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先生终于醒来了。他定了定神,眼见左右站着两个青年,方才想起是自己召他们来的。于是缓缓地说:“你们一直就站在这里啊!等久了,快回去休息,改日再来吧。”杨、游二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同时答道:“学生侍候才不久呢,能够聆听先生的教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明日早来。”说罢,便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深了。这就是有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杨时和游酢两人,走在田野的小路上。雪花纷纷扬扬,分不清天地。朔风呼呼直吹,他们似乎也没有感觉到。
刘勰卖书求师
刘勰30多岁写成《文心雕龙》这部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名著后,竟无人给予肯定,更无人给予指正。他心里想:我应该让名人看看这部著作。他鼓起勇气去求见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可是,因为自己没有名气,几次都被拒之于门外。怎么办?总得寻找机会让沈约看看呀!于是,刘勰背着书在沈家门口等,但一直找不到机会。失望中他忽然想出一招,我何不化装成个卖书的,把书背在背上。在沈家门前大声叫卖,不信就碰不着他!
有一天,刘勰又在沈约家门前等着,正巧沈约从外边回来,他就大声喊着:’卖书,卖书!“大文学家沈约嗜书如命,听见有卖书的来了,便兴高采烈地迎上去。刘勰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兴奋起来,他抓住良机对沈约说:“大人,我写的这本书,想得到您的指教我装了多日的卖书郎了……”沈约被刘勰这种虚心求教的精神所感动,便拿了书回到家,仔细读后,极为赞赏,并派人把刘勰请到家中,给他的著作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刘勰如获至室,一一作了修改。
一部体大思精的巨著从此得以显名,刘勰也才为人所知,成为南朝齐梁时杰出的文学理论家,而他卖书求师的故事,也成为文坛上的佳话流传开来。
张良取履
帮助汉高祖刘邦创立汉家江山的有一位重要谋臣,那就是张良。有一次,刘邦大宴群臣的时候,盛赞几位功臣:“运筹帷幄,决胜负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可见,张良在帮助刘邦打江山安天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张良所以能成为汉初的栋梁之臣,跟他在少年时虔诚拜师是分不开的。
一天,张良散步走到下邳桥上,见一位穿褐色麻衣的白胡子老翁端坐在那里,张良走近老人身前时,老人把脚一缩,鞋子掉到桥下去了。
“喂,小孩子,下去把我的鞋捡上来!”老人对张良似乎有点命令式他说。
张良惊诧地望着眼前这位不客气的老头,很是生气。再一看老头,胡须都白了,他想,算了吧.看他那么大年纪。张良强忍着怒火下桥去,给老翁拾起鞋子。
张良提着鞋子来到老翁跟前,老头儿却大模大样他说:“给我穿上!”张良心想,既已取上来了,穿就穿吧,于是跪着为老头穿鞋。老翁待张良穿好鞋,连句客气话儿都没讲,就笑着走了。
张良带着谅疑,跟随老翁身后。走出约有一里地左右,老翁回转身对张良说:“你这孩子是可以教育成才的啊!五天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见!”张良不知怎么回事,又不好意思追问,就顺口应诺:“好的!”五天以后,天刚亮,张良来到老翁约定的地点,老头儿却先在那里等着他了。老头沉着脸说:“跟老人约会,为什么后到呢?五天后再来吧!”说罢,老翁走了。
又是五天后,鸡刚叫,张良就来到约会的地点,没到想老翁又先到了,老翁十分生气他说,“你又在我后面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五天后早点来!”再五天以后,张良半夜就到了约会地点,过了一会儿,老翁也来了。老先生高兴地说:“年轻人应当这样。”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编书(古书是用竹简做的,用绳子捆在一起,所以叫一编)对张良说:“好好读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军师了,十年后你必成大事!
13年后,你到济北(今山东长青县)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老翁就是我!”说完就走了。
张良一看这一编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从此,他认真拜读《太公兵法》。
后来,在协助刘邦打天下的战争中,张良果然成为刘邦言听计从的主要谋士之一。
13年后,张良随刘邦过济北时,果然见到名城山下有块黄石。
张良十分珍视,并取作永久纪念,张良去世后,又托人把自己与黄石一同埋葬。
李白千里寻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大好河山。
一天清晨,李白像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见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回答的却是一阵爽朗的大笑,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忙问酒保是谁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挑着花葫芦和曲竹杖,柴卖掉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还以为他是疯子哩。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却不见老翁的身影了。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影。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上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李自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岗,锳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找了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说的话:“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想到这儿,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在岩石上睡一会儿;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发作,就捧着酒壶美美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李白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
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垅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虽然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一回领略哩。回转身,李白看见崖石边的土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醉人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
李白上前询问:“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宜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篙,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竿竹,便是许翁家,”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歌里的一滴水吧。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李白真挚的话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了李白,一块跳上了小船。
孔子拜师
一天,孔子和众弟子乘坐马车到一个地方去讲学,见前面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在路上堆土玩,子贡便大喝一声,要赶车轧过去。可是那个孩子把路一挡,高声叫道:“站住,前有城池,过不去了,你们退回去绕道走吧!”子贡赶紧停住车,没好气地大声嚷道:“你这顽童休得胡闹,这是孔夫子的车,快放过去!”“不管谁也得讲道理!我来问你们,到底是城躲车呢还是车躲城?”小孩有板有眼地说。
大家被问得张口结舌,子贡又气又急。正要发作,这时孔子从车上走下来,拦住说:“小孩讲得在理,你们不要乱来。”说着,孔子走上前对小孩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小孩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呀?”“周游列国、讲学传道啊。”“讲学传道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些什么呀?”孔子回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小孩又问:“那你知道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吗?”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呢?”小孩眼珠一转,接着问:“嫌看不见,那天上的星星看得见,你知道有多少颗吗?”“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如何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小孩笑着说道:“呵,你又嫌多,那日头就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我来问你什么时候近?什么时候远?
孔子想了半天还是回答不上来,便诚恳地对那个小孩说:
“本人还是才疏学浅,以上事情确实不知,愿拜你为师,望多指教。”说着,磕头便拜。
后来孔子以此事教导众弟子说:“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徐稚磨镜赴丧
东汉时,南昌人徐稚,道德高尚,学问渊博。他不愿跟官场打交道,也不受征聘,却在家耕种为生,是声誉很高的隐士。他曾拜大尉黄琼为师,受业问道,得到了很大的益处,他对老师黄琼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
后来,黄琼去世了,各地的名流都赶到江夏会葬。江夏就是今天湖北的云梦县,南昌离江夏有五六百里路。徐稚怀着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想去赴丧。但他家境一向清贫,却没有盘缠,怎么办呢?他从小曾学得磨铜镜的手艺,一套工具还在家呢。于是,带上磨具,提前赶路。一面走,一面给人家磨镜子,随便人家付几个钱,够路上生活就行了。就这样,终于到达江夏,伏在老师灵前,摆上一只鸡,斟上一杯酒,恭恭敬敬的祭奠。哀悼完毕,也没有同死者家属通报姓名,就径直地走了。
王羲之与题扇桥
初夏的傍晚,太阳下山了。玉羲之走出蕺山老屋,慢慢地向一座古老的石桥走去。
他走上石桥,举目四望,见飘飘的酒帘,迎着落日的余晖闪光;袅袅的炊烟,从茅屋顶上缓缓飞升;三五成群的农民,唱着古歌慢慢回家。
再看桥下行船匆匆,腪乃之声不绝于耳。他看到这般景色,独自点头称赏不已。
王羲之正待下桥,忽然看到有一个扶杖提篮的老婆婆向他走来。这位老婆婆脸带愁容,脚步沉重,边走边喊着:“谁要扇子?
谁要扇子?”王羲之看了老婆婆的情状,知道她心情不好,便和颜悦色地问道:
“老婆婆,扇子我不要买--我看你脸上气色不大好,可有什么难事么?”老婆婆见他态度温和,指指自己一满篮扇子,叹息说:
“相公,如今世道艰难哪!我们做小本生意的也倒霉,扇子没人买,一家老小,靠什么东西过活呢?”王羲之听了老婆婆的诉说,心里非常同情。他叫老婆婆把扇子拿出来,又去借了砚和笔,略一打量,就舒展手臂,靠在石桥栏杆上信手写起来。不一会,就在每把扇子上题了字。老婆婆起初有点惊疑,怕扇子涂了后卖不出去,王羲之耐心地告诉她说:“老婆婆,你放心吧!你只要说这扇子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就会有人买了。”老婆婆半信半疑地向闹市走去。天色渐渐暗下来了,会稽城的市集却还没有散尽,老婆婆在市集一角停了下来,遇人就说:
“这扇子上有王右军的题字,谁愿意买啊?”老婆婆刚喊出口,立刻有好几个行人围拢来,他们仔细欣赏竹扇上的书法,个个称赞不已,许多人还愿意出高价购买。一忽儿,这一篮扇子立刻被抢购一空了,老婆婆拿了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从心底里感激为她题字的王右军。
现在,绍兴市内有座题扇桥,传说就是王羲之为老婆婆题扇的地方。
王羲之聆听老妪教诲
王羲之从小就喜爱书法,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练字心力集中,刻苦勤奋,长进很快,不到3年,已见笔力沉劲,顿挫生多,方圆百里颇有名气。赞扬声中,年纪方少的王羲之有些飘飘然起来。
有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里宾客济济一堂,生意兴隆,可是,铺门旁的对联“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及横匾“鸭儿饺子铺”却写得十分呆板,没有一点功力。王羲之暗想:这笔字太差了,只配在小店铺门前献丑,贴在这里太不相称了。为什么呢?
为了探究明白,王羲之走进铺里。只见铺内有口大锅,锅中的水沸腾着,锅旁一道矮墙,一个又一个包好的饺子正从墙那边飞来,正好落入锅内。王羲之坐下来要了半斤饺子,伙计把饺子放在他的面前,他才发现,这一个个饺子好似浮在水中嬉戏的小鸭子,精巧极了。王羲之高兴地欣赏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品尝,这饺子果真味道鲜美,一大盘子饺子转眼间就吃完了。“鸭儿饺子如此鲜美,可是那幅对联那么拙劣,我不如另写一幅赠予铺主。”王羲之想罢,便向伙计打听主人在何处。那伙计指着矮墙,说:“就在墙后。”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妪坐在面板前,一个人擀皮包馅,动作异常娴熟,更令人吃惊的是,老妪包完饺子,就随手将饺子抛过矮墙,自己并不起身,也不看,饺子却不偏不倚正好落入锅中。
眼前的情景,使王羲之惊奇不已,他急忙问道:“老人家,您这么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妪答:“熟练五十载,深练需一生。”老妪的答话触动了王羲之,他怔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又问道:“您的手艺如此高超,门口的对联为什么不请人写好一点呢?”这一问老妪脸色变了,她生气地说:“并非我不愿请,只是不好请呵!就说那个刚露脸的王羲之吧,让人捧得长翅膀了。说实话,他写字的功夫儿,真不如我扔饺子的功夫深呢!你可别学他。常言道,山外青山楼外楼,人人都应争上游,一次上游就骄傲,下次定落人后头。”听了老妪的话,王羲之羞愧极了,当即承认自己正是王羲之,老妪吃了一惊,对眼前这位书生少年,上下打量了一番,便道:
“我年老舌长,请先生不要怪罪。”“哪里,哪里!”王羲之说着,恭恭敬敬地向老妪行拜礼,“是你老人家教我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老妪忙趋前合手还礼:“不敢,不敢,我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王羲之要来笔砚,马上写了一副对联送上。
后来,王羲之变得非常虚心好学,练字更加刻苦。他曾渡江北上,游历许多名山大川,见到李斯、曹喜、钟繇、蔡邕、张昶等人的手迹,并一一认真临摹,体味每家字的特点长处。53岁时,他又进一步学习临摹古代遗留下来的碑帖。他没日没夜地练着,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子上,还揣摩名家书法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