,其中的状元梁固,是二十四年前的状元粱灏的儿子。“汾阴”是地名,在今天山西省的西南部,是历代帝王祭祀“后土”的圣地。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四年到汾阴祭祀后土,回京时是十一月了,又破例进行了一次殿试,也是录取了三十一名进士,其中的状元张师是五十年前北宋首次开科录取的状元张去华的儿子(见《宋朝事实类苑》卷24引《渑水燕谈》)。“连岁”科考形成了两对父子状元,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引起很大的轰动,都盛赞这是罕见的殊荣。不过,两个状元父亲都已经作古,没有见到这一殊荣。两个家庭也并没有因此而更加兴旺,尤其是梁家,父亲死于盛年,儿子更是在三十二岁时就中途夭折。这又是钦羡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这两对状元父子之前,北宋已经出现过一对,即开宝二年的安德裕和开宝五年的安守亮。这对父子虽然共享了家门的殊荣,社会上的反响却不大。这大约是因为,那时北宋开国没有多久,南唐、吴越、北汉等小朝廷仍然在割据独存,五代战乱的灾难也远远没有治愈,参加科考的人寥寥无几。

开宝二年总共只录取了七名进士,开宝五年也只录取了十五名。在这种情况下中个状元,也就不算得稀奇。在张、梁两对父子状元之后,北宋中期也曾出现过一对父子状元,即许将和许安石。但因已有三对在前例人们也就不觉得特别新奇,所以也没有引起多大轰动。

在历代的状元中,唐代数量最多,但能查到的状元父子,只有晚唐的归仁泽(成通十五年)和归黯(景福元年)一对(见唐代《登科记》)。宋代以后,历辽、金、元、明、清各代,再没有出现过状元父子。明代只出现过一对状元祖孙,即长洲(今苏州市)人彭时(正统十三年)和彭教(天顺八年)。清代则只出现过两对叔侄状元,一是浙江德清的蔡启傅和蔡升元,都在康熙年间;二是江苏常熟的翁同(咸丰六年)和翁曾源(同治二年)(以上分根据《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稿》及《霞外捃屑》)。

兄弟状元,也曾被古人看成是不亚于父子状元的殊荣。

唐代的兄弟状元最多,都在中晚唐:尹枢、尹极;崔昭纬、崔昭矩;归系、归佾;杨凭、杨凝;于,于珞;杨赞禹、杨赞图。还有孔纬、孔纟熏、孔缄三兄弟,这是科举史上唯一的三兄弟状元(见《登科记》)。宋人《广卓异记》及曲阜孔府《阙里志》说,孔拯和孔振也是兄弟状元,另以前面的孔缄为孔绚。巧得很,这五孔虽不是一家人,却都是孔子的四十代孙。另外,有的书上说大诗人王维和弟弟王绪也是兄弟状元。但查《登科记》及新、旧《唐书》王缙本传,都说王缙是“文辞清丽”科第名,属于“诸科”考试,与进士科不是一回事。王维,则是名副其实的进士科状元。

宋代的兄弟状元共有两对,即北宋的陈尧叟和陈尧咨,孙何和孙仅。巧得很,这两对兄弟状元,是在太宗与真宗年间的五次科考中相继产生的,孙何与孙仅还是连科状元(见《续资治通鉴长编》)。不过,孙何那个状元,是殿试时几位高手被突然黜落才侥幸得到的,有点“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嫌疑。陈家兄弟除了两个状元外,老二陈尧佐还是大哥陈尧叟的同榜进士,而且名次也在前列。另外,陈家三兄弟及其父亲陈省华都官运亨通。

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也更容易引起读书人的艳羡,并一再形诸文字。这就难怪,元代人创作的唯一的以兄弟状元为题材的剧本《陈母教子》,在唐宋十对兄弟状元之中,唯独注目于陈氏兄弟的事迹。不过杂剧作家的立意,与宋代人特别渲染陈氏父亲的荣耀恰恰相反,突出歌颂了陈母教子成名的功劳。这一点很了不起,是对男尊女卑观念的勇敢挑战。

父子状元、兄弟状元都属罕见,父子兄弟多人同榜或前后榜相继考中进士的现象也并不多见,因而也常常被人们传为佳话。宋仁宗庆历五年的一次殿试。在唱名(宣布名次)的过程中,随侍殿中的评议官祝谏,多次与被唱名者一起叩头谢恩,把宋仁宗弄得莫名其妙。原来,祝谏的大儿子在这一榜中高中甲科,他另外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也都同榜中了进士。对此,宋仁宗大为惊奇,称叹不已(见《宋朝事实类苑》卷24)。

如果把前后榜合起来计算,祝谏一家中进士的人数倒并不算多。例如,唐代的薛播,兄弟七人早丧父母,但在伯母林氏的教育之下,七兄弟都先后在开元、天宝年间考中进士,薛播的儿子也是进士,一门两代出了八个进士,实在少见(见《新唐书·薛播传》)。唐代的崔元略,本人中了状元,他的儿子、孙子及三个弟弟,都是进士,一门三代一个状元五个进士,也较少见(《新唐书·崔元略传》及《登科记》)。宋代着名政治家王安石,按照《王荆公年谱考略》的说法,是一门四代入进士,但其中包括王安石的叔祖父和堂弟,另外他的弟弟王安国是以“茂才异等”被“赐进士出身”,而不是正式考中,即使如此,一门三代五个进士,也非多见。

不过,一家门进士最多的,是清代的安徽桐城人张英,他本人在康熙六年考中进士以后,又有四个儿子、四个孙子和一个曾孙相继考中进士,并且都曾进入翰林院。一门十进士,可谓空前绝后。据记载了这一盛事的《霞外捃屑》作者统计,在清朝一代,除了张英以外,一家数代(只计直系)有五名进士的就有十四家之多,为避免繁琐、不一一列举了。

状元家庭虽然受到人们的赞叹与艳羡,他们政治上的作为与文化上的贡献,却并不比没有中过状元的人更大更多。科举史上的五对状元父子和十对状元兄弟,除了争得了一时的殊荣以外,没有一对成为着名的政治家或大学者,就是明证,这在一些既有状元又有进士的父子兄弟当中,更加明显。例如,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只是个进士;他弟弟白敏中则高中了状元。论文学成就,白敏中逊色得多。白敏中虽然当过宰相,官做得大,但没有什么建树,人品也不高,人们对他的讥刺多于赞扬,五代的寇湘,是个状元;他儿子寇准,则只是宋代的一个进士,但寇准是一代名相,寇湘却因没有多少作为而鲜为人知。明代的王华,是个状元,他的儿子王守仁(王阳明)虽然只是个进士,却是一代着名学者,政治上的作为也远远大于乃父。明代万历初期的着名宰相张居正,也只是个进士出身;他的三儿子张懋修是个状元,二儿子张嗣修也是个榜眼,据说这两兄弟的高中都有开后门的嫌疑,因而荣誉本身就有了虚假性,又追论作为(见《明史纪事本末》)。这种现象的存在,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考试时的机遇,考试制度本身的弊端(如束缚头脑的考题、形形色色的作假行贿等),也有自身的原因,诸如短命夭折,因官场的倾轧而不能有所作为,争得了荣誉就只想钻营利禄而不肯再有作为等等。这一切,都会使得状元不如非状元,状元父子兄弟不如非状元父子兄弟。

对于这一点,晚明的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三兄弟,倒是看得比较透彻。这三兄弟,老大是个会元,另两个都是进士。他们得知只中过举人的李贽学问大,见识高,就由袁宏道带头,勇敢冲破按科第高下看人的传统习俗,主动去向李贽求教。袁家三兄弟后来能够在晚明文坛上开创独树一帜的“公安派”(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在文学史上争得一席地位,和李贽对他们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父子状元和兄弟状元都出在唐代至北宋前期?原因很复杂,但以下几种因素显然起了主要作用。

首先,和文化的传播技术有关。唐代虽已发明了雕版印刷,一直到晚期才开始用于印刷书籍,而且数量有限,直到北宋前期,印刷书籍的技术才较为广泛应用。未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未广泛应用,读书主要靠手抄,文化教育就容易为较少的人垄断,少数书香之家也就占有文化优势,在科考中的竞争力就强。印刷术比较普及以后,少数家庭垄断文化就要困难得多。

其次,和考试制度有关。唐代的科考,荐举作用很大,出了状元的家庭就提高了知名度,再加上他们家庭固有的文化优势,很容易使知名度形成马太效应,使人们感到“有其父必有其子”,“兄才高弟必有才”。当成绩和别人差不多的时候。很容易把荣誉再添加上去,北宋前期开始,切断了荐举人对考试的影响,又陆续形成了一套考试的保密制度和更严格的回避制度,锦上添花的马太效应就较难在科考中对一个家门起作用。

最后,和家庭教育也有很大关系,一些文化之家,教子较严,也比较讲究方法,就可能使一家父子兄弟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其中的一个争得了状元,在家庭中会有很大的榜样作用,很可能再激励出个状元来。这一点,在晚清张之洞的身上就表现得极为生动。本来,张之洞的学习水平,比哥哥张之万高得多。由于他认为水平超过哥哥,就不大用心学习了。当张之万中状元之后,他才大受刺激,发奋努力,后来以探花及第。这最后一条,在文化较普及的时代,作用更为显着。

少年状元与老年状元

五百名中第一仙,等闻平步上青天。绿袍乍着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绵。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坚瓠集·甲集》卷四

这首鹧鸪天词,又称少状元词,宋代即已出现。它的艺术性虽然并不高,但由于描绘了少年才子大魁天下平步青云的风流盛况,因此历代奔走于科举途中的读书人都喜欢吟咏。

说到少年状元,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传统戏曲中那些“唇红齿白”、“儒雅风流”的小生形象。例如,《破窑记》里高中状元的穷书生吕蒙正,《荆钗记》里在中状元前后与妻子有过一段悲欢离合的王十朋,都是小生造型,也都是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是,历史上的吕蒙正,中状元时已经三十三岁,是个中年人了。王十朋中状元时已经是四十五岁的壮年。他的两个儿子也已经是不太小的“小生”了。最有趣的还是京剧《群英会》,周瑜是小生造型,诸葛亮是挂着长髯的老生造型,他们组织吴蜀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历史上赤壁抗曹的主帅周瑜,是三十三岁,自然称得上青年将领;但诸葛亮是个参加工作才一年的农村待业知识青年,此时只有二十七岁,比周瑜更加年轻,所以,如果只是根据戏曲的造型去判断与之相应的历史人物的年龄,有时难免上当。

不过,历史上的少年状元还真不少。最年轻的,大概是唐高宗永徽七年登第的苏瑰和成亨四年登第的郭元振,都是十八岁(古人讲虚岁,实际上都只有十七岁)。苏瑰那一科,总共只取了三名进士(见《登科记》)。在三个人中排名第一,似乎不太稀罕。但是对照一下白居易的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白居易中进士是十七岁,仍然是同科进士中年纪最小的,苏瑰能在十八岁考上状元也就不容易。郭元振那一科,第一次考试取了十七人,因为发现考试有问题,又重考,录取了七十九人。郭元振经过重考,仍能独占鳌头,就更加不容易。郭元振虽然是个太学生出身的状元,却又少有大志,精通武略,擅长外交。他曾作为武则天的使者出使吐蕃·对加强唐与吐蕃的关系起了重要作用。嗣后,他又相继出任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金山道大总管(安西都护府驻今吐鲁番附近的高昌故城,金山即阿尔泰山)。对唐政权开拓西北边疆,加强与西域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了贡献。

后来入朝为宰相,帮助唐玄宗登上皇帝宝座,但没多久,玄宗就利用他的小过错,把他流贬荒边之地(见《新唐书·郭元振传》)。

十九岁的状元也有好几个。其中有唐长庆四年的李群,是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他从外地赶到京城应试时,考生已经入场完毕,考院大门也上了锁。

他敲了半天的门,才把大门敲开。主考听说他远道赶来,浑身尘土·满头大汗,十分感动,允许他人院应试。不料想,他敲开的竟是龙门,并且后来居上,独占鳌头。北宋天圣八年的状元王拱袁也是十九岁,他有别的状元所没有的运气,女婿李格非是宋代着名学者,外孙女李清照更是历代罕有的女词人。明代成化二十三年的状元费宏,也是十九岁,费宏自幼聪明,十六岁时参加会试因缺乏经验落第。父亲带他进国子监读书,监丞(副校长)夫人邹赛真以善于出巧对子着称,老监生们对她又敬又怕。她听说新监生费宏是个聪明少年,特地备了一桌酒,考一考费宏。酒刚斟满,她就出了个上句:

“金杯春泛绿”,费宏不假思索地对了一句:“银烛夜摇红”。即景成趣,工整贴切,浑然天成。邹赛真大为称奇,立即把自己掌上明珠般的女儿许给费宏为妻,并四处吉扬费宏是个神童,引动得着名学者丘也极关心费宏的学习。在名师指导下苦学三年,一举考上了状元。后来费宏官至吏部尚书,政绩也不错(据李赞《续藏书》卷12)。

唐代大诗人王维,有的书上说他是二十一岁中状元,但也有的书上说他中状元尚在“弱冠”之年,即不满二十岁。即使是二十一岁吧,也称得上是少年状元。更主要的是,他在二十岁之前,就写下了不少着名诗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他十七岁的作品。

年满二十岁的少年状元,数量就比较多了,南宋着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武则天时的宰相娄师德也是一个。娄师德告诫出守代州的弟弟要以宽厚退让待人,弟弟问,假如有人向我脸上吐唾沫,我不和他争,只把唾沫揩去,像这样退让行不行?娄师德说,这还不够;你一揩,就违反了人家发泄愤怒的原意,要做到让唾沫自己干掉。“唾面自干”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娄师德也因此广为人知。以“唾面自干”为处世之道,自然不可取,娄师德的为人却有值得称道之处。他中状元后不久,出使吐蕃,对于改善唐与吐蕃的关系起了很大作用。当唐政权招募勇士讨伐吐蕃时,他又放下监察御史这一官职,头上系上红带子,主动报名应征。武则天时期,他已官至左金吾将军,兼任丰州都督(丰州在今内蒙河套地区西北部),率军守边。

没有战争的时候,他就换上一身劳动服,率领士兵屯田,连连获得丰收,免去了以往从内地运粮支边之劳。他还善于选拔人才,着名宰相狄仁杰就是他推荐给武则天的。他与同僚相处,也能宽厚待人。有一次他和李昭德一起上朝,他身高体胖,走得慢。因为两人都是宰相,不好一个人先上朝,李昭德一次次等他,等得不耐烦了,就发火说:“你这乡巴佬拖累得我不能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