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当中,紫竹林应该是很大一片种着紫色竹子的林子。可是普陀山的紫竹林里没有茂林修竹,这真是让人大惑不解。观音的紫竹林去了哪里?还是普陀从来就没有紫竹林,紫竹林是想象出来的?
可是当人们问起紫竹林的时候,寺院的知客僧会拿来一块大石头,说:这就是紫竹林,并且开始讲紫竹林的传说。
传说普陀山上曾经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踞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什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化成一个老比丘尼,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蛇王自然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开道场普度众生呢?”菩萨说道:“你如果能现出原形,围绕普陀山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还是借山给我吧!”蛇王慨然说道:“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怎会不能?如果我绕不到,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蛇王挺起胸脯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原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地开始围山,菩萨就暗自施法把这座山慢慢地放大。蛇王不断地绕山,菩萨的山却不断地放大,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就连接不到了。菩萨见蛇王无能为力了,笑着对它说道:“现在你不能围绕三匝,还有什么话说?山该借给我了!”蛇王说:“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有什么本事吗?”菩萨说:“那很容易,我用手一指,这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就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来。
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由来了。
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回去做纪念品,普陀山的紫竹林原来是石头上的竹花纹。石头上出现一些特殊的纹样当然是地质和自然的手笔,但是为什么普陀山的石头上恰巧会出现紫竹的形象呢?这恐怕很难解释得清楚了。
◎观音菩萨为何时而男性时而女性
观音菩萨的信仰是经过丝绸之路,随着天马、葡萄和胡服一起传入中国的。
佛教中所说的观音菩萨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可是为什么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观音菩萨长着漂亮的胡子,完全是一个伟丈夫的形象,而宋代之后,观音菩萨却变成了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子呢?
在印度的佛教故事里,观音菩萨是没有性别的,他可男可女,因为菩萨已经超脱了生死,当然也就超脱了性别。可是唐代的观音为什么是男子模样?而宋代又为何成为一个美丽的女子呢?据说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观音的这许多变化,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佛教的演变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吗?
曾在普陀山修行达30多年之久的印光法师说:观音菩萨就像是天空的满月,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观音菩萨。大江大河里是一个满月,就是一勺水一滴水里,也是一个完整的满月。只要你看月亮它就会随你而动,“人若东行,月则随之而东;人若西行,月则随之而西;人若停住不动,月则不离当处。与此一月普现众水,随人随地各见全月,了无有异。”这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来处。在他们的观念里,观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他又是变化的,需要男子的时候,观音就是一个男子,需要女子的时候,观音就是一个女子;甚至需要多少个观音就出现多少个观音,需要什么样的观音就出现什么样的观音。
普陀的百步沙、千步沙就是领悟月的佳处,海浪日夜拍岸,涛声不绝。在大海的映衬下,一轮冰清玉洁的明月,恍若来自天外。站在这样的清辉里,月是一泓水,水是一泓月,这如水的月色便是美。美有时候很简单,简单得让人无法言语,有时候很复杂,复杂得让人难以解释,就像观音菩萨的性别问题;禅有时候很简单,简单得让人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一朵花和一个微笑来传达。而在普陀,禅就是水,观音就是月。
◎是谁在说法台前听法
普陀山不仅是一个海天佛国,而且还是一个到处都布满神奇传说的世界,在这佛国山水间徜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礁一石也是有知觉的,而且这些传说都与这佛界结下了不解的渊源。最典型也最奇妙的,当属位于西天景区的“二龟听法石”了。
在海天一色背景的衬托下,前面岩崖上似乎是多出来的两块石头,这便是“二龟听法石”。这两块石头轮廓分明,确实像是两只海龟,不但这两块石头的颜色与周围岩石的颜色是那么黑白分明,而且它们的质地和形状与周围的岩石也是那样的不和谐,简直使人怀疑它们是不是被人从其他地方运来故意粘在这里以招揽游人。
可是它们是纯粹天然的,大自然的神奇竟是如此的鬼斧神工。两只石龟,一龟蹲踞崖顶,稍作小歇,回首顾盼,似有等候之意;一龟缘石直上,昂首延颈,脉络尽现,一副着急模样。神态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二龟听法石前面就是观音说法台,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普陀山上还没有今天这些僧俗寺院,观音菩萨每天夜里坐在说法台上说法念经。在这海阔天空之地,每一个星光灿烂、月色朦胧的夜晚,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以及海里的水族都在这里如痴如迷地倾听观音菩萨那优美动听的说法念经。这事情却让东海龙王大惑不解,就派遣二龟前来探听究竟。怎奈二龟听得入迷忘了归期,化为了石头,便有了这千年如斯、万年如斯的景观长留于此。
也有传说说两龟原为一雌一雄,因尘缘未尽,在听法时眉来眼去、顾盼传情,所以被罚化为石。
听法的不只是海龟,还有水牛。相传当年水牛也来听观音菩萨说法念经,因为自己迟到了,感觉很羞愧,就化成了一块石头。可是这尊卧牛石是牛头朝外,牛尾对着说法台的,于是有人说观音在这里对牛谈经,因为水牛听不懂,想走,于是就留下了这牛头朝外、牛尾对着说法台的石牛。
不管是水牛也好,海龟也罢,它们其实都是石头,故事是人的创意,但是故事和自然的奇观完美融合在一起,也就让人觉得似乎故事是真实存在过的事实了。
◎山门为何60年开一次
普济禅寺是普陀山全山寺院中最大的寺院,它坐落在天鹫峰南麓,为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与其后锦屏山下的法雨寺、法顶山上的慧济寺构成了普陀山的主要观音道场,成为普陀山最主要的人文景观。
在风雨剥蚀与朝代兴替中,就算是尘世之外的佛门也是要受到影响的。普济禅寺有山门却不能随便开,就是和一位皇帝有关。
普济禅寺的山门有三个,三门并立,中为正门,较为高大,两边各为东西山门。普济禅寺的三个山门统称为“三解脱门”,即“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因此,三个山门分别为“空门” “无相门” “无作门”。奇怪的是这里的正山门一直紧闭着,来往的游人只能从其东西二山门出入。
正山门的紧闭,据说与乾隆皇帝有关。相传清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时来游普陀山,适逢傍晚的一场大雨,他来到普济禅寺躲雨,见山门紧闭,便奋力叩打山门。当值的小和尚禀报住持,住持见来者这样不懂规矩,一气之下便传话于乾隆,说就是皇帝老子来了也不开山门。乾隆一气之下,回朝后下旨此门永不能开。普济禅寺住持后来听说果然是皇帝老子来过,便苦苦恳求,乾隆顾及自己的金口玉言,便取折中之法,封此正山门只有在观音生日那天能开。谁知观音生日每60年一次,这正山门也就只好每60年才开一次了。
可是观音有三个生日,出生之日为二月十九,成道之日为六月十九,涅槃之日为九月十九。在这三个日子里到底哪个日子正山门才开,不得而知。
◎世界仅剩一株的树木现状如何
有一种树木在整个地球上只生长在普陀山,而且目前只剩下一株,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棵,它就是普陀山的鹅耳枥。这棵树与元代多塔、明代杨枝观音碑等文物一起被誉为“普陀山三宝”。据说来到普陀山,不看鹅耳枥,就算白跑一趟。这是棵怎样神奇的树呢?
1930年,植物学家首次在普陀山发现了这棵树。1932年,这棵树被命名为“普陀鹅耳枥”。目前它的成树在全世界只有一棵,就长在普陀佛顶山慧济寺的西侧,据说已经有200多年的树龄了。
出慧济禅寺后门,西侧有一树枝骈出、华冠蔽日的古树,这就是那闻名于世的“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雌雄同株,雌雄树身同根相连,从地表处分两头并列长出,上面的枝桠有的双枝并合,呈“V”形,所以又被称为“夫妻树”。它的树叶是翠绿的,呈椭圆形,顶端有点尖,叶子上面还披着细细的软毛,整片树叶有点像鹅的耳朵,这就是它的树名“鹅耳枥”的由来。
据说普陀的鹅耳枥是由缅甸僧人来普陀朝山时带来的,因其繁殖率极低,在其原产地早已绝迹,属世所稀有,如今为普陀一宝。因此它也就成了普陀的象征,成了佛界的菩提。
遗存的这株普陀鹅耳枥高约14米,胸径60厘米,树皮灰色,树冠微扁,它虽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风雨寒暑,历尽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挺拔秀丽,为普陀山增色不少。
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种树在普陀山上并不少见,可惜渐渐地枯死了,而且又因为鹅耳枥开花结果的时候经常有大风侵袭,所以结实率很低,在种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又常被台风吹落,所以周围基本上不见幼苗。加之普陀鹅耳枥是雌雄同株,雌花和雄花的花期相差10至15天,很难相互授粉,所以在野生状态下一直没有繁衍。既然普陀鹅耳枥的雌雄花期是错开的,那么它的第一棵树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一个难解的谜。
鹅耳枥在野生状态下难以繁衍,那么,通过人工繁育呢?
据说20年前,南京植物园和杭州植物园克隆普陀鹅耳枥成功,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现在已经有5株普陀鹅耳枥,并且已经长到1米多高。
然而普陀鹅耳枥依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一棵。
法雨寺有一口万斤大锅,能煮二十四石米的饭,可以想见当时僧侣之多,香火之盛了。那个万斤重的千僧大锅,现在已常年不用,因为锅大僧少,英雄已无用武之地了,只有供游客们参观,善男信女们去拜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