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学大师话成功:创造卓越(成功人生的素质解析)
46386500000002

第2章 生命在锻造中获得新生

我们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一些梦想,这些梦想是一个人的能源,是推动我们每天不断向前的力量。

——拿破仑·希尔

没有人甘于平庸,没有人想默默无闻一辈子;每个人都想成功,每个人都想创造自己生命的辉煌。可以说,渴望成功、梦想辉煌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是成功的,也没有人生来就是辉煌的。成功在于拼搏,辉煌源自创造。只有当我们将成功与辉煌作为我们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时,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壮丽多彩,我们的生命才算过得真正有意义。

成功学大师诤言

了解实际生活的人都知道,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以一种积极态度去对待它,以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情去哺育它,那么它必将是辉煌而精彩的。如果你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它,以一种消沉厌世的心情去扼杀它,那么它注定了要陷于平庸。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要么是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去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你虽然不能常常改变人生来配合你的需求,但你却可以控制你自己的想法,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你对人生的反应。一切全操之在你手中。你可以继续痛恨人生的不如意,但也可以放松一下,下决心改变你对它的反应。

——〔美〕拿破仑·希尔

如果仅仅是渴望成功,那末永远也无法使那些在成功路上徘徊的人达到目的。只有当你拥有相当强烈的追求成功欲望,并因此而采取积极行动时,你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美〕戴尔·卡耐基

凤凰在熊熊的烈焰中涅,它由此却获得了新生。生命,也是需要涅的凤凰,同样只有经过烈火的锻造之后,才能获得新生。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

追求人生的成功是生命的天性,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希望它有声有色,希望它轰轰烈烈,希望它是一个辉煌的成功的人生,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人生……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的事物;成功意味着个人的欣欣向荣;成功意味着更好地享受生活;意味着获得赞美,赢得尊敬;成功意味着自由;更重要的是,成功意味着生命中更多的快乐与满足,意味着胜利,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没人喜欢终日唯唯诺诺,看人脸色;没人喜欢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二流角色,只能受人摆布,平庸地度过一生。可以说,每个人来到世上就是为了获得成功,就是为了不断成长,不断向更高处前进。

然而事实上,成功者只有少数人,更多的人似乎没有这种幸运,终其一生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永远找不着通往成功之路。

成功之路在何方?哲人曾说:“世上本没有路。”

人来到这个世界,总带着太多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再往何而去;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为何而存在。哈姆雷特式的提问:“活着,还是死去?”永远像一个不解之谜困惑着一代又一代聪明的人。

“主啊,生命为何如此沉重?”虔诚的信徒问道。

“因为,你一生在背负着自己。”主回答。

是的,一生我们都在背负着自己。失去了自我,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们背负着自己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就是自我的实现,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一位智者曾说:“生,非我所求;死,非我所愿;但生死之间的岁月,却为我所用。”所以,当我们仰首感叹如烟的往事时,不如低头照顾一下眼前的炉火,把握现在的光和热。当我们依恋枕边,想重拾昨夜的幻梦时,不如振作而起,掌握美好的今天。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让它过得光荣、尊贵、平和而富有价值。唯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才是唯一的真正的生活。

你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黑色阴影。它们是阴郁、诡秘、不可测知的消极力量,却又是每个追求成功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受制于人的处境;他人设下的陷阱;沼泽般难以自拔的心理误区……懦弱者会被这些黑色的幽灵吓倒,而真的猛士则可以操纵自我的心智,跨越道道障碍,打破重重险阻奋力前行。

要记住,生命之权操之在己。不管别人有多少意见,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难困苦,生命之舟的掌舵者依然是你自己。既然生活是自己的,那就该由自己负责到底。

成功的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积极生活,做生命的主人,使自己的一生过得轰轰烈烈,壮丽辉煌。

依照别人的期盼或指示而生活,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尽管你我都希望自己能与他人分享心得,共同成长,但这并不表示事事都得听由他(她)们决定。生活中仍然需要完全属于自己,不容他人打扰的空间。

提升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对自己负责。在决定继续深造或选择工作时,要想清楚自己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还是为了别人?不妨问问自己,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或许你已经感觉到,自己虽为某人牺牲大半的青春岁月,却不但得不到感激,反而与对方日渐疏远,彼此埋怨。如果是这样,又有什么生活品质可言呢?所以,在寻找别人忠告、指导或是肯定时,千万要小心,不要糊里糊涂把一切的决定权交给他人。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又是谁的责任呢?

生命是自己的。想活得积极而有意义,就要勇敢地挑起生命的重责大任。没有人能领你走一辈子,只要不辜负每一个日子,每天有新的收获,美好的生活就能靠你自己创造。

为自己负责,是一项艰难又费时的挑战。要先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优缺点,再不断调整及修正。还得注意不受主观成见的影响,逐一吸收于已有益的经验,一段时间之后,你一定会愈来愈喜欢自己。

如果你常常想取悦他人,就要好好反省自己,是否有推卸责任的倾向?明明不同意,却口是心非;有意见,却偏不说,只知忍耐。换来满腹委屈后,才觉得被人指使,没有自我。只要你全力改进,就会逐渐平静。就会懂得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此你的心中自然就会有一份归属感,你自然也就会积极生活于现实中,去冲击成功的人生。

唤醒沉睡的心灵

要将成功的梦想变为现实,要使平庸的生活变得精彩,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一切能力,尤其要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

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潜伏着巨大的力量。这些力量,只要你能够发现并加以利用,便可以帮你成就你所向往的一切东西。

人有着巨大的潜在力量。这种潜力要是能够被唤醒,就能做出种种令人惊奇的事情来。然而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病人在病势垂危、呼吸困难时,在听了医师或亲友的一席热烈恳切的安慰话后,竟然会起死回生。这种情况在医生看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在别人看来,则很可能会想到天意与神的保佑。其实,对一般人来说,疾病之所以置人于死地,首先是因为病人也失掉了对生命的自信。

同样的道理,世界上有无数庸庸碌碌的人,有些人竟然到了难以自立的地步,但只要能够激发他们体内的一小部分潜能,就可以成就他们伟大的、神奇的事业。

在人们的身心里面,其实封锁着极大的内在力量。比如,有人遇到某种逾外事件或灾祸时,一般人都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他。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英雄品格,而意外事件和灾祸不过是催化剂,使人有了显露这种品格的机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在灾祸临头时能做出的事情是令人惊叹的。

在人的身体和心灵里面,有一种永不堕落、永不败坏、永不腐蚀的潜伏着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唤醒,即便在最卑微的生命中,也能像酵素一样,对身心起发酵净化作用,增强人工作的力量。

在有些时候,人会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内在力量,比如在失去一个爱友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从未发现过的能力;有时读了一本富有感染力的书,或者由于朋友们的真挚鼓励,也能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但无论用何种方法,通过何种途径,一旦激起内在力量后,你的行为一定会大异于从前,你就会变成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如果一个人能同自己那永不死亡、永不败坏的高贵神性相和谐,他便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效能,获得无上的幸福。

未来的医生会让病人知道,在人的身体中有一种创造的作用是永远在进行的,这种创造的力量,不但创造他自己的生命,还在不断地更新生命,恢复生命。比如,以骨折为例,什么时候骨头折断,经过外科手术什么时候就会使之复原。如果我们的教育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那么自然的治疗便会补救身心上种种缺陷。

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深入自己的意识内层,去开发那些供给身体力量的源泉,因此,他们的生命往往是枯燥而毫无生气的。然而如果我们能深入到自己内在力量的深处,那么就可以寻得生命的大活泉。一旦饮得这生命的活水,就不再会感到口渴,这种源泉就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一个人一旦能对内在的力量加以有效地运用,他的生命便永远不会陷于卑微贫困的境地。安利哥·卡露是意大利的著名男高音歌手。少年时代的他,唱歌的声音就好像风吹窗户上的嘶哑声,实在令人无法忍受,所以当时音乐教师就劝告他说:“你实在没有唱歌天分,还是算了吧!”但是他从不死心。他一方面在拿波里的工厂工作,一方面练习唱歌,无论如何都想成为一名歌手。每天晚上,他的头脑里都在描绘“在一个大会场,他站在巨大的舞台上,接受满场观众如雷鸣般的掌声”那种令人欣喜的场面,嘴里一边喃喃念着“一定可以”才缓缓睡去。

终于,因为有了强大的思想信念并经过勤奋练习,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当他在舞台上接受观众的掌声时,他对自己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约翰·费尔德看见自己的儿子马歇尔在戴维斯的店里招待顾客,就问戴维斯:“戴维斯,近来马歇尔生意学得怎样?”

戴维斯一边从桶里拣出一只苹果递给约翰·费尔德,一边答道:“约翰,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不想让你日后懊悔,而我又是一个直爽的人,喜欢讲老实话。马歇尔肯定是个稳健的好孩子,这不用说,一看就知道。但是,即使在我的店里学上1000年,也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他生来就不是个做商人的料。约翰,还是把他领回乡下去,教他学养牛吧!”

如果马歇尔依旧留在这个地方,在戴维斯的店里做个伙计,那么他日后决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商人。可是他随后到了芝加哥,亲眼看见在他周围许多原来很贫穷的孩子做出了惊人的事业,他志气突然被唤起,他的心中也燃烧起一个要做大商人的决心。他问自己:“如果别人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为什么我不能呢?”其实,他具有大商人的天赋,但戴维斯店铺里的环境不足以激发他潜伏着的才能,无法发挥他贮藏着的能量。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才能来源于他的天赋,而天赋又不大容易改变。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志气和才能都深藏潜伏着,必须要外界的东西予以激发,志气一旦被激发,如果又能加以继续的关注和教育,就能发扬光大,否则终将萎缩而消失。

因此,如果人们的天赋与才能不被激发、不能保持、不能得以发扬光大,那么,其固有的才能就要变得迟钝并失却它的力量。

爱默生说,“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叫我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表现“我”的才能的最好途径。拿破仑、林肯未必能做的事情,但“我”能够做,这只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发挥“我”所具有的才能。

在美国西部某市的法院里有一位法官,他中年时还是一个不识文墨的铁匠。他现在60岁了,却成为了全城最大的图书馆的主人,获得许多读者的称誉,被人认为是学识渊博、为民谋福利的人。这位法官唯一的希望,是要帮助同胞们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可是他自身并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为何产生这样的宏大抱负呢?原来他不过是偶然听了一次关于“教育之价值”的演讲。结果,这次演讲唤醒了他潜伏着的才能,激发了他远大的志向,从而使他做出了这番造福一地民众的事业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直到老年时才表现出他们的才能。为什么到老年会激发他们的才能呢?有的是由于阅读富有感染力的书籍而受到激发;有的由于聆听了富有说服力的讲演而受感动;有的是由于朋友真挚的鼓励。而对于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作用最大的往往就是朋友的信任、鼓励、赞扬。

倘若你和一般失败者面谈,你就会发现:他们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环境,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走入过足以激发人、鼓励人的环境中,是因为他们的潜能从来不曾被激发,是因为他们没有力量从不良的环境中奋起振作。

在人的一生中,无论何种情形下,你都要不惜一切代价,走入一种可能激发你的潜能的气氛中,可能激发你走上自我发达之路的环境里。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这对于唤醒你心中沉睡的潜能,对于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响。

塑造一个新的自我意象

人性就像水,决诸东则流向东,决诸西则流向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观点是相当精辟的。因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性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塑造的。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自我意象”这一概念。

“自我意象(self image)”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心理学和个性创造领域的一大突破,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也许我们在本书引入这一概念,会令读者觉得有点学究,其实,它并不是一个深奥莫测、令人费解的话题,而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并且时而面对的问题。也许只是我们以前很少看到或听人提起这个概念而已,相信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本书,轻松容易地理解这一关于自我的重要概念,并切身加以运用,重新找到自我、超越自我!

许多年来,心理学、精神医学和医学界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革命。在临床心理学家、实用精神医学家、美容师和所谓“整形外科医生”的成果和发现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关“自我”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自我意象。如今,自我意象的重要性已得到了普遍承认。“自我意象”——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观念,或其自我“图像”——是左右人的个性和行为的真正关键,它是人类个性和行为的关键。改变自我意象就能改变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但这还不是全部,“自我意象”还决定一个人成就的界限。它决定你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如果你扩展了自我意象,就能扩展自己的“潜在领域”。发展适当的自我意象能使你富有新的能量和才华,并最终将失败转化为成功。

不管我们认识与否,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心理蓝图,或者说是一种自我图像。相对于意识的专注程度来讲,它也许是模糊不清,或者是混乱的。事实上,也许它根本无法有意识地进行认识。但它却是存在的,既完整又详细。这一自我意象就是我们经常对自己持有的一种自我观念——“我属于哪种人”,它建立在我们的自我信念之上。但是,绝大部分自我信念都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我们的屈辱与胜利、以及他人对我们的反应,特别是根据童年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根据这一切,我们在心里造成了一个“自我(一幅自我图像)”。就我们自己来说,一旦某种与自己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肖像,它就变成“真实的”。我们不会去怀疑它的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像它的确是真实的一样。

自我意象之所以能成为开启美好生活的一把金钥匙,是因为以下两个重大的发现:

(1)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永远与自我意象相一致简而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行事;而且,即使你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你具有很强的意志力,你也根本不能有别的行为。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失败型的人”,你就会想尽办法失败,尽管你有良好的愿望、顽强的意志力,甚至机遇也完全对你有利。把自己想象为不公正的牺牲品,认为“注定要受苦”的人,就会不断地寻找各种环境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或一个基础,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举例来说,一个孩子要把自己看成“不及格型”的学生或者“算术不开窍”的学生,他就总会在自己的成绩单上找到证据;一个自以为没人喜欢的女孩子会发现自己在舞会上总是没人理睬,别人的排斥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她那愁眉苦脸、低三下四的态度,急于取悦于别人的焦虑,或者对周围人的下意识的敌意,都会把她本来能迷住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一个推销员或者商人抱有同样的态度,他也会发现自己的实际经验能够“证明”他的自我意象是正确的。

由于有这种客观的“证据”,很少有人会发现问题出在他的自我意象或者自我评价上。可是我们后面将会看到:一旦说服他们改变自我意象,学生的成绩和推销员的收入就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而他人只不过还是原来的自己。

(2)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无数事实说明,一个人不论年纪大小,都来得及改变他的自我意象,并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一个人难以改变他的习惯、个性或生活方式,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因:几乎所有试图改变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谓自我的圆周上而不是圆心上。很多人认为:“积极心态”我已经尝试过了,但它对我不起作用。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他们就不难发觉,这些人是在运用或者试图运用“积极心态”,他们首先改变的是自己特定的外在环境、特定的习惯,或性格缺陷,却从来没有想到要改变造成这些状况的自我认识。

已故的普莱斯科特·雷奇是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对这个问题做过最早和最有说服力的实验。雷奇认为,个性是“一套思想体系”,思想与思想之间必须一致。同这个体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不被相信”,也不能引导人的行为;与这个体系一致的思想则被采纳。这套思想的中心——它的基石——就是个人的“自我理想”,即自我意象(自我观念)。雷奇是一个教师,他有机会利用几千个学生来验证他的理论。

雷奇认为:如果某学生学习某一科目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变学生的这种自我观念,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就相应改变。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这种理论得到了验证:有一个学生在100个单词中拼错了55个,而且很多课程都不及格,所以丧失了一年的学分;但第二年各科成绩平均91分,成为全校拼写最优秀的学生。另一个男孩因为成绩太差被迫退学,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却成为全优生。一个姑娘拉丁文考试四次不及格,学校的辅导员与她谈过三次话后,最后以84分的成绩通过了。一位男生被一个考核机构断定为“英语能力欠缺”,却在第二年荣获学校文学奖的提名……

这些学生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头脑迟钝或缺乏基本能力,而在于他们的自我想象不恰当。他们“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说“我考试失败”了,而是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不是说“我这门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不及格的学生”。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临床案例,如有的人特别怕见生人,过去很少出门,现在却以公开演讲为生;有一位推销员曾认为自己“不是干推销的材料”而写了辞职信,6个月之后却成为100位推销员中的佼佼者;一位牧师因为“神经紧张”受不了每周一次布道的压力而考虑退休,现在他除了每周布道一次外,平均还有三次“外出约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紧张”。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不同结局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他们都做到了一点:改变自我意象。

让自立主宰生命

“自立者,天助之。”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格言,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自立的精神是个人一切真正的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根源,它体现在众多生活的领域,成为国家兴旺强大的真正源泉。从效果上看,来自外在的帮助只会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而来自内在的帮助则必定使自救者兴旺发达。

如果你能够做到自强与自立,那么你就能找到一条布满荆棘的成功之路。所谓自强与自立,就是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权力和见解,这不仅表现在同别人交换意见时,而且要见诸行动,或通过某种暗示来表明自己的权利和主张。

一个人要学会摆脱别人试图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支配力的途径和方法。惟有敢于坚持自己的权力和见解,才能使你克服和避免受人支配。

自立精神的张扬乃是人类逐渐认识自我,尊重自我的结果,这一过程的一个里程碑就是十四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了一系列让前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口号,“平等”、“自由”、“博爱”,从那时开始,从群体的人的意志逐渐走向了自我,人才开始真正认识自我,尊重自我。

人的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里,贝多芬,天才的音乐家,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作品,影响着乃至以后也会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他有一句不朽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对一个人来说,听觉太重要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听觉无疑是生命,但他最终在耳聋之后还创造出一系列不朽的音乐,这就是与命运斗争的人格魅力,这就是把握自己人生的最好注解。

如果你让别人决定你的人生,内心永远感到不踏实,掌握自己的思想,把握自己的人生,让自立主宰你的生命,是每个人至高无上的权利,也是人类最大的奥秘,一定要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掌握自己的人生,拥有自己的想法,寻找自己的道路。

只要有自己运用自己的这项权利,那么无论你在哪个领域,都会取得成功,所谓的天才,不外乎是自己的个人奋斗再加外在的机遇,机遇也不是可遇不可求,遥不可及的,“机遇只重青于有准备的人”,只要你奋斗了,正常地发挥自己思想、努力地以此指导自己去行动了,你一定会成功。

我们听到了很多名人的故事,他们或在逆境中崛起,或饱受磨难而矢志不渝,或化阻力为动力,将绊脚石一块又一块踢开,最后名利双收,成为了工业巨子,如福特、爱迪生、卡耐基等。

除了这些名人之外,那些能正确把握自己,沿着自己道路探索的人同样可敬,在别人看来,他们可能默默无闻,他们可能一事无成,但他们同样过得幸福,同样过得满足,幸福不同于富裕,富裕是一种客观的,外在的衡量尺度,而幸福的衡量标准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人人心中有杆秤。

请记住,自立的精神,正如它在充满活力的个人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它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是追求成功者所拥有的一个令人侧目的特征,它是我们生命辉煌的真正源泉。

生命因追求而精彩

没有希望就不会有追求,没有追求就不会有成功。成功的取得往往来自于锲而不舍的精神。你永远也打败不了一个永不认输、不停追求的人。

你也许不比别人聪明,你的口才也不比别人好,但你却不一定不如别人成功。只要你多一分耐性,少一份懦弱,多一分热情,少一分冷漠,在即将放弃一项工作之前,告诉自己,再做一次努力,也许你就会启开成功之门。

不会追求和享受自然美的人,在他的生命中就缺少了养成高贵人格的一大要素。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我们都不应为了金钱去牺牲生命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东西,我们应该利用种种机会,使“美”充实于我们的生命里。

一个爱美的人,他的生命中自然含有美好的成分。美好的思想与美好的观念,都会显露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当中。爱美的学者将会成为艺术家,使自己的家庭美满而甜蜜。无论人从事的是何种职业,爱美的习惯使人们不但能做个合格的工匠,还能做个出色的艺术家。

所谓完美的生命,一定是为爱美的习惯所点缀、所激发、所丰富的生命。不会享受自然美的人,在他的生命中就缺少了养成高贵人格的一大要素。爱美在任何人的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比如人的性格,受他人的影响较少,但自然的风景、美丽的花卉,却极易对人的性格发生影响。

美的东西往往能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力量,所以,美的东西能使人的头脑更为清新,使人的精力得以恢复和保持,并促进身体与精神的健康。

对美的心灵感悟才是一帖真正的生命药方,它可让盲人永远活在光明中。可悲可叹的是,我们许多健康人却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他们对身边的美熟视无睹!

两个盲人靠说书弹三弦糊口,老者是师父,七十多岁;幼者是徒弟,二十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了999根弦子,离1000根只差一根了。师父的师父临死的时候对师父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可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子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师父才是20岁的小青年,可如今他已皓发银须。50年来,他一直奔着那复明的梦想。他知道,那是一张祖传的秘方。

一声脆响,师父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直向城中的药铺赶去。当他满怀虔诚满怀期待等着取草药时,掌柜的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头嗡地响了一下,平静下来以后,他明白了一切:他不是早就得到了那个药方吗?就是因为有这个药方,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他努力地说书弹弦,受人尊敬,他学会了爱与被爱。

回家后,他郑重地对小徒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200根弦的时候,你才能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师父将这个数错记为1000根了……

小瞎子虔诚地允诺着,老瞎子心中暗想:也许他一生也弹不断1200根弦……

成功的动力在于希望,生命的精彩在于追求。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因为追求成功的过程本身就是最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