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李镇西学什么
46891700000009

第9章 学习李镇西:讲究育人之道(3)

我没有查过书,不好从严格的定义上讲这个词。但根据我的感受,我觉得“教育智慧”至少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机智,一个是个性。什么叫“机智”?我也没有查过字典,我自己的理解就是,面对突发事件,瞬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并且付诸行动,这就叫机智。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不是经过一段推理,而完全是一种本能,但这种本能需要多年的积累——一种经验的积累。

我举一个例子,大概五年前吧,当时我抱着作文本往教室走,我的教室在四楼,刚走到三楼拐弯的地方,我班上一男一女两个同学在接吻。好,老师们想一想,你遇到这个情况时该怎么办?老师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他们当时很投入,所以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我该怎么办?我可以装着没看到,悄悄走开;也可以当场制止。但这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我当时反应很快,马上把本子往地下丢,给人的感觉是不小心把本子掉在地上了。结果响声把他们惊动了,他们发现我的时候,我正低头捡本子,这让他们感觉我根本没有看到他们。他们马上过来给我拣本子。我直说“谢谢”。我走到的那个位置刚好是个拐角,所以他们至少没有确切的把握知道我看到了他们。我以这种方式巧妙地制止了他们,却又没有让他们难堪。如果我装作没看见而悄悄走开,那我的责任就没有尽到。

后来我就在想要通过什么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找他们谈肯定是不行的,那样他们就知道我看见他们接吻了,但又要教育他们啊。怎么办呢?当时我的语文课正讲到小说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关于爱情的,我在讲课文的时候发挥了一下,正面讲了讲爱情的话题。我并没有具体批评任何同学,只是在谈如何正确对待爱情,学生都以为我是在结合课文很自然地在谈这个话题,但是我在说每一句话的时候,都希望那两位同学都能听进去。一个星期以后,那个女同学在作业里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谈到了她自己——她很信任我——也谈了她的一些苦恼。后来她就主动找我谈心。我觉得在这两个学生的情感问题上我引导得比较好,当然这个过程比较长,远不是我现在说的这么简单,因为时间关系不讲这个故事了。总之,后来这两个同学发展得都很不错。我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件事,是想说明我当时很机智。我这个事情感觉处理得比较得体的。

教育机智还体现于个性。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他说:“某一教育真理,用在这种情况下是正确的,而用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可能不起作用,用在第三种情况下甚至会是荒谬的。”……因为对于这个学生有用的,用在第二个学生身上却不一定管用,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去选用教育方法。

我们班主任就是和人打交道的,我觉得所谓跟人打交道,就是跟人的心灵打交道。班主任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跟学生谈心。怎么谈?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事情,你和学生谈心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不断地和不同个性的学生谈心,久而久之,教育智慧就积累起来了。

(《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著,第222~224页)

李镇西的话实质上是告诉我们,教育机智总是与特定的教育情境有关,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面对复杂而微妙的教育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迅速地、准确地、灵活地、恰当地进行行动的能力。

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捕捉教育机智的。那么,教育机智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或者教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李镇西的观点值得每个有教育智慧追求的教师去借鉴。

1.教育机智首先表现为克制或耐心。面对复杂的、激烈的、突发的教育冲突事件或场景,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首先静观其变,克制自己,耐心等待,倾听学生或当事人的倾诉,了解真情后再作出果断的有效决策和行动。

2.教育机智表现为对孩子体验的理解。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经历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努力避免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和传统的、习惯化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或冲突。遇到学生的问题和冲突,教师应首先问一问自己:这个体验对学生来说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能够体验到快乐或痛苦吗?

3.教育机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一个具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总是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需要,时刻认识到学生“未完成性”或“未成熟性”。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育情境中总是把问题的最终解决权给予学生,而不是由教师独断地解决问题,而是引导优先,建议辅助。教师是一个帮助者,而不是一个决策者。

4.教育机智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教育机智并不总是表现在激烈的、突发的教育情境之中,也表现在对学生影响的潜移默化之中。用细心去影响学生,用细腻的方式去感化学生。教育机智能够打动心灵,感化情感。默默的关怀、悉心的关爱、殷殷期望、耐心的等待就是一种教育机智的表现。

5.教育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具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时刻注意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方式,更重要的是,时刻判断怎样做在教育方式上才是正确的。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就表现在使得每一个教育行动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

当然,李镇西的观点也同样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积累、反思、领悟,更需要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觉醒。一个教育思想错误、教育理念落后的教师不可能拥有教育智慧,因为教育智慧总是代表着先进的、积极的方向。

培养学生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曾在一本书里看过一个故事:一次,高尔基生病了,到一个孤岛上养病。他的儿子来看他,临走时,父亲教他在住的房子周围撒下了许多花种。春天来了,鲜花开放了,高尔基的病也好了。他十分兴奋,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你走了,可是你种的鲜花却开放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都是对你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高尔基的这封信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播种爱的人是幸福的、传播爱的人更是幸福的。

那么,对教师来说该怎样在播种爱(以爱来教育学生)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传播爱(爱他人)呢?

对这样一个命题,李镇西曾这样说道:

爱,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内容。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这样会使学生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如果仅仅限于这一点,那么,师爱的作用还远远未发挥尽。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一切。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不能说没有进行“爱的教育”,相反,这些教育还是相当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作文比赛、讲演比赛、壁报比赛搞得热火朝天,但是,我总感到(恕我斗胆直言)不少学生是在言不由衷地慷慨激昂,这不是孩子们的虚伪,而是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生(高中生又何尝不是呢)来说,这些“热爱”未免太抽象太崇高,在他们眼里,祖国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有“四大发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有“屈原、孙中山”。

因此,我固执地认为,不管“热爱”什么,首先要热爱周围的人——爸爸、妈妈、哥哥、妹妹、邻居、老师、同学、旅途上偶然相识的伙伴、路上每一个普通的公民,热爱周围的环境——教室、校园、家乡的山水、所在的城市街道、自己的宿舍大楼。如果学生对这一切都没有感情,那么,爱国之心又从何而来呢?

因此,我认为,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德育的起码要求(同时也是最高要求)就是集体主义教育。学生不守纪律、学习松懈、劳动不认真,甚至撒谎,都可以原谅,而对别人漠不关心,则是最不能容忍的。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对别人的痛苦麻木不仁,甚至幸灾乐祸的学生,还会真诚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从初八四级一班起,我就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进行关心他人、热爱周围一切的教育。我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作为学生必读的德育教材。我在班上立下规矩:凡是学生病休三天以上,班里必须派人去慰问,病休一周以上,班主任再忙也要亲自去看望。对于那些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经常享受家庭温暖的同学,更应关心。李志英的家在仁寿县,但每当五一节、国庆节和元旦节来临,她都不会孤独,因为自会有关心她的同学。在中秋节班里的团圆会上,不少同学还送给她月饼呢!

……

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极真挚的情感和关心他人的“本能”,是无法用什么分数来衡量的。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著,第66~67页)

李镇西的话确实发人深省,我们查阅一下我们的《小学生守则》就会发现,其开宗明义就写道: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

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列为守则之首,这无疑是重要的。但是一个刚刚进入小学的6岁孩子,面对“祖国”和“人民”这样的概念,会有什么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