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菜根谭》学做人
4655500000008

第8章 做人处事篇(1)

勤者敏于德义 俭者淡于货利

【原文】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释义】

勤奋的人应该努力在品德和义理上下工夫,可是有些人却仰仗勤奋来解决自己的贫困;一个俭朴的人应该把财货和利益看得很淡泊,可是有些人却假借俭朴为名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勤劳和俭朴本来是有才德的君子立身处世的法则,不料反倒成为市井小人营利徇私的工具,真是叫人感到惋惜。

【解读】

河南少林寺有一块奇异的石碑,上有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三人的合体像,一为佛祖,一为儒圣,一为道尊。此石碑上刻有碑铭赞语:“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意思是说江河百流,终归大海,教理不同,方法各异,却都能达致最高境界。

曾国藩就如这样一块石碑,身上刻有中国不同传统文化流派的印迹,出世与入世互相统一,世事洞明却又纠缠其中。

曾国藩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在湖南老家招募兵勇,创立舟师,训练湘军。自与太平军开战后,运筹帷幄,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有方,屡建奇功,多次受到清廷的恩赏和嘉奖。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月,两宫皇太后授权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节制提督巡抚以下各官,可谓权绾四省。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正月,又加授“协办大学士”,从而成为清朝自开国以来权势、地位最高的汉臣。而曾国藩的弟弟们也是兵权在握,四弟曾国荃统兵近两万,由于屡立战功,仅同治元年就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的七次表彰;五弟曾国葆也统兵五千之众。曾家兄弟权倾朝野,曾氏家族堪称“天下第一家”。正如曾国藩自己所云:“余家目下鼎盛之际……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

家门的极盛,并没有使曾国藩得意忘形,却使他感到忧心忡忡,且小心翼翼。他认为,家道的长久,不是凭借一时的官爵,也不是凭借一两个人的发迹来维持的。当家道鼎盛的时候,要做家道衰败时的考虑。上天既能使我们处于今天丰厚顺达的境地,就能使我们处于明天艰难困苦的境地。

曾国藩知道,功高名显,必然会招来嫉妒和仇视,所以与人分享利益和名誉是曾国藩的一贯做法。每次打仗,他都不以首功自居,而是将下属或是同僚的名字放在前头。

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的时候,为了搞好关系,曾国藩就特别注意将满人都督官文的功名摆在自己之前。后来,曾国藩费尽心思将长江水师改经制水师,做了这样一件很大的事,曾国藩又将官文的名字推到自己前面。

这是为什么呢?曾国藩分析了官文的为人。官文既仇视湘军,又沾了湘军的光。不是湘军的胜利,哪有他的一等伯爵?贪名贪利,毫无定识,更无风骨,对于这样的贪官,为了促成水师制,不让他反对,给他点好处,他就会站在你这边。因此在给太后、皇上的折子里,如果建议改制后的长江水师统领让官文做,大家都做他的副手,他一定会乐意。这样既可以减轻官文对湘军的嫉恨,又可拉拢他一起做事,借此消除满人对湘军的仇恨和排挤。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曾国藩的做法,无疑是明智之举。

自古名利太过都是祸害,与人分享才能与人共处。在曾国藩做官后期,正是凭着这种自谦,与人为善的原则,才使他晚节得保,并在韬光养晦之中达到最高峰。

老子曾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就是告诫人们与其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只有功成名就,急流勇退,抛弃一切名利,才合乎自然法则,才能永久。汉代骠骑将军霍光就是因为没有“功遂身退”而招致家族灭亡的。

霍光,字子盂,汉朝人,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由于霍去病的关系,霍光十几岁便入朝做官。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后擢为大司马、大将军,受武帝遗诏辅伍幼主,位居五辅臣之首,执掌朝政二十年,勤政纳谏,轻徭薄赋,百姓充实,四方少数民族归顺,连辅两代皇帝,鞠躬尽瘁,恪守臣道,未尝有过。然不晓“人满天概”之理,致使族党满朝,权倾朝野。

霍光死后,汉宣帝亲政,夺了霍氏家族的兵权。之后又以谋反罪,铲除了霍氏家族。霍光在世时,宣帝对他十分惧怕,“光从骖乘,帝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然而,在他去世后,族人却遭到了残酷地杀戮。所以人们说:“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俗语云:老年疾病,都是壮年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因此,人们要以霍光为鉴: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霍氏的势力太强大了,上天就借汉直帝来削平、限制他的势力,如果一个家族像霍氏那样,等到别人来削平、限制时,就只能落下悲惨的下场了。所以,如果我们的事业或是家族正处于鼎盛时期,那么我们必须要自律自戒,不等上天来惩罚限制,也不等别人来惩罚限制,我们自己应该主动想办法限制自己。

路须让一步 味可减三分

【原文】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释义】

在狭窄的小路上行走,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快乐的方法。

【解读】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什么意思?就是要“知让”,“知退”。我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应该如此。比如,有时走山边小路不能两人同时通过时,如果争先恐后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要先停住脚步,让他人过去才算有礼貌,也最安全。

“滋味浓的减三分与人尝”什么意思?就是自己有路走,也要设法给别人留一条路,自个在享受美酒佳肴时,不可以总是一个人独享,要想想周围还有许多不如自己的人,否则他人可能由于妒忌而产生想法。就像古人扫墓祭祖,一定要拿出一些酒菜送给周围的游魂野鬼吃,相信不这样做,那供给祖先的酒菜会给游魂野鬼抢光,这虽然是迷信,却说明了这种道理。

古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留一步,让三分,是值得提倡的一种谨慎的为人处事方式。如同中国人自古就提倡的谦让是一种美德一样,反映出了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法。

与之相对应的说法,则是中国古人强调的“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就是说,忍耐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修养;而急躁冒进不仅毫无益处,反而会坏事。没有修养的人才会急不可耐,脾气暴躁,本想成事却会事事无成。真正成就大事业的人,有时挺拔中却带有几分柔韧,在受到重压时能曲而不折。他们内心认真坚持着一贯的道理,但为了不吃亏,也会迁就世俗的要求。所以,这些人往往表现得大智若愚,让人看上去像是不会说话,畏畏缩缩的,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叔孙通是被秦始皇征召的文学博士。秦二世继位后,陈胜、吴广起义,二世召集当时只剩下的三十余博士们,问有人造反是不是真的。其他博士们早就想向皇帝提意见了,认为正好可以借题发挥,就把天下的乱象说了一遍。唯有叔孙通说,不过是些小毛贼,不足为患。二世听了很高兴,下令让法官追查那些说造反实情的博士们,对叔孙通反倒大大嘉奖。叔孙通回馆后,却赶紧收拾行李遛之大吉。他认为秦王朝没希望了。

后来,叔孙通投奔了汉王刘邦,跟随他的弟子有一百多人,但他只捡那些出身强盗的强壮之人加以推荐,弟子们偷偷骂他。叔孙通听后对他们说:汉王现在冒死打天下,你们能打仗吗?现在还用不着我们读书人,你们要有些耐心,我不会忘记大家的。果然,刘邦建立汉朝后,大臣们议事时没有规矩,没有秩序,场面上一团乱糟,有的甚至拔出剑来砍柱子,刘邦为此很是担忧。叔孙通知道时机到了,就建议刘邦制定礼法。随后,叔孙通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把他所规划的“朝班”礼制演习好后,请出汉高祖坐朝。刘邦看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朝拜气派时,眉开眼笑,情不自禁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也知道了读书人的用处。”高兴之下,他直接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跟随叔孙通的那些儒生们也都一一得到了赏赐和提拔。

所以,处事上替别人着想一些,处处留有余地,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安身立命之本。就像我们现在仍然在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生活中,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尽相同,因此,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不愉快的小事情。本来这是很正常的,两人都退一步,把话说开了也就过去了。但是,有时候人的本性又把事情推向了另一个极端,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的对方鸣金收兵不可。

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起胜利的号角,但这却是下次争斗的前奏。“得理不饶人”伤了对方,有时也连带伤了他的家人,甚至影响了你在其他人心中的美好印象。

聪明的人不会“得理不饶人”,而且还“知让”,“知退”,给别人面子,自己也有面子,最重要的是避免了两败俱伤。

“将相和”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廉颇和蔺相如同是战国时的赵国大臣。廉颇是赵国杰出的将领。蔺相如由于完璧归赵以及在渑池会上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国家的贡献要比蔺相如大得多,而如今蔺相如的官职却比自己还高,于是感到很不服气,他扬言说:“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看不过去,他们不知是为什么,于是就问蔺相如为什么这么害怕廉颇,蔺相如反问道:“廉颇将军与秦王谁厉害?”手下人回答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颇吗?我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别的国家之所以不敢轻易攻打我们赵国,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有廉颇这样的武将和我这样的文将,如果我们俩闹不和的话必定会为别国入侵赵国创造机会。”后来,蔺相如的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深感惭愧,他脱衣露体,赤膊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鄙浅陋的人,不知道你宽容我,容让我竟到了这等地步。”从此,赵国出现将相和睦的大好局面。

冤家宜解不宜结,一个懂得宽容别人过错而不记仇的人,“仇人”就会良心发现反过来以诚相报。这样,就能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就会少些羁绊,无负担轻松前行。

得理不饶人,步步紧逼,不仅没有人情味,有理也会变得无理。用这种方式处世的人,当然不可能有好人缘。何况,你得理时不饶人,以后有机会别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你。“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从而“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造成伤害。给对方留有余地,见好就收,结果就不同了。

所以说,“知进”更要“知退”,“会争”更要“会让”。不仅与家人、邻居、同事、朋友相处是这样,即使与对手,甚至与敌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必须“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或者给对方一个台阶,让对方顺着台阶往下爬,而不是逼着对方跟你拼命。

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

【原文】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释义】

即使十句话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遭受别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励,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计谋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有修养的人宁可沉默寡言,也绝不冲动急躁,做事宁可显得笨拙一些,绝对不能自作聪明。

【解读】

有这样一首诗写道:“缄口金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嗔。缄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为什么呢?“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多言数穷”。一个“穷”字道出了话多之人的窘迫。话越多,越窘迫。何必自己逼自己,所以,大多时候多言是不必要的。

所以,要少说话,话不在多而在精。不该说的话多说无益,不该问的多问也没有什么好处。正所谓: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这里,并不完全是教人不可开口说话。只是说所当说的,说过便休,不立涯岸。不可多说,不可不说。譬如风箱,在当用的时候,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如不得其时,不需要的时候,便悠然止息,缄默无事。倘使如“灌夫骂座,祢衡击鼓”,说来无补于事,那便有违“宁默毋躁、宁拙毋巧”的明训了。

在各种场合,能言善道的人,似乎拥有一件强有力的武器,占尽一切便宜。但是,成功的人,并非因为那一张嘴巴而成功。正如俗语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很多人的失败,往往就是因为那张不能控制的嘴巴。

比如,在与领导的接触中,就要圆场有术,就应该了解哪些地方的土是“太岁”头上的,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要说。你如果不知规矩,轻者被领导批评或大骂,遇上素质不高、心胸狭窄的人,更会暗地里被穿小鞋,甚至长时间被打冷宫,职位纹丝不动。有时在领导面前说错了话,虽不至于掉脑袋,但后果却也会很糟糕。

所以,说话也好,办事也罢,都要注意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和地位,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什么,都以自己的职责为限,谨慎稳重,这是处世精明老练的表现之一。不要多加卖弄,招来引火烧身的命运。

事事有余不尽 神鬼也让三分

【原文】

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释义】

万事都不能做得太绝,要恰当地给自己留些可以回旋的余地,那么,哪怕是造物主也不会嫉妒,神鬼也不会伤害。如果万事都要做得近乎完美,功劳都要达到圆满,那么即使不因此而发生内乱,也会招致外来的攻讦、忌恨。

【解读】

世事如浮云,循环往复,瞬息万变。所以,为人处世应该处处拿捏好分寸。过犹不及,不及乃大错,大错乃大恶,如此便会为自己招来大祸。

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不但善于打仗,在待人处事方面也很有一手。

“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大功并且身居高位的郭子仪成为所有人争相接纳的对象。有一次,郭子仪生病卧床,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相貌奇丑,生就一副铁青脸,脸宽头短,鼻子扁平,鼻孔朝天,眼睛奇小,世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这副相貌都会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仆人的通报,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由他一人独自去招呼。卢杞走后,姬妾们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您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