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三极”
南极、北极、珠穆朗玛峰(包括青藏高原)通称为“地球三极”。南极、北极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冷源地带,变化灵敏,而珠峰是世界屋脊,是热源地带,由于它的高度,可以感受到地球最敏感的变化。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表特征,对全球温室气体的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均有重要作用。
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地球表面(海洋、冰和陆地)与大气之间互相作用以及地气系统自身的可变性;气候变化的外部强迫力主要是温室效应和辐射平衡变化。因此研究地气交换过程,以及能改变地球吸收与发射太阳辐射平衡的因子,和几种能吸收红外辐射的微量气体(温室气体)的演变,是当今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心问题。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是反映全球变化最灵敏的地区,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地区。
三极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南极环流通过副热带高压影响全球,亚洲西南季风强弱与副热带高压的变化有关。我国梅雨变化与南极冰雪覆盖状况存在遥遥相关。北极寒流通过西伯利亚高原向南输送,青藏高原对它的传输机制起重要作用。
三极地区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极地冰芯、封闭湖泊岩芯和大洋沉积岩芯是保存气候与环境变化天然记录的理想载体。其研究结果在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人为污染和环境恶化方面,三极地区都作出重大贡献。
世界90%以上的冰集中在三极地区。两极冰雪动态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密切相关。青藏高原的冰雪资源是西北干旱地区的生命线,冰川变化同那里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温室效应和臭氧洞是影响全球气候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突出问题。南大洋、北冰洋和北极苔原是地球上重要的CO2汇(气碳——固碳转换区)。
珠穆朗玛峰古今说
珠穆朗玛”为藏语“神女第三”的音译。据史书记载,很久以前,松赞干布当藏王时,珠穆朗玛峰是个风光秀丽、鸟语花香的地方。它最初的名字叫做“罗扎马郎”,意思是“南方养鸟之地”。到了八世纪,佛教逐渐盛行于西藏。教徒们祭祀的诸神中,共有五位女神,她们都有自己的名字:珠穆策仁玛、珠穆丁结沙桑玛、珠穆朗桑玛、珠穆觉本珠桑玛和珠穆德洛日卓桑玛。这便是当初西藏人民对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的五座山峰的称呼。其中以第三女神最高也最漂亮,后人就用她的名字称呼世界最高的山峰为“珠穆朗玛峰”。
十九世纪中叶,担任印度测量局局长的英国人额菲尔士(GeorgeEverest)自认为是最早发现珠穆朗玛峰的。于是,在1858年,印度测量局擅自以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该峰。从此,这个名称便为欧美人所采用,导致世人误以为这座世界最高峰就是额菲尔士发现的。
其实,早在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清政府就曾派遣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和理藩院主事胜住到西藏测绘西藏地图。因遇骚乱,不能测绘,便根据推算的拉萨的经纬度和其它数据将西藏地图拼入《皇舆全览图》,并在该图上用满文注出“珠穆朗玛峰”的名称。
这比英国人额菲尔士发现珠穆朗玛峰要早一百多年。遗憾的是,《皇舆全览图》测绘完成后,就被藏之于内府,外界无从知道。最先发现珠穆朗玛峰的桂冠就被英国人额菲尔士摘去了。
直到1951年,王鞠侯先生著文以有力的史实资料为证,明确提出应为珠穆朗玛峰正名。1952年5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和出版总署联合正式通报,把“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从而维护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
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
“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陆,一半在台湾。”这首台湾民谣寄托了台湾人民对台湾与大陆山水相依的真挚情感。在海峡两岸,确有两座半屏山,而且形状极为相似。
台湾半屏山在高雄市北部的海岸,海拔230米。此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每当夕阳西照,半屏山犹如一美丽的屏风,景色格外迷人,因而成为台湾的旅游胜景。
大陆半屏山在浙江省永嘉县东南,它耸立在万顷波涛之中,似一把打开的折扇,更像一座美丽的屏风。
关于这两座半屏山,曾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很早以前,两座半屏山原本为一体,犹如一座美丽奇绝的天然屏风,远近驰名。玉皇大帝因嫉其美姿,派神劈开,遂成了两座山。
峨眉宝光
“宝光”又称“佛光”,是一种奇异的大气光学现象,由于四川峨眉山地理环境特殊,经常出现“宝光”,所以气象上将这种现象的学名就定为“峨眉宝光”。
当游者登上高山之巅,背向阳光站立,就有可能看见自己的身影出现在前方的云幕或山下的云海之中,而影子的外面包围着七彩的光环,这便是“宝光”。在封建时代,由于缺乏起码的科学知识,朝山参佛的善男信女们一遇“宝光”,就以为升天成佛了,常常发生跳崖奔佛的悲剧。其实,“宝光”的成因并不复杂,由于光线射入云雾之后,经过细小水滴的反射,再经过衍射,就呈现色散象:波长较短的光在内,波长较长的光依次由中间向外排列,形成了内紫外红的七彩光环,人的身体挡住了部分光线,因而形成暗影,故在观察者眼中就呈现出由云雾、人影、彩环组成的“宝光”景。
“宝光”的形成原理虽然不太复杂,但它要求的光、雾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对一般旅游者来说,“宝光”仍属于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稀奇景观。云雾条件较好的黄山、庐山,一年中能见到“宝光”的日数不超过20天。峨眉山自然条件优越,但据资料记载,一年之中也只有70天左右可出现“宝光”,大约五天一遇。“宝光”之所以“稀为贵”,是因为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天空中必须可见太阳,即太阳不被云雾遮掩,而观者必须背向太阳;二是观者前面或下面一定要有云雾(人不可在雾中);三是观者在太阳光下产生的影子要正好投在云雾形成的视觉屏幕上。三者缺一不可。
事实上,高山云雾变化最为频繁,时而遮住太阳,时而又从出观者前面飘走,很难找到太阳、云雾、观者的影子在一条直线的时机。有经验的旅游者得出一个结论:沿山坡上爬的云雾和连绵起伏的云海是“宝光”经常出现的地方,因为这两种云雾在水平方向上比较稳定;而中午前后是见不到“宝光”的,因为此时太阳在天顶附近,落在足边的人影不可能投到云雾屏幕上去。根据气象工作者的实地观测,“宝光”一般出现在上午日出后半小时至十时,或者下午三时至日落前一小时,因为在这两个时段内,太阳光斜射,人影悠长清晰,而此时的云雾条件也常常适宜形成“宝光”。
打鼓巅上好神奇
江西省赣州市峰山风景区内有一个神奇的山巅,踏上该山巅,随着脚步轻重缓急和所踩位置的不同,地下就会发出不同声调,不同节奏的战鼓声。当地人称这一山巅为“打鼓巅”。“打鼓巅”坐落在赣州市峰山主峰北下方2公里处,这里曾是太平军的练兵场和与清军鏖战的古战场。“打鼓巅”山顶由两块巨大平整的半月形岩石组成,在两块岩石中间夹着一块近百万平方米的圆形草地,恰似一面巨大的战鼓,当人们踩在草地上,变换脚步和脚踩的位置时,就会发出咚咚咚,彭彭彭等不同音调,不同节奏的声音。如果快节奏地用脚跺动,就会发出犹如古代将士出征时的激烈战鼓声,千米外仍清晰可闻。
“天锣地鼓”神奇现象
在贵州省赤水市境内,人们新近发现了奇妙的“天锣地鼓”现象,这一现象发现于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茫茫竹海中,距黔北重镇赤水20余公里。登三王山观赏竹海奇景,必经一处由丹霞石铺成的多级石梯,神秘的“地鼓”就在这石阶之上。游人踏上宽2米的石梯,步履之间,石梯应履行响,5米以外能清楚听见。石梯共360级,但只有240级有此响声。
离“地鼓”1公里的地方,便是“天锣”。这是竹海深处的一处高数十米的绝壁。壁体呈圆弧形,看上去雄伟壮观,奇妙之处是,置身于其间,你一开口说话,回声便在绝壁间响起,如“天锣”鸣于茫茫竹海之中。
有关专家介绍说,“天锣”属于声波反射现象,而“地鼓”现象的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几千年不灭的山火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汉特山谷地带的斯可因以北24公里的地方,终年烟火不断。数千年来,永不熄灭的山火,已经把这一地区一座座山吞没了。人们曾采取许多办法,企图将这里的山火扑灭,然而至今都没能将山火扑灭。
那么,这一山谷地带为什么会山火不断呢?科学家们曾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资料显示,起火的原因是地下150米处的煤层在燃烧。据推断,可能在2000年前的某一天,一场雷击,使森林起火。烧着的树木倒在露天煤层上,引着了煤层。于是,点燃的煤层,越烧越大,年复一年。另外一种解释说,那里的煤层较厚,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可燃气体,煤层自己随时可燃烧起来。因为煤层自燃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贵州有座“录音山”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部与望谟县交界的群山峻岭中,有一座鲜为人知的会录音放音的奇特之山。
此山位于紫云县4大寨乡卡坪村中心寨属地。山高1300多米,半山腰有一个天然旱洞,洞口直径为3至4米,山的三面自古就居住着3个自然苗族寨落。此山虽然与周围的山体无显著差异,但它常有奇特的现象发生:只要山周围近3公里之内的村寨过年过节鸣放鞭炮,或敲锣打鼓吹唢呐或打枪放炮,其声音便会被现场录下音来,而隔10多小时或几天后,该山又会把现场录下的各种声音重放出来。重放的声音如雷灌耳,震天动地。在群山中响声极大,方圆近3公里村寨的人都能清楚地听到声响。当地对此山能录放声音的奇特现象虽觉不可理解,但又习以为常。
至今,人们仍不清楚是何原因使该山具有此种功能。
冬暖夏凉的石山
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安平乡姑嫂村西北角的汤河岸边的白石垃子山,山的南坡有一段长约500余米,宽约50米奇特的坡体,冬暖夏凉。
据住地群众介绍,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站在这块山坡上,顿觉凉气上涌,暑气全消。若在山脚下向下挖掘,一米深处就可见缝中有坚硬的冰块。站在穴底,更觉山体一侧像室内安装的空调器,抖动着寒冷的凉气砭人肌骨。然而,到了寒冷的冬天,这里又变得异常温暖,从不积雪,还可见脚下的洞穴石缝微微地透着热气长出小草的嫩芽。有关地质勘探部门曾在山脚下进行过勘探,也不得其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此山冬夏颠倒,至今还是个谜。
两块天然“中国地图石”
吉林“中国地图石”吉林省最近发现一块酷似中国地图的奇石,极具收藏价值。这块奇石为黄地白图,色彩明快,图象清晰。它主色为浅黄色,以白色石英脉在石面中间呈现出类似公鸡形状的中国地图,鸡头、鸡身、鸡尾、鸡腿都十分相似,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大小比例、形状位置,都与真正的中国地图非常相像。
更令人叫绝的是,呈“公鸡”状的图形在石体的上半部出现,而在下半部,恰到好处地以浅白色点块,展示出中国在南海中的诸岛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