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棉花,拼的是手脚快。
据徐大姐说,赵福军干手上的活,连当地妇女都不是他的对手。
如果说赵福军在刚开始捡棉花时创下的三连冠是因为他干手上的活很在行的话。那么我在家乡干手上的活,则没有这个优势。虽然我在插秧时也没有输给过谁。但那是在多数妇女不参加插秧的情况下,男人们之间的较量。
记得我还是个小学生,在暑假期间就参加了集体的劳动,开始只挣25分工一天。一个全劳力妇女挣80分工一个劳动日,一个全劳力男人挣100分工一天。我到新疆捡棉花的时候,已经是个老社员了。
我的双手,虽然从小就爱上了劳动,并且得到了锻炼,但是在速度上,却不占优势。
自从包产到户后,干活主要是自家屋里的人在一起,在干手上的活时,我觉得还不如我的父母、哥哥、嫂子、妹妹。
我与家人比较,干手上的活不行,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我认为,作为一个男性农民,能力应该体现在肩膀上。当然,由于我身材壮实,也又力气担抬。在府南河工地和拆房队我能够抬起两三百斤重的水泥坨和楼板就是证明。
我在家的时候,干手上的活不行,主要原因是,我认为手上的活都是婆婆妈妈的,是女人家干的事,用不着我一个大男人去干,所以没有去深入地专研,如果我对手上的活深入地专研一下,可能还是比较行的。
由于我在家人中,自己都觉得干手上的活不行。所以,我来新疆捡棉花前,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取得多好的成绩。只想过到新疆来见见世面,并努力多捡点棉花,多挣点儿钱回家。
即使我在全队连续两天拿了第一的情况下,也不认为这个优势能够保持下去。
我不认为好成绩能够保持下去的原因是,凭我这点小本事就能坐稳全队第一的交椅,这个队也太没有战斗力了。
不过在队友和当地人都认可了我是全队第一把交椅的最佳人选后。我就只好硬着头皮撑下去了。虽然高处不胜寒,但我可以多穿一件衣服来御寒。
为何队友和当地人不认可赵福军坐第一把交椅呢!原因就在于赵福军捡的棉花太脏了,这是不能接受的。
因我做什么事都优先注重质量,所以,赢得人无可指责。
在我勇夺全队捡棉花第一的情况下,我就意识到,要夺得第一难,要保住第一更难。
我在取得突出的成绩后,眼界更加开阔了。我继续努力捡棉花,已经不是在为我个人争荣誉,而是在为全队争荣誉了,因为在我们队之外,还有同时在一个连队捡棉花的陕西队。
而从跨年度上看,还要与去年来连队捡棉花的河南人的拔尖人物比较一下,以及今后来连队捡棉花的能手跨年度比较一下,我要算是个有深谋远虑的人了。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其实在工地上或车间,乃至有很多人干活的地方,工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较量着技艺,和显示着自己的能力。
我在夺得第一之后,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为了保住第一的荣誉称号,捡棉花更加更加努力了。
说起树大招风的话题来,可以说到处都会遇到,而在四川队冒尖,招的风就更要大一些,因为四川人比陕西人和甘肃人要复杂一些。
而要在四川队中坐稳第一把交椅,就更为不易。赵福军被从第一把交椅上拉下来,就是例子。中队长陈普富被逼离开这个队也与四川队的领导不好当有关。
为了坐稳第一把交椅,我采用了以攻为守的策略。不仅在队员中不摆冠军的架子,而且学着老虎的行动,走路时像生了病的样子,让对手放松警惕。
为了麻痹队友,我在干活时,总是表现出谦卑的态度。
每天我都以一个普通拾花工的身份走进棉花地,从0开始,分分秒秒都在猛攻猛闯,向第一的交椅从新发起攻击。由于策略得当,效果非常好。只是遇到捡差棉花的时候,或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或遇到两个人捡的棉花合在一起过称的时候,成绩才会稍逊于把我挤下第一把交椅的人,但我还是能够坐上第二或第三把交椅。
由于多数时间我的成绩都领先于队员们。所以,在中后期捡棉花,我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就成了冠军的代名词。可见我已经被当地人神化。以致58号拿到冠军是很正常的,没有拿到冠军才是不正常。如果谁要是超过了我的成绩,那简直就是创造了奇迹。
我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不仅坐上了第一的交椅,而且还经常坐在第一的交椅上,是有思想准备的。在开始捡棉花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捡棉花就像是从地上装棉花一样,只不过是从棉花朵上抓一下而已。
可以说在捡棉花的时候,队员们都是竭尽了全力的,因为捡棉花的人在家乡都是穷得没办法的人才出来干活挣钱的。在家乡都是很难挣到钱的人,在这里却是捡一斤棉花,就可以挣到四角钱。谁不想多挣点钱回家呢!而且在捡棉花的过程连队还对成绩特别好的人颁发奖品,还要在连队的广播上给以表彰。
我能够保持好成绩,与深入地钻研捡棉花的技术是分不开的。技术对于打工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队,有技术的大工不仅挣钱较多,而且工作还好找。没有技术的小工,不仅挣钱较少,而且工作还难找。
在工厂,有技术的比没有技术的更是占着绝对的优势,技术精湛的又比技术一般的人更吃香。所以,只有深入钻研技术的打工仔,打工才能打赢。
我能够连续取得好成绩,要算是技术精湛了,但是为了保持好成绩,我就需要对技术精益求精,更加深入透彻地钻研捡棉花的技术。
为了把捡棉花的技术提高得更高,于是我主动地向当地的老工人学习。本来是没有时间的,但我能够挤出点时间来,晚间短暂的休息时间,我去拜访老乡,咨询捡棉花的技术。当地的老工人,见我既是老乡,又谦虚好学,也乐得招收我这个弟子。更何况我的技艺提高后,还能成为ta们完成当年捡棉花任务的好帮手。须知,当年连队捡棉花的任务非常艰巨,因为招来的陕西队跑了近一百人,加上甘肃队走了的人,就减少了一百多人捡棉花。于是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捡棉花的真金。
我不仅专研捡棉花的技术,而且捡棉花还很专心,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一个月内我就从一个向老工人学习的学生,发展到捡棉花的成绩超过了多数老工人,要算是创造了奇迹吧!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由于我捡棉花的技艺高人一等,所以,我能够做到与队员们在棉花地里的技艺较量中游刃有余,不是越战越疲,而是越战越勇。第一把交椅也就越坐越稳。
四川人之所以在全国都吃得开,是与在事业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分不开的。
由于捡棉花是技术活,不是力气活。竞争也是在竞争谁的手脚快,不是在比谁的力气大。当然,如果比力气,我在这群人中,就更加无敌了。
在四川队的拾花工队伍中,不仅我有提高捡棉花技术的追求,而且队员们都有提高捡棉花技术的追求。只不过队友们不必像老工人学习,只要向我学习就可以了,把我捡棉花的技术嫁接到ta捡棉花的技术上去就可以了。
后来,我捡棉花的技术被队友中的多数人借鉴。包括最后总成绩仅随我之后的25号陈秀英。因为在她的成绩下降(陈秀英夺得的近十次第一主要是在我出名之前),我的成绩上升那几天,我发觉她经常看我如何捡棉花。算是偷学我捡棉花的手艺吧!后来她捡棉花的技术和方式与我捡棉花是一模一样的。差别只是她学到了我的手快,却不具备我的眼明。更不具备我的耐力。这是她在成绩上不如我的几个原因吧!
陈秀英能率先向我学习捡棉花的技术,在队员中,要算是个比较聪明的人了。
而总成绩第三的52号赵福根,能在队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更是与我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不仅赵福军是我捡棉花的弟子,而且古刚,能夺取两次第一,舒强能夺得一次冠军也与我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后来我向老工人学习到的技术以及我自己创新的技术在四川队内部得到了良好地传播。不是我蓄意向队友们推广,而是队友们都在向我学习。如果说捡棉花的技术可以向别的队保密的话,那么在队友们之间就保不了密了,因为天天都在一起干活,你能制止人家看你如何捡棉花吗?
我能在队友技术普遍提高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好的成绩。是与我从未放弃过加快速度的追求分不开的。
我能够长期保持较好的成绩,除了一流的技术以外,就是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条件,眼明与耐力,还有就是抓紧时间,出工走在前,收工走在后,利用好每分每秒。
试想,一个不浪费一分一秒,并且一心一意干活的人,不出好成绩,谁能干出好成绩来呢!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清泉村2组杨开金QQ:212055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