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解日常心理学
46776200000005

第5章 生活真奇妙——日常琐事中的乐趣和学问(2)

成见心理

我们经常在部分的基础上,对他人进行整体的评价。当我们以有限的信息,作为对他人的表达、行为、语言方式以及对事物的外貌乃至社会根源的观察标准时,就会产生成见心理。例如,戴眼镜的人经常被认为是有学识的、勤奋的人,因为人们都认为近视眼是由于勤奋学习、经常看书导致的;胖子则被认为是平易近人的,因为他们的形象就是大腹便便,行动缓慢,可爱而易接近的。老妇人的皱纹会使人联想到饱经沧桑的妈妈和奶奶,因此会使人觉得她一定是慈爱的;而看惯了影视剧里在法庭上辩护律师间的唇枪舌剑,我们认为每个律师都是善于言辞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其实是成见心理导致的“一概而论”现象。

从报纸、电视到网络,人们每天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有很多人却对定位“浅俗”的八卦新闻很感兴趣,热衷窥视明星们的生活。到底他们能从这些花边新闻中得到什么呢?

满足猎奇心理

娱乐八卦新闻总是会报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可能还会涉及明星的一些私生活,这些往往是人们想知道而又无从知晓的,因此这些信息就满足了很多人的猎奇心理,使大家获得了某种心理的满足。而且明星的事情一般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成为家常谈资,闲来无事,谈论一下,可以从中得到消遣和放松,有时能增加生活的乐趣。

间接满足欲望

明星的生活往往都是十分风光的,围绕明星的都是香槟、晚礼服、豪华游艇,奢侈、风度和享受……而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成为大多数人所向往的。可对一般人来说,过这种很奢华的生活几乎不可能的,通过明星,他们可以间接而安全地满足自己的这种欲望。

实现心理平衡

有的人乐于看穿明星光鲜背后的阴暗面,所以在看明星的“八卦”新闻时,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寻找一个贴近我们生活的新式主角,看到他们光鲜时尚背后也有不如意,会让自己觉得心平气和。生活中的明星如同走下凡尘的众神,看到他们最终也会遭遇和我们这群“可怜人”一样的痛苦与磨难,也犯着和我们一样的错误,这会使我们得到不少的安慰,内心就会释然,减少了对生活的不满和抱怨。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宋氏三姐妹”,同一家庭,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老大,宋蔼龄,性格刚烈,泼辣,敢爱敢恨;老二,宋庆龄,性格温和,外柔内刚,正直坦诚;老三,宋美龄,孤芳自傲,生性超凡脱俗、崇尚完美。

出生顺序与性格形成

为什么同一家庭环境,培育出来的子女的性格却存在很大差异?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针对这一问题,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解析,他认为出生顺序是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初次做爸妈,由于缺少教养经验,他们对长子的教育可能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措施,而在次子出生以后,父母的教养经验就已经比较丰富,对其照顾也会更好一点。当了哥哥的长子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威和责任,要照顾弟弟,给弟弟做榜样,而且父母也常常会希望长子快点长大,却总把幼子当小孩子看待,这样就使长子的性格比较慎重、细致、沉稳、顾全大局、有所作为,而次子的性格则比较顽皮、活泼、任性、幼稚,在优秀的哥哥面前会有自卑感,在父母的庇护下容易形成依赖感,独立性也比较差。

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对性格的影响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在家庭中,哥哥姐姐是很具有权威地位的,这种责任意识使他们的性格比较坚强、有忍耐力,而且还比较谦让;而弟弟妹妹理所当然地得到照顾和偏袒,在与哥哥姐姐的争吵中获胜,容易成为一个遇事十分自信的人。当然,除此之外,兄弟姐妹的性格形成还与周围的具体环境和自身的心理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前苏联心理学家莱斯托夫曾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主人依次与来宾握手时,只能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中最为突出者,及时记下他们的姓名。例如:在身着蓝色衣服的行列中有一位身穿红衣服的人,他就会给人以突出印象,故而他的名字也容易记忆。通过总结,莱斯托夫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于是,他大胆地推测人们总是容易记住那些特殊的事物,这一现象被称为“莱斯托夫效应”。

记忆的特点

“莱斯托夫效应”的产生和人们的记忆特点有关。人们对许多事物的记忆都是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带有明显的偶然性和选择性。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而是只有那些有特色的、最为特殊的人或事物,或者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才容易使人印象深刻并有利于记忆。

心理学家指出,人对初次打交道的陌生人的印象只会保持很短一段时间。按照莱斯托夫效应的观点,如果想要别人长时间记住自己,就必须巧妙地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让自己最突出的个性成为对方记忆的焦点。红衣服就是一种增加自身特色的一个途径。

让个性成为记忆的焦点

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没有特色和价值的信息不会受人关注。即使你很有才能,如果没有明显的特征,也只能淹没到人海之中。相反,即使你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却在服装上或在言行上表现突出,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就会形成自己的优势,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随机抽调一些大学生,将他们分成有奖励的实验组和没有奖励的控制组,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发现:实验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总是想,凡事有报酬才去干,报酬越多才会越卖力,其实不然。心理学家解释说,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降低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这就是“德西效应”。“德西效应”产生的原因则在于人动机的两重性。

动机的两重性

因为激发、指引、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既有外在动机,也有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如果没有奖励,动机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内在动机则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所以,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可能降低个体的兴趣,削弱其内在动机。

现实生活中,给别人送礼或者收到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其实是很寻常的事情,然而,就是这寻常事情的背后,却影响着人们一种深层的心理,即一种信息的传递和心理需求的获得。

一种心灵的索取

法国心理分析家萨缪埃尔·勒帕斯杰认为:“礼物是爱的见证,是精神食粮,恰当的礼物就是一份能够使接收人内心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礼物。”送人礼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予对方关怀和祝贺。然而,在现实中,礼物从来都不是免费的馈赠。心理学家指出:“给予就是索取”。我们赠送和接受礼物的方式,暴露着我们内心的声音和期待。当我们送礼,在表示对他人的感谢、欣赏、尊重和祝贺时,我们其实也是在期待索取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希望得到别人的感谢、认同、喜欢、赞赏等回报。

自我呈现的方式

20世纪初的人类学家马塞勒·莫斯认为,礼物是一种灵魂的写照,礼物是馈赠者的自我呈现的一种方式和途径。礼物的选择和送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映射出馈赠者的品位和爱好,以及对接收者的关注和了解程度。因此,礼物也不是随便送的。不合适的礼物往往会给接收者带来某些伤害,因为这表明馈赠者根本不了解对方,不重视对方。而且,人们常常在圣诞、新年等重大节日送礼,就在于送礼是在祈福和睦这样一种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如果彼此存在隔阂或者矛盾,礼物就变成一种无可比拟的语言,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冰释前嫌。因为,在送出礼物的那一刻,我们会感觉自己是宽容大度的,是充满活力和爱心的。

生活中,人们一直以为食物是肥胖的“帮凶”,是根源。而事实上,肥胖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很多肥胖者过量进食,并不是因为胃饥饿,而是嘴饥饿。

以“吃”来获得心理满足

引起嘴饥饿的心理因素有很多种。如,吃得多可以得到较高评价,这种情结往往形成于儿童时期。父母在给孩子喂食时常说:“吃得多的是乖孩子,吃完饭就带你玩去……”这都是在暗示孩子多吃点儿,吃得越多得到的评价越高,这种心理情结一旦形成,就会一直影响到其成年之后。

此外,吃得多还能缓解不良情绪。孩子肚子饿的时候,往往情绪不好。如果此时给他东西吃,他就会得到慰藉,心情也会大为好转。这种感觉最初形成于婴儿期对“奶瓶”的依赖,很多时候婴儿并不是因为肚子饿才哭闹,而缺乏育儿经验的父母在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就会把奶瓶塞给婴儿,婴儿便停止了哭闹,于是,只要孩子哭闹,父母就会给他食物吃。由此,在婴儿的潜意识中便将吃东西与良好的心情联系起来。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成年后,如果其他欲求得不到满足,也就很可能以食欲来代替。因此,很多人在心情压抑的时候,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往往会把吃东西作为舒缓情绪,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对饥饿的恐惧

潜意识中对饥饿的恐惧,也是导致人们肥胖的一个原因。经过对深层心理分析,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情结来自于远古时期。古人谋食不易,在长期的饥饿之后,一旦获得食物,就尽量填饱肚子,作为储备。由于这种“多吃储备”的文化倾向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特定的情况下,很多人难以自我限制,结果越吃越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