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46402300000011

第11章 名人教子佳话(3)

隋文帝处罚儿子

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是杨俊,他从小被立为秦王,十多岁就开始作官,后来在战斗中还打了几个胜仗。这样,杨俊仰仗着自己有权有功,根本不把国家的法令看在眼里。他指使手下的人,想方设法地剥削压榨老百姓,逼得他们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隋文帝了解到这一情况,就派人去调查处理,结果把杨俊的亲信、打手等狗腿子抓起了百十人。杨俊呢?还是没改!他认为反正没有人敢碰他,就更加胆大包天了。照着皇宫的样子,他让人给自己盖了宫殿,里边用高级香料涂抹墙壁,用黄金和白玉铺垫台阶,房柱和门窗上镶着明镜和宝珠……杨俊整天在这宫殿之中,吃喝玩乐,什么坏事都干。隋文帝知道了这些事,气得拍着桌子,下令撤了杨俊的官职。

朝廷中有个将军,叫刘升,为杨俊一个劲地说情:“秦王嘛,顶多不过是把房子修得好了些,多花了点饯,没有什么别的错处了。是不是可以从轻处罚呀?”“国家自有法令,不管什么人都是不能违反的!”隋文帝严肃地说,看刘升还要唠叨,他一甩袖子,站起来走了。

过了几天,朝廷大臣杨素又向隋文帝提起了这件事,他说:“对秦王的处罚,好像是有些过重了,请陛下再考虑一下吧!”隋文帝站起身,走了几步说:“皇家子弟和老百姓,用的应该是同一个法律。照你的意思,是不是得专门订一套照顾我儿子的法律呀?”停了一下,他反问杨素道:“你难道是想让我带头破坏国家法令吗?”就这样,隋文帝到底还是撤了自己儿子杨俊的官职,并且叫人把杨俊宫殿里那些奢侈豪华的装饰都毁掉。

唐太宗诫子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封建皇帝。他勤于政事,取得了贞观盛世的声誉。尽管事情多,时间少,他还是尽量抽时间和太子一起吃饭,游玩,随时随地对太子进行教育。

他和太子一起吃饭的时候,说:“你知道耕种的艰难,就会常常有这样的饭吃。”和太子一起玩的时候,经常鼓励他骑马,并且说:“你知道马的劳逸,不用尽它的力气,就常常能骑它。”太子有时候愿意划船玩,唐太宗就说:“水可以载船,也可以覆船,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夏天,有时候和太子一起在大树底下休息,就指着树说:“木头经过木匠的加工,就会变得方正,你如果能听从别人的规劝,就会变得明事达理,使国家兴旺。”每当父亲讲这些道理的时候,太子治(唐高宗)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他佩服父亲能从日常生活中,悟出修身治国的道理。

唐太宗知道,太子是要接自己的班治理国家的。对儿子教育不好,他亲手打下的天下,就会后继无人。因此,他除自己亲自教诲,还让手下的大臣了解他这个思想,请他们帮助对太子进行教育。贞观七年(633年),唐太宗就对官员于志宁、杜正伦说:“我18岁以前,是在民间度过的,群众的疾苦,人心的向背,心里很清楚。就这样,我处理事情的时候,还常出差错。太子从小生长在深宫大院,人世间的事情知道得太少了。这样,很容易滋生骄横、安逸的习气。你们要不客气地教训他!”唐太宗还特地任命了朝中大臣长孙无忌、房玄龄、萧蠫做教育太子的官员。这几个官员按照唐太宗的旨意做了,唐太宗很高兴,还奖给他们一些金子和绸缎呢。

那时候,中国东方有战争,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要亲自带兵东征了。太子得知这一消息,哭哭啼啼,不愿父亲远征,唐太宗鼓励儿子说:“我把你留下独当一面,正是让人们认识你的治国才华。”他嘱咐儿子用贤良之才,退不肖之臣,扬善罚恶,秉公办事。

唐太宗晚年,深知自己对儿子言传身教的时间不多了,就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写成《帝范》十二篇,准备自己死后,让太子看看这些书,有些道理就明白了。

唐太宗写好了书之后,就对儿子(高宗)说:“修身治国的道理,都记在这本书里,我死时用不着说别的话了。”又说:“你应当学习古代圣贤,我是不足效法的。你学习的标准定得高,也只能学得其中的一部分;标准定得不高,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我称帝以来,做得不对的地方不少,穿的用的十分讲究,兴建了许多宫室楼堂,远行打猎,周游四方,烦劳民众,这都是我的过错。因我为百姓做了些好事,有一定的功劳,功大过小,所以还能保持大业,但不是尽善尽美,你没有我的功劳,却继承我的富贵,竭力好学,也只能得个平安;如果骄懒奢侈,那就连生命也保不住了。要建立一个国家,保持一个帝位,都很难,失掉却很容易,你得爱惜呵!你得谨慎呵!”李世民教子守业

唐大宗李世民坐天下掌乾坤之后,体味到“创业难,守成更难”。他以为“自古王侯保全者甚少,皆由生长富贵,好尚骄逸。”据《贞观政要》,一次太宗与大臣房玄龄谈起如何教育后代时语重心长他说:“我观察,历代拨乱创业之主,生长于民间,了解百姓疾苦者很少败亡。然而,等到继世守业之君,生长在富贵之中,不知疾苦,哪有不亡的?每当吃饭,便思念百姓种田的艰难;每当穿衣时,就思念纺纱织布的辛苦。

要教育后代知晓创业难,守成更难啊!”并且指示另一大臣魏征编书教子。

魏征按照太宗旨意,把自古以来帝王之成败编成了《自古诸侯善恶录》。书中列举了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等开国圣君艰苦创业,“在上不骄,夙夜非懈”,“礼文求贤”,“怀柔四方,亲睦九族”,建立了伟业。“其兴也,必由于善。”同时也列举了夏桀、殷纣王、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由于他们“生长在深宫之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生活,不知财富得来的艰难,不体察民情,亲近小人,疏远君子,违背道德礼义,荒淫无度,打击迫害忠良之臣,宠爱无能之徒,拒谏塞听,刚愎自用,用权无度,坏事天下,身居高位,不思忧惧”……而“其亡也,皆在于积恶”。

为此,太宗十分感激魏征为后代编写了一部好教材,责令诸子把《自古诸侯善恶录》作为必读之书,“用于立身之本”。

唐太宗教子尊师

公元639年的一天,长安城里太子居住处东宫前,突然来了一乘大轿。一个头戴乌纱身着袍服的老人,由几个太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走下轿来。这时,东宫大门敞开,从里面走出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上前向老人施礼。这个少年是皇太子李承乾。那么,来的这位老人是谁呢,有人会以为是皇帝。其实不是,他是皇太子的老师太子太保李纲。

在封建社会里,皇宫是森严肃穆的。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外,其他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奇怪的是今天为什么李纲却能破例呢?原来,唐太宗李世民(599一649)是一个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曾经对臣下说过:“一个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将来怎样发展,主要由教育来决定。”他还列举周成王和秦二世正反面两个例子来说明“人之善恶由近习”的道理。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那些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敬老师。这天,皇太子的老师李纲由于患了脚疾,行走不便。唐太宗就特许李纲乘轿入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拜迎老师。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皀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李泰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说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十分生气。他当着王硅面批评魏王,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皀,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李泰看见老师王皀,总是好好拜迎;听课时也认真听讲。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

李时珍之父教子励志从医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出生在湖北蕲州瓦硝坝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著名的医生。李时珍对医学的兴趣和爱好,对医学和药学的巨大贡献,都与他父亲的培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李言闻是当时著名的医生,文字水平也高。他首先教儿子在认真读书上下功夫。

李时珍所处的时代,读四书五经的风气很浓,李言闻也不例外地教儿子读这些书。但是,李言闻没有到此为止,他又引导儿子读了古代解释字义的书--《尔雅》,李言闻特别要儿子背诵《尔雅》中的《释鸟》、《释兽》等关于动物、植物的篇章。后来又读了《菊谱》、《竹谱》等有关植物和药物方面的书。这都促使李时珍更加努力钻研医学事业。

李时珍的家乡是出产药材的地方,李时珍小时候就跟着父亲上山采药,为百姓治病,并且学会了切、研、炙、晒等加工药材的方法。天长日久,李时珍对医药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心长大以后,像父亲一样当个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

尽管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李言闻还是支持了儿子的志愿。他一方面传授诊病的经验,一方面指导儿子继续读古医药书籍,如《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书,李时珍都下功夫钻研过。李言闻要求儿子重视总结实验经验。他说:“熟读王叔和(晋代名医,著《脉经》),不如临床多。”李时珍在父亲的指导下,认真看病,积累经验,医术大有长进。

爱读书善用脑的李时珍发现,历代的《本草》中,分类不当,错误甚多,为了发展祖国的医药学,他立志进行重修。李言闻深知重修《本草》任务艰巨,但他觉得儿子上进心强,医药学基础知识学得扎实,并且年富力强,正是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就坚决地表示同意和支持。

从此,李时珍更加刻苦地读书,先后读了医书药书800多种,记了大量笔记。在此基础上,李时珍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到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考察,向药农请教,采集标本,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就这样,李时珍用了27年时间,经过三次大的修改,终于在他61岁那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重修工作。

寇母课子

寇准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在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才。后寇准上京应考,得中进士。喜讯传到家里,寇母已身患重病。临终前,她将亲手画好的一幅画交给老仆刘妈说:“日后寇准做官,如果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看。”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一次,为庆贺生日,大摆筵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到了,便把画交给寇准,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上有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寇准再三拜读,泪如泉涌。于是撤去寿宴,辞退所有寿礼。从此专心料理政事,成为宋朝一位有名的贤相。

岳母教子“精忠报国”

岳飞小时候就很聪明,又很用功。贫穷砥砺了他的志气,学习启发了他的智慧,没有多久,他文才大进。母亲看见岳飞聪明敏锐,说不出的高兴,就到附近私塾里去找老师,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岳飞交学费,让他到学校深造。岳飞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学问进步得更快了。读了几年,岳飞十几岁时,家里实在大穷,他只得停止读书,到一个大地主家去干活。那时,尽管农活非常繁重,日子艰难困苦,但是岳飞在母亲鼓励关怀之下,从不放弃练武和读书,19岁就能够挽功300斤、弩8石。母亲见到岳飞文武双全,非常高兴,希望他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20岁那年,他怀着抗击侵略者、收复中原的壮志从军,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作为训词。后来,岳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这个誓言,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抗金英雄。

范仲淹教子俭约办婚事

范仲淹是北宋时很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的二儿子叫范纯仁。这一年范纯仁准备娶亲。他想:结婚是一件大事,父亲又做着大官,婚礼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像个样子。他把要购买的贵重物品,开列了一份清单,送给父亲看,想求得父亲同意。

范仲淹看着清单,眉头皱了起来,说:“结婚买这么多东西,是有点过分了吧!”纯仁听了,很扫兴地不说话了。

于是,范仲淹向纯仁讲起自己年轻时的艰苦生活:当年,他借住在一个寺庙中读书,每天熬一锅稀粥,等粥凝上以后,用筷子分成四块;吃饭时不过是喝上一块粥,再加上几根咸菜而已。后来一位有钱的同学给他送来好饭好菜,他却一直没有动一筷子。他想:年轻时太惦着享乐,将来恐怕就吃不得苦了……这些生动的回忆,给了纯仁很大的教育。

以后,范仲淹在公务之余,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和儿子谈谈这件事。他又列举了古代和当时一些名士,教育纯仁以这些人为榜样,学习他们以俭约为荣,始终保持清白的操守和美德。在父亲的耐心启发下纯仁高高兴兴地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按照父亲的嘱咐,比较俭约地办了婚事。

林则徐挂匾制怒

林则徐小时候是个急脾气,做事有时难免毛糙。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认为这毛病对孩子将来做人做事都很不利,于是就把儿子叫到跟前,和蔼的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林则徐平日就爱听爸爸讲故事,便安静地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听。

林宾日针对儿子性子急,办事毛糙的毛病,讲了一个“急性判官”的故事。

从前,有个判官,非常孝顺父母,所以每遇不孝的罪犯,就治得特别的严。一天,有两个人扭来了一个年轻人,他们对判官说:“这是个不孝之子,他不仅骂他的娘,还动手打他娘。我们把他捆了起来,他还是不停的骂,我们就堵了他的嘴。老爷,像他这样大逆不孝的后生该不该罚?”判官一听是个不孝之子,立刻火冒三丈,就喊:“来人呀,给我结结实实地打这个逆子50大板!”这个年轻人有口莫辨,只好挨了50大板,屁股披打得血肉模糊。这时,有个老婆婆拄着拐杖急匆匆走进来,边哭边焦急他说:“请大人救救我们,刚才有两个盗贼溜进我家后院,想偷我家的牛。我儿子捉住他们,要送官府。可是,两个强盗反把我儿子捆走,不知弄到何处去了?求大人赶紧替我找找儿子,我只有这么一个孝顺好儿啊!”判官一听,心中禁不住忐忑不安起来,心想:莫非刚才是恶人先告状,刚才打的就是她儿子?忙叫人去找那两个捆人的人,但他们已溜得不见了踪影。这时,被打昏的人突然呻吟了一声,老姿婆循声一看,那不是自己的儿子吗?怎么被打成如此模样,心里一急就昏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了。林则徐听了爸爸讲的故事,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意义,便说:

“爸爸,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克服急躁情绪。”林宾日说:“我看你性子急,很为你将来担忧,通过这个故事,希望你好好改正自己的毛病。”林则徐从此就非常注意克服自已的缺点,做了大官以后,仍不忘父亲的教导,在书房里挂上“制怒”匾,以时时警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