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朱元璋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两支军队的势力都比朱元璋强大,而且想合力消灭朱元璋。因此,朱元璋的军队虽生气勃勃,但仍处在东西夹击的危险境地中。怎样对付张士诚和陈友谅,就成了朱元璋的当务之急。如果能采取正确的策略,朱元璋就可能继续发展,弄不好,就会象包饺子一样被张、陈两支军队吃掉。就这个问题,朱元璋虚心请教了刘基,朱元璋说:“我为天下麻烦先生,把您请了出来,真是委屈您了,希望先生不要抛弃我!如果您有什么指教,请直言不讳,我一定虚心接受。”
刘基说:“明公占据了金陵,甚得地势之便,但东南有张士诚,西北有陈友谅,多次骚扰侵凌明公。如此看来,要想取得天下,当务之急,先除此二人!”朱元璋正在考虑这一问题,却十分犯难,不知如何是好,就皱着眉头对刘基说:“这两人势力强大,怎样才能剿灭呢?”
刘基说:“抵御敌人,应当权衡缓急,用兵应当有先后次序,如今应当先对付陈友谅,后收拾张士诚。”朱元璋说:“张士诚弱小而陈友谅强大,诸将多认为应当先除弱者,剪除陈友谅的羽翼,而且先弱后强,是用兵的常法,先生何故舍弱而图强呢?”
刘基说:“如今之势,不可拘泥于兵法。张士诚只是一自守汉罢了,他胸无大志,只求自安,不愿多事,如果你集中力量攻击陈友谅,他也不会乘虚攻金陵,不敢轻举妄动。而陈友谅劫主称帝,没有一时一刻忘记金陵,且占据长江上游,可以顺流而下。他野心勃勃,企图扫荡群雄,因此他才是目前最主要的敌人。如果你集中兵力对付张士诚,陈友谅趁虚而入,明公还有退路吗?如果先灭陈友谅,则张士诚的存亡全操于我手,还有何惧呢?先灭陈,后扫张,继而西攻陕西,北上大都,天下岂不可定了吗?”
这一番话,实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把朱元璋说出了一身汗。
此后,朱元璋就按照刘基定下的这一策略,平定了天下,建立了明朝。
在具体的战役中,刘基也屡立大功。刘基到朱元璋军中不到两月,陈友谅就挟持徐寿辉率大兵来攻,并联合张士诚东西夹击。当时,敌兵浩大,朱元璋势小,因此诸将主张不一,有主战的,但更多的是主逃,甚至主降。在众人议论纷纷时,刘基旁立不语,朱元璋最后问及刘基的意见,刘基斩钉截铁地说:“先斩言降者和言逃者,才能取胜。陈友谅挟徐寿辉而来,乃是向我示威,逃无处逃,降则死无葬身之地,如今之计,只有决一死战。陈友谅虽说势大,但属不义之兵,士气不振,且又远行深入,疲惫不堪。而我们则是守卫疆土,将士齐心合力,以逸待劳,再多设埋伏,一定会成功。况且陈友谅骄悍有余,智计不足,正应了骄兵必败、悍兵必败的古训。以此看来,战之必胜。”刘基的这番话,坚定了朱元璋和诸将士的必胜信念,也确实符合当时的形势,道出了胜败的根源。陈友谅进军初期,因其势太大,打了一些胜仗,在占领了太平以后,就使人椎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为汉。后来深入朱元璋的防地,被刘基困住,弄得缚手缚脚,施展不开,屡吃败仗,最后退至江州。
江州临水而建,城墙多建在水中,易守难攻,朱元璋攻了数日,城完如故,陈友谅以为固若金汤,便放心回去睡觉了。谁知刘基暗中测量了城墙高度,造了许多坚梯,载于船尾,趁黑暗缓缓移至水中的城墙边,军士顺利登上城头,一举攻克。陈友谅还以为天降神兵,忙携带妻子,乘船逃往南昌。在后来的鄱阳湖大战中,刘基又多出奇计,帮助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并将其杀死于湖中,彻底消灭了陈友谅的大汉政权。在奉韩林儿为小明王问题上,刘基与朱元璋等人的看法完全不同。朱元璋接受韩林儿的封爵,其目的是为了不招人眼,把元兵的矛头都指向韩林儿、陈友谅等人,他这样做,确实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但随着形势的推移,再尊奉韩林儿,就有害无利了。
公元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1月,朱元璋在金陵中书省设座,遥拜小明王,刘基独傲立不拜。朱元璋问其故,刘基说:“韩林儿虽是韩山童(红巾军重要首领)之子,但自身并无建树,只是一个牧童罢了,且他姓韩不姓赵,却诡称宋裔。宋亡已久,人心不归,何必要假借前代年号?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摆脱别人的牵制。如果继续尊他的名号,将无以自立。”朱元璋当时未做什么表示,但他已深受刘基的影响。后来因救韩林儿而差点被陈友谅趁虚打败,才越加相信刘基的话。
最后,朱元璋干脆杀了韩林儿,自树一帜。这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个正确的策略。
刘基在明朝的开国中立有三件大功:一是指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即摆脱韩林儿而自树一帜,以收揽人心,威服天下;二是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即先攻陈友谅,后灭张士诚;三是在各个战役中屡出奇计。难能可贵的是,开国以后,他能坚持自己的一贯主张,要求“以仁治天下”。朱元璋在登基之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世界感到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就向刘基请教,刘基说:“生民之道,在于宽仁。”对于吏治的腐败,他深恶痛绝,建议朱元璋严加治理。他还仍然保持着刚正不阿的性格,对于文臣之首的李善长,他也毫不通融,不顾李善长的求情和威胁,毅然以御史中丞的身分杀死了李善长的亲信、贪污犯李彬,引起了朝野震动。
后来,他敌不住李善长的百计陷害,干脆回家闲居。
刘基极有知人之明,他深知朱元璋生性多疑。外宽内急,所以不去致身仕途,而是尽量洁身远引。一次,朱元璋想把李善长换掉,让他当丞相,刘基说:“李善长是功臣勋旧,能够调和众臣。”
朱元璋奇怪地问:“李善长多次说你的短处,你为什么总说他的长处呢?我想让您当丞相,不知意下如何?”
刘基说:“国之大事,莫大于置相,易相犹如殿之换柱,如用小柱,非折即仆,我就是这样的小柱,怎么可以换上去呢?”
朱元璋又问:“杨宪如何?”刘基说:“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却无当丞相的器量。丞相必须持心如水,不偏不倚,杨宪做不到。”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
刘基说:“器量更浅,胸怀更小。”朱元璋最后说:“胡惟庸怎么样?”
刘基答道:“万万不可。当丞相好比驾车,胡惟庸不仅驾不好车,还会弄得辕断轮摧。”
朱元璋还是让这几个人当了丞相,结局如何呢?杨宪因犯律被杀,汪广洋被赐死,胡惟庸谋反,其案株连之多,被杀三万人,连李善长也被连累灭族!
刘基可算有知人之明了!
胡惟庸因刘基曾在朱元璋面前贬评过自己,就怀恨在心,当了丞相之后,就诬陷刘基的儿子,也诬陷刘基占了有王气的坟地,刘基本来在家过着隐居的生活,下棋品茶,逍遥自乐,却忽然被传到京城,令其对证。虽然最后朱元璋还是把他护送回家,但他还是忧愤成疾,于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中国历史上的奇人逸士很多。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奇人当数武王伐纣时的姜子牙了。姜子牙自己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本领,但时运不来,他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耐心等待。
他可谓事事不顺心,即使做点小买卖,老天也与他作对。一次,他借了点钱买了点面到街上去卖,没想到一阵风把面全吹跑了,弄得他血本无归。但他没有灰心,在等待时来运转,他在渭水边上钓鱼,用的是直钩,所以一条鱼也钓不到,他老婆来送饭,见他用直钩钓鱼,不禁大怒,就把鱼钩弯过来,趁他吃饭的功夫就钓了许多。姜太公见了,反把那些鱼都放到水里,并对老婆说:“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岂可勉强。”后来,连老婆都跟他离婚了,他还是在等待。一直到了80岁,周公才来到渭水边,请他出山。周公亲带车马,在他的身边一站就是半天,姜子牙终于被周公的态度所打动,出山帮助武王伐纣。
据说姜子牙不仅智谋超人,还道术精深,既能出智画计,又能掐会算,甚至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后被封于齐,在当时,齐地是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又是最为经济发达的“开发区”,其享禄之厚,为百官之首。姜子牙也被尊称为太公,可谓福寿双全。
秦末汉初的张良也算是一位奇人,他奇有四处:一是散尽家财,誓为韩国报仇,寻访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虽未成功,但其勇烈刚毅,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其二是他得遇奇缘,学得兵法。据说张良遇到一位老人,那老人让张良把掉在地上的鞋子给他穿上,张良照办了,老人就约他黎明在某地相会,授以兵法。张良连去两次,老人都先他而到,老人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于是,张良干脆从晚上等到黎明,根本就不回去,总算使老人满意了。老人觉得他品德甚佳,才质不凡,就授他兵法,张良从此就成为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了。这个“张良纳履”的故事,直到现在还被常常拿来教育儿童尊敬老人。其三是他屡出奇计,助刘邦脱困危、胜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其四是能功成身退,不贪名利,既躲过了刘邦、吕雉对功臣的诛戮之祸,又免去了像萧何那样的屈身之辱,只是洁身远引,钻研兵法,恰像清溪湍湍,避世而流。
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当然也算得是一位奇人。他躬耕隆中,不辍诗书,用他的话说,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等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见他仁德至厚、诚信可嘉,便决定辅他共图大业。诸葛亮未出隆中就三分天下,既出隆中,更东联孙吴,北抗曹魏,火烧赤壁,再取成都,终于证实了他三国鼎立的预言。但诸葛亮之奇,还不全在此处,与其他人相比。他是洞察世事偏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明知天下大势,三足而立,魏、吴皆不可图,但他却要实现刘备匡扶汉室、继承汉统的遗愿,不辞辛劳,六出祁山,终于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呕血而亡。
隐居山林不足为奇,奇的是在经世济时中偏能显出其奇人逸士的本色。政坛上的奇人逸士,“兼济”与“独善”兼得,现在想来,犹令人向往不已。
大决断才能做大事
“当断不断,自取其乱”,是许多有志之士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这条经验决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如果对此还不理解,请看看下面的事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世民看到隋朝将要灭亡,就暗中积极准备起义。他散施财物,接济贫穷,供养门客,许多贤能的人和侠义之士都聚集到他的门下,李世民不仅名声鹊起,也为自己日后谋事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关系,积聚了大量的人才。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李渊时任太原留守,李世民与早就有意造反的晋阳令刘文静密谋,劝说李渊兴举义兵,李渊在考虑了利害之后,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议,将自己家族的兴亡交给了李世民。当年五月,李世民设计杀掉反对自己的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李渊正式宣布起义。
当时正逢阴雨连绵,李渊的军粮即将用尽,李渊与大将军府长史裴寂商议,决定暂时撤军返回太原,等准备好了再图进取。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向李渊建议说:“我们本是兴大义以拯救天下百姓的,应该尽快进入京城,向天下发号施令,如果遇到了一小股敌人就撤军,恐怕跟随我们起义的人就会不相信我们,人心就会涣散,义军就会解体。
我们如果撤回太原,那仅仅保守一城之地,和贼寇又有什么两样呢?又如何保全自己?”李渊仍然采取保守的态度,不采纳李世民的意见,催促军队准备撤退。
李世民见一般的劝谏没有作用,就横下一条心,在中军帐外放声痛哭,哭声传到帐中,李渊忙把李世民召入帐中,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哭泣。李世民说:“如今,我们是为伸张大义而起兵,若前进则必能取胜,若撤退则必然导致军队离散。如果我们的军队离散在前,敌人就会乘势袭击,死亡倾刻就到眼前,因此,我万分悲痛。”听了这番话,李渊顿时醒悟过来,立即取消了撤军的命令,准备进攻。
八月已卯日,连续下了半个月的大雨停了。李渊立即率军进逼霍邑。
为了引诱宋老生出城交战,李世民带领数员将领骑马来到城下,装作察看地形部署的样子,借以激怒宋老生,诱使他出城交战。宋老生果然中计,领兵出城,背城列阵。李渊与李建成在城东列阵,与宋老生周旋交战,李世民与柴绍率军从城南冲击宋老生的军队,宋老生的军队禁不住两面受敌,阵脚大乱,四散奔逃。李渊的义军终于杀掉宋老生,攻占了霍邑。
从此以后,李渊的义军声威大振,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到了河东,关中的豪杰就争相前来投奔义军。此时,李世民又请求进兵入关,夺取永丰仓,以救济穷困的百姓,并收编各路义军,借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准备攻取京城。
这次李渊十分赞同李世民的意见,派李世民率领前军渡过黄河,先平定了渭北(渭河以北地区),三辅(指京城长安周围的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郡)的官吏、百姓、豪侠之士纷纷前来投奔义军,每天有一千多人。军队在泾阳(今陕西泾阳县)驻扎时,数量已扩充到了九万多人,再加上击败刘鹞子后收编的军队,义军的力量就更加壮大了。
此后,李世民留下殷开山、刘弘基等将领驻守长安故城,自己率军前往司竹,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义军的首领都率军前来投奔,这样,李世民的军队又增加了十三万。不久,义军就平定京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天子,改元义宁。
公元618年(义宁二年),李渊受禅登皇帝位,改元武德,唐朝建立。
宋朝的宰相吕端被宋太宗称为“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就是大事有大决断。宋太宗病危,内侍王继恩等人忌恨太子英明过人,就私下里同参知政事李昌龄等打算立楚王元佐为皇位继承人。宰相吕端到宫禁中去探问皇帝的病情,发现太子不在皇帝身边,就觉察到其中有变化,马上在笏上写了“病危”两个字,命令自己身边可靠的官员请太子立即入宫侍候。
太宗死后,李皇后叫王继恩召吕端进宫。吕端预料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有变化,马上哄骗王继恩,让他领着进书阁查检太宗先前亲笔书写的册立太子的诏书,然后趁势把王继恩锁在书阁内,使他一时不能出来,这才入宫。皇后说:“皇帝已经去世了,立太子应当立长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才刚刚一年。现在天子刚刚离去,难道可以马上就违抗天子的命令吗?”于是,拥戴太子继承王位。
宋真宗登上王位,在举行登基仪式,天子座位前垂着帘帏,接受群臣的拜贺。吕端平静地站在殿下,先不拜天子,而是请求天子卷起帘帏,他上殿仔细看过,认清了确是原太子,这才下台阶,带领群臣拜见天子,高呼万岁。
南宋宋高宗建炎初年,因金兵南侵,皇帝跑到钱塘,而留下张浚在平江镇守后方。当时,汤东野听说有皇帝的赦令将到,心里对这件事感到十分怀疑,便跑去向张浚禀告。张浚听到这一消息,因为当时朝廷中很乱,立即警觉起来,说:“马上派遣懂得公务的官员前去看看,让驿站的坐骑走得慢些,让前去的官员先把诏书拿回来给我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