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解日常心理学
46776200000006

第6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什么我们不能控制自己(1)

身在茫茫天地与芸芸众生之中,人显得很渺小,渺小到连自己都难以控制住自己。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事情并不会按照自己的想象的方式发展。在心理作用下,做心灵的主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越是想要控制一切,反而越会让自己的心灵“走火入魔”。

生活中,一些个别的、轻微的“小的过错”,都可能导致一个巨大的错误和损失的出现。如,一扇玻璃窗坏了,没有人修理,就可能导致整座楼的玻璃都被打碎。这是为什么呢?

“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做过一个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几小时后,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没有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最终使公众变得麻木不仁,犯罪现象就会滋生。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其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反应迟钝、纠正不力,就会暗示更多的人去模仿就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防止“破窗效应”,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例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遵守公德、举止优雅、谈吐文明,就能营造出文明而有教养的氛围。这样人们的不良行为也会有所减少,或者被杜绝。

生活之中,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要求总是不好意思开口说“不”,有时候为了得到别人的欢心或者好感,甚至会说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话,明明是对方错了,却要承认是自己不对。取悦别人是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为什么人们都会这样去做呢?

为了获得归属感

导致这种心理的原因之一是人具有社会性,群居的生活需要有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会使得我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进而自然不自然地去取悦别人。人都害怕孤独,害怕被隔离,只有身处集体之中才会感到安全和踏实。于是,孤独的时候,就希望自己有很多的朋友,为了能拥有更多的朋友,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地留住身边的人,甚至主动地做一些事情去讨别人的欢心,希望别人认同自己,使自己在群体中有一席之地。

自卑心理的表现

生活中,还有些人取悦别人是因为害怕得罪人,其实这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因为他们不自信,害怕失去一些东西,或者受到别人的伤害。于是就靠违背自己意愿的行动来换取别人的好感或认同。例如,有的人在别人或者上司对自己有什么请求时,往往担心自己如果不答应上司,上司就会记恨自己,对自己不满,从而影响自己的晋级和奖金的获利等,因此,就会取悦上司,即使自己很不愿意,也会假装开心地答应。对待同事也一样,害怕不答应同事的要求,同事就会不满意,会在自己不如意时嘲笑自己,会到上司那里说自己的坏话,甚至在其他同事面前说自己是自私等。所以,很多人就会去取悦别人,尽量不去得罪人,让别人开心,进而实现某种自我保护。

当我们在演唱会的现场时,会不由自主地和众人一起哼唱、摆手或欢呼;比赛中,当对球员或裁判有意见时,不满的情绪会被煽动并且迅速地扩散,只要有一个人向球场扔东西,很多的球迷也会随着往下扔。在公众场合,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因为受到某种感染而使自己失控呢?

社会感染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群众中的社会感染和心理暗示。当刺激发生时,一个人的反应是因为受了他人行为的刺激,而这个人的反应又刺激了另外一些人,并且这种刺激会不断地增强。

美国学者爱德华·A·罗斯指出,这是刺激与反应之间一系列递进增强的过程。人们在受到暗示的时候,就会相互影响,在这种作用下,一些荒唐的暗示又进一步地鼓动群众,引发某种骚动,而骚动本身则更加坚定了人们对暗示的信任,进而,在这样的循环下,人们的行为会逐渐地趋于狂热。

欲求的满足

导致社会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个人特点、认同感和欲求满足。如丈夫受到嘉奖产生的愉快情绪,引起妻子及其他家人为之兴高采烈;如在各种球类比赛中,在这一大环境下,作为松散的无组织的社会共同体,同仇敌忾的球迷会不约而同地跟随他人的行动。

现场的氛围烘托态势激发个体的某种潜意识,使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丧失个人身份,突破内在自我的道德准则,做出在正常情况绝不会发生的行为。在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匿名效应”,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以才会更加无所顾忌。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群体的讨论对群体的意见有这样的影响:群体原来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加支持,群体原来反对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加反对,最终群体的意见会变得极端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刚与朋友看了一场电影,在与朋友讨论时,大家都觉得这部电影很不好,之后你就会觉得这部电影真是糟糕透了。

众口铄金

讨论一部电影时,个人的观点之所以会在群体讨论之后出现较大的变化,是因为虽然刚开始你不太喜欢这部电影,但是你的理由很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的,而且比较微小,可是当和大家讨论时,所有的意见汇集在一起,从各个方面加以否定后,就足以证明那部电影实在糟糕。此外,群体成员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使自己的论据更有力,就会极力把观念表达得夸张一些。如果发现大家都否定这部电影,个体成员就会说出更极端的观点,以显得自己很机敏。当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这样做,群体讨论后的观点就更极端,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群体极化现象。

从众与自我保护

在群体决策中,群体极化效应既可以使一个群体变得更冒险,也可以使之变得更谨慎,而这取决于群体初始的倾向。群体讨论中冒险偏移的发生,是因为在群体讨论和群体决策中,个人的责任得到扩散,即使说错了,决策错误,责任也是大家的,这就增强了人们决策的胆量,同时谨慎的个体为了不被别人嘲笑为胆小鬼,也会顺从大家的观点,而对于群体讨论导致谨慎偏移,则是多数人出于自我保护,更愿意偏向谨慎的决策造成的。

要到马路的对面,有地下通道和天桥供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方式?事实上,两段路花费的力气和时间是一样的,然而多数人却选择地下通道而不是人行天桥。这是为什么呢?

“直觉决策”的错误

过天桥时,是先上后下,人们一看先要费力向上爬,就懒得走,宁愿在十字路口等绿灯亮了再过。而过地下通道却是先轻轻松松地向下走,很多人会觉得轻松。

在这种行为中,人们都犯了心理学上所说的“直觉决策”的错误,把一开始走路省力气当作了最主要的判断依据。

人在进行决策时往往喜欢用比较容易的标准,来做出某种预测或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人们总是很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总是用一种比较容易得出的标准来对事情做出判断,进而付诸行动。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这种判断标准往往不准确。

个人行为的双重性

每个人的个人行为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们总是追求“理性”化的“自我”,在决策前会使用“严格”的决策程序,追求最优化;另一方面,人类自身又存在一个“松散”的“自我”,具有不努力追求最优化的非理性倾向,在进行决策和判断的时候,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并且多凭自己的直觉进行判断。

正是因为这种直觉与理性的冲突,使人们在决策之前不能够具体去计算某个物品或者某件事情的真正价值,进而导致自己做出另一种选择,即选择走“地下通道”而不是“天桥”,选择用更多的钱买价值并不相等的东西……

当我们拥有了一个美好的东西,为了与之相配套,我们又会相继买很多相关物件,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狄德罗效应”,也叫做“配套效应”。

被睡袍所胁迫

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着名的哲学家。一天朋友送了他一件非常特殊的礼物——酒红色的睡袍,这件睡袍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深受狄德罗的喜爱,可他总觉得,家里的家具颜色、地毯等与这件睡袍很不相配。于是,他将家里的东西全部进行改装,提高了档次,使之与睡袍相搭配。最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竟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寻求满足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家这样解释“配套效应”。生活中,人们有一种协调的心理,会不断地追求这种平衡。人们总是在协调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使之看起来是平衡的。例如,我们习惯了鸟笼里一定要有一只鸟这种思维方式,当一个空空的鸟笼出现在房间里,看到的人自然就会觉得这样的景象是失调的,只有配上一只鸟看起来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