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人类毫无顾忌地捕杀各种野生动物而促使物种灭绝。长期以来,出于食物和商业目的需要,特别是野生动物的国际走私和贸易所带来的高额利润,使有些人为了金钱不惜将法律、道德置之脑后,转而对野生动物痛下杀手。位于几内亚湾的科特迪瓦,原名象牙海岸,曾是一个盛产大象的国度。然而,从1950年到现在的短短40多年间,象牙海岸的大象竟从10万头锐减到1500头。偷猎者为了获取珍贵的象牙,不择手段地捕杀大象。非洲的大象年捕杀量高达6万至12万只,如此下去,以后将不会有大象了。过去,在非洲大陆的山川沼泽和原始森林中普遍有犀牛足迹,这种温顺可爱的动物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然而近年来,由于犀牛角价格昂贵,所以捕杀犀牛的活动在非洲愈演愈烈,非洲白犀牛已濒临灭绝,黑犀牛的数量15年来减少了90%。如今的非洲旅行者再也不怕曾活跃于河中的鳄鱼的袭击了,因为为了制作时髦的鳄鱼皮手提包,鳄鱼已到了灭绝的边缘。熊是童话中经常出现的角色,也是动物园和马戏团备受小朋友欢迎的明星。然而,憨厚、粗壮的熊在无所不为的人类面前也只能俯首帖耳,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西欧,一些世界上珍稀的熊类挣扎在死亡线上。西欧的熊家族只剩下6个很小的种群,其中数量最少的种群只剩下4只熊。法国境内的熊数量不超过9只,1998年还有一个农民射杀了1只。西班牙仅存的70~90只熊,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诱杀狼的毒药和为野猪设的陷阱之间,不知什么时候会遭遇不测。
在肆无忌惮地宰食野生动物和盲目无知地破坏生态环境两股狂潮的冲击下,我国广西的野生动物资源,无论是珍稀国家保护种类,还是肉食、药用、经济毛皮及两栖爬行类,均已濒临灭绝。灵长类动物是广西野生动物的优势种群,在全国17种中占有9~10种,数量居全国之首。然而,广西境内几乎所有灵长类动物都未能逃脱被捕杀、食用的悲惨命运。据野生动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吴名川记述:早在1959年,广西有关部门就捕捉了16263只活猴供给前苏联。1964—1978年,河池地区外贸共收购活猕猴10233只,全区年捕杀猕猴不少于4000只。1980年,广西每年平均收购活猴达2万多只。更有甚者,珍惜美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黑叶猴一个时期竟敞开收购。被国外称为像谜一样的鸟——海南虎斑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30种鸟类之一。我国广西扶绥县东门镇驮达村那荒屯、驮洋屯一带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已知的这种鸟类繁殖地,就是这极濒危的物种,当地居民还在继续捕杀,这些年已捕杀了70只左右。目前,整个种群只有10~20只,由于海南虎斑鸺觅食的池塘水质严重恶化,鱼类近乎绝迹,对海南虎斑鸺的生存繁衍也构成很大的威胁。堪称“稀世之珍”的坡鹿,仅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因其数量极少而成为动物中的极品。就是这“稀世珍宝”,人们并没有很好地加以保护,而是疯狂地捕杀据为己有。因为对于坡鹿产地的人们来说,不仅鹿茸是高级补品,而且鹿肉、鹿骨、鹿胎、鹿皮等无处不是宝,所以求之者越来越多,而坡鹿则越来越少,人们疯狂地捕杀将坡鹿推到了覆灭的境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野生动物制品走私案,更令人触目惊心。2000多个生灵遭到捕杀,其中11只印度虎、孟加拉虎,100多只豹,千余只藏羚羊和无数的其他珍稀动物皮、骨头铺了满满一地,它们美丽皮毛上那一个个弹孔在向人类发出愤怒的控诉。它告诉人们,如果人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武器的先进,就剥夺了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那么人类迟早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人类今天遇到的种种困难有许多起始于昨天的错误。而今天,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有失误。科学家警告说:如果我们再不行动起来,未来的20年将是晚白垩纪以来大量物种消灭时期。强烈的责任感激起了世界许多国家采取共同行动,世界著名的专家、学者成立了考察队,深入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以便人工驯养和繁殖,建立自然保护区,给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签订全球性的保护公约,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凡此种种既是生物物种的福音,更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巨大进步,因为我们终于理解了“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的真实内涵。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国政府颁布了各种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规章和保护措施,对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给以法律制裁,并先后与英、美、法、日、德、丹麦、荷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往,开展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到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926处,其中吉林长白山、云南西双版纳、四川卧龙、贵州梵净山、湖北神农架、广东鼎湖山等1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使多种生物物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
人类亡羊补牢,为时尚为不晚。
大观楼上观碧水
中国的云南省,以其省城——“春城”昆明市的明媚气候而闻名于世。昆明市,又以它那得天独厚的一泓碧水——烟波浩渺的滇池,成为中国南方的名城胜地。古往今来,不仅云南省的人为滇池的风光而自豪,所有的炎黄子孙也都以有这样一颗高原明珠而感到骄傲。
历史上,赞美滇池的文学力作不可胜数。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孙髯翁在大观楼所撰的180字长联最为脍炙人口:“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空,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200多年前,这幅长联与滇池雄浑秀美的景色,相得益彰,赢得了“海内第一长联”的美誉。
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滇池污染的严重性达到了使人震惊的地步。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滇池草海的面积有32平方千米,处于一种自然界形成的良性生态平衡状态,有很强的自我净化能力。正是这片水体,几千年来,维持着滇池水质的清洁,成为昆明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并且在工农业生产用水、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短视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草海水面缩小到仅8平方千米。在水面急剧缩减的同时,昆明市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量却是有增无减!滇池草海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良性的生态平衡无可挽回地崩解了。
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有机磷等含量的增加,草海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蓝藻大量繁殖。加之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腐烂的有机物和泥沙大量淤积在湖底,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和表面疯狂生长的蓝藻,“上下夹击”,导致水生生物的多样性衰减,生态环境破坏。
昔日碧波荡漾的湖水,不仅失去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气势,甚至水面已经泛不起涟漪了。滇池草海里的水被检测出包括致癌物质在内的72种有机污染物,许多植物和特有的鱼类已经灭绝了,原本以秀丽景色闻名中外的“高原明珠”,从此失去了它的光泽。
滇池的污染严重地制约了昆明市、滇池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云南省、昆明市,为滇池的污染付出了极其沉痛的代价。这种沉重,又使人警醒。
党中央和国务院把滇池列为“九五”期间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同时,强制性的要求相关单位在控制排污方面,必须执行“零点行动”。1998年云南省设计了“零点行动计时牌”,借以督促和鞭策全省各界,积极投入滇池治污战斗。这犹如敲响了催征的战鼓,一场气势磅礴的治理滇池的战斗在高原展开。
然而滇池污染的教训又是非常深刻的。为了还滇池以碧水清波,云南人民在与污浊的较量中,才真正尝到了“覆水难收”的苦涩滋味。政府拿出30亿元人民币,本以为让滇池“脱胎换骨”绰绰有余,可是大把的钞票扔了进去,滇池的水质变化不大,真是让治理者“摸不着深浅了”。更为严重的是,当全省人民信心十足、滇池的治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时,滇池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蓝藻蔓延,10千米长的沿岸水面已完全被蓝藻覆盖,水上游船也被蓝藻包围着靠不了岸,滇池公园里,沿岸的道路、草坪被打捞上来的蓝藻占据,堆积的蓝藻近一人高,蓝藻的恶性蔓延,再次加大了治理难度。有关专家认为,滇池蓝藻裂变之快,可以说到了“生态癌”的阶段。这种尴尬的局面,使所有参与治污行动的人们的心灵感受到一种巨大的震撼:正是人类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对人民的血汗的无可奈何的“投入”——投入了一池“污水”之中。科技人员、管理工作者以及所有参加滇池治污行动的人们,都在细细地品味着一则古老的真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他们经过第一阶段的治污,才真正认识到与他们世代相伴的滇池,由于人类不恰当的行为,而患了沉疴大病。彻底治好滇池的病,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辛努力。
在昆明举行的“99世博会”,确定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无疑表明,云南人和整个中国,经历了污染造成的切肤之痛后的一种醒悟。
醒悟,就值得欣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湖碧水是我们的义务和历史责任。
1999年4月9日,春城昆明阳光灿烂,云南“人与自然”大型科普活动在昆明东风广场拉开帷幕。许多关心滇池治理的热心市民,相互传阅着滇池综合治理“零点行动”的有关宣传材料,并在滇池治理的万人布上庄严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以表达对滇池这颗“高原明珠”重放光彩的期盼。许多人动情地说:“作为一个昆明人,我们从小喝滇池水长大,滇池是我们的母亲湖,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好母亲湖。”
希望每一位读者,看完这篇小文,也能产生一种由衷的期盼:当我们有幸登临昆明的大观楼时,看到的是,正在或者已经恢复了青春光彩的五百里滇池。
让绿水青山长存
旅游活动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川大地以其秀美和特有的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美好的景物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四川省南坪县岷山脚下的九寨沟、黄龙寺就是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的自然界的杰作。它们以青藏高原边缘特有的蓝天白云之下的错落群峰、流泉飞瀑、如梦似幻的串珠状的湖泊、伴着晶莹雪峰的变化难测的景群,争得了“神话世界”的美誉,双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九寨沟——著名的树正瀑布
成名之后的九寨沟和黄龙寺,与其他许许多多的旅游区一样,日复一日地迎送着不尽的游客。游客们的“吃、住、行”等,也给旅游区带来了与日俱增的负担。
以九寨沟为例,本来它的迷人的魅力是植根于蓝天、白云之下的雪峰和苍翠欲滴的莽莽林海,尤其是仰仗着时而进泻、时而恬静的那一条又一条的、一泓又一泓的水。长期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称誉九寨沟的那些“海子”为“天下第一水”。
就是在这“天下第一水”的水旁,人们曾经目睹了如下的一幕:
有一天,许多中外游客情趣盎然地在一池宁静的海子边,欣赏着天地造化灵秀奇巧的作品,海子中那些起伏的青苍、浮动的白云、乘空嬉戏的游鱼。人们都轻轻地移动着自己的脚步,小声地交谈。似乎谁都怕不小心打破了这份宁静,惊醒了这“偷得半日闲”难得的“畅游仙境”的梦。突然,来了几位打扮入时的青年男女。他们的手提录音机中,发出摇滚乐的刺耳的高音。他们旁若无人般地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高声喧哗,他们毫无顾忌地戏弄水中的游鱼,把果皮、面包渣投向那与蓝天白云相映衬的宁静水面。水中的山峦被扭曲了,蓝天白云被污浊了。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有人规劝他们停止这种行为时,一个小伙子却蛮横地说别人是在多管闲事,一位姑娘还振振有辞地说“不喂,这些鱼怎么活?它们对我摇尾、吐泡,是在向我道谢呢。”自认为是“高贵”、“潇洒”的朋友们,难道不应该深长思考一下这种现象吗?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附近的另一处海子边,一些港澳同胞和外国游客,正在挽起裤腿和袖子,把不知什么人丢弃在海子中的污染物捞出来。
面对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和做法,一位外国友人一边摇着头,一边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问同行的中国人:“每个民族都把自己世代生息的土地比作‘母亲’。而他们(指那些中国的青年男女)在这举世无双的如画的风景(区)里,为什么如此这般地践踏自己的‘母亲’呢?!”
我们想,每一个有一点点良知的中国公民,面对这种场面,听了这样的问题,大概除了脸面发烫、浑身冒汗之外,是很难作出回答的。
发生在九寨沟的这一幕,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在电视台的节目中,许多人都还对如下的场景记忆犹新:一批登上了中国的万里长城的国际友人,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弯下腰捡拾游客丢弃的各种废弃物。他们像九寨沟的那位朋友一样,对一些中国游客的做法大惑不解,对另一些中国人对这类现象的熟视无睹也不能理解,他们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呼唤中国公民的良知,保护大自然,保护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的这些宝贵遗产。
写到这里,笔者也感到自己手中的笔变得十分沉重。是啊,中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不能珍惜和爱护呢?作为普通的中国人,作为一名旅游者,我们应该给后来的游客留下些什么?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呢?
同享大地的馈赠
1859年6月,在美国内华达州弗吉尼亚市附近,发现一个属于世界上最富的金银沉积矿——康斯托克矿。寻找发财的勘探者、商人和其他企业家从四处云集而来,这个小镇很快成为繁荣的矿区。到19世纪70年代,弗吉尼亚市的人口已猛增到3万,金银产量达千万美元。然而,康斯托克矿很快开采殆尽,矿工、商人和其他人纷纷离去,当地经济崩溃。19世纪80年代,弗吉尼亚已成为一座不到1000位居民的弃城。如今它的人口更少,仅靠前来观赏昔日兴盛时代遗迹的旅游者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