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成都实验中学缪辉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力求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气温、降水两大气候要素,它既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同学们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它还能让同学们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两大内容,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也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教材的处理
气候知识是自然地理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为突出重点和难点,我在课堂上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同学们学会对图表进行阅读、分析和比较,而将降水量的测定及降雨的等级划分等较易理解的内容放在课后习题中让同学们自学完成。降水量的影响因素这一内容可放至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学习。
3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举例,认识到降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②让学生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掌握降水季节分配的几种不同类型。
③让学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绘制几种不同类型的降水季节分布图,培养学生初步的绘图能力及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不同类型降水季节分布图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让学生通过描述降水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地理就在我们的身边,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②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4教学重点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阅读及比较
5教学难点
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二、学生分析
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学生对部分地理知识已有所涉猎,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进一步培养、巩固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绘制降水量分布图和对地图进行比较,让他们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也让他们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发展他们的地理思维。因前一节已详细学习过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方法,所以本课让学生自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也是可行的。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绘图比较法: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绘图能力是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不同资料,绘制出不同的降水量柱状图,再进行比较,归纳出不同分布图的降水特点。这样一个过程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充分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合作学习法:
2.学法
阅读勾画法:让学生在阅读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时,找出降水最丰富的和最少的地区并学会用笔勾画出来,这是阅读地图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设计思想:本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教师通过提供资料、设计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活动中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发展,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观察两幅图片——南方的民居、北方的民居,观察两幅图片的屋顶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思考、回答,得到结论——降水量的不同导致屋顶形状和坡度的差异。
设计意图:引出新课内容,了解到降水与生活密切相关。
新课活动一:举例说明降水除了与民居有关外,还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哪些方面密切相关?
创设情境:设置连续24小时暴雨、阴雨连绵一个月、长时期不下雨等情境,也可让学生随意创设情境。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一个接一个快速回答。每个同学均要说出与别人不同的答案。
教师辅助:将学生所说的一些主要方面(如降水与饮食、服装、商家、农业、交通、身体健康、心情等)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深刻认识到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体会生活中的地理。关注到每个学生是让同学们都参与课堂学习,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板书一方面肯定学生的答案,给学生以信心,另一方面也将学生所说进行适当整理。
新课活动二:绘制不同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并进行比较,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四个不同地区(成都、罗马、利雅得、新加坡)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资料。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每小组成员合作绘制一幅图,完成后进行展示和比较。归纳出每幅图的降水分布特点。(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年雨型)并总结出绘图的几个关键步骤。
教师辅助:学生绘图时进行巡回指导,学生展示讲解时进行点评和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图表的转换,进一步掌握绘图的基本要领,更重要的是通过绘图后的比较学会找到不同图型所反映的降水季节分布特点,提高对图表的分析应用能力。
新课活动三:阅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找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创设情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找出降水多和降水少的地区。
学生活动:读图寻找并勾划后指图讲解。归纳出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教师辅助: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找降水多的地区,一组找降水较少的地区。在学生讲解时进行点评和板书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学会阅读地图,给不同的问题是提高课堂的活跃性。
小结:(略)
设计意图:和学生一起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也为下一课学习打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