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车轮。古代的车轮很大。洛阳中州路战国车,车轮的直径为169厘米。
辋车轮的边框叫辋。《拾遗记·魏》:“车皆镂金为轮辋,丹画其毂轭。”
毂轮子中心有孔的圆木,孔用以插车轴。辋和毂成为两个同心圆。毂延长了轮对轴的支撑面,使行车时更加稳定。《老子》:“三十辐共一毂。”
辐凑集于中心毂上的木条。辐条从车毂向外按辐射状排列。
轴车轴是一根横梁,横多在车舆下面,两端贯入毂中,套上车轮。
辖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辖。它能管住车轮,不使外脱。所以又引申为管辖的意思。《韩非子-内储说上》:“西门豹为邺令,佯亡其车辖。”
吉、轨、辙装在车轮外边轴头上的零件,略呈长筒形,作用是防止车轮脱出。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叫吉,又叫轨。轨的另一个意思是指一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引申为两轮在泥道上辗出来的痕迹,又叫辙。
辕车前驾牲口用的直本(车杠)。《墨子·杂守》:“板箱长与辕等。”
扼辕前端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形状略作“人”字形。梅尧臣《观杨之美画》诗:“双骖推轭如畏迟。”
轫垫在车轮底下的木头,用以阻止车轮转动,行车时需先将轫移开,所以启程叉叫“发轫”。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
先秦乘车的等级制度
在先秦时代乘车有严明的等级规定。根据《周礼》记载,挽车马数要按照身份等级加以区别,天子驾四马,称驷驾车;诸侯驾三马,称骖驾车:大夫驾两马,称骈驾车。当孔子的高足弟子颜回死后,因家贫埋葬无椁,有人建议孔子易车做椁,孔子不同意,认为大夫出行不可无车,因为车是他的身份标志。
先秦官吏乘车主要有二类,一是立车,上有伞盖而无舆辅,可站在车内向四外了望;二是安车,可以坐卧休息。这种安车作为特殊待遇恩赐给70岁离休后的大夫乘坐,并且把车轮用蒲草包裹起来,防止颠簸,称作“安车蒲轮”。过去考古上出土战车很多,而乘车极少,在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两乘铜车马,其一号车为立车,二号车是安车。这两乘驷驾车工艺精湛,装饰豪华,仅车马器的金银构件就达3000余件。车身通体彩绘,以气势豪放的龙云纹和丝丝缕缕纤柔的云气纹为主,并镂以菱形几何图案。它虽属于陪葬明器,却为我们研究秦代车舆制度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
秦代安车还给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本人乘坐,其无官爵的家属乘坐都为僭越。据湖北省出土《云梦秦简》记载,秦律规定:“以其乘车载女子……赀二甲。”(即“罚二副铠甲的钱”)女人一般都是坐辎轿车(载货物的车)。
战国以前,诸侯出行属车九乘,秦先后共灭九国,所以秦始皇将其属车增加九倍,出行时“大驾八十一乘,法驾半之”。前车蒙虎皮开道,后车悬豹尾辟邪,前呼后拥,浩浩荡荡。身为泅水亭长的刘邦见了羡慕地感叹道:
“大丈夫当如此矣!”
秦始皇本人乘坐的车特别高级,用金装饰,称之为“金根车”。从秦代以后2000多年封建社会里,帝王乘金根车成为定制。
帝王的舆车
我国古代帝王乘用的舆车概括起来有“辂”、“车”、“辇”、“舆(轿)”
等几种。
周礼规定:天子乘辂。辂即是一种车,圆盖方转,装饰华丽,方舆中设室座,后面插有12面绘有各种兽纹的旗子,以四马或六马驾行。周天子乘辂共有五种,分为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前四辂各以玉、金、象、革为饰,木辂素质无饰。分别在祭祀、朝会、田猎、出师等不同活动中使用。五辂之制一直被历代帝王所采用,直到清代,是帝王最高规制的舆车。周代王后地位与王同尊,也有五辂之制。但为了有别于王,王后之五辂不以辂名车,面分别称之为:重翟、厌翟、安车、翟车和辇车。这些车,或有棚或有盖,上绘野鸡,装饰华丽,乘坐舒适,除辇车外皆驾马以行。辇车则以人挽行。周代王后的五辂之制,为以后各朝代皇后、皇妃的舆车制度奠定了基础。
除了辂之外,“车”是一种重要的为帝王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车与辂都是以马驾行的交通工具,但车的规制比辂要低。车同时也是一般大臣及百姓乘用的交通工具,是古代社会用得最广泛的一种舆车。在丧服期间,周天子还有五种丧车:术车,三年之丧乘之;素车,齐衰之丧乘之;藻车,大功之丧乘之;驼车,小功之丧乘之;漆车,服缌者乘之。
“辇,则是在辇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载人工具。秦以前把以人挽行的车称为辇。秦始皇始改荤以人挽行为以人舁行,即用人抬行,做为皇帝专用的舆车。从此以后,辇成为君主所乘舆车中重要的一种。辇一般是在重要场合近距离使用,由于是帝王专用,所以古代把辇做为京都的别称。
辇到了唐代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种类繁多,如唐制帝皇用辇有七:大风辇、大芳辇、仙游辇、小轻辇、芳亭辇、大玉辇和小玉辇。
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同辇类似的载人交通工具,即“舆”,也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轿子”。舆也是由人舁行的供帝、后乘用的交通工具,在规制上比辇要低些,是在“宫廷从容所乘”。我国古代一般把帝、后所乘用的专称为舆,而一般官员及平民所乘用的称为轿,不言而喻,皇帝用的舆与一般人用的轿在颜色饰物、尺寸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宋代皇帝乘有小舆和腰舆。小舆,奉舆24人,腰舆奉舆16人,都是皇帝在宫廷中日常活动所用。此外还有相风乌舆,行漏舆、十二神舆、钲鼓舆、钟鼓楼舆等,是作为仪物陈列在皇帝的卤簿仪仗之中。
古代帝王的舆车,其功用并不完全是为了乘用,很大的作用是做为礼仪性的陈设,其目的是为了摆阔气,讲排场,以维护封建君主的威严与神圣。
唐制,天子除了五辂外,还有属车12乘,七辇,三舆。12属车即:耕根车、安车、四望车、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轩车、豹尾车、羊车、黄钺车等,这些属车除了耕根车、安车和四望车是为皇帝所乘用的外,其余都是为仪仗所用,在皇帝行幸时,这些辂、车、辇、舆等则分前后居于卤簿仪仗之中,在大朝会时,分左右陈设于仪体之内。
我国古代历朝都对舆车制度做了详细的规定。对帝王来说,不同的活动场合要乘用不同的舆车,目的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
牛车
牛车也叫“大车”。驾牛,车厢大。先秦时代,牛车被看作“平地任载之具”,只用来拉笨重的东西。到了汉代,统治阶级转而喜乘牛车,牛车较慢,行走起来比较平稳,而且车身高大严密,可以障帷设几,任意坐卧,所以从十六国起,大墓中的出行图或出行俑群,都以牛车为主体。牛车分“通幌(xù洫,车幔)牛车”、“偏宪牛车”和“敞棚牛车”三种。通幌牛车地位最高。这种车在车顶上自前到后张一顶大幔子,偏宪牛车的幔子则只遮住车的前半部。这两种车子在幔子底下还有车棚,棚一般有檐。早期的檐较浅,到了唐代。棚檐已变得很深,叫做“长檐车”。没有棚的车叫敞棚车。
宋代以后,制车技术的重点逐渐由乘人的车转到载货的车。宋代的大车叫“太平车”,用五至七头牛拖曳。清代还有一种马拉的轿车,两个车轮都在车辕的尾部,形制比较特殊。
马车
先秦时代的车,分为“小车”、“大车”两大类。驾马、车厢小的叫“小车,(马车的古名)。驾牛、车厢大的叫“大车(即牛车)。小车除供贵族出行外,还用于战争。战国时期,战车的多少已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等说法。当时的小车,结构先进,性能良好,装饰豪华,制作也十分考究。有的还在车上装有一种叫銮的铃,行车时锵锵作响。商周时期,有的贵族还把生前所用的车马连同驾车的奴隶一起殉葬,多的达几十辆。
到了汉代,车子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单辕车逐渐减少,双辕车逐渐增多;车的种类繁多,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官僚贵族出行时,按其自身的等级,要保持一个马车组成的车队,以表示其社会地位的显赫。
汉代最高级的马车是皇帝乘坐的“辂(lù)车”和“金根车”。高级官吏乘“轩车”,这是两侧有障蔽的车;一般官吏乘“轺车”,即有伞盖、四面敞露的车。如果车身与驾车的大车基本一致,却用马来拉,即所谓“大车驾马”,则叫“辇车”。此外,还有专供某一特定用途而制作的专用车辆,如作为仪仗队用的、上立钺斧的“斧车”;在仪仗队中载乐队用的“鼓吹车”;狩猎用的“猎车”;丧葬用的“韫轼车”;载猛兽或犯人用的“槛车”等等。宋代以后,官僚贵族乘坐人抬的轿子的风习渐兴(后来又有了马拉的轿车),对高级车辆的制作与改进已不太重视,所以自宋以后,我国制车技术的重点逐渐由乘人的车转移到载货的车。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是古代的运输工具,最有名的是《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载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运粮饷北伐。但木牛、流马到底是怎样的运输工具,后人却有争论。
宋代人认为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高承(事物纪原)载:“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粮,盖巴蜀道阻,便于登陟耳,木牛即今之小车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
今人范文澜先生谓:“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所谓一脚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柱,行车停车时不易倾倒。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即人力四轮车。”
还有人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物,它具有牛的外形,马的步态,后面装有双把可推的小车。
古代的降落伞
许多人都知道达·芬奇留下了降落伞的草图,这标志着欧洲人最初产生制造降落伞想法的时间。但是,远在达·芬奇1500年前,中国人似乎已经发明了降落伞,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极其成功地运用了它。
我们可以从《史记》中找到最早的文字记载,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经有了降落伞。司马迁有机会接触到卷帷浩繁的文献,他把降落伞看作是很久以前的古物这一事实,证明了降落伞的起源可追溯到他所处时代的前几个世纪。
李约瑟引述了岳珂着的《程史》一书中提到的中国人在中世纪使用降落伞的例子。这本书刊印于1214年,叙述了1192年在广州亲眼目睹的一些事情。那时候的广州云集了不少阿拉伯人,他们有自己的清真寺。其中一座清真寺有着“笔尖形高耸入云的银灰色尖塔”。塔内是螺旋形的楼梯。塔顶上是一只巨大的金鸡,但少了一只腿。这只腿是1180年被一个狡猾的窃贼偷去的,而他正是使用了降落伞才得以逃跑。他的供词被保存了下来,因为他几乎成了当地的一名英雄人物。他这样描述他逃跑的经过:“下跳时我只得紧紧地抓住两把设有伞柄的伞。当我一跳到空中,劲风就把这两把伞全部撑开了。伞就成了我的翅膀,使我平安地落到地上。”
应该指出的是,1687年泰国使用的降落伞,与500年前在广州那个窃贼使用的降落伞完全一样,都是两把伞。
1985年6月,在中国河北省辽桥(音)的一位名叫杨幽香(音)的妇女,被一阵龙卷风卷走达550码(约550米)之远。最后她安全着落,因为她正好一直紧握着一把撑开的伞。正是这把伞起了降落伞的作用(1985年6月22日伦敦《每日电讯报》)。中国确实是发明了降落伞的国家,用伞当作降落伞是其古老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