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不但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从心理健康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条件,第一,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第二,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要求。心理健康就意味着不存在任何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现在我们来介绍两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和承认的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健康的七项标准说
(1)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智力正常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并不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它可以通过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慢慢积累而提高。智力不是纯粹的心理成分,而是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它是大脑整体功能的反应,其中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2)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指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地说是指个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在身心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别人、对外界事物的个性特征,又叫做个性或者个性心理。人格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健全的人格就是指组成人格的各个要素,比如气质、理想、性格、能力、信念等都平衡而健全地发展。
(3)较强的社会协调性
较强的社会协调性就是指个人可以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调节自己的身心行为,以便使自己和客观环境处于和睦相处的和谐状态。良好的社会协调性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能力。
第一,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能否正确地处理和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是衡量个体社会协调性强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判断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
第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为了某种需要,应该具有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活的能力。
第三,良好的不同情景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在不同情景中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
(4)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
良好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充分调动心理潜能,有利于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功能。激烈的情绪波动和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心理失衡,它不但会左右个体的认识和行为,并且还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各种身体疾病的出现。所以,保持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5)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制订自己的理想目标,然后支配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行为和意志是一体的,行为受到意志的支配和控制,叫做“意志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看出他的意志。借助下面四种心理品质,可以判断一个人意志品质是否健全。
第一,果断。能够迅速地明辨是非,合理地做出判断和执行的心理品质。
第二,自觉。能够明确认识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使之和预期目的相符合。
第三,自制、自控。一旦做出决定就会严格执行,拒绝与决定无关的行为,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冲动行为。
第四,坚韧。能够坚持自己的决定,克服各种困难直到实现目标。协调的行为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多数情况下,行为是受理智控制而不是受情感和非意识支配。第二,处理问题使用弹性方式,不会僵化固执。
(6)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相互接纳和尊重,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轻视和排斥。第二,对别人感情真挚,心地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伤害他人。第三,有奉献精神,凡事以集体利益为重,而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7)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一个人有三种年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实际年龄就是一个人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指的是一个人生理发育成长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年龄有所不同,比如说,一个人营养不良,生理发育非常迟缓,那么他的生理年龄就会小于实际年龄。
心理年龄指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状况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年龄也不完全相符。一个人的一生会经历八个心理年龄期: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人在不同的心理年龄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特点。比如幼儿期的心理特点为天真和顽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为自我意识加强,身心飞跃发展,心理活动非常剧烈;老年期的心理特点为稳定成熟,身心功能退化,心理容易产生抑郁。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的判断标准有以下两个。第一,一个人的实际年龄和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一致。第二,一个人在各个心理发育期应该表现出与之相符合的心理特征。
2.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说
(1)具有十足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惶惶不可终日,那么他很容易衰老。
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引发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勉强做自己能力不及的工作,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工作压力过大,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3)生活理想和目标符合实际
如果生活理想和目标太高,不管你怎么努力,在实际生活中都不可能实现,这就容易产生心理挫折感,对身心健康不利。
(4)和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和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还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健全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需要和谐共存,这样才能充分地显示个性的魅力。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为了不落伍,我们必须不停地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从容面对生活和工作。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好坏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8)适度的情绪发展和控制
人有各种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需要得到宣泄,否则心理就会失衡。但也不能过分地宣泄,不然,既会妨碍自己的生活,又能引发人际矛盾,最终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一个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得到发挥和满足,但不能影响别人的利益,更不能损害集体的利益,不然,产生人际纠葛,增加烦恼,对身心健康毫无益处。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个体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个人需要的满足应该合情、合理、合法,不然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批评和法律的惩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独立、同时又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所以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别。内部因素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原因;外部因素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外在原因。
内部因素是决定心理健康与否的根本原因,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它使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现实性。比如,沉重的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员工来说,能够激励他的工作热情;相反,则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个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状态因素两个方面。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脑外伤或化学中毒等方面。
第一,遗传因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会遗传,可是,人是一个身心融合的整体,人的身体特征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个体的身体、气质、智力等,它们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显着,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心理也会间接地受到遗传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后代患有神经性精神病或者出现心理异常的人占有一定的比例。
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如果个体患有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那么病菌、病毒就会损坏神经组织结构,最终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者精神失常。如果幼儿患有这种传染病,则可能阻止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或者痴呆。
第三,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比如,如果患有内分泌机能障碍的人,尤其患有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等病的人,常常表现出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现象;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出现躁狂症,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容易产生抑郁症等。
第四,脑外伤或化学中毒。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震荡、脑挫伤等脑外伤都可以造成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如果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伤害中枢神经系统,比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容易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2.心理状态因素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后,就会影响他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状态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
第一,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认知因素之间并不是毫无关系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旦某种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衡,就会导致认知的矛盾和冲突,容易让人产生紧张、烦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如果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衡程度非常严重,人们就期望缓解或消除失衡,恢复平衡的动机会很强烈。如果这种动机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个体就可能出现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认知的严重失衡,容易破坏人格的完整性,甚至引起人格分裂或人格变态。
第二,情绪因素。情绪体验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
个体的情绪体验是多层次的。一般来说,稳定而积极的情绪,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经常波动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人心情压抑、精力涣散、身体虚弱。因此,培养良好的情绪,消除不良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就是指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许多研究都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很容易使家庭成员出现心理异常。家庭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更为巨大。不良的家庭因素表现为:家庭成员不完整,比如父母死亡、离婚、再婚等;家庭关系不融洽,比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缺乏家庭温暖;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如过于溺爱或过于专制;家庭出现意外灾难。
2.学校因素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学校因素包括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合适,就会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比如,校风不正、学习压力过大、教育方法错误、师生感情冷淡、同学关系不和等,会使学生感到心理压抑、精神紧张,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造成心理失调,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因素中的各种不健康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严重腐蚀着学生的美好心灵。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层出不穷,矛盾、冲突、竞争不断加剧。这一切都加重了人们的内心冲突和心理负担,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总之,上面各个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人们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这导致人们忽略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对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关注,长期下去,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产生,带来了各种困扰和折磨。所以,消除误解,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件非常紧迫又非常必要的事情,是一个人保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常见误解。
第一,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是人们对心理健康最常见的误解。国际卫生组织曾经在1981年指出这样的健康观念,健康不但指身体健康,还应该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身体健康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它们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一个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
第二,心理不变态就算是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包括许多形式,心理变态只是其中一种非常极端的形式。如果我们把人的心理分为白色区、灰色区和黑色区三个区域,白色区代表心理健康,黑色区表示心理变态,灰色区意味人处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变态之间。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心理调节合适的话,灰色就可以恢复为白色,心理调节不合适的话,灰色就会演变为黑色。从这种形象化的比喻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心理不变态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它也许处于心理健康和心理变态的中间地带。
第三,有心理问题就表示患有精神病。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心理问题都非常敏感,他们绝对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因为他们认为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就是承认自己有精神病,把心理问题和精神病人混为一谈,这是一种非常伤人的误解。人们都会有许多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就会变成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后会发展为心理疾病。我们都会遇到心理问题,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展为精神病,所以心理问题和精神病并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