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史海拾珍
46248900000006

第6章 历史文化长廊(5)

有人统计,我国从宋代到清代,知名度大的藏书家有一千一百多位,他们的藏书保存下来的,解放后大都归于各大图书馆了。藏书家印章上的词句已成为历史上的陈迹。这些藏书家一生不倦地收集、整理、校勘、保护古书,使若干古书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他们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有趣的笔记本

古人写诗作文,常有新鲜、有趣的笔记本,妙趣横生。

唐代的伟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了两千八百多首诗。但是,白居易的笔记本是一个个陶罐。平时,白居易写诗,写完就装进陶罐,陶罐放在七层的木架上,而且把陶罐贴上标签,分成类别。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再修改、整理成脍炙人口的诗篇,汇集成《白氏长庆集》,载入诗的史册。

唐代诗人李贺,常常骑马郊游,背着古色古香的布袋,一路上风光、景物,随时赋诗,投入袋中,傍晚回家,灯下苦吟,写成一首首惊人的诗篇。诗人柳贯曾经写了《夜行溪谷问梅花迎路》一首诗:“正为先生行役苦,故留皱玉荐奚囊。”宋代诗人梅尧臣,每次外出时,都背上自己的“笔记口袋”,一边看景物,一边思索,随时随地记录、写诗,装入布口袋里,不断地积累诗的素材和诗稿。所以,人们称赞梅尧臣“满腹珠玑,实乃血汗凝成”。

元末的时候,陶宗仪使用“树叶笔记”,别致新颖。当年,陶宗仪在松江华亭,每天清晨,到田间去耕作,随身带着纸、笔、墨、砚。他耕作劳累时,就坐在大树下休息。这时,田野的风情、景物,一草一木,触动他心灵,他就从地上拣起一片树叶,记下自己的情思。日暮归家,他把一片片“树叶笔记”放在瓦罐内,埋在树下。他长此以往,历经十余年,积累的“树叶笔记”,装满了十多盆。不久,他动手整理瓦罐中的“树叶笔记”,汇集成书三十卷,题为《南村辍耕录》,留在世上。

帛画与帛书

帛画和帛书指用白色丝帛作为材料而制成的绘画作品和书法作品。迄今为止,能见到的帛画和帛书是出土于湖南长沙楚墓帛画和楚帛书。

楚帛画共发现两件。第一件于1946年出土于长沙市东效陈家大山的一座楚墓中。帛画长31厘米,宽22.5厘米画上绘一发髻后垂、双手作揖、身穿长袍的女子,站于一个月牙形器物上,在她的左上方,有一飞腾直上的大龙和伸扑俯视的凤。第二件帛画是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绘有一头戴高冠、身着长袍的男子手抚佩剑、贺双龙舟乘风而行,舟下有一条游鱼,鱼尾立有一只昂首眺望的鹤。有关专家认为,画面上的女子和男子可能是墓主人的肖像,画面内容反映了墓主在神化的龙、凤、鹤等动物引导下飞翔升仙,他们的灵魂她飞抵仙境。两件帛画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楚帛书是1942年从长沙子弹库楚墓中被盗掘出土的,长47厘米,宽38.7厘米。帛书上用墨笔书写文字约900个,记载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女娲、伏義、帝侈、炎帝、祝融、共工、禹、契等以及四时和昼夜形成的神话。帛书四周用彩色绘有12神的形象,每个神像旁注有神的名称,并附有文字解释。在12神与《尔雅》所记12月的名称相合。帛书可能是战国时期与数术有关的文字资料,现存于美国一私人收藏手中。

帛画和帛书为了解和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埋葬制度、绘画技术、书法文字以及美术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银雀山的竹简

千百年来我国历史学家一直争论着《孙膑兵法》这部书。

有的认为《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作者既不是孙膑,也不是孙子,而是汉朝末年其他人托名伪造的。银雀山竹简的出土,解决了这个悬而未决的历史疑案。

1972年4月,在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的古墓中,发现了将近5000枚竹简及残片。竹简记载的大部分是先秦古书,其中有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四百八十枚竹简,计一万多字,《孙子兵法》300多枚竹简,根据竹简可以肯定,《孙膑兵法》的作者就是孙膑,与《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是不同的两个人。孙武是春秋末年齐国人,任吴国的将军,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这两部兵书记载了许多战役战术,有着杰出的军事战略思想,一直是世界著名的兵书,其中的谋略不仅可运用于战争,而且可用于谋事。

马踏飞燕铜像

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一座东汉古墓中出土了马踏飞燕铜像,是墓中近百件青铜车马仪仗俑中的一件,这件青铜奔马虽然身高只有34.5厘米,但它布满铜绿的身躯却显得十分矫健饱满。

马首向左微微昂起,口鼻微微张开,四蹄腾起,昂首扬尾,逼真地表现了骏马在疾驰中的形象,更巧妙的是,奔马的右蹄下,还有一只展翅疾飞的燕子,这里反映出工匠的智慧和想象力。

马踏飞燕铜像反映了古代人民对骏马的喜爱。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绝土”、“翻羽”等,意思就是骏马飞奔时,或蹄不沾土或能超过飞鸟。青铜奔马就充分表现了这种绝土快马的雄姿。

古代的乌纱帽

提起乌纱帽,人们自然会想起古装戏剧里文官戴的那种帽子,帽子上有两个展,俗称翅,有圆形、菱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纱帽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来区别官的大小。实际官场中的乌纱帽并不是这样。因为是演戏,主要根据剧情、人物性格、舞美需要和角色间的协调调配行头。又因为剧种不同,剧团的设备不同,所以同一角色,不同的剧团演,就可能戴不同的乌纱帽。

用乌纱做帽子最先出在东晋,当时宫官戴这种帽子。乌纱帽作为官服始于隋朝,盛行于唐代,至于乌纱帽作为官的代名词,则是明朝以后的事。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按官阶大小配备车马、仪仗、服饰。据文献记载,隋朝文武官的衣服分为常服、公服、朝服、祭服四种。乌纱帽定为文官的公服,用玉琪和簪导区别官阶。玉琪是帽子上用来做装饰的玉,簪导是用来连结纱帽和头发的物件。当时一品文官纱帽上装饰九块玉琪、二品八琪,三品七琪、四品六琪,五品五琪。五品以上用犀角做簪导,六品以下用象牙做簪导。唐朝对乌纱帽的规定前部分和隋朝一样,接着还补充了六品以下去琪。五品以上都是朱衣素裳,六品、七品为绿衣,八品、九品为青衣。乌纱帽的大小实际指饰玉多少,用它表示官阶。

中国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上了釉的陶器,以青、绿、黄三色为主的制品最为珍贵。因为它盛行于唐代,所以称唐三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

唐三彩在古代是给死者殉葬的器物,常见的三彩制品有日常用品、动物、人物俑等。陕西西安曾出土三件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唐三彩中的精品。这件作品取材于“丝绸之路”的盛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对外交往的活跃。其骆驼昂首嘶鸣,双峰间披挂一方彩色毛毯、驼背上坐着四位高鼻深目、满脸胡须的外国人,四人各持乐器,尽情地演奏。

南京博物院里藏有一件带南方特色的三彩器——双系鱼壶。

壶身由两条鱼组成,鱼背、鱼鳍被装饰成“系”,鱼腹处有若干组圆圈纹,像是鱼鳞,又像是水中的涟漪。壶以绿色为基本色调,仿佛是在碧波中游弋的鱼儿,造型别致,工艺精巧。

古代的铜镜

中国古代在清朝以前都是用铜作镜子。最初的叫“铜鉴”,是用青铜大盆盛水照影。到了商代,人们发现青铜器抛光后也能照出人影,于是开始磨制青铜镜子。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墓中出土了四面圆形铜镜,有大、中、小三种,正面磨光,背面有纹饰图案,并铸有环纽,便于手拿。战国以后,铜镜制造量大增,图案纹饰也更丰富多彩,西汉时,开始在镜上铸铭文。规矩镜是这一时期铜镜的代表作,镜背内圈刻着十二地支的铭文,外圈刻着象征天宇的规矩纹,中间插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纹。图案非常精美,转动镜子能给人一种旋转、奔腾的感觉。汉代以后,对铜镜的纹饰越来越讲究,由禽兽纹逐渐演变到人物图像。浮雕技法的运用,使铜镜制作更加精巧。

到了唐代,铜镜开始有了八角、八弧、四方委角、海棠花、菱花等多种式样,所以,镜子也有“菱花”之称。宋代,镜子被摆到家具上,人们更多的注意到镜子的形状而不注重镜背的图案。这时的镜子被称作“照子”。

在众多的铜镜中,有一种最为奇特的镜子,就是透光镜。透光镜是汉代中期制造的,正面微微凸起,光亮照人,当一束强光照在上面反射到墙面上,墙上会映出镜背的纹饰图案,铜镜竟像玻璃一样也能透过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