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就好比企业的生命,凭借激情,员工可以释放潜在的巨大能量;凭借激情,员工可以培养起对工作的巨大兴趣;凭借激情,员工可以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调和得充分融洽……
企业员工的方方面面能量都是需要激情来帮助迸发的。企业领导作为企业的表率,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来焕发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
对这个问题,李开复的想法是:“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找让自己有激情的环境,在有激情的环境中可以做出对公司有贡献的事情,如果在一个苍老的机构、官僚的机构、没有激情的机构,您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公司,因为您做不出有激情的事情,还不如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地方。”“我想,我会一直保持激情直到我死的那天,人生追逐的就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快乐,过自己想过的,所以我来到Google。”李开复说。
而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领导应学会利用员工情绪,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将员工对工作的热爱激发出来,使之迸发出激情,释放出潜能,形成一种冲击力和凝聚力,提高员工自身与企业整体的能力。
1.激情是源自于内心的一种动力
金钱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我希望做的工作就是那种能够让我每天闹钟还没响就想跳起来上班的那种工作,如果我回顾一下我人生中有几次这样的工作体验,一次当然是在谷歌,尤其是在谷歌中国创业的那两年的时间。——李开复
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李开复回答说:“也许你不会相信,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任何时候,他们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们对于成功的坚定信念,让他们无论面对什么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充满激情,都要有一颗热忱的心。
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激情而成功的。一个拥有激情的人,无论是在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对其怀着极大的激情。而且,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他们都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去进行。长此以往,伟大的事业便由此铸就。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讲李开复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说起来有趣,最能体现他“激情”的例子之一,是他追求“桥牌终身大师”称号的故事。年轻时期的李开复也和广大的青年人一样爱玩,他从高中就开始迷恋桥牌,除了牌桌几乎哪里都不去,牌友戏称:“开复,以后你只能在牌桌边找女朋友了。”进了大学之后,电子游戏一度让桥牌失宠,可是李开复的新鲜劲儿一过,立刻又“重操旧业”。也许,有人觉得打桥牌和打电子游戏没什么差别,其实差别非常大:桥牌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一个“桥牌终身大师”的证书在美国这个流行桥牌的国度是很被人看重的。
所谓“终身大师”,是美国桥牌联盟给与的称号,它的获取资格是,每打一次桥牌比赛,选手可以获得大师分,比如你在俱乐部得胜可能得0.1分,赢了十次比赛才能得到一分,那么,要比3000多场才能拿到“终身大师”的称号。后来,有人觉得这个称号的含金量不够,于是,桥牌联盟增加了两个规矩,比如,在300点里面有50点一定要是在国家级别或者大区比赛里面得到的,50点是小区比赛获得的,这样一来,“终身大师”可不是单凭“耗”就能得到了的。
那个时候,美国狂热的业余桥牌爱好者都以拿到“终身大师”为荣,并为此积极地努力着。李开复就是其中一员,拿到这个称号,甚至成了他梦寐以求的事。因此,李开复开始了他疯狂的牌桌生涯。他通常是一星期打六场,每次五小时,这样下来,每个星期除了要花费30美元的比赛费,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即便如此,赢一场比赛也只能得0.1的积分,距离终身大师似乎遥遥无期。为了积累分数,李开复和牌友们经常不惜血本地参加各种比赛,有一次,为了参加全国锦标赛,他和他的搭档坐飞机到了北纽约州的一个城市里,四个人住一个酒店打牌,其中两个人睡床上,两个人睡在地毯上。他们一天打四场,从早上六点持续到晚上八点。
除此之外,李开复和牌友们还坐火车去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参加桥牌比赛,参加“常春藤杯”的比赛,拿到了常春藤杯的冠军。他们还在社会上赢取各种赛事的名次。就这样,他们没日没夜、东游西荡地打牌,终于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凑够了300点的点数,得到了“终身大师”的称号。大学毕业之后,李开复的一个搭档参加了“百慕大杯”(类似于足球的世界杯的一个桥牌比赛),得了全世界第三名,后来成为一名职业桥牌手,日子过得很舒服。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不务正业”的故事跟“创业”八竿子打不着,实则不然。李开复坦言,自己在打牌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如何去“读”你的对手,从他们的行为举止、面部表情来推测他们有什么样的牌。他还会通过一个人打牌的细节观察那个人的人品,比如,有些人会自我批评,对犯错有所反思,宽容搭档的过失;而有些人则为胜负争得面红耳赤、暴躁动粗。更有意思的是,李开复掌握的这项技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成为了很好的沟通工具,他会跟手下的员工一起打牌,或者组织比赛。他还把桥牌当成一项“公关手段”,跟合作伙伴或者政府官员交流。
牌桌前“激情燃烧”的李开复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孩子,相反,他把这股子劲儿用到工作上,真的成为一颗耀眼的职场明星、创业明星。拿破仑·希尔也说过:“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所拥有的,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热情,以此来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激情是源自人内心的一种动力。有了激情就能调动行为的主动,行为的主动又能影响心态进一步成熟,而心态的成熟能够教人认清生活和工作的本质意义,从而让人以更大的激情面对生活和工作,于是在激情的推动下,一个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激情是一种意识状态,它能够鼓舞及激励一个领导者对手中的工作采取行动。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感染性,不只对其他热心人士产生重大影响,所有和它有过接触的人也将受其影响。
激情和人类的关系,就好像是内燃机和火车头的关系。激情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比较完美的总经理就是那些知道怎样鼓舞他的追随者发挥激情的推动作用的人。
【创业经】
如果一个创业者能释放并传播激情,那么整个团队即使是在完成一个枯燥的事情也不会觉得辛苦和疲惫,而是会充满激情和动力;即使是在做最单调的事情也能够从中获取满足感。
激情是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对工作充满激情,就可以不畏惧现实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阻碍。可以说,激情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工作本身。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保持工作激情最为重要!
2.没有激情的创业是不会成功的
创业不是因为钱少,而是因为还有激情。——李开复
“李开复已经功成名就,还要出来创业,激情令人佩服!”易凯资本CEO王冉在听说李开复离开谷歌独立创业时如此感慨。
对此,李开复回答:“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找让自己有激情的环境,在有激情的环境可以做出对公司有贡献的事情,如果在一个苍老的机构、官僚的机构、没有激情的机构,你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公司,因为你做不出有激情的事情,还不如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地方。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种对工作的热情是让我激动的。”
这个“工作狂”一样的激情分子曾经发誓:“我想,我会一直保持激情直到我死的那天,人生追逐的就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快乐,过自己想过的。”
由李开复的激情创业放眼望去,现实中,激情应当是多数创业者成功的首要因素。因为创业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困难,面对无穷无尽的孤独和无奈,如果没有激情便很难长久坚持。无数白手起家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激情是任何一个创业者都不可缺少的成功要件。原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就曾说:“正是激情,也许是比其他因素都更为重要的因素。”而按照李开复的说法,他创业不是因为钱少,恰恰是因为还有激情。
尽管能够产生创业激情的动因有很多,有的人是出于自信,有的人是不甘寂寞,有的人是渴望财富,有的人是渴望自由,甚至有的人只是为了争一口气……但无论是哪种来源的激情,其为创业者带来的客观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有激情,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创业行动力;因为有激情,他们在创业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能够用这种激情去感染员工、说服股东、争取合作伙伴、赢得客户,从而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毫无疑问,激情就是力量!
那些至今还未把创业理想转换成创业现实的人,他们的借口永远多于激情:
“我连本钱都没有。”
“我现在得供房,压力太大。”
“我没做过生意,根本不懂。”
“没什么好项目。”
“没时间弄,再等等吧。”
“一个人干不了。”
“风险太大了,失败了怎么办?”
“年纪大了,折腾不起了。”
“我这智商,干不了这个。”
相反,这些所谓的“借口”并不能阻碍一个真正有创业激情的人。“只想做自己的老板”,为了这句话和自己的梦想,李开复拒绝了千万的高薪离开了自己打拼多年的谷歌,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回到了中国,来到了北京。压抑多年的激情终于找到了喷发的出口,他在北京成立了创新工场,开启了他的激情创业之路。
“带着激情拼命地工作,你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狠。”李开复对激情曾做如此诠释。当初买创新工场域名时,对方的出价可承受,但他还是降到最低买下的;创新工场的办公场地也是李开复自己去寻找,去谈判的。“我找回了我的激情。”李开复说,“虽然过去的一个星期左右,我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但是我一点都不累。”这就是激情的力量。
同李开复一样,靠着一股“为创业不要命”的激情去开创自己的事业的成功人士大有人在,其中不乏一些“老年人”。铭万网的创始人张冀光和马为民就说:“我们从不认为自己63岁,而是53岁,我们经历的十年文革要除掉,那十年我们要挣回来。”威汉营销的女创始人陈一的精致外形,也让她看上去根本不像“知天命”之年。周君记的老板周英明穿戴时髦花哨,但却让他充满激情。看淡年龄的劣势,拥有创业的激情,这让他们看上去比同辈创业人更年轻。正是激情,支撑了他们持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实,像这样早已拥有了令人羡慕的收入、资历和社会地位的大龄创业者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能够冒很大的风险选择放弃已有的名利去创业,正是因为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浓烈的创业激情。实践、体验过程的本身,在他们眼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让他们并不惧怕失败,敢于将创业理想付诸实践。于是你才能看到:53岁的马妮,开了8年形体梳理连锁店没赢利,又屡屡被骗,却一直在坚守和等待;55岁的赵申耗费7年心血打开了北京“吉野家”的市场,却被日本东家踢出局,不服输的他创立了“和合谷”,决心“用人生最后一次机会,去创建一个快餐方面的民族品牌”……他们的成功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支持,那就是激情!
从这样多实实在在的例子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激情是创业起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凝聚力,创业者自身的开创力、行动力等都需要激情去点燃、去推动,要想让创业理想早日在现实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业者绝不可以让激情缺席。
【创业经】
对于创业者及其追随者的创业行动来说,激情具有无影无形却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创业者如果自身缺少激情,自然而然就会导致员工工作激情和积极性的丧失。而且当创业团队整体丧失了激情,创业的发展火焰自然也就燃烧不起来了。
所以创业者务必要从自身做起,给员工一个充满激情示范和感染的工作环境,让激情始终伴随着创业进程行进,这样才能让创业的艰险过程充满温暖和乐趣,让自己和整个团队对创业始终充满信心和希望。
3.激情能感染他人,激情能带来成功
创业,只有你自己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我很有激情,而且通过我的激情来感染我的团队,让我的团队也有激情,这才是我的激情所在。——李开复
安德鲁·卡内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两种人不会成功:一种是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第二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
那么,什么能让人主动做事呢?——激情。它能够调动行为的主动,行为的主动又反过来促进激情的燃烧。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具备一种积极主动做事的心态,每天多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我们就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多的进步和认可,而这进步和认可对激情无疑是一种助燃剂。
实践证明,在创业过程当中,激情能够带来成就,激情能够创造成功。许多企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拥有创造成功的激情!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也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只有怀着宗教般的激情去投入工作,才能在这股内心动力的驱动下去获得成就。
李开复也认为,满怀激情是成功者必备的品格。的确,翻开人类历史画卷,哪一位登高一呼而天下响应的古今英雄不是激情澎湃之人?放眼商海,成功大佬、业内精英、商界领袖,几人不是内心漾溢着顶天立地、翻江倒海般的激情?不论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还是一个优秀的职员,都必定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的人。
那么,创业者应该怎样把自己身上的创业激情“传染”给自己的员工呢?李开复给我们提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创业者要设法让员工释放激情。
这需要创业者从引发员工的自我价值入手,自我价值是一个人最本真的追求。人刚出生时都是最直接地表达自己愿望的,但天长日久,本真被掩盖至遗忘,装扮和包装被当成了真实,人自己无法认识自己,就迷失了自我,使生活变得迷茫,缺乏责任与付出,缺乏内心永恒的追求。没有了目标,没有了愿景,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动力,人自然也便没有了激情。创业者应该帮助员工通过学习和培训,通过企业文化的感染,让他们找回自己的自我价值,给员工一个释放激情去追求的动力。
其次,创业者要通过自身激情的释放感染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