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鲍鹏山说老子
46453800000003

第3章 何为道德

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出生入死”,这是老子创造的。关于老子的出生至今仍是个谜,众说纷纭。那么老子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说他的死是更大的一个谜呢?他到底留下了什么重要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思想文化的发展呢?

之前我们讲到了老子的出生,以及他与孔子的交往。老子的出生是很神秘的,同时我们也提到了,老子最后的结局更加神秘,不仅神秘而且还及其富有哲学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看,《史记》中的有关老子《道德经》成书的一则记载。司马迁是这么说的: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在周王朝的首都洛阳待得时间太久了,看到周王朝一天比一天更加衰败了,统治也越来越黑暗了,大厦将倾,扶不起来了,所以他就准备离去。到哪里去呢?是不是回自己的故乡呢?没有。据说是出关去了西域。那么出的是什么关?学术界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大散关,更多的说法是去函谷关了。

当初这个函谷关的关口,大概是在今天河南的灵宝县,后来这个关口移到了今天河南的新安县。为什么叫函谷关呢?这个地方两山对峙,中间有一条小路,路在山谷之中,不仅险要而且很深邃,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把这个关取名为函谷关。“谷”就是山谷,“函”就是像函子一样。

接着司马迁就写到老子骑着青牛,注意青牛是跟老子有关的很重要的一个动物。说老子骑着青牛向函谷关走去,在他没有到函谷关的时候,被函谷关守关的官员叫尹喜拦住了。据说尹喜也是一个道行很深的人,他之所以在这个地方守关,实际上相当于隐居。这么一个隐德行仁的高人,一定有着神奇的地方,他能看到所谓的云气。他在老子没来之前,往东边一看,他看到有紫气东来。汉语里边有一个成语叫“紫气东来”,出处就在这里。尹喜知道,肯定有一个大人物要过来了,于是他就特别留意来往的行人,后来果然就把老子给拦住了,尹喜就对老子说: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

有一种传说,据说老子先撒了一个谎,说我家住在关内,我要到关外去打柴。这个没有骗得到尹喜,你出关,你到站我要给你签证的,尹喜说,你不说老实话,我不给你签证。所以老子就告诉他了,我对周王朝已经很失望了,我准备出关而去,我准备隐居了。尹喜就讲,你既然要去隐居,那我现在就为难你一下,你能不能够在我这儿住一段时间,给我写一本书,把你的思想留下来。老子也没有办法,你不写人家尹喜不给你签证,不让你过关。同时尹喜也是一个隐身的高人,老子也有碰到知音的感觉,于是就住下来了。

司马迁接着就讲到,老子来著书上下篇。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是分上下篇的。上篇《道经》,下篇《德经》。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阐述了老子有关道和德的思想,总共五千多言,然后走了。莫知所终,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你看司马迁说老子,一开始语气十分坚决自信,籍贯、姓氏、官守都言之凿凿。但在叙完老子出关,“莫知所终”以后,突然又变得不自信而自疑起来: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

老子是老莱子?老莱子是老子?更可疑者,司马迁这位反对“言不雅驯”的人,竟说出这样荒诞不经的话来: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司马迁大约也是被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弄得神经兮兮了,才说出这样他自己历来反对的“昏话”。这还没完,老莱子我们还没弄清呢,他又说起了一个“太史儋”: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看来,司马迁这回真的是彻底的糊涂了。只好叹口气,说一句圆场的话:老子,隐君子也。(以上皆引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尹喜读完了老子的书以后,他被老子这样一种深奥又美妙的著作深深陶醉了,被老子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所以他对老子说,读了你的书,我也不想再在这个地方当边境官了,我跟你一起出走吧,我跟你一起隐居吧!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于是尹喜就跟老子出走了,到哪个地方去了呢?那就传说得越来越悬了。

其中有一个说法,说二人去“化胡”了。“胡”是指西域的少数民族,我们统称为胡人,“化胡”就是教化胡人,那个地方文化水平比较低,老子和尹喜就去教化他们去了。甚至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还有一种说法,说印度的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就是老子的学生。这个当然是道教徒故意贬低佛教徒,编出来的故事,但是我们从这里确实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老子这个人,他的生平对我们来说,是无始无终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出生,有一个始,然后都有死亡,都有终。可是老子呢?我们上一讲讲到老子的出生是很神秘的。现在我们看老子,他最终的人生终点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成了哲学史上一个大悬案。

我们现在无从了解老子的生,也不知道老子的人生终点究竟在哪里。司马迁找不到答案,我们更无从着手。但是老子给世人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被后世誉为哲学经典。《道德经》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老子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重要思想呢?

我们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实际上这个道家,它的全称叫道德家。为什么?就因为老子的这本书叫《道德经》。不过“道德”这个词,和我们今天汉语里边所讲的“道德”,这两个词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今天讲的“道德”,是一个伦理学的概念。比如这个人道德品行怎么样。而老子这个“道德”,是纯粹的哲学概念。

道德家在先秦,是一个显学。什么叫显学呢?我们常常讲先秦有诸子百家,有很多家,那么这很多家里面有些影响比较大,有些影响相对小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显学,像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这些都曾经称为显学,就在那个时代影响非常大,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把他称之为显学。道德家就是当时的显学之一。

先秦诸子的著作,一般来说,都是在姓的后面加一个“子”字构成书的名字,比如庄周的著作,就叫《庄子》,荀况的著作叫《荀子》,孟轲的著作叫《孟子》,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韩非子》就不称它为韩子,是姓名再加一个“子”,这也是先前著作的一般命名方式。但是老子的著作呢?我们既可以按照一般的命名方法,把它称之为《老子》,但同时,它还有一个名字,一个很正规的名字,就叫《道德经》。因为老子这五千言,总共分81章,前37章叫《道经》,从38章开始到81章叫《德经》,合起来就叫《道德经》。“道”和“德”在老子这里是有区别的。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里,《德经》在前面,《道经》在后面,只不过秩序颠倒一下,整体的结构没有变化,整体的思想、顺序,都没有变化。

到底什么叫“道”?什么叫“德”?为什么老子专门有《道经》有《德经》?他讲的“道”是什么意思?他讲的“德”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稍微对这两个字来做一点解释,这两个字实际上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看“道”(古文为“導”)这个字,它的偏旁是“辶”旁,“之”字在古代汉语里本来就有行走的意思:走、去。在甲骨文里面,“之”的写法是一个脚后跟和一个地平面,表示脚后跟离开了地平面,所以是人脚离开了地面,正在走。相关的字词有:达、迁、迈、过、迅速、迟缓、逶迤等等。

“德”这个字,它的偏旁是“彳”,也是行走的意思,跟路有关,比如街、径、行,徒、往、徐、徜徉、徘徊,彷徨、律,循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律”和“循”,都有规范之意。

而且这个“彳”,它本身就是一个汉字,读“chi”,有一个词叫彳亍(音chichu),正好是行走的“行”字拆开来,“彳亍”这个词的意思是慢慢地走,走一走,停一停,彷徨地走,犹犹豫豫地走都可以叫“彳亍”。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无论是道字的“辶”字旁,还是德字的双立人旁,这两个偏旁都有道路和行走的含义。

道字是“辶”再加一个“首”,这个意思很好玩。“首”是什么呢?“首”就是头,人生之初。它的字形,就像是人出生的时候,头朝外,从子宫里面出来的情景。“道”的繁体字,下面还有一个“寸”字,“寸”是手的象形符号。实际上繁体字的“導”,有助产士用手来接生小孩子的意思。所以“道”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名词,就是我们走的路;第二,是动词,引导、接产。

“德”这个字,在甲骨文里面,和“循”这个字非常相近。“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循”字有一个“目”字,所以“循”原来的意思是指眼睛看着路,小心行走。所以我们现代汉语里有一个词,叫遵循,你要按一定的规矩走,不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你眼睛要看好,按照规范去走。庄子《大宗师》里有一句:以德为循。

“德”字里边也有一个“目”,只不过稍微变形了,目不是正放着了,放倒了,而且“目”的下面又加了一个“心”。心是后来在西周金文中才有的,成为现在的“德”。“德”字多出了一个心,心是什么呢?心灵系统。

在心为德。(《左传·桓公2年》)

“德”的右边是十目一心。什么叫十目一心?目是感觉系统,是我们对世界的感性认识。心是理性系统,表示我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有过程的,先是有很多感性认识,经过我们的心灵过滤,经过我们的理性的思考,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德”的右边“十目一心”就表明从众多的感性认识,最终得出一个规律性的东西来。

我们现代汉语里边有一个词叫德行,“德”的后面一定要加一个“行”字,德行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按照一定的规范去行走。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师氏》)

《礼记》上关于“德”还有一个解释:德者,得也。

道德的“德”,就是得到的“得”。从什么地方得呢?从道中得,所以德就是从道中得到了自身的特点,获得了自己的本性。所以“德”就是我们的本性。于是,又有了另一个词:德性。

德谓人之性行。(《左传·成公16年》)

我们现在讲这个人很道德,是个褒义词,或者讽刺一个人,说瞧你那德性,是个贬义词,实际上这个德只是个中性词。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和我们现代汉语中的“道德”意思完全不同。鲍鹏山教授通过对“道德”二字的说文解字,使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字面含义。那么老子自己是怎麽解释的呢?《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应该怎么来准确阐述呢?

老子本人对“道”,也有他的说法。但是这个说法,他自己也讲得不是很清楚。他说了一段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是老子对于“道”的描述。有一个东西是很混沌的,在天地之先,它就有了。它看不见,也听不见,但是它是独立存在的,它没有变化。它就是这样循环运行、决不会停止,它是天下万物之母。这个“母”不是母亲,是母体,万物都是他生出来的。然后老子自己老实地说“吾不知其名。”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我能感觉到了这个东西的存在,我能发现宇宙的最后,一定存在着这样一种最后的规律性的东西,我只好给它取一个字,“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就给它取一个字叫“道”。

什么叫“道”,我们说得简单一点,西方的上帝也就是这个道。我们人总是在追求这个宇宙、这个人生最终的根据是什么。老子说最终我们给他立个名字叫“道”。那么西方人的根据是什么?上帝。

那么“道”又是什么?勉强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大”。“大”是什么呢?说不清,但是老子试图解释了一下,“大曰逝。”大就是逝,远逝、远行的意思。“逝曰远”,越走越远。可是远到最后又怎么办呢?“远曰返。”又回来了。

大家注意这几个词啊,逝也好,远也好,返也好,都有一个偏旁,“之”字旁,表示它是运行的,而不是静止的,是动态的。所以老子还有一句话叫:“返者,道之动。”返,就是回来,运行到最终的状态就是回头,就会回来,这是老子本人对于这个道的一种简单的解释。

老子实际上非常想给“道”做一个准确描述,但是他说不出来,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不过他有一个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成”两个字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分析的。“混”字很有意思。因为庄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就讲到了“混”。

在庄子的寓言故事里,说大地中央有一个主宰,他的名字就叫混沌。混沌有这样一个特点,他的脑袋就是一个大肉球,别的什么也没有。没有眼睛,没有鼻子,没有耳朵,没有嘴巴,没有五官,就是一个肉球。

混沌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他们到混沌这个地方来做客,混沌把他们招待得非常好。于是倏和忽就非常感激混沌,两个人就在一块儿商量,混沌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报答他一下呢?两个人商量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要给混沌解决一个大问题,因为他们觉得混沌很可怜,脸上就是一个肉球,没有眼睛可以看,没有耳朵可以听,没有嘴巴可以吃,没有鼻子可以嗅。这多伤心啊!他们认为这是混沌的缺点,两个人就商量好了,我们来帮帮他,把他的五官给做出来。

于是这两个人天天来凿混沌的脑袋,结果是什么呢?“七日而混沌死”。庄子的语言太精彩了,为什么七日而混沌死呢?每天凿一窍,正好七天。两个耳朵凿出来了,两个眼睛凿出来了,两个鼻孔出来了,嘴巴也凿出来了。混沌的耳、鼻、眼、口都有了,按理说混沌好了,可是庄子说混沌死了。这个死实际上不是我们一般所想象的生理学上的死,庄子这个地方讲的死,实际上是指的一种哲学之死。因为混沌本身之所以叫混沌,就是因为他没有感觉系统,就是因为他没有是非,没有好坏,没有对错,没有真假,没有理智的判断系统,这就叫混沌。当你把这些东西都赋予他之后,那就不再叫混沌了。

所以老子讲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天地之前有这个东西。实际上这个混成的东西,就相当于庄子讲的混沌,就是天地万物之母。混沌自己什么都不是,但是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个地方产生出来的。

中国古代神话里边也有类似的内容。比如盘古开天地,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混沌如鸡子”。天地一片混沌,就像鸡蛋一样,注意是浑圆的、整体的、没有分别的,这是宇宙的最初状态,是浑然一体的。接下来宇宙发生了变化了。“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天地有了,天地中间的万物也有了,人类也出现了。

老子讲的“道”,是不是就是这样一个像鸡蛋一样的东西?不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像鸡蛋一样的东西,看起来还是有形状的,宇宙最初的样子是有形的,道是无形的东西。简单地说,道是抽象的,是一种规律性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所以老子下面讲到: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什么叫“寂兮廖兮”呢?“寂”就是听不见,“廖”就是看不见,既听不见又看不见,所以它不是实体的,但是它却确确实实存在着,世界万物都遵照着它的规律运行。“周行不殆”就是围绕着一个环,围绕着一个圆周叫周行,“不殆”永远不停止。

如果我们试图对老子的“道”和“德”做一个简单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讲:“道”就是世界万物的共通规律。

“德”是每一个独特个体的自身特点。

举一个例子,我们进了一间房子,看到房子里面有很多家具。我们很快就能区分出哪些是桌子,哪些是凳子。桌子的形状是不同的,有方桌,有圆桌,有高的,有矮的,有书桌和饭桌。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途也不同,可是为什么它们仍然是桌子,而且我们一看就明白,不会把它误认为是床或者是沙发呢?这说明在所有不同类型的桌子中,一定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个规律性的东西,就使得它们是桌子。因为我们的头脑里边有这种规律性的把握,所以我们按照规律去看,一看就知道,它是方的,但是它还是桌子,它是圆的,它也是桌子,它是高的,它还是桌子,它是矮的,它也是桌子。用来写字的是书桌,用来吃饭的是饭桌,打麻将的是麻将桌,但都是桌子。因为所有的桌子,它一定有关于桌子的共通的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很抽象,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这就叫“道”。

那么“德”是什么呢?在这众多的桌子里面,比如说饭桌,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就叫做“德”。它之所以还叫桌子,是因为它从“道”里面得到了桌子的总体规律性。“德者,得也”。它为什么叫桌子呢?因为它从道中得到了规律,但是它为什么它是饭桌而不是其它的桌子呢?因为它有自身的本质特点,也就是上面说过的“德性”,它有它自身的用途,它有它独特的形状,这些东西就叫做“德”。

老子的《道德经》就研究这样的“道”,也研究这样的“德”。这样一看,我们会发现有一点,老子的《道德经》是在研究一些非常抽象的哲学问题。确实如此,在先秦的所有思想家里边,道家是对纯粹的哲学问题最感兴趣的一个学派。所以老子解释他的“道”,还有一个说法: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本来是一种颜色,黑的,玄妙的,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深奥,非常黑暗,像一个黑洞一样,我们到里面去,什么都看不懂。那么既然如此的“玄之又玄”,又看不到、听不到,我们为什么要对它感兴趣呢?因为老子讲到,它是“众妙之门”。当我们真正进去以后,我们会从中发现无数的奥妙,这些奥妙不光是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也可以让我们的智慧接受挑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智慧上的快乐,那么老子的思想,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奥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