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教育科研
45988100000018

第18章 教育科研中应注意的问题(1)

科研中要自我反思与评价

教师科研要注重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对自身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与评价

教师在科研中要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与评价,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对学生观的反思。是否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否真正把这一思想付诸于实践?

(2)对质量观的反思。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吗?是否仍把考试分数作为当前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3)对课程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类型观,以及新型的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观?

(4)对全面发展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的思想?是否认为“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5)对教学民主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思想?愿意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相互信赖、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吗?

(6)创新、创造观的反思。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用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去培育和挖掘学生的无限的创造潜能?

(7)教学评价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格外关注吗?

(8)对知识观的反思。对知识的内涵、性质有新的认识吗?对学校教育的重点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着重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新的理解吗?

(9)对学习观的反思。是否理解了新的学习观的特点?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有关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有了多少理解?是否在教学中完全摈弃了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与低效率的被动学习?

二、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反思与评价

教师科研中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反思与评价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自身的知识有多少已经陈旧了?是否应该考虑更新?

(2)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哪些新的知识?自己现有的知识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多大的差距?

(3)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如果按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等四种功能性知识进行分类,哪一类知识缺乏较为严重,亟须弥补?

(4)自身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是否已经过时?

(5)要构建现代教师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应该采取什么方法与渠道?

三、对自身教育教学研究的反思

教师还要对自身教育教学研究进行反思,具体包括:

(1)对教学资源利用的反思。是否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充分发掘和利用社区丰富的课程资源?

(2)对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是否掌握娴熟的教学推理能力,把教材知识或教学资源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并且易于理解的内容?是否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是否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做好教与学的检查与评价工作?

(3)对教育教学研究的反思。是否在课后及时检讨自己的教学和表现,重新建构和组织自己的教学经验,使教学经验进入新的层次?你会对学校或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漠然置之吗?

(4)对教学手段的反思。是否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是否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反思

教师在科研中要对自身的科研能力进行反思,具体包括:

(1)对科研意识的反思。是否对科研保持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学校及其他机构组织的科研活动?你的问题意识是否强烈?是否对参加科研并取得成果有一种很深的成就感?你会不会因为教学工作的过于繁忙,而忽视自身的科研工作?

(2)对科研知识与理论学习的反思。是否认真地研读了有关教育科研的一些著述?学习或浏览了哪些有关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经验或报道?对自己所达到的程度是否满意?

(3)对科研实践的反思。是否参加了某项科研课题的研究?研究过程采用了什么方法,经过了哪些步骤?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积累了什么经验与教训?

(4)对科研能力形成过程的反思。是通过什么方式与途径训练自己的科研能力的?在科研能力形成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是否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与超越的美感及创造的乐趣?

教育论文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新”与“真”的关系

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创新性,只有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教育科学才会不断地有所发展,有所前进。但是,求“新”本身并不是目的,求“新”的目的是在于求“真”。因此,在论文撰写中,处理好求“新”与求“真”的关系是首先应予以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1)“真”是指论文的立论、结论等应该符合或接近教育的客观事实,否则,不管结论如何新奇,也只是空中楼阁,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无好处。在中外教育史上,不少名家名言,固然以“新”见称,但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真”。而那些只“新”不“真”的学说、观点、方法,最终经不起教育实践的检验,即便盛行一时,也会消散歇。

(2)“真”还是指论文研究的结果应该有助于加深和发展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前人的许多研究结果不一定完全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更不一定彻底揭示了规律。因此,在教育科研中就会产生与旧说不同的新观点。只要作者以求“真”为目的,而不是以求“新”而自炫,那么,即使这些新的研究结果一时不被人们所接受,甚至被斥之为“奇谈怪论”也无妨。只要作者以求“真”为目的,而所得到的“新”结论又符合教育客观规律,则总会被人们所承认、接受。

(3)“新”只是“真”的形式,而且不是唯一的形式。因此符合教育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的结论,即使是旧一点,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传统教育思想中的许多精华之处,正是如此。

总之,在论文撰写中,既要注意求“新”,通过艰苦的实践与研究,提出新观点,新思想;又要注意求“真”,必须使新的发现符合教育规律。否则,新奇有余,严肃不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毫无帮助。

二、注意论文的精度

一篇好的论文,除了“高度”、“广度”、“深度”之外,还应该有“精度”。正如一台复杂的机器一样,如果整体结构的精密度不够,就会影响正常运转,失掉应有均效力。

(1)论点的精度。即论点要缜密精确,无懈可击。

(2)材料的精度。即资料的搜集要齐,而资料的运用要精。不仅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而且对正确的资料,也要在剪裁、提炼和融会贯通上下功夫。不作分析、凡是材料,拈来就用的做法,必然会影响论文的精确度。

(3)论证的精度。对论点的阐发,要由远而近,由浅入深,环环扣紧,充分发挥逻辑论证的威力。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尽量让材料本身说话,同时也要有作者的推理。两者比例恰到好处。如果材料太少,推理跨度太大,则会影响文章的精度。

三、注意统计图表的正确使用

统计图表具有明确简单、形象直观的特点,是用来表达数据的最佳形式。因此,各种体例的教育科研论文,都经常使用统计图表。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统计图表呢?

(1)在一篇论文中使用的统计图表不宜过多。数据只是为研究者展开分析论证提供的依据,不能代替文字表述。如果在一篇论文中使用统计图表过多,数据成堆,就会冲淡、削弱论文的学术性,而混同于一般工作中的统计报表。

(2)一张统计图表中反映的内容不宜过多。使用统计图表是为了能更清晰直观地提供研究对象的某些数量变化,如果在一张统计图表中堆积了过多的数据,就难以起到这一作用。如一张圆形统计图中如果列入十几个、二十几个项目,反而会使人难以分辨、比较。因此,当一张统计图表中内容过多时,可以分解成几张统计图表。

(3)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各种不同的统计图表,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因此,应根据论述的需要,选择最能反映作者论证意向的图表形式。如一篇预测某地小学生2000-2005年入学人数变化的论文,对这6年中每年的小学生入学人数可以用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用条形比较图表示,还可以用曲线统计图来表示。而论文是要预测研究入学人数变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最合适的就是曲线图,因它能非常形象直观地表明6年中小学生入学人数的动态变化,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四、注意写作状态的及时调整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由于研究者的写作水平、个性不同,或者资料准备程度的不同等,会出现写作不顺利的情况,这时,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写作状态。

一般说来,写作时应按事先拟订好的提纲顺序进行,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如资料不够,或发现新问题等,会中途卡壳,写不下去,这时也可以先写下一部分、回过头来再写上一部分。但这样写成的论文,务必在完成之后,认真阅读修改。以避免结构、思路的不连贯,产生逻辑上的失误。

有时,论文写到一半时,会发现思路发生变化,而原来的提纲也确实存在着某些问题,这就应该对提纲重新考虑,根据情况,或做一些增删,或改变部分内容的结构,有时甚至要推倒重来,拟订新的写作提纲。初写论文者,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应该说明,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坏事,它说明研究者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应该毫不气馁,重新拟订提纲进行写作,切忌勉力而为,硬写下去,反而会使论文质量下降。

写作时,尽管有一份好的提纲,拥有丰富的材料,但由于环境,或者研究者个人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变化,有时文思畅通,下笔顺利;有时则思路闭塞,难以落笔,这种状况即使在经常从事论文写作的人身上也会出现。当出现思路闭塞迟钝时,可以检查一下提纲和构思,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不妨暂时搁笔做些其他事情,以消除疲劳,调整一下情绪和精神状态,然后再重新提笔写作,就会顺利些。

论文撰写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我们这里仅仅就论文写作中带有共性的一些问题做一阐述。即便是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来解决,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还有必要强调,一篇论文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实际上,往往标志着一轮新的研究的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做新的探索,新的起步,新的飞跃。

克服教师科研浮躁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科研积极性,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的现象。但是,在这股刚刚涌动起来的科研热潮中,已经明显暴露出浮躁现象。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任由其发展下去,教育科研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一、浮躁现象的具体表现

1.科研目的不正确

中小学教育科研唯一正确的目的必须是学术性的:探索中小学教育中的未知领域,以便揭示新规律,提出新见解,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科研”,然而兴趣根本不在研究上,“搞科研”并非出于学术性目的,而似乎是他们为满足其他需要的必然选择。他们的目的虽然明确,却不正确。

(1)评定职称的需要

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与状况,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要素。中小学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事实证明,教育科研是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所以,一些省市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中,把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作为硬性条件或优先条件明确提出来,这反映了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现代意识和远见。但是,有很多中小学教师简单地把科研理解为发表论文,陷入了追求论文数量的研究误区。

(2)晋职评优的需要

由于不少地区已经将科研与晋职评优挂起钩来,这就从客观上引导那些不满足现状、有着强烈个人追求的中小学教师试图能够通过行政升职或是行政奖励,来进一步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追求,他们也很容易成为教育科研的热心人。但是,在他们看来,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一个凭证,是换取功名利禄的一种手段。为此他们非常注意迎合上级管理部门或领导的“口味”,他们的科研往往缺乏“唯实”性,却带有突出的“唯上”投机性质。

(3)经济利益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中小学教师淡化了“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滋长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意识,把教育科研当成获取经济利益的一条捷径。他们借研究之名,行利己之实,忽视了研究活动的科学性与严肃性,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研究课题选择的非科学性

(1)选题类型不当

①偏重理论性课题。从实际需要看,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应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而不是理论研究。因为理论研究的周期相对比较长,并且要求研究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而中小学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理论研究一般不太适合他们。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为了达到早出成果、快出成果的目的,都比较喜欢选择理论性课题。

②热衷政策性课题。“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科研的功能是通过揭示新的教育特点与规律,帮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新的方针政策,或为即将制定的方针政策服务。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一些中小学教师特别喜欢研究出台了的新政策,为其科学性、必要性、合理性找出若干依据,并写出一系列的相关文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又必须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因此,某个新政策出台后,必然要经历被认识、被理解和被执行的过程,需要作出适当的解释说明,提出有关的要求,但这种为政策作注的论文并不属于教育科研的成果。

(2)选题缺乏论证

在选题过程中,需要从重要性、紧迫性、创新性、科学性与可行性等几个方面,对拟选择的课题进行论证。经过论证,确定该选题确具有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后,才能将它确定为研究课题,以避免盲目性。但是,目前只凭主观想象,就确定课题的现象随处可见,什么时髦就研究什么,研究领域出现了接连不断的主题研究热潮。如“知识经济热”、“素质教育热”、“减负热”,“心理健康热”、“右脑开发热”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没有抓住当前重点的前沿课题,从而抑制了中小学教师科研的主动性、创造性。

3.研究过程的随意性

研究过程的随意性表现在中小学教师没有养成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的习惯,临时突击多,致使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不全面,在结题前匆匆忙忙赶成果的现象。这样赶出来的所谓科研成果必然是浮躁的,其质量无法保证。

4.研究成果的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