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有高度。一定要明确,我们是为未来培养公民。不要以为班主任工作就是带着学生玩儿。我觉得教师应该有思想高度,要站在人类精神高度俯瞰每一节课,班主任也是如此。我特别崇敬陶行知,他上世纪就提出要为共和国培养公民。这个任务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完成。陶行知提出的民主教育,更是任重道远。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思考怎么培养学生的一种公民意识。不要以为民主这个词很大。其实,它是一种人与人相处的方式、一种关系,每个细节都浸透了我们的民主情怀。
如何诠释这段话呢?李镇西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学校一年一度的广播操比赛,我带的班级总能得第一名。今年是一年级,经过艰苦的训练后,有两名学生始终不能与全班协调。我知道,其中一人是先天性尾骨脱节,另一人性格极其内向,动作协调性很差。前者忙得满头是汗也无济于事,后者一紧张动作便颠三倒四。根据规则,每班可有5%的学生因特殊原因不参加比赛,换句话说,他俩可以不参加比赛。眼看比赛只有两天了,一次训练结束,我找他们谈话。话题从“热爱集体、为集体作贡献、珍惜荣誉”开始,但我预设的内容还未展开,一个孩子便怯生生地打断我:“老师,请让我参加(比赛)好吗?我一定会加油练的。”另一个孩子也小声附和道:“老师,求求你了!”我顿时哽住了,稚嫩的童声在提醒我,真挚的童心不能因为任何理由而受到伤害。在随后的一次班队活动中,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他们参加与否的问题,经过引导,全班大多数同学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比赛我们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没有一名同学责怪他们丢了班级的“面子”。活动总结时,我说:“我们全班同学都尽了努力,大家都能团结友好,这比第一名的成绩更重要。”
这个故事总让我们感动,什么叫民主的生活方式?这就叫民主的生活方式,因为它体现了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民主的核心是什么?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不要狭隘地以为民主就是搞全民选举,那是政治民主中的一个程序而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民主体现于对人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完全可以体现在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比如,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到办公室来,你第一句话说什么?第一个词说什么?也许有的老师会这样说:“站一会儿,想想你错在哪里!”还有的老师会这样说:“怎么回事?刚才为什么打架?”但在李镇西看来,第一句话应该这样说:“请坐!”确实应该如此,学生进办公室是来受教育的,不是来受罚的。哪怕他犯了严重的错误,哪怕你严厉地批评他,但你也应该尊重他的人格。李镇西所提倡的这个“请坐”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礼貌,而是在用教师的言谈举止这些细节告诉学生,什么叫对人的尊重。
能佐证李镇西这种将民主思想融入生活细节的实例还有许多,比如前几年他出外讲课的一次经历:
来上课的学生鱼贯而入,前面的学生先后上到厅台的位置坐定。走在后面的二十来个学生茫然地往台上台下张望,发现没有了自己可坐的位置。
这时,有人来到观课嘉宾席(该校所在地教育局领导和相关领导以及该校教师)前说:“对不起,请各位嘉宾到第二排就坐,把第一排让给学生。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意思。”
(等学生们一一坐定,李老师的观摩课方告开始)
课后,李镇西还曾如是说:“因为座位不够,组织者先前准备只选40个同学来上课。这怎么行?这不是剥夺了另一部分学生上课的权力了吗?当全体学生都来到现场后,组织者又准备让学生坐在嘉宾的两侧,那又怎么行?这能体现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吗?我们的课堂谁是主人,是学生!所以,我提出了让学生坐在前排中间的要求。”
从这一看似小小的细节上,可以更深刻地让我们领悟到李镇西关于“民主教育”的主张,他在这里正是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他的“民主教育”主张:作为教师,首先要有民主的思想,并要将这民主的思想体现于行动中,化作生活的细节。
班级管理,“法治”胜于“人治”
有的教师接手新班级,对学生情况了解得极为深入,可以说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都了如指掌。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尽量以理服人,用爱心、耐心来教育感化每一个学生。因此学生觉得老师好说话,于是他成了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但他所带班级却常常乱成“一锅粥”。
我们身边有许多尽职尽责的班主任,可以用“日理万机、呕心沥血”来形容,事必躬亲,教师很累,但学生还不买账,觉得班级管理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
心中有爱,口中有理,为什么却不能管理好班级呢?
这些好心的老师也许忘了,班级是个小社会,学生由于年龄、家庭等原因形成的不良习惯,不是单靠爱心、靠讲道理就能改变的。一个好的班级应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有健全的组织和领导核心,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荣辱感,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团结友爱、平等相待、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也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换句话说,班级管理应实施“法治”,因为“法治”胜于“人治”。
对此,李镇西是怎么认为的呢?他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1999年3月26日至4月10日,我到华东出差。整整半个月,班风良好,秩序井然。学生在我不在的情况下自己管理自己,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照常开展——其间,我班还参加了学校的广播操比赛,获初中部第一名,学校二等奖。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和我班学生看来是太平常不过了。我每次出外或外出开会,哪一次不是这样的?因此,一些老师夸我班的学生“乖”,我说:“这一切都是制度决定的。”
所谓“制度”,就是我班的《班规》。
本来,由于种种或偶然或必然的原因,当初分班时,我班的调皮学生的人数是全年级之冠;但是现在,无论是自习还是午休,无论是做卫生还是做课间操,无论升旗仪式还是校外活动,这些调皮学生基本上也能遵规守纪,与集体意志保持协调。所以现在这个班的日常工作基本上不需我操心,一切都交给“制度”。
我朋友常常说我这个班主任当得“很潇洒”。应该说,如果仅就管理而言,我的班主任工作目前是比较轻松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有了“制度”,我这个班主任似乎都是多余的了。
不然,我现在除了备课、上课,还要找学生谈心,而社会工作又这么多,常常出差、开会,还有不少阅读和写作任务,如果不是“制度”,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是无法承受这些“重负”的。
很多同行说我有办法,其实我的办法就是四个字——民主治班。
但是,许多前,李镇西却不是如此“潇洒”。同现在相当一部分班主任一样,从早到晚,几乎将班级所有大小事务包揽无余:从抓早读迟到者到观察是否每一个学生都戴了校徽,从与学生一起搞大扫除到陪着学生上每一节自习课,从收电影票费到拎着缺一条腿的课桌四处找木工师傅……什么事情都“亲自抓”,班级虽然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李镇西自己却很累,有时学生还不“理解”他。比如,早在1985年,当时李镇西所带班上一个女生就曾这样对他说过:“我们班好是好,可这一切都是您一个人在支撑着啊!”
正是这些来自学生的批评,使不堪重负的李镇西开始反思他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学习和思考,他逐渐认识到,过去的班级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人治”(其实不只是他,长期以来,大部分中学的班级管理模式也基本上都是这种靠班主任“一元化领导”的“人治”。)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落后低效,而且往往产生一些教育负效应——
因为“人治”,教师很累:上至贯彻落实各级领导的教育意图,下到布置督促检查每天的清洁扫除,班主任日理万机,巨细无遗,可谓“事必躬亲”、“呕心沥血”!
因为“人治”,学生很苦:一切听命于班主任,创造精神受到束缚,主人翁意识受到制约,自觉性越来越弱,而依赖性却越来越强。
因为“人治”,教育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对学生的批评、表扬往往因教师当时的情绪或对学生潜在的主观印象而表现出程度的差异或方式的不同,这也使教育的威信在学生心目中降低。
因为“人治”,班级成了班主任的影子:班风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素质的高低,而教育者所期望的学生的参与精神、主体意识、民主观念等等渐渐淡化以至泯灭。
因为“人治”,师生关系成了“君臣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绝对的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教育出现了失误也难以及时纠正,这样,我们多年来提倡的师生平等互助的新型关系则成为一句空话。
(《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著,第74页)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始自1987年9月,李镇便尝试着使用一种崭新的班级民主管理模式:“法治”管理,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传统教育学在班级管理中更多的强调班主任的个人权威,其合理性至今不可否认,任何一个集体都离不开一定的权威,而教师在班集体中的主导作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呼唤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也颇有见地,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的班集体是很难形成的。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教师的个人权威与学生的自我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二者不应该互相分离,而必须有机融合于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便是班规。
教师的个人权威通过班规便不再仅仅是依靠教师的气质、才华等个性对学生的吸引,而是转化成集体的意志;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班规也不再仅仅是学生要求上进的自觉性,而已转化成参与班级管理的义务和权利。这样通过一定的“制度”(班规),班集体所有成员都成了管理者,又都同时是被管理者,班级管理便由“人治”走向了“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