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别人施加的虐待,这些人不会立即反对。但他会在最不恰当的场合,将内心的不满向对方发泄出来。这类人如果缺乏展现艺术的能力,他们所有的体验将会沉溺于心灵深处。他们用某种可以确信的看法将控制意识,使其无法借助任何手段来控制那些经验。当需要展现的时候,为使展示表达出古典原始的特征,便求助于无意识。总体来说,内向感觉型将自己尽力脱离客观现实,靠近主观感受,并遵照那些原始的真实性在客体与主体间建立一种协调的关系。
这类人认为外部的世界与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相差太远,他们有时在内心中构建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人、动物、山河都是半神半魔的样子,尽管他不这么认为。但那些东西已进入他的脑海,并在他的判断和行为中被充分表现出来。除了艺术之外,他感觉没有能使他施展才能的空间。外人认为他们沉默、安静、自制、随和,其实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十分贫乏,是个非常单调的人。
不要将自己封闭,好的感觉在于使自己的生活与外界环境融合在一起。
外向性格的四种类型
按语
性格外向的人,心理活动倾向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和感兴趣。这些人性情开朗活泼,善于交际,但他们不愿苦思冥想,而要依靠他人或活动来满足个人情绪的需要。
(1)思维型
思维主要由客体和客观事物来定位,以外向的一般性格和特点思维的来源的两个方向为依据。一方面来自主观最终归结于潜意识;一方面来自感官知觉传送的客观事实。前后两种来源相比,外向思维在大多数时候会受到由感官知觉传送的客观事实这一因素的限定。
判断预示着判准的存在。从外向的判断上说,它由可知觉的客观事实直述或用客观观念来体现。无论客观观念是否得到主观的认可,他在根源上都是外在的、客观的,所以外向思维并不一定是一种单纯的具体思维,很可能是一种单纯的观念思维。如果说它使用的那些观念多数是从外界引荐来的,那么就可以证明那是由教育和传统转达的。要判断一种思维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要看它的判断究竟依据什么判准,是根据主观因素还是依据外界因素,还要看其思维者给出结论的方向,是定向一起外界还是另有其他方向。因为我们的思维对具体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十分的重视和关注,是因为我们想从中将我的思维抽象化或是因为我们正通过它的因素把我们的思想变得具体化,所以它对具体的事物或对象特别感兴趣这点并不能作为外向性质的依据,即便我们的思维很重视具体的事物,有时也会被称为外向型,但我们的思维方向是哪儿?是重返客观事件;返回到外部事实;一般接受的观念;可能不会返回等方向。这是个较开放且较广泛的问题。从工程师、商人或科研者的思维上看,其属于实用思维,它的外在导向性很明显;如果从哲学家的思维上看,就不容易被分辨,即使他们的思维导向于观念。问题出现了,那么这些观念到底是客观经验的抽象物质,还是来自传统或是借助当时的心智因素?
如果这些观念纯粹是客观经验的抽象物质,那么它们代表囊括了某些客观事实的较高层的集体概念。他们如果不是直接经验的抽象物,就属于第二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观念就纯粹属于客观与料(objectivedata)的范围,被称为外向思维。
在这里我们必须牵涉一些有关内向思维的话题。根据上面讲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述话中包括了一切平时被认为是思维的东西。”
这样的话,一定有人会问:一种非定向于客观事实,也非定向于一般性观念的思维怎么能用“思维”来命名?
也许本时代最具权威、最杰出的代表者都只知道、只认可思维的外向类型。原因出在了方向上,不管采取的是科学形式、哲学形式还是艺术形式,所有表露于外表的思维,要么流向一般性观念,要么直接导源于客体。基于这两种理由,基本上思维可以被理解,尽管有时并不是很明显,相比之下算是最有效的了,那么外向的心智能力(受客观与料定向的心智)才是惟一被承认的定论。
也就是说,客观定向取得某种优势,思维就属外向的,这一事实只决定了思想家们存在着差异,并没使思维逻辑有所改变。詹姆士认为这种差异是一种气质存在的问题。同我们提到的一样,那只是对外观加以改变,在思维功能对客体的取向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这使得它被客体困住了外观,如果外部取向不存在,它就可能无法存活似的。这样会被认为它是外界事实的结果,或似乎只有在某种广泛的有效的观念介入时,才使得它达到制高点,好像它总是得到来自客体与料的影响,最终的结论将是那些本质与这些东西相一致。因此,造成一种缺乏自由、缺乏远见的印象,即使在客观限定的领域,这类人也显得十分机敏干练。这仅仅是思维带给观察者的好处,观察者自身要想将外向思维的现象看清分析透彻,必须也有不同的观点,否则根本无法将其看清。
但由于观点有所不同,也许他只能看到这一思维的外形,却无法观察到其真实的本质。相反地,当一个人本身就已经具有这种思维,他则只能抓住其本质,却没办法了解其外观。只依据外观为其进行判断,不能公平地将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所以多存在贬视的判定。其实这种思维在本质上不比内向思维差,只因为它力量的方向不是同内向思维用在同一处上,而被用在别的目的上而已。这一差异在外向思维和内向思维作用于同一领域的同一材料时被清晰地反应出来。也就是说,当一种主观信念被客观事实分析理解或是视为客观观念的附属物时,就会出现上述问题。
从“科学”取向的意识上说,内向思维尝试与客观与料建立一种联系,但客体不予授权时(即使这些客观与料听从于主观观念时),差异显得更加明显,受到对方侵入时,双方都有一种不良的效果出现,同时会向方展露不利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内向思维显得特别武断,外向思维显得相当平庸沉闷,两者会在取向上产生无休止的争议。
我们无法将具有客观性质和具有主观性质的事物明显地加以区分,那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可以区分,也会成为行动灾难的开始,因为两者之间需要互补,相互取长补短,互相矫正,在它们定向本身都是片面性的,其有效性明显地受到抑制。无论何时,一旦思维被最大限度置放于客观材料的影响下时,思想便会成为贫乏的不堪入目的,原因是它早被贬低为一种客观事实的衍生物。
此时,它不会为了使某种抽象观念的成立而将客观事件丢弃,思想的过程将成为一种不属于“反思”的简单的“反映”,其中的单纯的反映仅建立在一种效仿意义的基础上,而这种效仿所有的思维对不超过现存的明显易见的、客观材料中直接体现的内容做了肯定的答复。思维的过程直接返回到客观事实上,既没有超过它,又没有指引经验和客观概念相结接。反之,如果这种思维对它的客体持有某种客观概念时,就没法掌握个体的实际经验,只能恪守着相同意义上往返的情况了。
如果外向思维从属于客观与料的原因,是由于一种过度的客观规定时,就会在这个别的经验中迷失,累积的经验与料也大多是没有被无法吸收利用的经验。这种在内部之间少有或从未有过关系的经验,会造成思维因重力而产生的分裂离散,这时就需要一种心理补偿来调节和补充。这种补偿的观念一定要简捷而具一般性,这一补偿会把那些没有被吸收利用的堆积的经验和料整体联系起来,即使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也会为这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堆积提供连接的可能。譬如“物质”和“能量”,二者是这种观念的具体表现。
如果思维的主要依靠不是客观与料,而是一些陈旧的观念,这种思维补偿会变成更加深刻的事实的积累,由于事实的观点既贪乏又有太多的局限性,所以忽视了事物有价值的一面和有意义的一面。正因为这一点,很多科学的文献中才存在了错误的取向。
心理上的基本功能很少在同一个体身上或者根本不会在同一个体身上拥有相同的力量或向同一方向、同一水平进展,这也是从经验中得知的。通常只有一种功能不管是在力量或是在发展上都居于首位。当思维在全部功能中占首要位置时,每种重要行为产生的动机都是理智的考量。
思维类型分外向思维类型和内向思维类型。
从定义上看,外向思维类型的长久目的是将整个生命的活动与理智的定论相结合,尽管最终这些定论总会受客观与料的影响,但其中的客观与料不是外在事实就是一般被接受的观念。这一类型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周围的环境,都会把一种起决定性的意见戴在客观现实的头上,或是给予客观定向的理智程式(intellectualformule)。这一理智的程式是我们衡量美与丑、善与恶的标尺。凡符合理解程式的标准的都是对的、善的;凡是对立于理智程式的标准则是错的、恶的;而与这程式持中立的态度则实属巧合。
这一规律似乎体现了生命的全部意义,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被个体和集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实现的普遍规则。因为对此规律不遵守的人便是错误的、丑恶的程式,这是为了任何一个人好,一旦拒绝服从这一普遍规律,就会变得不道德,也不合情理。
在这类人的道德原则中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在他们心中,理想是一定要被实现的,因为这是对客观现实可想到的东西的最纯粹、最合适的表现,因此有了放之四海皆准和拯救人类不可或缺的真理。这点是对崇高的正义和真理的信奉并不是什么巨大的博爱。如果有什么想使这一理智程式失效,他的本性会告诉他,那件事或物一定是有缺陷的,或是偶然的失误,是一些应该淘汰和丢弃的东西,如果下次仍然失误,就要被归到病态中去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对疾病、困苦、精神紊乱的忍耐,偶然地成为理智程式的构成因素,那么医院、传教所、慈善团、监狱等地方就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至少要扩充某些计划了。正义和真理动机并不能完全确定这些计划被实施,因此基督教式的慈善行为就出现了,这一出现是必然的,也是有必要的,这种慈善更多地诉诸于情感,而非任何理智程式。
在这一理智程式中,“人应该如何”和“人必须如何”这两个表达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表达法勾画出两种极端,而外向思维型的人就分布于这两个极端之中。如果这一程式广泛覆盖,就会使这一类型的人在社会中成功地上演主角的角色,无论法官、改革家、神父,还是创新事业的发起者,都会做的相当出色。相反,这一程式变得严厉时,就会出现纪律严明、遵纪守法的人;一位自以为是的评论家;一个循循善诱的说教者……外向型性格的特点告诉我们,这类人最好的定位就在他们所影响范围的周边。这种人格所影响活动越是偏离他们涉及范围的核心,就越能使人们产生好感,而且对他也越有益。我们深入到他的权力范围之内,就会感到他那种让人厌烦的蛮横。从而有另一种生命在这一边缘生存,理智程式的真理,在这里会被当成其他有价值部分的附带品。
可是,当我们很深入地探究在这一程式中起核心作用的那一部分内容时,会发现生命从所有不顺从于这一程式指令的东西中慢慢地消失了。他们属于六亲不认的人,所以关系最为亲密的亲朋不得不忍受这种外向程式带来的令人烦恼的结果。但是,这里指出了这种类型的人心理上的两面性,因为在亲戚朋友深受其害的同时,受害最深的还是其本人。
古往今来从未有过任何理智程式被发现能包含并可以展示生命的多种化和可能性,将来也不会有。恰恰是这一事实导致了其他相同重要的生命方式和生活活动受到限制,有的甚至被完全消除。那些生命形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显得相当重要,这些生命形式要维持一种其大部分都是潜意识东西的存在,但在有些人当中这一种情况却是例外。
这些人能够为某些特定的程式放弃自己的全部,但这毕竟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牺牲所有一切而保全某种特定的程式这种状态,无法维持一生。
受理智压抑的生命形式(由外在环境和内在实质而定)总会由一处使生命紊乱的意识行为,转化成可间接知觉的另一种行为。只要这种扰乱在某一情况下到达了确定的强度,无论在什么时候此人都会出现心理症状,但多数不会太严重,因为自身有允许自己对程式做某些预防性修改的本能,为其创造了一个安全防御系统,使其安全得到了保障。所有那些以情感为依存的生命形式,如艺术感受、生活的品味、审美活动、友情的维系、友谊的培养等,会在此种类型中遭到抑制;而非理性形式,如激情、欲望、宗教体验等,几乎完全被压制到潜意识的状态。一种未发展的状态被保持在那些被意识态度摒除,相对或绝对地属于潜意识性的功能或倾向,与意识的功能比较,它们显然不占有任何优势。在潜意识性的范围内,它们与潜意识内容成为一体,从中获得另一种不寻常的特征。尽管在整个心理图像上,它们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就它们属于意识性这个角度来讲,它们只是扮演了一个微乎其微的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