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探测手段逐渐科学完备的基础上,人们发现,这一现象可以始于任何季节,而且范围并不限于秘鲁沿岸海域,涉及赤道中、东太平洋广阔洋面。人们就将这种太平洋赤道一带的海水温度连续6个月比一般年份高出0.5摄氏度以上的异常增温现象,定义为“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前几个月,赤道表层暖水大规模自西向东移动。热带多雨带也随之东移。原来干旱的赤道太平洋东部降水量剧增,有时造成严重水灾。本来多雨的赤道太平洋西部,却出现干旱。由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升高,使沿岸生物大量死亡或潜逃,海鸟因失掉食物而迁移。
海洋强有力地控制着气候变化。作为年际气候变化中最强的信号,发生在热带海洋的“厄尔尼诺”现象,通过与大气相互作用,在全球引起气候严重异常,从而引发多种气候灾害。其中,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秘鲁、印度、中国等环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气候所受影响较大。
大西洋是否也存在“厄尔尼诺”现象?目前还没有一致结论。但是,科学家发现,最近30多年里,大部分太平洋的“厄尔尼诺”年,大西洋非洲沿岸的海温也比较高。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什么今年我国北方普遍高温;而南方地区却大雨如注。
科学家认为,这种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南涝北旱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今年,在热带太平洋西海岸,干旱普遍发生;在太平洋东岸,阿根廷、巴拉圭、秘鲁、厄瓜多尔、美国等许多国家洪水泛滥;美国大部分地区遭受本世纪以来最强寒流的袭击,欧洲大部分地区也遭受酷暑侵扰。
据统计,“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2—7年出现一次,它的发生没有确定的周期,但有强弱之分。从1864年至今,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近30次。进入9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越来越频繁。它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是洪水、干旱和风暴。
巴西宣布,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一年度的咖啡产量将锐减;厄瓜多尔的海洋学家忧心忡忡地指出,包括企鹅在内的许多海洋动物将被迫“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家园;智利政府则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自然灾害肆虐智利;哥伦比亚北部沿海地区持续数天40摄氏度的高温,导致火灾频繁,仅7月份就有616起森林火灾,900多公顷林木化为灰烬。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地处太平洋西岸的我国,同样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严重威胁。人们不会忘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我国一般会出现南涝北旱。1991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大量研究表明,每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我国的旱涝分布都有较大变化。今年我国北旱南涝的形成就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从6月份开始,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持续少雨高温,华北、东北西部部分地区出现了有记载以来同期的最高温度,全国受旱面积达3亿亩以上。在北方干旱的同时,南方汛情来得早,全国受灾面积6000多万亩。
“厄尔尼诺”现象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已成为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自然现象。
〖MZ(2H〗美科学家认为环境恶化将影响世界农业〖MZ)〗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16日发表报告指出,世界环境的恶化日益严重,开始给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如果不采取措施阻止环境继续恶化,未来世界粮食生产将面临严重挑战。
布朗的报告说,全球环境恶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森林面积的缩小导致降雨量减少,而降雨时又容易发生洪水泛滥和水土流失,使土地日益贫瘠;无节制地利用和浪费水资源,其结果是地表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农田缺水灌溉;工业排污和汽车废气等导致的温室效应,引起了气温升高和干旱。这些都会影响农业生产。
报告举例说,哈萨克斯坦的风沙及其他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使其耕地面积从80年代到90年代的10年内减少了30%;而且单位面积产量下降;巴西毁林造田,导致水土流失,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结果变成了美洲地区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沙特阿拉伯过分利用地下水来发展粮食生产,结果由于地下水急剧减少,灌溉出现困难,加之其他因素,其粮食产量在1994至1996年减少62%;美国的高温气候使其在近9年内有3年粮食减产。布朗还警告说,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供水紧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而世界许多国家的工业化又使大面积耕地被工厂、公路和城市建设所占用,其结果是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1950年世界人均耕地为0.23公顷,到1996年,人均耕地只有0.12公顷。布朗估计,到2030年,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到0.08公顷。
布朗说,世界各国应该立即采取措施来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他建议开发太阳能、风能及水力资源等来替代植物燃料;同时增加农业研究、耕地保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的投资,并采取措施减少非农业占用耕地,减少城市居民及工业方面用水浪费现象,以便为未来农业生产创造合适的环境,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MZ(2H〗埃尔弗现象〖MZ)〗1993年,美国飞行员约翰,哈默斯特罗在佛罗里达商业航线上飞行时发现了一个奇异的大气现象:当飞机飞离一片雷雨云时,只见无数可怕的深蓝色火舌向上窜动。在天文学上,这一发生在雷雨云上方电离层的火光及其类似现象统称为“埃尔弗”,它显然有别于一般闪电。
据有关报道,“埃尔弗”通常距地面90公里,表现形态各异且有分群特点,其火光均呈红色,闪亮的光芒也可以是深蓝色,持续时间一般不到一秒钟,而火光向上方扩散的速度可达到100公里/秒。
科学家对雨云上方50—85公里的电场强度所作的测试表明。由强大闪电振荡形成的电场强度每米只有数伏特,因而不足以击穿空气。那么,在数十公里以下的闪电最终能照亮高空稀薄的大气层,其补充能量到底来自何处呢?
设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市的国际实验室的埃尔弗问题的首席专家尤里?塔拉年科认为,补充能量来自宇宙。
当高能宇宙射线照射高空大气层后,就会立即电离出氮、氧原子,并进而分裂成电子。如果这一过程发生在闪电下方,那么其放电就将沿高速电子流的上方扩展。这样一来,电离的原子越来越多,而高速电子数量的增加也将形成雪崩之势。因此,按照塔拉年科创立的理论,不同形态的埃尔弗只不过是同一类高空放电现象的不同表现而已。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埃尔弗现象只有在一种叫正电闪电的条作下才能生成,这种闪电不是乌云射向地面,而是从地面射向乌云,其间的发生率只占全部地云放电现象的5%。因此,有些物理学家就认定正电闪电所具有的高能量就拥有在高层大气发光的能力。
最后一种解释是,埃尔弗现象就是在X射线。紫外线及普通闪电辐射的共同作用下,高空稀薄空气产生的发光,因此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目前,这三种理论都在作进一步的检测。而有关权威人士认为,从根本上揭开这一现象的奥秘,将对深入了解大气环流的变化因素乃至航空航天安全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MZ(2H〗21世纪:海洋时代〖MZ)〗大海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故乡。在海洋深处,还有一片神奇的世界,却鲜为人知。那里,丝毫没有光线,水温奇冷奇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后一块未开发的领域。
广阔的海底,布满沟沟壑壑,那里不仅有足以容下喜马拉雅山脉的海沟,而且有一条绵延5万公里,横亘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巨大的海底山脉,通过对海底山脉岩石的分析,为新出现的板块理论找到了有力的证据。
科学家们在海底还发现了一种奇特景观:热泉。它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副产物。热泉附近不仅有难以计量的矿产物,如锌、铜、镍、锰、钴、金、银、铁、硅和硫化物等,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漆黑一片、水温度达三四百度的热泉附近,竟然发现了一些靠吃硫化物生存的管状蠕虫和蛤类等动物,从而证明,地球上最早的有机物可能是由化学而不是光合成的,海底热泉口也许是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最佳实验室。
热泉口附近还有一种耐热细菌,可以从中分离出一种对遗传工程研究和制药业都很有用的DNA聚合酶。这种酶可以加速聚合酶的链式反应,从而诞生了一门新的生物技术,使科学家们能够把数量极为稀少的DNA,包括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中的DNA,迅速克隆出万亿个复制品,从而对改善动植物的品种质量、挽救濒危动植物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对海洋物种数量的估计,猛增到1000万甚或1亿种,比过去推测的20万种多数百倍,包括小鼻涕虫、蜗牛、螃蟹、毛足虫、纽虫、海葵、海虱和海参等。如此繁多的生物种类,对目前的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改变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看法。研究这些海洋生物的食物网,可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海洋食物资源。
专家们预计,今后几十年中,海洋开发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将大大超过航空航天,“21世纪将是海洋时代”。
〖MZ(2H〗海洋是个大药库〖MZ)〗“向海洋进军!”这是当今世界一个响亮的口号。
深邃辽阔的海洋,不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物资源和食物资源,而且还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大药库”。
有一种长达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的巨藻,从它身上提取出来的物质,可以应用于几百种药物制剂之中。警如,从巨藻身上提取的一种酸,加工后可用来消除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锶90。
锶90是各种肿瘤疾病和白血病的激活体。锶90的被消除,对健康无疑是有利的。
从红藻身上,人们可以提取出良好的抗病毒物质。用这种物质制成治疗感冒的药物,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从一种叫做“球鱼”的鱼类肝脏中提取出的镇痛新药,用于解除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感,效果非常理想。
科学家们从浮游生物体内发现了某些具有抗菌素特性的成份。他们从一种俗称“海石花”的毒性珊瑚身上成功地提取出了一种剧毒物质,往往只需尘粒大小的剂量,就能致人死命。
但是,这种毒素是治疗白血病、高血压、天花、肠道溃疡和某些癌症的有效药物,也是理想的麻醉剂。
在加勒比海地区生活的珊瑚虫体内,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天然的前列腺激素。目前,科学家已能运用最新技术,从活体珊瑚身上提取这种物质,用于治疗气喘、神经衰弱和心脏疾病。
从生活在太平洋中的七星鳗身上,医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可用于治疗心律失调的物质。这是一种强烈的心脏兴奋药物,只需服用区区微量,就能使心脏输出的血液成倍地增大,以挽救心力衰竭者的生命。
实际观察和解剖表明:鲨鱼是很少有患癌症的,即使是将癌细胞活体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移植到某些鲨鱼身上,结果也是劳而无功,白费心机的。这是因为,鳖鱼身上能够分泌出一种抑制癌细胞的化学物质。这样,就从另一方面诱发人们去尝试着从它们身上提取抗癌物质。
现在,人门已能从鲨鱼软骨内提取出一种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管内斑块功效的“硫酞软骨素”。这种物质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脂及改善动脉供血不足,对治疗心脏病有一定效果。
在甲壳动物中,例如在一种大型的、体重达2千克的“贵族蟹”身上提取出来的一种溶胶物质,为制药工业的兴旺发达开拓了一条捷径——它可以使药品的检验时间由几天而缩短为仅需几秒钟,从而极大地加速了药物生产的全过程。
又据报道,海螃蟹体内含有一种MFL的奇妙物质,当它的“手脚”被折断时,这种物质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用不了多久,“骨折”部位就能自动愈合,并长出新肢。最近,美国科学家已能从蟹体内成功提取MFL,并对低等生物的断肢进行实验,获得可喜的再生效果。目前,部分医院已将MFL应用于临床实践。
俄罗斯和一些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还从几十种鱼类的体内成功地提取了“河豚毒素”。这种剧毒物质价格贵得惊人,据说每1000克的售价竟高达一亿八千多万美元,因为这种东西在临床上的用途极为广泛,而且其作用又是任何别的药物所无法取代的。
科学家们还发现海洋中那些软体动物体内含有用以自卫的、成分独特的分泌物。有一种猩红色的海绵的分泌物中含有一种叫做“埃克青奥尼”的毒素,对过滤栓病毒具有强大的抑制功能,可制成治疗结核病和某些血液病的特效药。
海蛇可谓是地球上毒性最烈的毒蛇了。但科学家却发现它的毒汁中含有天然抗毒血清,所以自身不会中毒。医药专家将抗蛇毒血清处理后,提炼出来的药物不仅治疗各种毒蛇和毒虫咬伤,而且还是治疗风湿麻痹、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疥癣及癌瘤等顽症的特效药。
从生活在北极附近洋面上的海藻身上,科学家们又成功地提取出了一种生化活性物质——植物激素。使用这种植物激素,可使马铃薯长得很大;使葡萄长得又大又甜,每串都有七、八斤重。
我国有着广阔的海域,海洋药物资源极为丰富,“向海洋要宝”,“向海洋索取药源”,我们有着优越的条件。
〖MZ(2H〗深层海水——来自洋底的财富〖MZ)〗近来,日本出现了一股利用深层海水的热潮。
所谓深层海水是指藏于距离海面300米以下的海水,这种从海洋深处汲取的水以其营养丰富、温度低、清洁少菌的三大优势而备受现代日本人关注。
在一般情况下太阳光是无法射入洋底的,这就使得洋底有机物的分解速度远远超过其合成速度,在有机物大量分解过程中就能够产生出丰富的含氮和磷的营养成分。并且,这种来自海底的水的温度一般都维持在1—9摄氏度,从而也占有低温的优势。
由此,人们如果充分利用深层海水的这些优点便可以得到很多益处。首先,深层海水为深层鱼类的人工养殖找到了突破口。以前饲养生活在300米以下的鱼类水源一直是个大难题。其次,龙虾及虾苗利用病原杆菌少的深层海水从而可以大量生产,成活率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