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李镇西学什么
46891700000002

第2章 学习李镇西: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2)

李镇西喜欢与“后进生”们“吃喝玩乐”,星期天,和他们一起去公园,在草坪上摔跤,斗鸡;假期,和他们一块儿徒步去郊外旅游,在田野追逐;学生有了学习上的进步,就带去“吃火锅”以表庆贺……他认为这样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在没有师生界限的交往中获得了共同的欢乐。当孩子们与教师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他便及时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实施教育,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愿望的火花。帮助他们树立起“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教育者的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上的搏斗”。教师这样做,是一种教育艺术,但绝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巧,它是一种由真诚热爱而产生的真诚信任。

做一个童心未泯的智者,做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乐教者,收获孩子们的笑,收获自己不老的青春。这正是李镇西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

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真有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儿童般的纯真……

一、儿童般的情感

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让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李镇西这样的优秀老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

李镇西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首先是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一切教育都无济于事。

二、儿童般的兴趣

有人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平易近人,但切不可显出过分的“孩子气”,因为这样会使教育丧失起码的尊严。但李镇西告诉我们,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作为成人,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些儿童的兴趣。

每个教师都应问问自己:我和学生有共同爱好吗?

尽可能保持一些和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这绝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教育的需要:多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他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三、儿童般的思维

我们常常说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这当然不是说要把教师的思想降低到学生的水平,而是说如果我们学会点“儿童思维”,将更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并教育学生。

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四、儿童般的纯真

童心,意味着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人生挫折赋予我们机智……但是,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对假恶丑的毫不妥协,火热的激情,正直的情怀,永远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当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他就开始置身于几十位学生的监督之中,老师哪怕表现出一点点矫饰、圆滑、世故、敷衍塞责、麻木不仁、玩世不恭……都逃不过学生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眼睛,并会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中蒙上阴影。

从某种意义上说,童心决定着爱心;而教育者这样的童心,正是我们当好教师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确立平等观念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所谓的“师道尊严”使不少教师习惯于挺直身板、板起面孔——挺直的腰板使老师认为自己能高瞻远瞩,早已不屑于偶尔的蹲身。不少老师把自己看成了传教士,而学生在道义上则成了信徒。单向的说教抬高的是教师的声音,却使学生的“话语”“消声”了。

然而,教育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就不能不倾听他们心底的呼声。追求师生之间情感的撞击、心灵的沟通,需要保持师生人格的平等。蹲下身来,不仅是一种姿态,更重要的便是使学生能够感受平等。

我们先来看一则李镇西的“心灵故事”。

课间休息,一女生来到办公室“李老师,我想借个杯子喝水服感冒药。”我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角落的书柜:“喏,第二格抽屉里有,自己拿吧!”学生找到杯子,自己倒开水服了药,说“谢谢李老师!”然后走了。

上课了,是作文课。学生在下面写作文,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这时,手中的红色圆珠笔没油了。于是,我轻声地问前排学生:“谁有红色圆珠笔,借来用用?”虽然是轻声,但许多学生都听见了。于是,坐在前几排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从书包里拿出文具盒,然后以最快速度打开,找出圆珠笔,他们纷纷把握着笔的手伸向我:

“李老师,用我的笔吧!”“李老师,用我的!用我的!”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真诚的渴望。还是那位课间向我借杯子的女生反应敏捷,坐在第三排的她几乎是小跑着上前,把笔递到我的手中——在递到我手中之前,她还细心地将笔芯旋转了一下,把原来的蓝色旋转成红色。

这个故事真的很感人。李镇西对此深有感触地说:

尽管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向老师借过杯子,但我相信几乎所有老师都曾向学生借过笔,并享受过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学生向老师借杯子,老师想都没有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呢?而老师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有对老师说:“喏,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

我当然不是说,老师向学生借笔时学生叫老师自己拿,才是正常的;不,我认为学生把笔递给老师是对人起码的尊重。问题是,学生跟老师借水杯时,老师为什么没有亲自把水杯递给她呢?

因为在老师的潜意识里学生毕恭毕敬地把笔递给老师,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学生;而如果老师把水杯毕恭毕敬地递给学生,则是有失体统的,因为老师是老师。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而且这样的“为什么”还可以问许多:为什么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而且有时学生招呼老师,老师还爱理不理的)?为什么上课前学生毕恭毕敬地向老师鞠躬“老师好!”而老师往往只是敷衍地说声“同学们好”,甚至只是“嗯”一声?为什么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不过叫“应有的礼貌”,而如果老师到医院看望病中的学生就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为什么老师去家访时,学生总会为老师搬来椅子,而学生来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待遇”?为什么学生违反了校纪被处分是“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错误接受班规惩罚就成了“品德高尚”……

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著,第20页)

李镇西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基础教育界近来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过去教师伟岸地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我理解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蹲下去和孩子说话”不应该被视为一种“更高境界的师德”——如果“蹲下去”纯粹成了一种姿态,那说明教师的心并没有“蹲下去”,所谓肢体的“蹲下去”不过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己,骨子里还是把自己看得比学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