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教师公文包——名人轶事
46402300000012

第12章 名人教子佳话(4)

郑板桥教子

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0多岁才做爸爸,虽是老年得子,但他深知“爱子必以其道”。对儿子小宝总是循循善诱,从严要求。他说:“读书、中举、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作个明理好人。”晚年时期的郑板桥,经常以此勉励小宝,教他立身自主。他患重病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把小宝叫到床边,一往情深地提出,要吃小宝亲手做的馒头。小宝从未学过这门手艺,感到十分为难。他打发佣人去父亲那儿说情,佣人说:“老爷,少爷说他不会做呀!”郑板桥不高兴地回答:“他就不会去问问厨师么?”佣人向小宝回示,小宝通过厨师的指教,好不容易把馒头蒸了出来,高高兴兴地装了一大盘送进房间。当他走到床边,不禁大吃一惊,此刻父亲已经永别人间。小宝跪在床前,痛哭不已,忽然发现茶几上放着一张纸条,他捧起一看,墨迹未干,才知道是父亲的临终遗嘱,上面写道:“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时候的小宝,才领悟到父亲弥留之际要尝尝他亲手做的馒头的真正用意。

“怪人”教子的这一“怪”法,实在是怪有意思的。自谓“难得糊涂”的郑板桥,看来一点也不糊涂。他教儿子力避“三靠”的思想,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并不过时。

有的父母对于子女,过分的宠爱,过多的照料,让他们安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体不勤的寄生生活,这对子女并非真正的爱护,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泯灭他们人生的勇气,剪灭他们进取的信念。

戚继光与他的父亲

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之所以成为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与他的家庭影响和其父戚景通的教诲分不开。

戚继光出生在一个将门家庭,父亲戚景通曾任江南运粮把总,为人清正、刚直。戚继光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从父亲那里获得许多为人处世、行军打仗的真实学问。

戚景通对儿子十分钟爱,期望很大,要求严格。有一次,工匠们为他家修理房屋,他们对12岁的戚继光说:“公子家是将门,可以安设12扇雕花门户。”戚继光向父亲提出这个意见,却受到父亲严厉的训斥,斥责他不该爱虚荣、讲排场。还有一次,戚继光穿着一双很考究的鞋,被父亲看见了,又挨了一顿训,说他小小年纪,却穿这样考究的鞋,长大了就会要求穿好的、吃好的,当了军官后说不定要侵吞土兵的粮饷。并强令他把鞋子脱下来,不许再穿,以免养成奢侈的习惯。

威景通除了严格要求儿子从生活上勤俭以外,还给他讲一些保国安民和为人处世之道、从小培养他的爱国心、上进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使戚继光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品质。他无私无畏,志向远大,曾在兵书的空白处写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以抒发其远大的志向。

威继光17岁时,就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后来走上抗倭前线,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成为民族英雄,这些都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结果。

布什夫人“祖传”的育儿经

美国总统夫人巴巴拉·布什,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独特的“祖传”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进行家庭朗读活动。

父母在家中给学龄前儿童朗读,会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相当于给孩子讲授重要的学前一课。美国一些教育学家对刚被送进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阅读水平,比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高出许多。孩子听家长读书的获益不仅仅是学习技巧,家庭朗读还教给了他们分担和参与的意识及责任。读书使全家人欢聚一堂,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馨。

布什夫人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经常给她读书,后来她也给膝下未上学的儿女、孙儿们进行家庭朗读。这位第一夫人将家庭朗读的经验归纳为如下几点:

1.宜早不宜迟。选择给孩子读书的年龄,原则是越早越好。布朗夫人的儿子汉森先天弱智,焦急的母亲听取了布什夫人的建议,把儿子从产院抱回家后,便读书给他听。当他进幼儿园时,汉森已经可以自己朗读了。快上小学的时候,其他孩子才赶上他的阅读水平。

2.养成朗读的习惯。早些年布什夫人常在孩子们睡前读书给他们听。母子几人一起啃着几本心爱的书,度过了无数难忘的夜晚。布什家的孩子们渐渐迷上了这个特殊时间,晚上读的书很快就耳熟能详。

家长在什么时间给孩子读书无关紧要,但在每天的同一时间里至少读上15分钟,孩子会收获很大。20年前,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员对205名学龄前开始阅读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在父母的帮助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3.全家都来参加。孩子喜欢让妈妈身边的人读书给他听。现代家庭中,父母双方一般都要外出工作,很难按时给孩子读书。爷爷、奶奶、保姆等有时可以帮助孩子的父母完成读书任务。另外,孩子更愿意让家里的男人为他们读书。

某小学一女生选购了一本足球书,老师大为不解,她欣然回答:“我爸爸喜欢足球,他会读给我听的。”父亲果真让女儿如愿,而且给女儿读书坚持至今。

4.让书籍伸手可及。研究表明,在一间摆满书籍的房间里长大的孩子,容易很早就成为这些书的读者。

在戴维营、肯尼班克港和白宫的家中,布什夫人为孙儿们摆放了一架架图书。家庭图书不需要花钱大多。便宜的儿童图书在书摊上就可以买到,还可以留心一下旧书店,同别人家交换一些,并请亲戚们把书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当然,最划算的还是到图书馆去借。

5.选择好书。教育学家们认为,孩子们需要同他们的兴趣、年龄和能力相适应的书籍,同时也需要多种类的图书,所以一些专家建议:给孩子读各种各样随文字材料--报纸、杂志、街牌名,甚至食品盒背后的说明。这样就向孩子展示了各方面生活中文字的重要性。儿童还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听同一个故事,反复阅读能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有助于孩子理解故事的写作结构。

布什夫人根据专家的意见归纳出如下几种选书原则:

婴幼儿(3岁以下)喜欢简单的连环画及有关他们熟悉事物的故事书,形状和颜色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学龄前儿童(3至6岁)喜欢动作图书、幻想故事、有关日常生活和动物的儿歌或寓言,易于儿童记忆。

林肯的身教

林肯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出身于一个拓荒者的家庭,主张维护联邦统一,解放黑奴。1860年,以共和党首领当选总统。他有一个独生儿子叫罗伯特,他对儿子很注意品德教育,特别是在培养儿子形成诚实的品德方面。他觉得,一个人必须具有诚实的美德,这样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人。

为了培养儿子这种诚实美德,他很注意自己的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

有一次,他和儿子罗伯特驱车上街,遇到一队军队在街上通过,林肯随口问一位过路人:“这是什么?”林肯原想问是哪个州的兵团,但没有把话说清楚。那人以为他不认识军人,便粗鲁地回答说:“这是联邦的军队,你真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面对着一个普通路人对自己的斥责,只说了声“谢谢”,毫无半点怒容。儿子当时感到很奇怪。在关上车门后,林肯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向你说老实话,这是一种幸福,我的确是一个他妈的大笨蛋。”林肯在选举总统时,对选民讲话中也很注意诚实。因为他没有钱,竞选时没有坐专车,只是买票乘车。每到一站,朋友为他准备好一辆耕田用的马拉车。他便站在车上,开始了演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桌子一张,椅子三把,墙脚还有大书架一个,架上的书值得每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自己。”这些话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竞选总统时,林肯被称为“诚实的林肯。”

洛克菲勒给孩子的零用钱

全世界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洛克菲勒可算是有钱的吧?对他来说2元钱可算是沧海一粟,然而他在给孩子分发零用钱时却十分“吝啬”。他规定,零用钱因孩子的年龄不同而异:7一8岁时每周3角;11一12岁时每周1元;12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分发一次,并且还给每人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给他审查,如果钱账清楚,用途正当,下周增发5分,反之则减,同时,他还允许孩子做家务活以得到报酬,补贴自己的零用。

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到处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但对一个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富翁来说,对孩子的零用钱卡得如此之紧,确有其用心独到之处。现代父母对孩子的零用钱不很重视,控制不严,有的父母还以给孩子零用钱多为荣,对零用钱的分发也没有准则,高兴时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甚至孩子不要也给,说是让他们去买好吃的。对于孩子零用钱的用途更是不管不问,任凭孩子在外边买什么都不管。从表面上着,钱是给了孩子,但孩子用这些钱实际干了些什么却不知道,通过分发零用钱又使孩子学到了些什么好的行为更不得而知。这样的零用钱给还不如不给,因为它不仅使孩子好逸恶劳,挥霍无度,而且容易使孩子走向犯罪道路。

“呆子”爱迪生的母亲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幼年时求知欲很强,喜欢追根求源。他向老师提出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的问题,因此闯下大祸,被认为扰乱秩序,而且还被校长辱骂成“低能儿”。所以,他刚走进校门三个月,就被勒令退学。这也就是他一生的全部学历了。

爱迪生的母亲为此十分悲愤,下决心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她担当起真正可以称做“老师”的那种职责,给他讲罗马帝国的兴亡,讲英国的发展史,讲文学、物理学和化学,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爱迪生的求知欲被母亲的教育进一步激发起来,当他听完了“火”的故事后,竟在屋里放起火来。他见到雌鹅下蛋,就独自守在鹅笼旁,从早到晚,仔细观察。母亲以为他跑丢了,四处寻找,最后找到了他,只见他爬在草地上,聚精会神地盯着鹅笼,叫他去吃中饭都不肯,直到鹅下了蛋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鹅笼。于是,人们又把爱迪生称为异想天开的“呆子”。

“呆子”在母亲的亲自教育下,“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他在十岁时就能阅读《美国史》、《罗马兴亡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少年儿童很难懂的书籍,甚至还读牛顿、法拉第的著作。由于家境贫寒,爱迪生十二岁那年就出去当报童谋生了,在列车上卖报纸。十五岁那年,他因在火车上搞试验,引起了大火,丢了饭碗。

回到家里,母亲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帮助他在家里又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除了读书以外,爱迪生把全部时间用来进行实验,有时钻进实验室整天都不出来。这时,爱迪生还不到十六岁,这个实验室对爱迪生一生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