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649—675),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代表作即为《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日暖玉生烟”出自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亦名罗山)下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设计策,“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和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与郑旦一起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尤喜西施,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夫差终日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吴灭后,西施就失去了音信,关于她的结局有很多种,最有可能的两个结局之一是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之二是被越王装进袋子里抛入水中溺死。
朱光潜的艺术历程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早在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专著。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朱光潜的《我与文学及其他》、《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的。
解放后,朱光潜系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经过对自己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辨证统一的美学观点,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他还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观点(即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对立统一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美学流派。《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朱光潜熟练地掌握了英、法、德语,几十年来,翻译了3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他对黑格尔110万字的巨著《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历史性的崇高声誉。他出版的译著还有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克罗齐的《美学原理》、路易哈拉普的《艺术的社会根源》和《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此外,他通过系统认真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译文提出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
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他勇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研究美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就开始用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学思想向真理趋进;他反对老化僵化,提倡不断进取。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惠山烹小龙团》全诗
惠山烹小龙团
北宋·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推敲”的由来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门”。他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哈哈大笑,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静中有动,岂不活泼?”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朱光潜遭遇“朱光潸”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在欧洲留学期间,他以书信的形式,为开明书店的《一般》和后来的《中学生》杂志写稿。由于作者当时也是青年,深切了解青年的内心情感冲突,他的笔调又委婉亲切,故文章引起了极大反响。这些文字,后来集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出版,一时风靡,成为当时最流行的书之一。
过了不久,朱光潜先生在写出一部专著《文艺心理学》之后,又抛开教科书的方式,写出一部亲切自在的《谈美》小册子。这部书,朱光潜仍是以书信形式展开,书店在出版时,为使读者与先前风靡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所联系,将《谈美》封面附注上“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字样。书出版之后,不仅当时受到广泛欢迎,就在今天仍受到许多人的珍爱。
可是,就在《谈美》出版后不久的1936年初,上海书摊上便出现一本署名“朱光潸”,题目为“致青年”的书。书名接近,姓名几乎难辨不说,该书竟也有一个副题:给青年的十三封信。这本书与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副题只少一个“第”字,打眼看去,没有什么分别;封面设计也追踪摹形:书名字形,位置相仿,连一些直线中间嵌一些星星都一样,所以,一位朋友寄这本书给朱光潜后,连朱光潜自己一眼也没看出来,还以为是自己的作品。
待看清楚后,朱光潜自己也弄懂了其中的“借尸还魂”花样;但似乎还没有遭遇过这般蹊跷、不守道义的行为。无可奈何之余,朱光潜竟然给这位“朱光潸”写了一封信,跟这位几乎与自己同名的人谈起心来。首先,他请朱光潸原谅,说是自己误将此书认作自己的了。接下来说:
“光潸先生,我不认识你,但是你的面貌、言动、姿态、性格等等,为了以上所说的一点偶然的因缘,引动了我很大的好奇心……不认识你而写信给你,似乎有些唐突,请你记得我是你的一个读者。如果这个资格不够,那只得怪你姓朱名光潸,而又写《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了!”
接下来,朱光潜将自己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的情形略作回溯。认为当时“稚气和愚钝”,但因坦坦白白流露,才得到青年的喜爱。这话的潜台词,大约是告诉那位“朱光潸”,人得“坦坦白白”、“老老实实”做人;否则就算一时得逞,也难免长久不被人戳穿,落得个不道德名。
这封信的落款也颇有意思:“几乎和你同姓同名的朋友。”从其他文章和书中知道,朱光潜是一位十分温文尔雅的人,但为这件事所激,也在激愤中流露出难得的幽默来。这封信最后当然没有,也无法寄给那位似有似无,不真不假的“朱光潸”,只好在著名的《申报》上发表。不知那一位“朱光潸”有没有读到。
这在今天看来,也稀松平常,可当时却极少发生。不知在道德上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这种事的结局,是正人君子很难与那些无孔不入的钻营者斗的。那位“朱光潸”的《给青年十三封信》仍然四处销着,甚至从上海销到成都,不仅印刷一次,几年后还在印行;可见“借光”到位,销路不错。作为一位非小说的理论文章作者,朱光潜先生这次被人当“唐僧”抓住了,借他的肉大大吃了一回!
夯实孩子基础的“第一人”
追溯中国美学大师朱光潜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朱光潜之所以较早地用中国传统的目光来研究西方的精神,则起源于他小时候所受的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尤其是他父亲对朱光潜的直接影响。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美学史上中西合璧的第一人。50多年来,他以广博的学识、充沛的精力、执著的追求献身中国的美学事业,成为沟通西方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的桥梁。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贯通中外的里程碑。
现代社会提倡孩子走出家庭、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锻炼,以开拓其视野,提高其能力。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果确实想让孩子以后有雄厚的发展潜力的话,就必须从夯实孩子的基础开始。在夯实孩子的基础中,家庭文化氛围的创建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父亲则是夯实孩子基础的“第一人”。朱光潜的父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受到西方改良主义的影响。幼年的朱光潜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对东西文化有初步印象的。而这对他后来从事研究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对联”启蒙法
切莫忽视家庭中的摆设的潜移默化作用。一方端砚、一尊笔架、一口书橱、一条长几或者是一幅油画、一条挂毯、一架地球仪、一座山石盆景,其中透出的文化气息也许会对孩子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恐怕朱光潜的父亲也从来没有想过,悬挂在厅堂里那副他亲自手书的对联,竟然构建了朱光潜一生追求的原始起点。
朱光潜的父亲是位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私塾先生,所幸的是父亲很开明。他曾手书一副对联,挂在厅堂上:“绿水青山任老夫逍遥岁月,欧风亚雨听诸儿扩展胸襟。”可见,父亲虽然颇不得志,然而他心存高远,寄希望于后辈,希望朱光潜兄弟们开阔眼界,扩展胸襟,有所作为。
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朱光潜从六岁到十四岁,一直追随父亲学习。十五岁那年读了半年高小便升上了离家五十多华里的桐城中学。在桐城中学,朱光潜所受的教育主要是“义理、考据、辞典”一类的训练。朱光潜成绩优异,甚至一些教师都指望他来接桐城派古人的一脉之传。然而,朱光潜思索着父亲所写的对联中的“欧风亚雨”,思索着从父亲及其朋友们那边听说的有关社会改良的新鲜事。
机遇总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光潜考取了去香港学习的公费生。他废寝忘食,博览群书,西方的哲学、文学、自然科学开启了他年轻的心扉。英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近代心理学、自由平等新观念使得朱光潜对“欧风亚雨”的渴求越发不可收拾。后来,他开始了赴英、法长期的留学生涯,还游历了欧洲许多国家。也许有人以为朱光潜的长期国外学习根本不属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其实,那恰恰是那幅对联启蒙的延续。
学识、学问、做人
朱光潜从小就接受了父亲关于“做真正的人”的熏陶。那还是年幼的时候,父亲教给朱光潜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光潜很喜欢朱熹的这首诗歌,把它当作做人、做学问的座右铭,时时加以吟咏,以此激励自己。“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光潜先生在治学方面不断求新,在做人方面也两袖清风,正直公正。他小时候就认为,要保证学问上的常新,要保证修养上的进步,就必须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请教。
朱光潜喜欢常新——源头的活水,他总有做不完的工作。他对自己平时的作息时间十分严格,每天早晨出去慢跑或散步,时间算得很准确。朱光潜平日也用各种办法避免不必要的应酬,因为他认为这种应酬,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无谓的浪费。小时候,他可以在父亲的书房里看书写字,但常常有人走动,于是,他更愿意一个人躲在草垛看书,直到夜色降临。这种习惯到了成年时,就成了他的“隐居”工作方式,他常常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工作、学习。因为他知道吸收新知识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