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46223400000016

第16章 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学解读(2)

奇伟是一位心理系的学生,他的导师除了教授理论知识外,总会定期地进行一些自我成长的训练,在这些活动中,奇伟总会发现自己成长中遗留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次,导师组织大家做一个游戏,游戏的主题是:假如世界毁灭了,你可以带着三样东西逃出去,你会带哪三样?导师要求大家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纸上,最后在大家面前公布。奇伟在纸上先写上了爸爸和妈妈两个人,接着又写上了女朋友,但是转念一想,世界都要毁灭了,只带着人出去而不带食物和水,不还是死路一条吗?想到这里,奇伟心中有一个声音在说:“放弃一个人吧,带些水和食物,这样大家才都能活下去。”

那么,放弃谁呢?奇伟的笔在三个人的名字上犹豫着,感觉无法作出决定。他一度想放弃女朋友,但是这时候,心中又想起了另一个声音:“放弃自己心爱的人独自逃生,你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最终,奇伟谁的名字也没有删。就这样,奇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时,导师问大家,奇伟在做选择的时候,心中出现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对同一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两个人是谁呢?

奇伟心中所出现的那两个人,其实是我们心中不同的“我”,这听上去有点复杂,事实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本我就是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除了本我之外,我们的心中还存在着一个自我,其原意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人类一方面寻求本我的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比如一个人已经饿了一天了,当看见路边冒着热气的馒头时,他本能的想法是冲上去吃馒头,但是这个时候,自我就跳出来阻止,因为身上没钱,抢了馒头一定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后果。而奇伟在游戏中出现的那个“放弃自己心爱的人独自逃生,你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的声音,是他的“超我”。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超我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它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一个人无论是本我过于强大还是超我过于强大,都是不好的。只有自我在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我们的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6.接纳还是强制:埃里克森的教养方式研究

在我们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些喜欢看伦理剧的人经常会发现,在一些连续剧中,两个同卵双胞胎因为某种原因被迫分开,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最后,尽管他们的身上还有双胞胎的种种相似之处,但是从心理结构来讲,他们已经变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那么,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养方式究竟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呢?

我们知道,人们行为的塑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承受社会的压力,同时又对社会秩序产生潜在的威胁。通过社会化,人得到了发展,最终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在人生的发展历程中,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婴儿终将也必须转变成一个既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同时又能够被社会接受的人。因此,社会化是我们成长的一个终生课题。在对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及主要内容的研究中,最有影响的是埃里克森的人的心理的社会发展的8阶段理论。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埃里克森围绕着人格社会行为的发生,描述了个人从婴儿期到老年期8个阶段中的社会化历程,并指出了每一阶段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每一个阶段都面临危机与转机,如果顺利地解决了该阶段的主要问题,就可以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新的阶段,否则,就会在此后的人生中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困扰乃至障碍。

埃里克森认为,在整个童年期和青少年时期,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父母倾向于采取接纳—反应性的教养态度,也就是对孩子提供心理上的支持,那么在孩子犯了严重错误时,父母会严厉地对待孩子的错误,但是同时他们也会接纳和鼓励孩子,用微笑来面对孩子。而有一些父母则喜欢用命令和控制的方式来教养孩子,他们会制定许多的规则,要求孩子遵守,并会严格地监督孩子是否遵守了这些规则。一旦他们发现规则被孩子打破了,就会对孩子实施严厉的惩罚。如果孩子一再地让他们失望,他们就可能会通过忽视孩子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毋庸置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也会培养出截然不同的孩子。父母接纳孩子,总是关照孩子的情绪和反应,这种方式会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程度,孩子会发展出较高的自尊感,同时也更具有道德感。而强制性的教养方式则会限制孩子的发展,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强制失效所带来的冷漠和忽视会给孩子带来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养育者的培养方式有偏差,就容易塑造出一个心理偏差、人格异常的人来,这不仅对自己的家庭,而且对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7.欺负弱者:是什么让孩子变成了“小恶魔”

在美国的电视连续剧《犯罪心理》中,有一集这样的故事:

一个男孩因为自己的母亲在他幼年时就离开了家,而父亲又对他疏于照顾,所以从小养成了沉默寡言的个性。不幸的是,他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在学校的情况似乎更加糟糕。因为沉默的个性和单亲的家庭,他成了学校中一群男孩子欺负的对象,他一直默默忍受着这一切。直到有一次,这群男孩子剥光了他的衣服,对他进行了一番羞辱,并且把羞辱的过程拍摄下来,放到了校园网上。尽管学校很快介入了这一事件,但是由于欺负人的男孩子们都拥有显赫的家庭,能对学校施加巨大压力,所以对于他们一贯的恶劣行为,校方只是象征性地做了惩罚。随后,这个被欺负的男孩子消失了,当他再次出现时,成为了一个冷血杀手。

在他的眼中,只有一位在学校里因为患有轻度智力障碍而同样也被欺负的女孩子是他的朋友,他枪杀了欺负他的那群男孩子,并且把枪口对准了其他无辜的人。

也许这个例子显得有些过于极端,毕竟在学校中因受了委屈就杀人的学生并不多见,但是校园里欺负弱者的行为却是一直存在的。不论是在东方文化下,还是在西方背景中,欺负弱者的行为一直都是校园中的阴暗面,很少被阳光照到。成年人总是相信,校园是社会中的最后一块净土,但是对于很多生活在其中的孩子来说,事实并不是这样。新锐作家丁丁在其作品《小牲口》中,就讲述了自己亲身感受的校园阴暗面。在作品中,丁丁用几乎写实的手法描述了一个12岁的女孩子从最初的被人欺负,到最后也和别人一起去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她是受害者,但也伤害了别人。

作家刘震云在看完之后评价说:“我知道孩子们中间,存在着极大的灰色地带。但这个地带如此残暴让我出了一身冷汗。但我从这位小作者心底读出了温暖。温暖,所以她写了残暴。”

校园中的欺负弱者行为再一次揭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尽管这一次的主角是成年人认为像天使般可爱的孩子。无论是施加暴力的孩子,还是受害者,都会受到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从而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被欺负的孩子来说,伤害的阴影会一直保留下去,甚至延续到成年之后,成为导致抑郁的根源。而那些欺负人的孩子则从这一过程中尝到了暴力带来的甜头,如果不加以制止,这些孩子会在成年之后卷入犯罪活动。所以,学校要把“不要对痛苦保持沉默”作为校园支持计划的一部分,用现实可行的方案来制止校园的欺负弱者的行为。

8.饮食障碍:食物是我最大的敌人

我们在比喻某件事情简单易行的时候,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这样事情还不好做吗?简直就和吃饭一样容易。”其实,有的时候,吃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94年,年近22岁的著名体操运动员克里斯蒂·亨瑞齐在医院死亡,去世的时候,她瘦得皮包骨头,并且无法正常进食,这位处在事业巅峰期的运动员死于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令人惋惜的还有卡伦·卡朋特,这位卡朋特乐队的主唱女歌手被大家一致认为是一个比她的哥哥更加有才华的艺术家,但是32岁的时候她就香消玉殒了。她的死亡原因和克里斯蒂·亨瑞齐一样,也是死于神经性厌食症。

40多年前,英国曾经出现了一位引导潮流的女模特,她的外号叫做“柳枝”,她人如其名,本人就像柳条一样纤细,或者说是过于纤细了。这个今天看上去瘦得有些病态的女孩受到了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以瘦为美的观念是多么深入人心。

不幸的是,很多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将这一观念发挥到了极致。一般情况下,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型,希望自己的外在形象能够符合社会流行的评判标准,这是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人都会做的事情。但是有一些人却过度注意外表,将“瘦”作为生活中唯一的目标,最终将减肥发展到了病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