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老师的认可程度。调查显示,教师对学生评价老师持赞成态度的占92.1%,认为可信度达80%以上的有43.1%,60%以上的37.5%,两项合计达80.6%。一些兄弟院校曾来校学习,指标体系也通过有关公司被有些院校采纳。总结我们的工作,有如下特点:
(一)指标体系设计上
1.评价表在设计时注重考虑各类课程的共性,所有课只用一张表。为便于操作和节省同学填表时间,评价时只让学生写上教师姓名和课程名称,同学只需填涂评价等级和主观意见,在统计处理时再按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教师姓名输入编码,简单易行,减少误差。
2.评价项目无涉及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方面的指标,不推崇公认的教学模式(比如,必须用多媒体上课),允许教师在治学严谨、管理严格的同时,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承认教师个体差异,鼓励不同教学风格共存,让学生接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认知能力。
3.充分考虑教与学二者的关系,既注意教师教的一面,又重视教师和学生交流方面,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学生有问题马上提出,当时解决,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老师更高的评估。但目前这方面做得不好,学生课堂提问少,需老师多引导,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同时在另一条目中,增加了教师要“重视与学生沟通,耐心解答学生问题”的项目。
4.不但显示定量,更重视定性。美国著名教育评估研究专家L.D.stuffobcam指出“评价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因此,在评价老师时,除划分等级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具体意见三言两语写在客观评价栏内,用信封分装后反馈给每一位老师,达到了学生与老师的广泛交流,突出了每个老师的个性特点。这也是该体系的与众不同之处,有的老师看到了同学真诚的评价,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5.进行横向比较。要求将本门课程授课情况与其他课程(同一班级不同教师的课程)进行横向对比。过去采用“你对该教师的总体评价”的用法,现在改为“与其他老师比,你对该老师的评价”,后者就更明确是横向比较,这是建立在同等情况下的比较,具有可比性,能较实际地反映该教师的上课情况。
6.评价结果按5级制计算等级,基于定界中间一级,上下各分出两个等级。“中”反映教学情况中等,上下两个等级分别标示较好和差,这样能较细较好地反映出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实际差异。
(二)评价主体,强调以学生为主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引起学生在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学生是教学直接接受者和体验者,教师的教学是否使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因而学生对教学最有发言权。尽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体(除学生外,还组织领导、专家、同行进行评价)是多方面的,但在结果的利用上依据的重点是学生评教。而且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外语、计算机文化概论四门课中对平均分以上和以下的学生分别进行统计发现,学习成绩的差异对教师评价几乎没有影响,差距仅在l~2分之间,而且学习好的比学习差的同学评分还低,反映了这些同学求知欲望强,对老师要求也高。我们在以学生评价为主的同时,曾试图把教师自评和同行(含领导、专家)评定三者结合起来,以学生、同行、教师本人分别各占60%、30%和1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但实践结果很不理想。一是教师自评往往有“当事者迷”的现象,不能真实地反映自身的教学水平;二是同行评价虽然权威、可信,但多于宏观信息,也难免给出印象或感情分,且评价时间不能保证。
(三)营造和保持相对宽松的评价氛围
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我们一直强调与人为善的评价目的和初衷,是为了帮助老师找出影响质量的问题所在,从根本上说是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此,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为了把评价工作做好,确实保护老师的合法权益,应允许老师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并要求老师正确对待学生的评价结果和具体意见。在反馈客观意见时,首先请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过目,其目的,一方面让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真实直接了解老师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把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如过激的言词)去掉,最大限度地保护老师的积极性。评价结果院(系)自行决定使用,不强行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这种评价真正使老师感到有了无形的压力,也产生了动力,激励老师认真对待教学。相对宽松的氛围,能得到院(系)及老师的配合与支持。
(四)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教学评价是一个受很多种因素制约的工作,没有一定的定式,工作量大,且任何一项活动一旦形成规律就会失去新鲜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勇于创新,准备进一步探索。
1.进一步研究借鉴工业企业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构造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2.针对全方位评价所有任课教师工作量大的问题,对连续两次同一门课程都被评为优或良的老师,实行免评,在评优、晋级等工作中按评价为良以上对待。
3.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积极试验组织学生在网上评价。
4.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的特征(比如:教师人格、性别、年龄、职称、教学要求及师生关系、教师的科研成果或学术成就等)、学生的特征(如:学习成绩、年级、班级人数多少、学生的主观兴趣)、课程类型(比如:必修与选修课、自然科学基础课与专业课、体育课与其他课)等对学生评价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班级的大小、课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对评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统计处理中,应进一步研究把有影响的因素缩小,力争做到公正合理。
5.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合评价实验(实习)教学的评价体系。
总之,教学评估是当前各高校进行教学质量监督的主要核心手段之一,我校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高校扩招和入世的考验,除坚持不懈地进行课堂评教外,对教学质量实施了全方位、多角度监控。不仅请学生评教,教师也评学;不但评教的,还要评管的;不仅同行要进行听课,各级领导及督导员也下课堂听课;不仅评教师个体,还评课程、专业、教研室、院(系)群体;不但评选“教学优秀”的老师,还通报批评出现教学事故的老师和管理者。这种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行,有奖有惩,奖惩分明,以课堂质量监控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于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即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虽然教师担负着发展学生潜能的责任,但是很少有教师真正思考过人类学习潜能——智力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智力理论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于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点则被定位于追求优异的语文和数学表现;而多元智力理论则强调,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显然远远超越了传统教学和评价关注的重点。因此,多元智力理论拓展了教师的“智力观”,课程功能由此开始发生着根本的转变,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多元智力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教育首先应该是赏识教育,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育是个体化的教育,教师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而且教育还是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这些教育观也正深刻地体现了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思想,即关注评价的教育功能,发展和发现学生身上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等等。
可见,多元智力理论倡导的评价思想与新课程中学生评价改革的方向相一致,并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而且,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智力观”和“教育观”,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