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教育科研
45988100000015

第15章 教育科研活动的管理(2)

所谓计划管理,就是把课题计划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用以掌握课题研究进程、保证课题目标的完成。计划管理有两方面意义:一是用计划去管理科研工作,即靠整体计划去组织、安排、实施科研工作;二是把各方面的计划都管起来,掌握科研工作的进程,使课题计划如期完成。

实行计划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可以不受或少受外来的干扰,可以协调各课题组之间关系,减少实验进展中的课题重复,浪费人、财、物的现象,它是科研管理科学化的一项基本方法。

6.课题常规管理

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评价是科研管理的基本程序,也是课题管理的常规。就课题而言,一般应注重根据学期进程特点确定的管理常规,根据课题研究基本环节确定的管理常规,根据科研资料形成确定的管理常规。

实验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注意建立课题档案的科学性、适用性。

教育科研的计划管理

计划是预测未来,确定目标和方针,制定和选择方案,综合平衡,作出决策。教育科研的计划管理,就是按照既定的教育科研计划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教育科研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编制本单位教育科研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计划项目的审题、申报和实施。②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科研经验,保证教育科研工作顺利进行。③鉴定研究成果,推广研究成果,收集反馈信息,尽快取得效益。④在教育科研实践中,发现、培养、壮大科研队伍。⑤合理分配和使用科研经费,充分发挥科研设备的作用。

中小学领导在制定教育科研计划时要尽可能仔细、具体,明确规定研究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具体措施、参加人员、完成时间等,当然不同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其计划要求也有所不同。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计划管理的重点

实施计划管理重点是制定科研规划,加强对项目的管理。

1.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教育科研规划

制定中小教育科研规划,应从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为教改服务,为师资建设服务和为改善教育管理服务的目标,根据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特点和研究队伍的条件提出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在确定研究目标和任务时,要注意区分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一个地区或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来说,要把本地区、本校改革和发展中关键问题列为研究重点,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引进一些综合性的整体性研究,充分发挥优势,形成特点。对一般学校和教师个人来说,开展教育科研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选准目标,切实加强对研究课题的管理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是科研计划管理核心。中小学校长一定要集中精力下大力气抓好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管理,力求认真筛选教育研究课题,慎重确定教育科研课题,选好教育科研课题的负责人。中小学教育科研负责人的基本职责是:把课题组的分散力量和多种优势有机地组合起来,调节组内矛盾,使研究课题组保持动态平衡,成为完整的作战“体系”。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基本资格条件。一般来说,省级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或由两个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联名推荐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担任。

(1)制订教育科研规划的依据。教育科研规划是对未来教育科研活动的设计。制定规划一般主要依据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科学理论、对未来情况的预测以及主客条件。

(2)制定教育科研规划的原则。一般应遵循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

教育科研的制度管理

必要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化的需要。根据我国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经验,一般需要制订以下制度:

1.规划制度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中,要制订出教育科研活动的规划,以便使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方向一致、目标明确、协调配合。教育科研规划的内容是两方面的结合:一是一个时期内全国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地区规划;二是是本校教育科研规划。规划中要把科研项目按轻重缓急、难易程度、规模大小,区分出不同层次。明确主攻方向和具体任务,做到统一部署,密切协调,使学校的全部科研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2.目标考核制度

就是把中小学教育科研目标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目标考核制度的具体内容,是把教育科研工作的目标达到程度列入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的考核指标之一,列为教科室、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为了有效地管理教育科研目标,事先可制订目标考核细则,设计“课题目标评定卡”,由考核评定小组根据目标考核要求进行综合评定。

3.立项制度

立项就是发现问题,确定课题,以及论证课题,最后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或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之中。在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中,无论是按科研规划实行招标,还是教师个人申报的科研课题,都要经过正式的申报、论证、立项手续。质量较高的课题还要积极向国家、省、市、地区的科研管理部门申报,争取得到立项和资助。

4.监督检查制度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应避免“两端管理”(即年初写计划,年终写总结)行为,而要加强科研过程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制度内容包括对已立项目实施过程的定期检查、督促和项目承担者定期汇报等,以利于对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原方案或计划中的不妥之处及时调整,对遇到的困难给以及时帮助解决。

5.经费资助制度

科研经费是为了满足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基本要求而设置的一种经常性支出的费用。中小学校长要想方设法争取扩大经费来源,支持课题研究,合理分配科研经费,使科研经费比例、分配、使用和管理都必须遵循科研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最少的消耗获取最大的成效。对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资料、书刊、设备及必要的会议、差旅费等,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给以资助;对上级下达的科研项目费,要确保专款专用,并对使用情况加以监督检查。

6.成果处理制度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应特别重视对教育科研成果的处理。必须制定科学化的程序,对已取得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验收、鉴定、评价并采取必要措施,如通过会议、出版物、新闻媒介等加以传播。尤其对经过鉴定,证明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予以大面积的交流、推广和应用。

7.表彰奖励制度

教育科研成果是中小学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是对社会的贡献,所以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对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奖励,要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获取科研资助,以制度化的形式联系起来。

制定中小学教育科研制度应注意要符合上级党政方针,符合教育规律;要贯彻“双百”方针,调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动群众制定和遵守制度,体现学校的民主管理。中小学教育科研制度还要力求简便易行。

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管理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是指中小学教育科研一般职能活动的客观程序。它通常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或评价等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

1.计划

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计划,用以掌握所主攻课题的研究过程,保证课题目标完成。其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整体计划组织、安排、实施教育科研工作;另一方面把各环节的计划都统一起来,掌握教育科研工作的过程,使课题研究计划如期完成。注重教育科研的计划性,可以提高管理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可以不受或少受外来干扰,可以协调各课题组之间的关系。中小学教育科研计划的内容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指导思想和课题管理,组织推动,研究进程和质量要求,以及保证措施等。一般来说,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应纳入学校总的工作计划中,学校领导要对开展哪些研究,怎样开展研究,作到胸中有数。加强教育科研的计划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科学化的一项基本要求。

2.实施

指教育科研立项和计划之后的布置落实,发动思想,具体指导研究工作。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在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正确贯彻有关政策和采取有力的措施,经常了解、督促、协助科研课题组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小学管理者应努力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保证正确的科研方向,及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明确课题研究的紧迫性、作用与意义的基础上,激起研究者的工作热情,然后组织科研队伍,培养骨干。

(2)协助科研负责人把任务落实到人,定要求,定时间完成,使每个科研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增强责任感。

(3)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进展情况和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以及时的指导帮助,及时提供有关研究信息,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帮助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难题。

(4)提供完成课题任务所需的物质条件,包括研究经费、实验设备和先进的研究手段。

3.检查

对教育科研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管理人员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只有进行检查,才能掌握科研活动实际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计划,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检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检查科研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一些课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课题,在时间安排上不能一成不变,在实施过程中,经过研究可以请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2)检查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在实践中的情况。科研计划是否科学、可行的唯一检验标准就是科研实践。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由于客观情况千变万化,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未能预料的情况。如果不顾客观实际情况,死抱住原计划中那些不合乎实际的东西不放,则会束缚科研人员的手脚,阻碍科研工作的进展。这样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订。

(3)检查科研计划执行情况,既要看到成绩,又要提出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设法帮助解决,在检查中发现的某些问题,可能是新的科学的“生长点”和急需开展研究的课题,对此类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

4.总结

指教育科研形成成果的最后阶段,也是教育科研过程管理的关键性环节。教育科研一定要抓好成果管理,主要抓住成果总结、成果的鉴定、成果的应用。这要求项目承担者作总结报告,同时成立教育科研成果鉴定的专门组织,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给予验收,如果教育科研项目取得预期成果,学校领导要积极地组织成果推广工作。

教育科研的质量管理

科研质量直接关系到科研的成败。加强科研质量管理,可以保证教师的科研项目高质量地完成。

一、科研质量

科研质量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在各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是科学研究管理的重要内容。科研质量的管理贯穿于从选题到最终成果的全部过程。一般包括:

1.课题的质量

课题的质量是影响科研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性,即课题是否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二是先进性,即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是否超过了已有的研究水平;三是可行性,即课题是否符合科研单位现有的基础。

2.计划质量

计划质量包括制定的科学研究计划是否周密严谨,选择的研究路线是否是最佳路线,预计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合理等。

3.组织工作效率

组织工作效率包括人、财、物的效用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科学研究进展是否运转有序,是否用最短的研究周期结束了科学研究工作等。

4.成果质量

成果质量主要包括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效益、研究工作效率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科研成果鉴定

科研成果鉴定是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质量进行全面分析、鉴定的科研管理活动。是科研成果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科研成果奖励、推广应用的前提。

1.科研成果鉴定的内容

科研成果鉴定的内容包括:科研成果的成熟性;科研成果的水平;科研成果的应用范围、可行性及其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估价;科研成果的保密范围及密级;存在的缺点及建议。鉴定通过后,由组织鉴定单位发给鉴定证书。

2.科研成果鉴定的形式

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鉴定,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现场鉴定验收。凡研制单位提供的资料完整、准确,并有实际应用证明的科研成果,由下达任务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同行专业人员进行现场鉴定验收。

(2)通信鉴定。对不需现场考察、不需进行实物测试,或已有专门机构的测试报告,或可依据技术报告和资料进行审查鉴定的成果,由下达任务部门(或业务主管、行业归口机构)组织通信鉴定。

(3)检验测试法。经过测试或指标检验可确定技术水平及成熟程度的科研成果,经专业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由检测机构或组织鉴定单位提出鉴定意见。

(4)会议鉴定。对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或科学技术发展影响较大的科研成果,由下达任务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采取召开鉴定会议的形式进行鉴定。

(5)经专业主管单位出具审查合格证明,通过用户使用证明技术成熟并出具实施证明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正式证明的科研成果,可视为已通过鉴定。在国外,对这类研究成果主要采取专利审查和合同验收的方式进行鉴定。

中国的科研成果鉴定制度始于1961年。1961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发的《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规定,一切新产品、新工艺都必须及时地认真进行技术鉴定。197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办法》重申“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必须经过严格的鉴定(或评审)”。1984年2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规定》和1985年8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加强科技成果管理》的通知精神,继续提出对科学技术成果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术鉴定或评审,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鉴定体系。

教育科研的成果管理

一、科研成果管理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