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交通
458625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古代交通运输(12)

褒斜道是古代川陕两省的主要通路。出陕西省汉中市河东店北,就到栈道的南口褒谷口,从此上溯交斜谷直到眉县的斜峪关,这就是褒斜道。它纵贯秦岭南北,全长470公里。秦汉时期,张良辅佐刘邦创建汉室天下时,曾献计“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亦示项王无还心”。刘邦烧的就是褒斜栈道。三国时,诸葛亮北伐魏,曹操南讨蜀,亦多经此道。唐代以后,褒斜道又成了重要的贸易通商的经济之道。在褒谷口,还有一段名叫“石门”的穿山隧洞。据史载今考,乃“火焚水激”而成。洞长16米,宽45米,高3.4米。考古专家们确证它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通车隧道。石门内壁及附近摩崖上镌刻有字画,着名的有《石门铭》、《石门颂》、《石虎》等13件珍品。

1960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群。

子午道是由关中平原通往汉中的又一栈道。它亦称子午谷,北口是子口,南口是午口。子口在陕西省长安县南,午口在陕南洋县东。全长420公里。三国时代末,钟会灭蜀,就是取子午道经洋县、城固县进人汉中的。沿途有蔡伦、张骞的墓地。

陈仓道又叫秦栈、北栈。陈仓就是现今的陕西省宝鸡市。由宝鸡市西南出大散关,经凤县、略阳、勉县到汉中,全长466公里。陈仓道是古代的行军要道。秦末汉初,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接受韩信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即言此。

傥骆道南口日“傥”,在洋县北15公里处;北口日“骆”,在关中平原的周至县西南60公里处,由西安取傥骆道至汉中,全长326公里,道路虽近却艰辛难行。

金牛道也称石牛道,又叫蜀栈、南栈,是古代秦蜀的交通干线。那时,川陕两省的往来,大都是北边走褒斜道,南边走金牛道。该道自汉中盆地西端的勉县西南至四川阆中的大剑关口。金牛道上,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的五丁关一带,是李白赞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方。那里山势孤高,陡峭险峻;断崖绝壁,峡谷万丈;飞流瀑布,惊涛如雷,其间有一段峡谷叫金牛峡。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领大军,就是走金牛道破关人蜀的。

米仓道是汉中进入四川的另一条道路,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它起自汉中盆地南部的南郑县南,终至四川省巴中县,全长250公里。这条路循岭而绕,仄径羊肠,攀行其间,别有味道。

我国古代很重视行道树的栽植。周代有野庐氏的官职管理驰道两旁的树木。春秋战国时,曾把行道树的栽培管理的好坏,视为一个国家盛衰的标志秦统一后,曾命令道旁植树,所谓:“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即是。

《汉官解诂》里说:“列树以袁道”,这就是说种行道树是为道路作标记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人们可根据松树的棵数来判断里程;二是古时地旷人稀,修筑的驰道又无人保养,常被路杂草所掩蔽,为了使行人不误入歧途,种上行道树,行人就可借此为路标了。

以后,行道树多以适应性强、遮荫幅度大的槐、楸、榆、柳树为之,其保护也很严格。唐代有诗“古道槐花满树开”、“万里杨柳色”,可证当时路树盛况。宋代则有“一月杏花三十里”、“二月扬花满路飞”的写照。清代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令沿途栽柳,千里成荫,世称为“左公柳”。这种行道树,大家都注意保护,任何人不得随意砍伐。唐朝有位大官想伐路槐造车,渭南县尉名叫张造的据理力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终于阻止了这场灾难,成为千古佳话。

西南边睡的马帮运输

马帮是原来活跃在西南边陲的一种运输组织,在云南尤为流行。该地峰峦重叠,道路崎岖,马匹为最好的运输工具,可是路途险恶,盗匪出没,单人匹马行走非常危险,于是大家结伴而行,相互照应,这就产生了马帮。据考,它大约在东晋已经出现,到了清代,云南已形成滇南、滇东和滇西三条主要运输干线。这种交通方式,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仍然存在,后来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马帮的规模、行程不等。少则几匹,多则百余匹;路程近者百里之内,远者千里之外。既有贩运布匹、药材、盐巴、红糖、皮货的长途马帮,也有买卖粮食、木炭、农产品、日用品的短途马帮。规模稍大的长途马帮均有首领,称为“马哥头”或“马锅头”。他一般是马帮的所有者即马老板,或是马老板选派的经验丰富的赶马人,不从事体力劳动,只负责组织指挥和接洽业务。整个马队多由一匹身强体壮的母骡领头,即如俗语所说“公马爱母骡”,这样可使群马安稳有序。行进中,母骡走在最前面,头饰红缨圆镜,颈悬两个大铜铃,一走一响,叮叮口当口当,声传数里。母骡之后是驮货的公马群,每匹马的脖子下面部挂有12枚小铜铃;再后面就是负重的毛驴队了,它们不时仰首咴鸣。最有趣的是,一些马帮还经常带着一只猴子,据说这是受到《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启发。孙悟空曾被玉皇大帝召上天宫,封为专管卸马的“弼马温”,“弼马温”实为“避马瘟”的谐音,故古人以为猴子可以顾报马病,这体现了马帮视马匹为自己谋生的基础。此外,猴子善于攀援登高,也能够首先发现野兽匪盗等情况,及时报警。马帮通常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禁忌。吃饭时桌上的碗碟不得挪动,否则预示途中将有翻驮的危险;喝汤时汤匙不能泡在汤碗里,否则预示驮包将落入山涧;任何人都不许双手扶门框或蹲坐门槛,因为“柴门”与“财门”谐音,堵住柴门也就是堵住了财门,等等。倘有违犯,马哥头就会一声令下:“卸下驮子,改日再走。这耽搁的草料钱就得由犯忌者出了。这些风俗和禁忌固然荒诞不经,但也充分反映了马帮在行旅中的危险艰辛,他们不得不小心提防,处处留意。难怪有两首“赶马调”这样唱道:“石榴开花红又红,有女莫嫁赶马人;吃饭好像饿死鬼,半年一载才回门。赶马莫走夷方去,夷方路险病痛多;草地当作绿丝毡,石头当作花枕头。”另外,汉族马帮与其他民族的马帮有许多不同习惯。

譬如,汉族马帮夜晚必投宿马店,既便于休息,又可防止匪盗前来袭击;其他民族的马帮则多选择山间林地,野餐露营。

轿子小史

轿子的雏形大概是古时的步辇。辇:车,殷周时用于载物。至秦时,辇去轮为舆,改由人抬,称步辇。由皇帝皇后乘坐。汉代班固曾在其作品中提到步辇。南北朝时,王公贵族使用步辇更为流行,甚至指挥战斗、游猎行狩,也坐于其上。《邺中记》云:后赵统治者石虎,行猎时坐在一种由人抬的“猎辇”上,该辇有蔽阳的曲盖,床下设有“转关”,坐在上面随时调整方向,以射鸟猎兽。上述二类辇是轿子的前身。

我国汉、魏时期就出现了轿子,当时叫“步舆”、“载舆”,形状较简单,是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四角作有把手,乘者盘坐在上面,由四人提着把手行走。到唐代,步舆、载舆从手提逐渐演变为肩抬,故改称“肩舆”、担子”。唐代着名画家阎立本在《步辇图》中,画着李世民端坐在一乘“步辇”

上,这种步辇由两个女子抬扛,四角还各用一名宫女扶持。这实际是一张加有两根抬扛的四足床,这种轿子可睡卧、也可盘腿而坐。

经过较大改进的轿子出现在五代、宋时期。轿子这一名称五代时已出现,逐渐成为通称。特别是到北宋时,由于椅子的广泛使用,人们改变了盘坐的习惯,与此相适应,轿子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这时的轿子就像一把椅子,其形状与后来的轿子已大体相同。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在人群熙攘的汴京街道上,出现了不少轿子,皆由两人抬起。

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了一种“龙肩舆”,上饰四条走龙,用朱红漆成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褥、软屏夹幔,外有围幢、门帘、窗帘。此后,历代帝王也竞相为后妃制作彩舆,其豪华繁缛盛极一时。

古代乘坐轿子有许多“规矩”。唐代,只准朝廷大臣遇疾时方可乘坐肩舆,直到南宋,才准许百官坐轿上朝。古代轿子还极讲究形制、装饰,以别尊卑明等级。如清初,规定亲王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三品以上高官虽用银顶,但盖帏皂色,在京城内由四人抬,出京则用八人;四品以下官则只可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一般地主豪绅,则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

尽管有这许多讲究,在民问肩舆还是渐渐普及开了,以致出现了以轿代车的情况,民间娶妇嫁女“坐花轿”的习俗也在宋以后逐渐盛行起来,清时,新妇出嫁要用盖头布遮住脸面,嚎啕大哭一番之后,才被人强拉上轿,锁上轿门,启程去新家。

轿子在近世还传到海外。当其到欧洲后,颇受法国、西班牙等国王公大臣的青睐。

车的由来

车是理想的代步和运输工具,源于埃及。5000年前,埃及人发明了轮子,并制成了木车。在我国,据古书记载,车是夏代奚仲发明的。但那时的车,目前尚未发现,能够看到的车最早的为商代所制造。那时的车都是双轮、独辕。辕的前端缚有一根横术叫“衡”,衡的两边各缚有人字形轭,用以驾马。西周时,在衡或轭顶上装有一种銮铃,行车时锵锵作响。《诗经·大雅·丞民》说:“四牡骚骚,八鸾喈喈”(四个公马跑得猛,八个鸾铃响得欢),可以想见当时贵族们的马车是很富丽堂皇的。先秦时代的车,总的说来分为两种,一种是驾马,车厢小的叫“小车”,用于贵族出行或征战:一种是驾牛,车厢大的叫“大车”,用于“平地任载”拉笨重东西。

至汉代,车子逐步发展到双辕,车的种类增多,车的使用范围扩大.车也成了社会地位的体现。皇帝乘坐“鸾鸟立衡”、“羽盖华蚤”的“辂车”和“金根车”;高级官吏乘两侧有障蔽的“轩车”;贵族妇女乘形似小屋的“辎车”;一般官吏乘有伞盖、四周敞露的“轺车”。此外,还有专供某一特定目的而制作的专用车辆。如“斧车”,用于迎迓仪式;“鼓吹车”用于乘坐乐队;“猎车”用于狩猎;“辑辕车”用于丧葬;“槛车”用于载猛兽或囚犯等等。东汉末年,统治阶级为保持仪容而喜乘障帷设几、高大严密的牛车,牛车按地位分为“通幌牛车”、“偏幌牛车”和“敞棚牛车”三种。宋代以后,乘轿之风渐兴,我国制车技术的重点逐渐由乘人的车转至载货的车。

古代车的构件集解

有关古代车的构件的词语,在于年代久远,现在一般人已不太清楚。

舆车箱。先秦的车舆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等形状,有的周围是高起的栏杆,后面留有缺口。以便乘车的人升学。王符《潜夫论·相列》:“木材……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舆叉借指车。《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銮舆古代在车的衡或轭顶装有一种叫“銮”的铃,行车时常常作响。

这种铃常饰于帝王的车舆上。“銮舆”指帝王所乘的车马,也用作帝王的代称:

轼车箱前作扶手用的横术。又写作“式”。《左传·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畸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兵车的骑可以插戈、殳、矛、戟等兵器。

盖装在车上遮日挡雨的像伞一样的东西。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车盖上有明显的反映。三百石以下的官吏用白布盖,三百石以上为皂布盖,千石以上为皂缯覆盖。盖柄也有规定,官吏用红色的,一般人用青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