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教师公文包-科技之窗
46349800000014

第14章 天文地理(4)

深层海水还可用于开发健康食品。在这一点上,日本高知县海洋深层海水研究所走在前列。这座研究所地处海湾,每天可以从距海岸2公里、水深320米处抽取近920吨的深层海水,这些海水除了养殖海豚、鳍鱼、虾苗外,还用来加工豆腐、酱油、咸菜等食品,深层海水发酵快的优点不仅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使生产出的食品更加香甜可口,味道独特。同时,还有一些造酒厂利用深层海水酿酒。高知县以生产清酒闻名的汕头造酒厂就专门用深层海水酿造出了一种名为“土佐深海”的特殊清酒。生产这种酒,首先利用一种特殊的薄膜、采取逆渗透技术对海水进行淡化,然后再加入0.3%的深层海水,借助酵母进行发酵酿造。这种酒的最大特色在于酒的酵母菌总是活的,口味柔和,女士十分青睐。高知县室户市深层海水利用协会还开发出了一种带有柚子、蜂蜜等水果味的深层海水饮料。饮料中含有3%的深层海水,味道十分爽口,并且有利于促进健康。协会负责人表示,不久将要设立一家专门开发生产深层海水商品的新公司。

在日本,深层海水多方面的利用价值使得其应用前景相当广阔,已经填补并开辟出了一个新的生产领域。据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日本已有北海道、东京、千叶、三重、新鸿、鹿儿岛、冲绳等16个地方政府具备抽取和开发利用深层海水的能力。

〖MZ(2H〗如何减少地震伤亡〖MZ)〗在我国,地震灾害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不久前发生的张北地震,尽管震级不算大,但造成的伤亡人数众多。据统计,1949—1991年我国因地震灾害死亡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口总数54%;本世纪全世界地震灾害死亡人数我国占53%;本世纪世界上两次死亡20万人以上特别严重地震灾害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23.4万人罹难;另一次就是众所周知的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夺走24.2万人生命。

如何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是我国制定的10年防震减灾目标的关键。其最重要一点是要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通过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让人们增强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个人心理素质的强弱,决定一个人在大灾面前能否采取正确措施而脱险逃生。我国曾经对唐山地震中的幸存者进行调查,绝大多数逃生者都是心理素质较强,震时采取正确应急避震措施而避免了伤亡。而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来自平时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

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它有其自然属性,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律。

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它以弹性波形式释放能量,让我们感觉到发生地震并造成破坏。地震产生的弹性波概括起来有纵波P和横波S两种最基本地震波。当纵波P和横波S投射到地面时,便激发沿地面传播的瑞雷波R和勒夫波Q等两种面波。我们首先感觉发生地震是先到达的速度较快的纵波,尽管震动强烈一般不造成破坏。约12—20秒以后才到达的是横波和面波,建筑物强烈摇晃以致倒塌。那么,在这宝贵的12—20秒时间里,除楼下门口的人来得及逃离现场外,绝大多数户内人员是来不及逃脱的,加上震时门窗变形要安全往外逃生更不容易。这时,最佳逃生方法是——因地制宜、就近避险。

家庭成员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或躲在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内;在校学生也应听从老师安排,躲在课桌下,不要随意乱跑,或爬窗、跳楼等;在影剧院、游艺场、地铁、商场的人,也应迅速就地躲避,注意保护头部,切不可一齐拥向出口处。只有等震动间隙(根据新疆震区的经验约1分钟后),才可有序地撤到户外开阔地,如操场、街心公园等。据日本阪神地震的教训,切忌到立交桥下避险。

要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平时就应有防范意识。首先建筑物要达到抗震设防标准,正如前苏联著名地震学家安德耶夫在评论“亚美尼亚地震”时说的:“科学暂时还不能保证预报地震,更不能防止地震,然而,却能做到抗震。”张北地区的教训就是当地建筑物绝大部分是不具备抗震能力的“干打垒”农舍。其次,在居民住宅楼内平时应保持通道畅通,有不少人习惯占用公共通道堆放杂物,震时不利于人员疏散。再者,居家应尽量减少悬挂物,较高家具上不堆笨重物件,以免掉下伤人;室内高柜应采取相应加固措施,以免倾倒砸伤人,尤其是老人、儿童的寝室不宜放置高大橱柜。

总之,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预报技术目前尚不过关,然而,通过综合防御是可以达到减轻灾害目的的。

〖MZ(2H〗在日本感受“地震”〖MZ)〗日本1995年1月17日发生阪神大地震,造成了5480人遇难,3万多人受伤,20万栋房屋被毁,共计约10万亿日元的损失。然而,当我随中国青年代表团穿行于神户那高耸林立的大厦、繁华的南京街,与面带微笑、身穿和服、迈着匆忙碎步去参加节日庆典的日本姑娘擦肩而过时,却怎么也无法把他们与几年前的那场灾难联系在一起。可是,当我在东京消防厅防灾馆亲身体验“地震”之后,我感悟到,日本人民非但没有放松防灾这根弦,还从那场大劫难中吸取了教训,总结出了一整套预防、应急、救灾、重建等综合防御措施。

在东京消防厅的防灾馆,领我们体验“地震”的是一位近60岁的慈祥老人,他先给我们播放了文体电影“阪神大地震”,使我们仿佛置身那场灾难。然后,又看录像片,通过两个家庭在遇到地震时的不同反映,告诉我们有准备就泰然自若,无准备则惊慌失措,给我们上了地震基本应急知识一课。接下去就是真正的“地震”体验了。我们是男女各一组,先后在一间布置得很好的“家里”等待“地震”的来临。虽然知道这一切都是模拟演习,可心里也难免有些紧张。那位老人一按电钮,“家里”的地板突然剧烈摇曳起来,只觉天旋地转,两腿不听使唤,想到正在燃烧着的炉火,我还是步履踉跄地关掉炉灶上的火,这时同伴也已打开了门,只见电灯左右摇摆,墙上挂着的东西叮当作响,再也顾不得许多,我们急不可待地窜到了桌子底下,紧抱桌子腿。待一切恢复平静之后,电脑显示出刚才的震级为6级弱。那位老人对我们还是手下留情,而另一组就有些在劫难逃了。他们遭遇的是7级强震,慌乱之中只顾钻桌子而忘了关火、开门,待他们醒悟过来,又冲出去时,靠在墙边的柜子(橡皮柜子)已砸在他们身上,有的趴着,有的跪着,乱作一团,令人忍俊不禁。但每个人觉得还不过瘾,还想再来一次。随后我们又进行了烟、灭火、急救等体验。先进的设备和亲身体验的方法委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了解,包括消防厅在内的这座防灾馆,是3年前东京都政府专门拨款130亿日元修建的,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至今已达25万人次,而且全部是免费的。它的目的就是让人们通过体验,掌握防灾的知识和能力,以应付突如其来的浩劫。

如果不是耳闻目睹,我根本认识不到日本人的防灾意识是如此之强,走在日本的街道上,避护所的标牌随处可见;日本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抗灾演习;中、小学都有关于地震知识的课本。在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中,人们只要掌握其一般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就完全有可能保存生命。发生灾难的时间虽然无法准确预测,但是人们可以利用平时所掌握的知识,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将灾祸的损失减少要最小。

〖MZ(2H〗雾:人类饮水新资源〖MZ)〗世界银行负责环境发展的副处长伊斯梅尔?塞拉尔丁不久前在一次国际性研讨会上断言:本世纪全球发生的许多战争都是为了争夺石油而引发,而到下个世纪,世界战争的导火线将会由石油变为水。其实,早在1973年3月联合国召开的世界水资源会议就已经向全球发出了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上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将是水的危机。”如今,这一警告不幸已成为现实。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82个国家严重缺水。全球有19亿人饮用水不足,14亿人喝不上卫生的水。饮用不干净的水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八十的疾病,并使每年100O万人死亡。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如何解决水危机?这一方面要求人类重视节流,提高现有水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开发新的水资源。目前,除向大海要水外,大气已成为重点开发对象。科学家们认为:大气是个天然水库。据统计,地球表面约有30%被云层覆盖,一块不大的积云,所含水分重达10-100万升,人类早已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大气要水。而除了云以外,雾也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对象。雾是水的同质异态物,可以直接转化为生活和生产用淡水。捕雾取水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干旱的山区、沙漠地区及海岛等解决供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一门新的学科——“雾水工程”正在兴起。

雾水工程的原理非常简单,雾是由密度很大的细小水珠组成的,可以吸附在各种物体的表面,遇冷就会结成大的水珠,凝聚成水。为了从雾中大量取水,采用导热快的金属如铝、铜等制成表面光洁的圆筒或槽筒,竖立于多雾的空气中,其表面附着的雾便会很快凝集成水,在沙漠地区和一些内陆盆地,晚上空气湿度大,海岛及海边白天。晚上湿度都很大,均可利用这一原理从雾中取水。智利圣地亚哥以北600公里的琼贡戈村,地处阿塔卡马沙漠,背靠圣金佛山,白天气温很高,雨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生产和生活用水十分紧张。但是,圣金佛山顶是一多雾区,且湿度很大。该国科学家就在山腰装置了巨大的雾水转换装置,每夜可集水10万多升,从而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