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盐池位于盆地的最低洼处,为诸水汇聚之地,因而流域中的盐分通过地表径流得以集中于湖内,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水不断浓缩,年长日久,达到了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并沉积为盐湖矿床。在盐池周围有黑色的淤泥,其上为一圈环带状的盐碱土,常凝结成薄薄的白色盐壳。盐碱土与山麓之间则为砂砾,有草本植物呈簇状分布。环湖的溪水味咸涩,居民均食井水、泉水,或近山的溪水。盐质的分布具有愈近盐池含盐量愈高的特点,这也是盐池中的盐类由流域汇集而来的佐证。
茶卡盐池的盐矿是由结晶盐所形成,成矿后,没有受到构造运动的显著影响,故仍保持着原来的水平状态。各种盐类的结晶,层次变化清晰可见。最上部为厚1~10厘米疏松的白色晶体(以食盐为主)的卤盖层;卤盖层以下为食盐层,厚度8米左右,盐池中心最厚处可达15米以上。盐粒呈正方晶体,内部常带青色,故名大青盐,系现在开采的盐层;其下为0.5~2.0米厚的复盐或镁盐层;再下为芒硝层,呈块状,脱水后呈粉末状,主要见于湖内北部及东北部;芒硝层下为石膏层,多见于湖边地带;最下部为灰黑色的淤泥及粘土层,有浓臭味。盐池表面经常无水,若东风骤起,盐池表面可积卤水约30厘米深。由结晶盐所形成的整个盐盖,坚硬异常,机动车辆均可通行。盐盖之上常可见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溶洞,俗称气眼,大者50~60平方米,小者尚不足1平方米,洞深1~6米,洞中卤水清澈如镜。机动车辆在洞边行驶,亦无塌陷之虞。
茶卡盐池为一露天食盐矿,矿床平均含氯化钠品位达93%,经洗涤后的成品盐,氯化钠含量在97%以上。整个盐池食盐储量丰富,可供全国食用100年左右。
茶卡盐池的开采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地方志记载,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盐池就已设有盐律,1929年设盐务局,但因盐矿开采操纵在茶卡、柯柯和青海3个王族手里,设备简陋,操作原始,采盐靠“铁钻、铁铣、铁杓和铁耙”四大件;外运靠牛、马、骆驼装载,生产迟迟得不到发展,盐的年产量仅1000吨左右,最高产量的1941年也只有4926吨。
新中国成立后,茶卡盐池生产面貌日新月异。如今采盐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操作。盐池上还铺设了轻便铁路,将开采的食盐源源不断地运至堆坨场,产量较过去成十倍、数十倍的增长。茶卡盐池现已成为西北地区食盐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所产之盐除满足青海省食用外,尚远销甘肃、陕西、四川、河南及湖北等省。
罗布泊。罗布泊位于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端,古称泑泽、盐泽或蒲昌海,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即“汇入多水之湖”。形状如耳,海拔768米,曾是中国著名的内陆湖泊。
罗布泊地区,气候异常干旱。位于西部的若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6毫米,是全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湖面周围地形复杂,北、东面是砾石垒垒或石骨裸露的戈壁滩,南面是沙丘起伏的库姆塔格沙漠,西部则是中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以说整个湖盆四周都处在沙漠、戈壁的包围之中。湖区时有大风,每年刮风时间约在5个月左右。一旦大风刮起,则沙石作响,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行人遇之多受其害。所以,这里风蚀地貌最为典型,驰名中外的“土丘林”即雅丹地形,在湖的西部、北部和东部均有所见。罗布泊地处塔里木盆地最低之处,是南疆的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孔雀河和车尔臣河、甘肃境内的疏勒河等内陆河流的归宿地,周围高山冰雪的融水是河流和湖泊的主要水源。
罗布泊系一构造断陷湖。根据地质资料分析,断陷湖盆起始于第四纪初期,当时的范围是非常辽阔的。进入历史时期后,仍有“广袤三百里”之说。在汉代,由于塔里木河等有较大的水量入湖,湖水丰盈,湖周水草茂盛,农牧业兴旺发达。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楼兰国,即位于湖的西部,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一个著名的贸易站。后来由于气候变干,入湖水量大减,水面随之缩小,大片湖底裸露,成为茫茫一片盐碱滩和沼泽地。繁荣昌盛了几百年的楼兰古国,也因自然条件的不断恶化以及种种社会原因而逐渐衰败成一片废墟。现今的罗布泊,由于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孔雀河上的灌溉事业逐步发展,河水难以下泄入湖,因而逐渐干涸。
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曾到塔里木河下游考察,声称昔日的罗布泊已经不见了,而在原罗布泊西南方向100公里的喀喇苦顺地方看到了一个湖泊,于是便认定罗布泊游移到喀喇苦顺去了,从此,便给罗布泊冠以“游移湖”之名,且广为流传。过了40多年,又有人在湖区考察,报道罗布泊又回到了楼兰废墟东面的位置,说明湖已北迁。关于罗布泊的位置,的确存在着南北向的摆动,水域面积也有时涨时缩的变化。1931年有人实测湖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到了1942年又有人实测已增至3000平方公里,前后相距仅11年的时间,面积就扩大了60%。在当时的条件下,尽管测量工作尚不可能精细,然而水面涨缩变化之频繁和剧烈,据此还是可见一斑的。
罗布泊迁徙不定和水面时有涨缩的原因,主要是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水系之间的关系频繁变化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河流,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夏季流量大,冬春流量小,常出现断流的现象。塔里木河是盆地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同时也是一条含沙量很高的河流,洪水期的泥沙含量高达6.5公斤/立方米。干燥异常的气候和沙漠里的酷热,使塔里木河的水量强烈地蒸发,松散的风沙地又极易渗漏,沿途一路损耗和上游农田灌溉用水,当它流到下游时所剩水量极少。流小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泥沙的大量沉积,致使河床容纳不了洪水期的流量,往往冲决自然堤而形成新的河道。这就是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时常改道,在沙漠里摆动不已的主要原因。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在中下游的分水界本不明显,当塔里木河向北摆动通过汊流与孔雀河相连时,就流进北面的洼地,潴水而成北罗布泊(界于北纬40°~41°);当它与孔雀河汇合后向南摆动时,河水就向南流进另一洼地,形成南罗布泊(也称台特马湖,界于北纬39°~40°)。这样由于塔里木河在下游的经常改道,罗布泊亦迁徙不定,反复交替。然而,这种迁徙只限于湖盆之中,湖水从未越出湖盆的范围。事实上这种迁徙是湖泊在其生命史中发生沧桑变迁的一种自然现象。如今,在罗布泊周围所见到的一条条清晰可辨的古堤岸线,就是这种变迁所遗留下来的见证。由此可见,普热瓦尔斯基关于罗布泊游移到喀喇苦顺盆地的说法,显然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
除上述原因之外,新构造运动、气候的变化和历史时期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也都影响到罗布泊的迁徙。特别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往往在短期内即有显著影响。在干燥地区,没有灌溉即无农业可言。为了扩大绿洲面积,发展农业生产,通过拦蓄河水、开挖渠道等兴修水利的措施,加速河流的变迁,从而导致湖泊的迁徙。如1921年前,由于在塔里木河西段筑堤拦水,使得南流入台特马湖的塔里木河被迫向东冲垮尉犁县东长达6公里的小水磨渠,与孔雀河相汇,注入罗布泊。直到1952年,在依拉河口筑了塔里木大坝,才使塔里木河重又归入1921年前的故道,重新注入台特马湖。孔雀河虽然仍注入罗布泊,但因其上、中游大量发展农垦,用水量大增,使入湖水量锐减,罗布泊湖面逐渐缩小,已于1964年前后干涸。
历史上,罗布泊的每次迁徙、摆动,都使原来的湖泊、河道及其附近地区因水源的枯竭而变成一片荒漠,城镇居民点也因此遭到毁灭。
罗布泊地区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这里仍有着丰富的资源。湖区栖息着野骆驼、黄羊、大头羊;生长着在医药和工业上利用价值很高的罗布麻;蕴藏着多种盐类资源。据测算,罗布泊每年聚积的钾盐即达10万吨;此外,还有古城遗迹和地面、地下所保存着的大量文物。罗布泊地区不愧为塔里木盆地中的一块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