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雪岩
46773400000059

第59章 不拘一格,知人善任(1)

清代诗人顾嗣协曾有诗写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财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胡雪岩一生中,所用的很多人在他人的眼中都是败家子,但是胡雪岩却总是可以找到他们的可用之处,并且给他们安排下适合他们的工作。胡雪岩的成功,离不开他以金钱手段对权势人物的大肆收买,但是他最大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不拘一格,知人善任。

1.知人善任,事业自可壮大

有位企业家曾经说过:“对一个企业来说,真正的资源是人,而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这就道出了人的重要性,人才是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在竞争如潮的今天,一个公司和企业能否成功,最主要的就是取决于它能不能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否将公司员工的能量都释放出来。

知人善任,方能人尽其才

对于经商者来说,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其本意就是让合适的人站在合适的位置上,把人的作用和潜力都能发挥出来。管理者要在人力资源开发和规划上下功夫。知人善任,这是对一个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步骤,只有将人才管理和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互平衡,才能够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胡雪岩身为一代红顶商人,他不仅能够在管理自己的生意上颇有方法,而在当时聘任伙计也相当有高招。当初,在大昌钱庄的执事张胖子的推荐下,他对钱庄一名伙计叫刘庆生的进行了面试。胡雪岩用人十分谨慎,加之此次是要聘用一个钱庄的财务管理人,不能不小心。

胡雪岩深知管理钱庄需要很强的能力,无论是在谋略还是在人际方面,都需要十分有头脑。他先约了刘庆生谈话,刚开始他们并不谈生意,而是天南海北地瞎谈。比如浙江的小吃、江南的风景,只谈得口干舌燥但兴趣盎然。刘庆生倒是有些糊涂,既是测试为何不谈技能?

但是刘庆生并不表露出烦躁,而是小心翼翼地应对。这让胡雪岩对他的忍耐性非常满意。随后胡雪岩才和其谈起了钱庄的生意,由于胡雪岩也是出身钱庄,因此对钱庄的业务十分了解。刘庆生显然对这个十分感兴趣,他侃侃而谈,并能够看透当时的时局。这让胡雪岩十分满意。

虽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胡雪岩应该可以聘用刘庆生了,但是胡雪岩仍旧不做任何表示。他又问了问刘庆生家里的情况。

当胡雪岩得知刘庆生的家在乡下时,他便问如果将家从乡下搬至杭州需要开支多少,刘庆生说一年需要120两银子。胡雪岩进而说出想聘请刘庆生做自己的钱庄档手,工资是每年200两银子,年底还有分红。

随后,胡雪岩就取出200两银子放在了刘庆生面前,先给他支付了一年的工钱。他对刘庆生说:“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我相信你能够在自己的位子上作出很好的成绩。还有,钱是人的胆,你有了200两银子,心思就可以定下来了。想出来的主意,自然会高明。”

胡雪岩将钱庄的装修、聘请伙计等管理事务,全部交给刘庆生。从阜康钱庄后来的发展来看,胡雪岩的用人实在独到。刘庆生由一个小伙计到后来钱庄的大掌柜,很大的功劳都要归功于胡雪岩的慧眼识人。这正是,若能知人善用,定能人尽其才。

胡雪岩用人十分独特,他并不从表面来看待一个人,而是从细节出发,发现人的闪光点。他用人十分谨慎,他要让别人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他效劳,他能够将此人的潜力发挥到最大。他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并不草草了事,也并不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他会亲自考察,亲自测试。就像刘庆生,他通过亲自试探,发现此人的确有过人之处。于是,他就放心大胆地将自己的钱庄全权交给他打理。想必刘庆生对胡雪岩的知遇心怀感恩。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把人才的应用放在首位。一个有远见的管理者,懂得雇用素质最好的人,更善于发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也只有这样,整个企业才能由最好的人组成,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领导者要懂得“知人善任”

人们常说:“用才之道在于知人善任”。短短一句话概括了识人、用人的要点。作为领导者,你的职责就是让你的下属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各负其责,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具备“知人善任”的功夫,这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但这话说来简单,其实知人很难。因为人有很多副面孔,而且通常善于伪装,内心世界外人很难猜察。庸碌之辈也可以装出有才能;懒惰的人可以在领导面前显现出“勤快”;无知的人可以装成“明白人”。用一句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知人知面难知心”。另外,善任也并不容易办到。如果你让一名将帅去拼刺刀、开坦克、驾飞机,而忽略他的指挥才能,结果只能一败涂地。一个学文科的人,你让他去做财会,那么结果势必是以失败告终。而对于一个性格内向、木讷口拙的人,你一定要让他去做推销,那一定是不合适的。

因此,如果你想把知人和善任加在一起似乎就更难了。纵观中国古代,那些不能做到知人善任的领导者几乎都付出了血的代价。赵王因用赵括而亡国;诸葛亮因用马谡而前功尽弃。相反的,那些懂得知人善任的领导者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事业。汉高祖刘邦用韩信击败了强大的敌人,一举夺得了天下;唐太宗李世民用魏征,使得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开创了名闻千古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其实,懂得知人善任而成就事业者,自古有之。“伯乐相马”的故事脍炙人口,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千古传颂。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有德有才为君子,有德无才是庸人,有才无德为小人。它的用人之道是:有君子用君子,无君子用庸人,宁用庸人勿用小人。因此,一个懂得知人善任的领导者是聪明的,也一定能取得大成就。

纵观历史,那些但凡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用人问题上都很注意求贤不求全的,对贤者,能赦小过,不计前嫌。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位像齐桓公那样敢用曾经反对过他的人的君主。他曾经说过:“吾当以投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对于原是元朝的官员的将士,都能不咎既往真诚相待。三国时期的曹操同样有此风度,在曹操进攻宛城的时候,张绣投降,可是很快又反过来攻击曹操,导致曹操新兵都尉典韦战死,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在此次混战丧命,曹操自己也中箭受伤。按理说曹操与张绣应该是从此结下了仇,但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袁绍对垒的时候,还是不计前嫌派人去招降张绣。在张绣再次降他之后,曹操还封他为扬武将军,最后还让自己的儿子迎娶了张绣的女儿,两人从此结为儿女亲家。

所以,在用人时要敢于择用有才能但也有过错的人,如果今日真诚用人,真诚待人,宽容人才的过去过错、今日小错,一定能够赢得众人之心,士为知己者死,士心归之,众才士趋之。曹操麾下之所以广聚贤才,就是由于曹操能赦人小过,善待投奔过来的。很多时候一个有出众才能的人,通常也会有明显的缺点。如果你眼里只看到人才的缺点,而忽略他的优点,拒人于千里之外,也就等于不论他的才能,人才的才能无法施展,这自然无法起到催人奋进的效果。

所以,用人时不要放弃那些有才能但也有缺点的人。美国着名管理学者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过一段很有深意的话,他是这样说的:“倘若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其实所谓‘样样都是’,一定是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全十能。”因此,杜拉克还曾经断言:“一位经营者如何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才,刻意挑其短而非着眼于展其才,则这样的经营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古人云:善战者,择人任势,善治生者,择人任时。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一定是善于用人的。

在现代社会,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要怎么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呢?第一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下属的各自特点,从实际工作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这也是为以后更好地任用他们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二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各类人才放到最适合的岗位上,以便使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领导者们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人才们的才智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领导者也不必事事躬亲、劳神苦思,也同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领导者要把“知人善任”作为自己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唯才是用,则人才济济;知人善任,则人尽其才;人尽其才,则事业兴盛。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提升企业效益和影响力的关键就在于领导者要在选人、用人、留人上动心思、下工夫、做实事。选择人才的时候,需要从细节方面加以认真考虑。若是不注重细节,即便在思想上再慎重也是徒劳。在面试的时候除了要考察企业所需要的硬件条件之外,还要注意细节问题。这些暴露应聘者待人接物的态度、良好的习惯,等等。同时,企业不论需要哪一种类型的人,管理者都要尽可能地了解申请者的真实性格特征和能力倾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知人善任,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在的能力!

2.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是管理者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也是胡雪岩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领导者若是想在自己的事业上大展宏图,若想不断壮大发展自己的事业,就必须要学会用人。因为事业越来越大,不可能每件事情都事必躬亲,所以必须用人不疑。领导者不可能样样事情都要过问,这时候,他需要委托自己信得过的人来协助他去办理事情,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准确选择人才,做到用人不疑

所有的管理者都希望能够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帮助自己处理事情,这里涉及一个对人才选择的标准,需要考虑到品德优先还是能力优先。毕竟谁都想“鱼和熊掌”兼得,但是万一不能兼得时,管理者就需要明白该如何判断。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是体现的这个道理。

胡庆余堂新招的伙计里有一个姓彭的表现特别出色。此人反应敏捷,身手迅速。他被安排去做药材采购工作。此人善于交际,工作十分出色,连采购总管都认为这是个可以栽培的好苗子。

但是过了段时间,店铺里开始流传这样一条信息。原来前几年这个彭姓伙计因为盗窃在大牢里待过一段时间。这个消息一传出,彭姓伙计的身价一下子大跌。总管也好像不那么器重他了,一些重要的药材根本不让他插手。伙计们也都开始用另外一种眼光看他,这个伙计很是苦恼。

随后,胡庆余堂急需一笔重要的药材。因此胡庆余堂需要派人将货款亲自送到商家手里,并且当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况且这个时候,采购总管身体不适,根本无法支撑这样远的路程。当时店铺掌柜就开始发愁了,不知道派谁去好。派去的此人首先要懂得如何辨别药材,还要善于和商家讨价还价。所以此番任务十分重大。

胡雪岩知道此事后,问及哪个伙计表现突出,掌柜算来算去,也就算彭姓伙计表现比较突出,他的业务水平是可以肯定的。但是考虑到其有过前科,所以掌柜就将他排除了。

胡雪岩听完之后,说:“将那人带过来我见见。”

胡雪岩见到彭姓伙计之后,问他:“如果让你去验收这笔药材,你可有信心?”

彭姓伙计听了大为震惊,他知道因为自己有过盗窃前科,谁都不愿意相信他,但是胡雪岩却委以重任,他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坚定地说:“大人您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掌柜很是疑惑,他担心这其中万一出了什么纰漏,但是胡雪岩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他都进了胡庆余堂,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该用就要大胆地用。此人也是一个人才。”

果然,彭姓伙计不但顺利地完成任务,还以比之前低很多的价格将药材顺利运回来。这样一来,再没有人怀疑彭姓伙计的能力和人品,他很快成为采购方面的优秀人员。

不仅是胡雪岩,就连三国时期的曹操同样是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方针,他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全国求贤。他坚持将“德行”、“门第”等选才标准一扫而光,他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人标准。这个标准体现了曹操的选才气度,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宽泛的标准,曹操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有才之士。

在企业当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最大作用不仅仅是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激励。每当老板宣称自己的用人标准是用人不疑时,受到重用的员工便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信任,继而就会心甘情愿地为老板效力。

无论是一个国家的治理还是一个企业的管理,道理都是一样的。管理者若是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方针,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得到了人心,能够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初创期,因为员工数量的多少和各自的工作情况,老板一目了然。这个时候采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人才策略必然是一个良好的方法。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领导者的一种气度和胸怀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其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在于对人的管理,如何待人成为影响领导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纵观历史,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白手起家所创立的荣氏集团,曾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也在于他们高超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坚持奉行的用人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们绝不会因为某件事而对下属产生成见,从而使其属下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企业卖命。

荣氏兄弟所经营的福薪面粉公司,在旧日的中国面粉业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这家公司总经理杨德仁深受公司领导的器重。杨德仁曾是广顺钱庄的一位师爷,他精明能干,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很得上司的称赞,他在进入钱庄后三年就晋升为副经理。在他担任副经理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金融界的事故。在当时,有一家大公司向广顺钱庄争取贷款。不过,这家公司表面看似财力不凡,经营良好,可事实上却是负债经营。但是,杨德仁却在没有做详细调查的情况下,批准了贷款要求,结果可想而知,一年后不但贷款无法收回,这家公司的老板还携款远赴南洋,这一事件使得广顺钱庄损失惨重。后来,荣氏企业的领导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对他有所偏见,因为他们看重的是杨德仁的理财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且重点在于,他们相信经历过挫折的杨德仁一定会从重大失误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