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探究丛书-湖泊
46365500000005

第5章 中国的湖泊(3)

鄱阳湖饱经沧桑,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变化。汉代,现今的鄱阳湖湖滨还是赣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大约在宋初(公元960年左右)长江主流南移,湖口梅家洲形成,阻碍了赣江水流的排泄,遂使古彭蠡泽不断向南扩张,其水越过松门山,从而形成了辽阔的鄱阳湖。湖泊自形成后,由于入湖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湖内淤积,再加之对湖滨滩地的围垦,使湖面日益缩小。鄱阳湖湖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毫米。无霜期长,勤劳的湖区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耕耘土地,发展水产,沟通水运,把鄱阳湖建成了江西的鱼米之乡。湖内共有鱼类9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鳡、鲌等10余种,年产量达5100万斤以上。此外,还出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

鄱阳湖景色秀丽,避暑胜地庐山就坐落在湖的西北部,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说。湖泊出口处的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县境,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据《石钟山志》序所写:“石钟山居大门之滨,上下两山屹然相对,以扼九江,以展半壁,以砥中流而雄。”石钟山是由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组成,滨鄱阳湖的叫做上钟山,临长江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里。两山虽小,但由于滨湖临江,因而具有“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秀丽景色。此外,在湖的北部,常可见到一种“湖柱”,它是因山丘长期受湖水冲刷分割而成,如著名的大孤山与蛤蟆石等均属于此类。大孤山恰似浮在湖面的一只巨鞋;蛤蟆石远远望去好似一只青蛙,顶波递浪,似欲纵身而跃,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洞庭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南省的北部,水面跨湘、鄂两省,面积为2740平方公里,蓄水量178亿立方米,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洞庭湖的湖名源于湖中的“君山”。民间传说,君山是神仙的洞府,所以又称为“洞府之庭”和“洞庭山”。古人就借“洞庭”之名来命名环绕君山的一片水域为洞庭湖。

洞庭湖在地质构造上属江南古陆背斜构造的一部分。距今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湖区发生断裂陷落,在今南县和华容县境的两侧陷落为东西二湖。距今约200万年到60万年间的第四纪初,湖区又普遍下沉,湖盆继续扩大,东西两湖连成一片。据史书记载,在周、秦以前,洞庭湖南连长江,北通汉水,方圆九百里。至汉代,长江主流已位于荆江附近,洞庭湖则在长江以南。到晋代开始筑堤束水垦殖,长江与湖才逐渐分离。南宋时北方为金所占,汉族又一次南迁,继续沿江筑堤御水,扩大湖滩垦殖,著名的荆江大堤就是这时形成的,为了排泄江水,大堤尚留有九穴十三口。明嘉靖三年,荆江大堤的郝穴口被堵,江北大堤遂连成一体,江南大堤尚留有太平、调弦两口以分泄江水入湖,使洞庭湖逐渐淤高。1825年,长江之水冲开了藕池口,1873年又冲开了松滋口,形成夺河改道的局面。泥沙随江水入湖,湖面开始缩小,出现了南县、白蚌、草尾及北大市一带的高州滩地。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20多年里,土豪争相围垦,湖面缩小了近1/3。新中国成立后,在统一规划、江湖两利的治水原则下,洞庭湖方得到全面治理。湖区建成了五大蓄洪垦区,蓄洪量达85亿立方米,还整治了湘、资、沅、澧四水的入湖洪道,修堤并垸,缩短了防洪堤线,湖区已建成了电力排灌系统,多数农田能旱涝保收。

目前的洞庭湖大致可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3个部分。东洞庭湖是洞庭湖现今水域中最宽阔的一个,湖面积有1091平方公里。

洞庭湖位于中国中亚热带的北缘,年平均气温为16℃~17℃;雨量充沛,年雨量为1400~1500毫米。根据鹿角水位站的统计,洞庭湖平均水位为25.57米(吴淞基面),但变差较大,年内最大水位变幅为13.61米(1962年),最小水位变幅为9.29米(1972年),绝对水位变幅达16.29米。

湖内水产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有鲤、草、鲌、鲢、鳙、鳊、鳡、鲚、青鱼等。银鱼是它的名产。贝类资源也很丰富,达40余种。此外湖区盛产的苎麻、君山茶和湘莲,名誉中外。洞庭湖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湖区面积虽只占湖南全省面积的1/17,但粮食产量却占到全省产量的1/6,棉花产量占全省产量的一半以上,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一半左右。因此,它对湖南省的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洞庭湖不仅富饶,且景色秀丽,沿湖的名胜古迹使它增添了许多光彩。

濒东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坐落在岳阳城西,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建筑物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结构精美。李白、杜甫、李商隐、范仲淹等名人雅士旅游至此,都写下过感人肺腑的篇章。其中以宋代名士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最为著名,作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激励我们的同胞不断前进。

君山与岳阳楼遥遥相望,坐落在东洞庭湖中,亭亭玉立,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岛上还有二妃墓、柳毅井、朗吟亭等古迹,并出产驰名中外的名茶“银针”。

在洞庭湖滨的汨罗江畔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子祠,诗人屈原在这里写下了“九歌”、“离骚”等光辉诗篇,为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屈潭位于屈子祠西30余里,是屈原于公元前28年怀沙自沉的地方,在汨罗江边至今尚保存有晒尸墩、屈原宅、屈原墓等遗迹,都是令人缅怀的地方。

太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侧的低洼地带,西边紧接着天目山余脉的低山岳陵,距东海不过100公里,湖区跨江苏、浙江两省,水面为江苏所辖。湖泊面积2292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震泽之名,最早始于《禹贡》篇中“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笠泽之名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90年)的《水经注》一书:“吴为泽国,其薮具区,其浸五湖,又曰震泽,曰笠泽,即今太湖也”,笠泽之名由此而来。

太湖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由于长江与钱塘江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地段不断淤积,形成沙嘴,两大沙嘴相对伸展,合成一大海湾,再经过长期的泥沙堆积,使海湾与海水隔离演变成潟湖,再经逐步淡化而成为古太湖。在长江三角洲不断东伸扩大的过程中,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原来的古太湖不断分化为一系列的小湖群,如洮滆、淀泖、阳澄、芙蓉和菱湖等湖群,而其主体则是太湖。

太湖水源,古今无大的变化,补给太湖的水系主要有三:①苕溪水系,源于浙西天目山,以东、西苕溪为最大,两溪在吴兴会合后称霅溪。主流向北由小梅口、大钱口入太湖,另有分流向东,称获塘,旁纳杭嘉湖地区诸溪后而注入太湖。太湖南部计有72条入湖港渎。②南溪水系,源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界岭山地,历史上由于胥溪(运河)的开挖,丹阳湖、石臼湖和固城湖之水通过南溪河东泄入太湖,明代因建东坝使水源中断。东坝以下的来水,主支由西氿、东氿至大浦口入太湖,其余由分散的港渎入湖。③江南运河,北起镇江,环太湖北、东、南三面。运河北岸的河港通长江,南岸的河港连太湖,起着调节江、湖水量的作用,1958年后,通江各口已先后建闸控制,防止了江水倒灌,使江南运河在水利上发挥了蓄、泄、引的作用。

太湖的出口,集中分布在湖的东部和北部,分别由沙墩港、胥口港、瓜泾港、南库港及太浦河等港渎下泄,经吴淞江、黄浦江、望虞河、浏河等排入长江。太湖大小出湖河道达140余条。

太湖为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水域形态宛如佛手。湖泊长68公里,平均宽33.5公里,平均水深2.10米,最大水深仅3.33米,蓄水量为48.6亿立方米。湖泊中岛屿较多,有48个,占湖泊面积的4.7%。最大的岛为西洞庭山,面积62.5平方公里,其上的缥缈峰海拔336米。其余各岛的高度皆在60米以下,且大多分布在西洞庭山周围及北部沿岸地带,面积在0.05~0.5平方公里之间。湖内有石质和砂质暗礁约42处,是航运事业的一大障碍。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区,河网调蓄量较大,因而沿湖各水位站的水位变差较小,历年水位变幅介于0.70~2.43米。太湖沿湖各站多年平均水位界于3.00~3.14米之间(吴淞基面)。

太湖渔业资源丰富,湖内出产各种鱼类101种,其中又以梅鲚、银鱼、草、青、鲢、鳙、鲤、鲫、鳊、鲂、鲌等为主,此外还出产虾、蟹、螺、蚌、蚬等。太湖年水产总量在2000万斤以上,仅梅鲚一项就占总产量的50%左右,银鱼及虾、蟹各占10%,其他鱼类产量仅占30%。可见,太湖的鱼类资源是以小型鱼类为主。太湖的银鱼和白虾是群众喜欢食用的名产。

太湖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娟秀妩媚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千百万游客,流连忘返。太湖东、西洞庭山隔水遥遥相望,是江苏著名的花果山,盛产杨梅、橘子、枇杷、杏子、白果等,又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无锡的五里湖,是太湖北部的一个湖湾,湖滨的蠡园、三山、鼋头渚和梅园组成了一个游览和疗养区。蠡园的布设独具匠心,其中又以长廊、四季亭为最著名,景色四时各异,给旅游者以终年常新之感。

洪泽湖。洪泽湖在江苏省的西北部,位于淮河的中游,其外形好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天鹅。水面浩瀚,面积为180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湖盆的前身是古代潟湖。由于新构造运动的断裂上升,以及泥沙的淤积和陆地的不断向海推进,潟湖退居内陆,并分化为无数小的湖泊,史书上有记载的有:破釜涧、白水塘、富陵塘、泥墩湖、方家湖及成子湖等。这些湖泊多有水道相连。隋炀帝乘船游江南,路经破釜涧,时遇大雨,便把破釜涧改称为洪泽浦,洪泽湖之名由此而来。据历史记载,从公元1575年~1855年的280年间,洪泽湖大堤曾决口140余次,每次决口,江苏里下河一带顿成“泽国”,特别是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在黄、淮两水的袭击下,古泗洲城沦于水下。京剧“虹桥赠珠”就是描写古泗洲城被洪水吞没的神话故事。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一大蓄水库。湖水全赖东岸大堤作为屏障,湖底比东部平原要高出4~8米,是一个“悬湖”。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建于东汉(约公元200年),原为土堤,长30里,自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后,湖面扩大,堰堤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后经明永乐、万历年间数次修筑,土堤延伸至蒋坝,为现今洪泽湖大堤的雏形。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在大堤的北段改用块石护坡,到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才完成块石护坡,形成“堤堰有建瓴之势,城郡有釜底之形”。在大堤中并筑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减水坝,备大水泄洪之用。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治水智慧的结晶。

洪泽湖年平均水位为12.10米(蒋坝水位站),湖泊蓄水量达24.4亿立方米,水位年内变化幅度为1.24~4.14米,湖泊平均水深仅1.35米,局部最大水深达4.75米。

注入洪泽湖的河流主要有淮河、漴潼河、濉河、安河和维桥河等,这些河流大多分布在湖的西部。在入湖各河流中,以淮河为最大,最大入湖水量为26500立方米/秒,来水量占入湖总水量的70%以上,是洪泽湖水量补给的主要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湖区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使洪泽湖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湖先后建起了三河闸、二河闸及高良涧闸,并建成了蒋坝和高良涧两处船闸。此外,还全面整修了洪泽湖大堤,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二河和淮沭新河,形成了蓄泄兼筹的枢纽工程。现在的洪泽湖已变成为淮河下游的一大蓄水库,每年由灌溉总渠输出的水量约70亿~14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已扩大到1800余万亩。

洪泽湖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湖内盛产梅鲚、银鱼、鲤、鲫、鳊、鲌、草、青、鲢鱼及乌鱼等,此外尚有虾、蟹、螺、蚌和鳖等。20世纪50年代洪泽湖水产最高年产量曾达4200万斤,现今的产量只有当时产量的半数。在鱼产量中银鱼和梅鲚的产量扶摇直上,1969年梅鲚收购量为37万斤,1971年增至170万斤,1977年高达317万斤。

洪泽湖的水生植物以湖西分布较多,芦苇比较集中分布在淮河入湖尾闾的沙滩上,总面积约有6万余亩。所产芦苇除直接外运作建筑材料和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外,湖区不少乡镇还利用芦苇加工成芦席外运。此外,湖区还产芡实和莲籽,1971年收购莲籽约8万斤。1953年三河闸建成前后,洪泽湖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有较大的变化。1953年以前不少湖面大型水生植物茂密,莲藕、芡实丰盛,有“鸡头(芡实)、菱角半年粮”之说,可见其产量之多。三河闸建成后,湖泊水位显著提高,不少洲滩被水所淹,大大地缩小了其分布的面积。目前除湖西尚茂密外,大部分湖面已成为开敞的水面了。兴建水利设施,使洪泽湖的水产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水利方面的效益是巨大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大力恢复和增殖水产资源,以达到综合利用湖泊的目的。

巢湖。巢湖位于安徽省的中部,湖形似一两角菱,面积为753平方公里,湖泊蓄水量为18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水面有2/3属于巢县管辖,其余1/3为肥东、肥西及庐江三县所辖。

巢湖地区在距今1000万年以前的第三纪时,是一个面积辽阔的构造盆地。喜马拉雅运动对本区有一定的影响,沿构造断裂有安山岩系喷发,局部地方还有辉长岩侵入和玄武岩喷发。第四纪初由于受到气候变迁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盆地上升成剥蚀区,同时形成红层剥蚀面。第四纪中期,构造盆地下沉,成为附近山地的集水洼地,然后汇水成为一大湖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5.5℃~16.3℃,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湖区因受到湖泊的调节,与同纬度远离湖泊的地方相比,霜期减少了10~25天,冰冻日少4~11天,年平均气温大致要高出0.8℃~1.4℃。巢湖年平均水位为8.02米(巢湖闸水位站,黄海基面),年内最大水位变幅为4.56米(1969年),最小水位变幅为1.44米(1966年),地表径流的年补给水量一般为20亿~30亿立方米,最大年补给水量为51亿立方米(1954年),湖泊泥沙年淤积量为14亿~142万吨。巢湖湖水比较混浊,透明度一般变化在0.15~0.25米之间,湖泊多年平均水温为16.1℃。一般年份的冬季,均有岸冰出现;严寒的冬季,也会出现全湖封冻的现象。1954年冬季,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持续达55天之久,全湖封冻,冰厚达30~40厘米,封冻期为50天,人可履冰而行。巢湖湖流较弱,流速一般介于0.02~0.07米/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