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和谐社会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这三重含义,为此,以下我们将阐述和谐这三重含义的具体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不断地改造自然界,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不断地人化自然界。人与自然时刻处于矛盾之中。人在改造自然界时,常常取得神奇的结果,所以人又往往自傲于自然界,常常陶醉在胜利之中。作为自然辩证法的奠基者——恩格斯,他在自然哲学研究中,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问题,突出强调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批判了在这两个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观念,其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能动地改变自然界,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众所周知,动物只能利用自然界,唯有人能改变自然界,动物对环境的作用是无意识的,而人对自然的作用是有意识的。这种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来改造自然界,支配自然界,统治自然界,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马克思与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同时,他们还预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会引起自然界更大的变化;随着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增加,人对自然界施加反作用的手段也将增加。
(2)人在改变自然界过程中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既要重视短期效果,又要重视长期后果。大家知道,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预期的近期后果是建设性的,未预见到的长远后果却是破坏性的。对此,恩格斯在1816年分析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胜利时曾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储藏库”。与此同时,恩格斯还进一步说“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上述警告,然而人类并未因此而警觉,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人类活动不断地加剧了人和自然的对立——其具体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遭到自然界惩罚的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更加严重了。自20世纪以来,随着高度工业化而出现的烟雾、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解体、肆虐的尘暴、污染的空气、超长的噪音、严重水荒、恶化的水源、枯竭的资源、短缺的能源以及恶性膨胀的城市和不断扩大的沙漠等等;特别是在21世纪发生在中国的非典事件、印度洋海啸事件等等,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自然界在不断地向它的“征服者”们敲响警钟,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对立和矛盾的激化程度迫切地要求人们要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在这样严峻的现实面前,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和个人在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还麻木不仁、缺乏急迫感,甚至还有恃无恐地破坏生态环境、掠夺性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不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从长远的观点看,其势必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必定危及自己。我国近年来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乱垦耕地、滥采林木、破坏植被,造成严重的江河水患历史教训,就是革命导师科学论断的具体验证,我们应当长期记取。
(3)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是联系的,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人自身也会不断完善。恩格斯提出了人的两次飞跃的概念:第一次飞跃是人在物种关系方面从其他动物中提升出来,一般的生产劳动已实现了这种飞跃;第二次飞跃是人在社会关系方面从其他动物中提升出来,这就需要建立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因为人仅仅在自然关系方面成为人是不够的,还必须在社会关系方面真正成为人;这样的人,既看到个人的利益,又看到国家的利益;既看到经济利益,又看到各种社会利益;既看到眼前的直接的利益,又看到长远的间接的利益;这才是不断自我完善的人。
(4)反对自然主义与反自然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提出了反对自然主义与反自然观念。他认为前者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它否认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后者是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念,它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自然的协调。恩格斯同时反对这两种错误倾向,既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他自然辩证法光辉的最集中的体现,是他的自然哲学的精髓,也是我们研究科学自然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出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发展。
首先,人和自然共存于一个宇宙统一体中;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产、生活的,他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生产、生活都和自然界密切联系着。马克思说: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且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并且是以自然界尤其是以人类生态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及其社会的方面演化发展为前提的,否则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人和自然共存于一种矛盾统一体中。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类,既不同于无机物,也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它的突出特征是自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的基本标志就是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自然界一方面成为人的认识对象,另一方面成为人的改造对象,从而使人和自然界处于对立之中。这种对立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合理地改造自然界;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是:人类一方面由于正确地认识了自然界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了改造自然的胜利,消解了人和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或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从而激化了人和自然的对立,加剧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冲突。突出表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而遭到自然界惩罚的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更加严重了。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对立和矛盾的激化程度,迫切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再次,人与自然在对立统一中有着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当自然界报复、惩罚人类的时候,既不能像悲观论者那样消极无为,也不能像乐观论者那样任其发展。正确的态度应是充分肯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积极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这种可能性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从人的角度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主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而是说明人类在发挥其能动性时没有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们不合理地、片面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动性本身而言,它包括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带有盲目性的意向和活动,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引导下,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最终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而祸及自身。因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就是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通过经济的、生态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使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使自然界的发展向着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从自然界的角度看,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这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自然界潜力的穷尽,而是说明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导致对自然的总需求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滥用和毁坏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只要人们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调整生态环境平衡,自然界会无穷无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环境,也就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各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与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通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这时,神话自然观占统治地位,它把自然神化,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恐惧、敬畏,崇尚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自然文化,向往混沌的原始文化。布留尔指出:“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每个存在物、每件东西、每种自然现象,都是我们认为的那样,我们在它们身上见到的差不多一切东西,都是原始人所不予注意的或视为无关紧要的;然而在它们身上原始人却见到了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例如,对属于图腾社会的原始人来说,任何动物、任何植物、任何客体,即使像星球、太阳和月亮那样的客体,都构成图腾的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等和亚等”。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即第二个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还没有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他们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主导人们的是“人定胜天”,对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给予了否定;现在,我们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
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所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人类面向21世纪必然作出的战略选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反思文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成就。可持续发展强调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核心问题就是要科学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离不开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离不开物质性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根本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要重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认识方面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演进的观念,这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前提。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鼓舞下,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只追求自身的、目前的、局部的发展利益,同时也要考虑自然的、长远的、整体的发展需要,为维护地球生物圈的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要深入分析造成人和自然不协调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达成共识,狠抓落实。
其次,在实践方面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正确处理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并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原则:
第一,人口增长和人均物质消耗量增长不超过环境的可持续承载力,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损害后人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已证明,环境的衰退和资源短缺表明人类已突破了上述界限,这种突破是不可持续的。因而,控制人口增长和人均物质消耗量增长,全面变革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即它包括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伦理道德、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法律、国际关系等)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人类必须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完成这种变革,在自然的极限之内生活,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加快向循环经济的转换。大力推进物质生产由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线性过程转向“原料——产品——原料”的循环过程,使原料在多次循环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将原料消耗和废物排放减至最低、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增至最大;产品经消费后不是进入垃圾的洪流,而是进入覆盖全社会的废气物资源化、还原化循环网络,最终的废气物进入无害化处理中心;同时加快科技和工艺的生态化变革,加快可持续供给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过程,加快可持续供给、可循环利用、清洁的或可降解的材料替代过程,使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既能获得可持续的物质和能源供给,又能使最终的废气物被环境降解自净,从而将整个人类的物质活动纳入到自然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
第三,经济发展模式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提高型,经济发展的目标由追求物质产品的无限增长转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地球的物质、能量、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一定时期内,其可再生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毫不怀疑地追求物质产品的指数增长这种状态,把物质产品的指数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同义语或者至少是主要内容,这种追求是不可持续的。指数增长的迷惑性在于它前期变化缓慢,后期突飞猛进,突变瞬间发生,小小的、脆弱的地球生态圈承受不了一粒麦子的64次方的指数增长。今天连发达国家都深深地陷入了依赖物质产品的指数增长这种状态,一旦这种增长停滞,就会立即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只能是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和畸形文化的痼疾。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物质产品的数量增长是有极限的,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则是无止境的,将经济发展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增长型,是避免数量增长型突破自然极限而遭到自然和社会双重危机夹击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人们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开辟新的途径,提供卓有成效的方法和手段,使人们看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希望;充分挖掘自然界的潜力,重建新的人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环境;加速提高利用自然的工艺水平,变废为宝。这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物质保障。
最后,在社会方面要建立合理的社会组织、制度,在国家规模甚至在全球规模上合理地开发、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这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保障。目前,世界各国不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重视环境问题,重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课题的每一步突破,都预示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也将为21世纪带来新的曙光。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思想的概述
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反动的社会主义和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时,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给予了褒奖,认为他们包含着很多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例如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等。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魏特林所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马克思更是把其赞誉为史无前例的处女作。由此不难看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不但不排斥社会和谐,而且还对社会和谐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思想主要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其代表人物如康德和黑格尔等,都非常重视和谐与社会和谐
和谐与社会和谐不仅是其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其思想理论旨归。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如此,只不过与前人相比,他们的社会和谐思想具有更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马恩看来,和谐就是矛盾的同一,即事物之间的一致、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等,而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就是一种和谐。但是,这种和谐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迁,又会由和谐变为不和谐,为了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就必须进行改革、革命、斗争等,这就是所谓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表现。再将它具体到资本主义社会,马恩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仅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建立了新的和谐,而且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强大,生产关系已无法与其相适应,只能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和桎梏,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无产者的目的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和谐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它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因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3.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和谐范畴的重要意义主要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表现出来
大家知道,生产方式的发展一般都经历了和谐、对抗、和谐(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三个阶段。一般来说,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以后,在一定时期内它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系统内部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之间和它与生产力之间都是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这种协调和适应就是和谐。这时,生产方式处于和谐发展阶段,即和谐的肯定阶段。由于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的,当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时,旧有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生产力之间会出现一些局部的、暂时的不和谐。这时,就需要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使之变得和谐。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改变这些局部或暂时出现的不和谐,任其发展下去,或迟或早酿成全局性的不和谐乃至发展成对抗,最后导致生产关系变革,出现新的生产方式。这是生产方式和谐发展的否定阶段。在新的生产方式中,新的生产关系与新的生产力又会出现新的和谐状态,即进入和谐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由和谐到不和谐对抗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和谐,可以说是生产方式乃至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对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人们有了私有观念并进而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贫富对立。对此,卢梭指出:“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社会制度也相应的得到调整和改变。但与此同时,为富不仁、劳资对立、贫富悬殊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为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其概括为“物的世界的增殖和人的世界的贬值”。后来,他又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这充分表明了历史发展所具有的“悲剧”性质。然而“喜中有悲,悲中有喜”这一二律背反现象反映了历史自身的辩证逻辑,即历史总是通过自相否定乃至对抗来达到自相肯定和进步的。
“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经济上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这些国家的经济虽然增长了,但是社会问题却突出地暴露出来。不少国家贫富悬殊非常大,在这些国家经济辉煌的背后又掩藏着大量的污浊。如腐败问题、社会伦理等等,使多数成员并未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整个国家也处于严重不发达状态。这种现象常常被发展学家称为“有增长无发展”或“无发展的增长”。就我国而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在社会的巨大进步中,也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如市场秩序以及整个经济秩序的混乱、权钱交易的出现、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贫富差距的增长等就是典型的表现。近年来人们议论颇多的道德滑坡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腐败问题、社会风气问题、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等问题,就是比较突出的表现。
特别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发展中一致追求的制度目标,市场经济以竞争和功利原杠杆鼓励社会成员追求利润最大化,它通过刺激个人实现其特殊利益同客观上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财富的方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活力、效率和积极性,这一点已为世界各国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但是与此同时,许多危机与灾难与现代化国家相伴而生,如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道德沦丧等问题,这正如韦政通曾说的:“现代化是人类以混乱及痛苦为代价来换取新机会及新希望的过程,此过程同时具有创造性和毁灭性。”
三、关于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和谐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是指组成事物的各子系统之间、构成子系统诸要素之间及诸要素本身的协调和匀称。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微观和谐,即构成事物各子系统诸要素本身的和谐,这是事物整体和谐的基础;其二是中观和谐,即构成事物各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其三是宏观和谐,即构成事物的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也就是事物作为统一的整体和谐。无论是西方的古代文化,还是中国的传统思想都包含了对和谐的精神旨归。毕达哥拉斯的天体论、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就和老子的阴阳和谐说、孔子的中庸之道存在着精神意蕴上的相通。而今,饱受二次世界大战洗礼和几十年冷战的世人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和谐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候尚智教授明确提出,和谐是全球化时代的理想选择。世界和谐则无战争,国家和谐则无战乱,天人和谐则无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和谐则无犯罪,个人内心和谐则无焦虑。
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是指人能够自觉地、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够进行和谐生活的状态。比如,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智力水平之间的和谐、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和谐以及智力水平与体能水平的和谐等是第一级的和谐;一个人道德品质中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和谐等属于第二级的和谐;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本身的和谐构成了第三级和谐等等;正是在这些众多的和谐的基础上,才构成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为了使大家更进一步明确和谐发展的人,我们认为在现时代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应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精神架构的维度上,他们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具有和谐发展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相对完整与和谐的精神世界,和谐的精神世界是一个人进行和谐精神生活的内在依据和出发点。特别是当前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足,伴随着人类对人格物化和人性异化现象的不断反思,人们应该越来越重视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关爱自己的精神家园,越来越关注自己精神世界的构架,而构架自己和谐精神世界的两块基石就是做事的科学精神和做人的人文精神。当前,在现代化国家中存在着严重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建设极不和谐的状况,这正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卢风所说的“现代人知识有余,智慧不足”;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建设远远不适应于科学精神建设,从而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加强人文精神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在对待个人的态度维度上,现时代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能够正确地对待自我,他们从不遮掩自己的缺点,也不回避展示自己的优点。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倾向于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感受,希望过上一种坦诚自在的生活,他们自重但不自傲、自信但不张狂、自强但不固执、自爱但不偏执,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发展归结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上,不怨天尤人,不牢骚满腹,他们能够与现实融为一体建立较为愉快的关系。
第三,在对待他人的维度上,他们具有强烈的同情心,随时愿意帮助别人。他们不苛求别人,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承认有缺点乃是人性的自然属性),但他们对嫉妒、张狂等妨碍人性发展的毛病十分敏感,总是引以为耻;他们具有朴实、慈爱和宽容的品质,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尊重别人但不奴颜婢膝,关心别人但不盛气凌人,帮助别人但不要求对等回报。
第四,在对待集体、国家的维度上,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心人类,具有明显的亲社会行为,愿意为集体、为家乡、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他们从不故意违反社会常规,但在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上,会毫不迟疑地抗拒有害习俗。
第五,在人际关系的维度上,他们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空间,人际空间的中心是他本人,中心的外圈是知己圈,知己圈的外圈为朋友圈,朋友圈的外圈为熟人圈,熟人圈的外圈为陌生人圈。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其人际圈具有适度的通透性,外边的可以进来,里边的也可以出去,即陌生人经过接触可以变成熟人,熟人经过交往可以变成朋友,朋友如果志同道合也可以升华为知己,反之亦然。他们感情自然、淳朴、热烈,他们会为找到好朋友而欢欣鼓舞,但不会对失去一个不该成为朋友的朋友而伤心。人际关系和谐的人能够把握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够清楚地区分谁是自己的知己、朋友和熟人;他们可以有很多朋友,但他们的知己不会太多,他们仅与少数人保持持久而深厚的友谊,共同的价值观念是维系他们深厚关系的基础,在同一时间的一定空间内他们的知己一般不超过数个;他们有个人独处的需要,他们不回避与人的接触,但不依赖别人。
第六,在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维度上,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环境,他们对自然壮美和秀丽的景色心驰神往,能够无数次地欣赏同一自然景观,他们具有明显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
第七,在对待劳动的维度上,他们具有以勤劳为核心的一系列优秀品质。勤劳是在人自身先天活动的前提下在不断学习、劳动和受教育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基本优秀品德,坚强、自律、节俭、公平、勇敢、责任心、创造力等一系列优秀品质都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八,在对待事业的维度上,他们挚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们具有开放的知识结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进步。
第九,在对待个人境遇的维度上,首先,他们不因物喜,不以己悲。他们始终能微笑着去面对生活,对于物质方面的欲望,他们持知足常乐的思想,明白金钱只是他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他们生活的目的,他们永远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对于名利,他们不回避,也不刻意追求;对于挫折,他们能够坦然面对,变不利为有利。其次,他们具有基本能力充分、专业能力强的特征。基本能力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些能力,诸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能力、意志力等;专业能力是指从事一定专业所必需的能力,他们是全面发展的人,其所拥有的多种能力是协调一致的。
第十,在身体健康的维度上,他们具有心理平衡、精力充沛、体能良好的特征,他们热爱生活、关注健康,能够选择健康而有益的生活方式,不放纵自己体验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第十一,在心灵感受的维度上,他们能常常体验到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用语,它是指一种返归自然并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它可以极度的欢乐,也可以是宁静而平和的喜悦。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体验到高峰体验,问题是人们应主动创造和寻找产生高峰体验的机会;高峰体验可以引导人们一步步地走向自我完善。
总之,和谐——无论是结构状态的分布有序还是功能状态的进化有道,都蕴涵着无与伦比的神奇力量。和谐社会中的自我身心和谐是和谐发展的微观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生理和谐,意味着新陈代谢正常,力与美在健康的体魄中达到统一;心理和谐,意味着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德与才在和谐的心理中完成互动。只有达到自我身心和谐,才算得上具备了和谐的人格,而只有具备和谐人格,才能建构自我身心调适机制,增强自我调适力,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微观层次的要求。
和谐社会中的人我和谐。具备了和谐人格,有了自我身心和谐的微观基础,就能准确地完成个人在社会坐标系中的定位,融入和谐的社会中,增强社会和谐发展的协和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系统的和谐,包括社会因素结构状态的和谐有序与功能状态的发展有道。结构状态的和谐构筑了发展的平台;功能状态的和谐,则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潜力。这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中观层次的要求。
物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力。在自我身心微观和谐与人我中观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这种和谐关系由人文推之于自然,就会达到物我和谐,即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物我和谐,是和谐的宏观层面,也是和谐的最高境界。作为和谐社会至高境界的物我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伟大自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