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以来,草原不仅是一个自然的演变体,而且也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资料和对象。
草原植物可以在光照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来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合成有机物,并且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再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归还给土壤。这样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但是,动物界和人类则不具备这种本领,他们必须以植物界所产生的有机物为食。草原植物就是人类解决衣、食、住、行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也是人类进行畜牧生产的广阔天地。所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劳动对于草原的影响也就日益广泛而深刻,并以此推动着草原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们已经很难找到一块完全不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草原了。
中国草原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由于绝大部分草原分布在边远地区,那里的经济和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所以草原的发展又是相当缓慢的,不平衡的。
原始阶段
原始草原由于未受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所以面积大,具有较为完整的原始草原生态系列。从地史资料来看,当时的鄂尔多斯草原就具有与现在大不相同的景观。阴山山脉的积雪融化成河流和湖泊,遍布在丰茂的草原上。平坦的高原上密生着一片片原始森林,气候温暖,水丰草茂,草丛林间栖居着多种珍鸟异兽。再从出土的动物化石来看,当时在这一带草原上就有鄂尔多斯扁角鹿、赤鹿、野猪、野驴、野马、羚羊、野骆驼、纳玛古象、披毛犀和原始牛等。草原植物除很少一部分供给野生动物食用外,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演替状态,这种演替过程是极其缓慢而微小的,保持着原始的生态平衡状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此外,现今的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地区,虽不如东北和华北地区的雨量充沛,草原植被也不如那里茂密,但在原始阶段里,也远比现在丰美得多。
游牧阶段
人类社会初期,主要是以采集和狩猎活动为主。据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时期,在今日新疆的乌鲁木齐、哈密的七角井和罗布泊等地,就有了古人类的狩猎活动。后来,随着工具的改革和狩猎技术的不断进步,捕来的野兽逐渐增多,人们就把吃不完的活野兽留下来加以驯化、繁殖和牧养。《史记》中记载,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人们就把马、牛、羊等驯养成了家畜。
当人类社会进入驯养家畜的时期,便与草原发生了密切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对草原上的牲畜只要稍加照看,就可以获得食物、衣着、住宿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的生活资料。这些明显的经济实惠,进一步调动了人们利用草原的积极性。专门畜牧业经济的出现,是牲畜大量繁殖的结果,畜群越大,就越需要广阔的牧场。在居民点周围小范围的牧业经营,已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需要人们结合起来,从事大范围的游动放牧。于是,草原便从原始的状态进入了原始游牧的新阶段,中国的广大草原也就成了各个游牧部落的“自然故乡”。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地区的蒙古族,新疆的吉尔吉斯族、哈萨克族,罗布诺尔、和田、哈密一带的维吾尔族和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等,当时都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游牧民族。
据史学家对河套地区(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类化石的考古研究证实,在距今二三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到了周朝时,“翟”等游牧民族在这里活动,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草原成了他们生活的乐园。公元前206年(西汉初年),新疆天山南北的乌孙国也多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故有“行国”之称。《西域番国志》中记载:“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到伊犁一带),不建城郭,居无定向,惟顺天时,逐趁水草,牧牛、马以岁月”。那时中国的北方草原就像清末将军宋小濂所描写的那样:“天苍苍,河洋洋,连天沙草落日黄,牛鸣马啸人在野,折蒿热火烧牛羊”。如今,在高高的二郎山峰顶上,还能看到清代同治壬申年间,一个叫金运昌的人路过此处时所刻的碑文:“忽过香九日,登高于此处,只见蒙古包,不见村和树”。这些词句都是对原始游牧时期草原景象的真实写照。
虽然人们在此阶段对于自然界几乎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但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在把草原牧草转化为畜产品的同时,也积极地参与了草原本身的变革过程。人们在广阔的草原上驱赶牲畜,逐水草而居,每到一地,除牲畜采食和践踏消耗了大量的牧草以外,还通过牲畜粪便直接给草原土壤增施了肥料,适当的牲畜践踏又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从而维持和提高了草原的生产能力,给再次的游牧利用创造了丰富的牧草资源。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产劳动也给草原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如在部落内部,或部落与部落之间出现的抢牧、滥收现象,使一些草原在反复的游牧过程中逐渐变坏。
此外,草原被不同的部落所分割和占有而面积不等,牧草的丰歉程度也极为悬殊,加上游牧经营的流动性很大,致使草原纠纷不断发生,使草原受到很大破坏。
游牧时期的草原,完全处于天然状态,牧草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特别是在冬春季节,牲畜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严重地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
盲目开发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牲畜数量的增加,饲草日益缺乏,这就需要人们种植一部分饲草以弥补不足,于是开始出现了农业的萌芽。由于当时生产力低,饲草的种植面积很小,而且产量也很低,不能满足畜群发展的需要,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逐水草而居的原始游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牧民便开始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在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地发展种植业。在中国汉族居住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前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就逐渐地形成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到了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已经形成,农民开垦草原种地,从平原到山区。直至战国末期,除供帝王狩猎的“囿”和“圃”还保存着原来的面貌外,大面积的草原已经不多了。
例如,陕西榆林地区原来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天然草原区,它的北边是万里长城,长城以北30多公里处也是草原,是蒙古族游牧的好地方。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开始屯垦,产粮戍边。经过近500年滥垦、滥收的破坏,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成为八百里沙滩,而且还继续随风南移,掩没城垣,迫使榆林城3次迁移。
中国劳动人民在耕作农业,发展生产的同时也破坏了植被,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今大西北到处荒山秃岭,很多地区甚至寸草不生。流失的水、土、肥汇集到黄河,泥沙俱下,后患无穷。由此可见,盲目开垦草原,耕作利用不适应,会造成荒漠化的严重后果。
以上提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草原的基本状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第二、三两个阶段是可能同时存在的。从利用角度来看,这两个阶段虽各有特点,但因其都处在旧社会的封建统治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对草原实行掠夺式的利用,致使丰美的大草原面积逐渐缩小,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相应扩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严重地影响了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例如193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有牲畜584794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1年下降为287978头,减少了50.8%;青海省的牲畜头数,1947年也比1937年减少了52.8%,其他草原牧区也有类似减产的现象。
合理利用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使草原地区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保护草原的方针政策,促进了草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由于对草原的内在规律性认识不足,曾经不适当地开发了一些肥美的草原,虽然获得了眼前的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使草原生态失去了平衡。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在生产中经过反复地实践,人们认识到,草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涉的条件下,一个群落的变化趋势是:结构和种类组成的复杂化及生境条件的中生化,这就是所谓的进展变化。但在放牧过度或连续割草、烧荒、开垦等情况下,群落的变化趋势则是: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简单化,生产力下降,生境条件旱化,有时还引起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不良后果。这是一种逆行变化,一般称之为草原退化。
所以,一定要对天然草原建立科学的利用和保护体制,以保证其饲用植物生产的持续高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牧区已逐步有计划地改良草原,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并在国家支援下进行草原水利建设。1983年,国家又把种草种树、开发大西北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尽快恢复草原生态平衡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国草原科学研究的不断加强,草原建设必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步实现生产工具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草原改良培育化,草畜良种化等等,丰富的草原资源将进一步得到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草原生态系统将在一个新的基础上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