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需要体育运动
相信不少中年人都有这样的同感:尽管我们的生活日渐富足,吃得越来越好,饮食结构也越来越接近合理,但是,我们的身体却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的确,大多数人关注自己的营养,但却忽视了体育锻炼。
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了体育运动能使身体保持健康的奥秘:
1.抑制癌症
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偏高的女性易患某些癌。近代研究显示,运动能降低雌激素水平,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女性,其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美国有人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性与不爱运动的女性进行调查发现,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妇女比同龄组爱运动的妇女患子宫癌、乳腺癌的几率多2.3倍。初步认为是因为运动降低了雌激素水平,从而减少了癌症的发生。
2.降低血脂
人体血液中的脂肪能通过动脉血管壁中的许多微小孔被排出血管。但排出的前提是血管中的脂肪必须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后才能穿过这些小孔,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越高,脂肪就更能有效地被排出。英国伦敦有关专家发现,运动能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血脂。人在进食富含脂肪的饮食1~2小时后,做一些适当的运动,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在未沉积于血管以前,就能被排出,血管中的血脂含量大大减少,这对防止或减缓血管粥样硬化,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极为有效。
3.提高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体育运动能增加肌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从而免除一些感染性疾病。有人测出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65岁以上的老人,其体内4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率等与青壮年对比均无显著差别。但是,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否则远期效果不理想。
4.保持耐力
运动能加强新陈代谢功能,促进肠蠕动功能,有助于提高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率。经常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其动物淀粉含量比不爱运动的人动物淀粉含量增加一倍多。动物淀粉含量的增加可提高人的耐力,使人劳动或运动久而不觉累。
5.镇静
人体带有一定量的电荷,电荷量的多少与运动有关,运动少的人电荷特别强。带有强电荷的人常常感到神经紧张,有的出现类似神经质的症状。研究发现,长期体育锻炼的人能减少电荷,使人消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而精力充沛。体育锻炼还能刺激脑下垂体,使之释放5-羟色胺物质,有助人们酣睡。
体育运动是人类自然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只要我们承认自己有自然性,就必须锻炼身体。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必须让身体进行锻炼,如同让饥饿的身体补充养料。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体质也越来越下降,尽管我们的身体看起来还是很健康,但其实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因为我们的心脏越来越脆弱,血液浓度越来越高,血脂越来越高,胆固醇越来越高,疾病随时就会侵袭我们的身躯。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科学的锻炼,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第二节 合理运动促进健康
一般民众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运动方式,结果并不适合自己,而造成更大的伤害。健康专家认为,不同人群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即所谓的“运动处方”。
量体裁衣制定“运动处方”,首先需要到医院体检,确定自已属于哪类人群。第二步是通过蹬车、上阶梯等耐力运动,做一次肌体功能评定。最后请医生按个体差异,为自己设计一个“运动处方”,确定合适的强度。
“运动处方”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持续、缓慢、长时间、有耐力性的运动,并将心律、血压、呼吸频率等数据记录在案,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修改“运动处方”使之趋于完善。如果运动后肌肉疼痛感持续两三天仍未恢复正常,说明关节、肌肉承受的力量已经超过负荷,应该减少运动量。通常情况下,每天运动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对于年过40岁,或有心脏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家族病史者,在从事规律且持续的运动计划前,尤其应该先由医生评估其健康情形与体能水准,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处方”。若任何部位曾有或现有疼痛、拉伤、扭伤、肌腱炎与肌肉僵硬或发炎等问题,都要经医生检查后建议属于个人的“运动处方”,才能避免运动后疼痛加剧,甚至可以通过正确的运动逐渐减缓疼痛,达到复健训练的效果。
健康专家认为,以健身房中使用率最高的跑步机与踏步机来说,并不适合患有脊椎软骨突出、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跟骨肌腱炎以及足底筋膜炎的人,因为长期的跑步可能会加重慢性扭伤的情形或加速膝关节的退化。
至于可以锻炼出健美肌肉的重量训练器材,健康专家特别提醒,患有颈椎退化性关节炎的人,或是已出现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上班族,千万不要再去从事肩部推举或是举重等运动,否则会对颈部造成更大的压力。对于许多有腰酸背痛症状的人,包括坐骨神经痛、脊椎或腰椎软骨突出及腰部肌肉疼痛等患者,垂直式重量训练更是完全碰不得的,否则会增加神经的压迫而使症状更为严重。
此外,在手肘、手腕方面有问题的人,如网球肘、高尔夫球肘、伸腕肌疼痛,以及电脑族常见的腕隧道症候群等患者,最好避免举哑铃训练手肌,因为如果经常举哑铃的话,会使得手腕承受的压力增加,还可能进一步造成手指的酸麻。
如果选对了健身器材,运动和复健其实是可以一举两得的。例如滑轮下拉训练机就可以帮助肩部和背部疼痛的患者达到复健的效果;腿部伸张机则可以改善膝关节方面的问题;若有全身肌肉僵硬或是腰部肌肉疼痛的患者,跑步机则是很好的训练器材,只是使用上最好采用走步的方式为宜;而健身房中使用率排名第二的脚踏车,由于一般不会对关节面造成伤害,因此对于膝部、足踝与脚底疼痛的患者来说,是不错的健身器材。
健康专家同时指出,慢走、游泳、骑自行车都是很好的传统运动项目,能收到锻炼全身的效果。而像保龄球甚至蹦极这类新兴的运动,娱乐的成分更多一些。无论“运动处方”选择哪些项目,都必须坚持一个理念:生命不仅在于运动,更在于科学运动。
第三节“轻体育”与健康
“轻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乐体育”,是欧美体育学者新近提出的一种大众健身运动形式,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轻体育”宗旨是静不如“动”,这是“轻体育”概念的精髓所在。“轻体育”概念提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空,让身体获得轻度的运动。崇尚“轻体育”概念的人认为,动比静好,轻度运动比中、重度运动好。美国一位体育学教授通过研究轻体育运动者和中度体育运动者的血液样本发现,轻度运动对于身体免疫功能的促进效果比中、重度运动要好。
“轻体育”几乎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固定运动方式,它更像一种概念,引导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地点,自己添加一点运动量。
慢走,是其中最让人乐于接受的方式之一。你不必特意为它安排时间,在你出去买东西、外出公干、逛街时,你就可以顺便完成慢走锻炼。
听音乐时,你可以随节奏轻轻摇摆;站着说话时,你可以顺便做做扩胸运动。只要你领悟了“轻体育”的灵魂,任何运动形式都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健身方式。
“轻体育”不追求运动量,而强调以调节身体功能为主;不要求大段完整的时间,主张利用茶余饭后的零散时间见缝插针地活动身体的关节部位,时间可长可短,完全依具体情况而定。而且,“轻体育”对技术和器械的要求极低,哪怕毫无运动基础的人,只要有健身愿望,就可以立即进入角色,然后只需按照自己的意愿运动就足够了,又没有什么经济负担可言。你可以单独活动,自己一个人静悄悄地进行,也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中活动,当然也可以集体活动。
健康专家认为,下列一些“轻体育”运动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大家不妨试一试:
1.赤足原地跑
地上放一块洗衣板或旧塑料澡盆,铺上一些小石子(鹅卵石),光脚在上面慢速原地跑,天冷可穿软底鞋或厚袜子。人的脚底有成千上万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以卵石或洗衣板的凸出部位刺激双脚底,有较好的健身效果。
2.原地高抬腿
站立原地后,双手握虚拳,双脚轮流提起,双臂随之自然摆动,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提腿的高度和跑步的速度。
3.旋转慢步跑
先在原地练习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不求快速只求匀速。一般能习惯于顺逆时针各转三圈即可在跑步过程中不时旋转,并逐步增加旋转的频率和速度及圈数。旋转慢跑可产生一种离心力,可明显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4.踮脚退步跑
先测量来回的步数,然后背向目标,目视前方,头正身直,双手握虚拳置于腰间,踮起双脚,小跑步向后退去,同时摆动双臂,默数步数。此法对腰肌劳损、腰椎病以及腰、腿、脚骨质增生等患者,尤有益处。
5.强力登楼跑
以力所能及的速度不用扶手上下楼,下楼时亦可退行,但每次只能跨一节台阶,此法可增强人的肺活量,增大髋关节的活动幅度,使下肢肌肉得到锻炼,且能加强腰腹的肌肉活动,有消除赘肉、强筋壮骨之功效。
总之,只要你在有意识地轻微地“动”你的身体,你就已经在从事“轻体育”运动了。如果你能以“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态度持之以恒,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轻松惬意地完成了一项锻炼。
第四节 步行亦是一种锻炼方式
步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散步,但又与散步有一点区别。这种步行有一定的步幅、速度和距离要求,既不同于散步,又不同于慢跑,简便易行,效果显著,被认为是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的一种最适宜的健身养生方法。在国外,它已成为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心肌梗塞症康复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心脏病患者就是从“走”开始通向健康道路的。
目前步行的方式一般分为四大类:竞技步行(体育的竞走)、普通步行、负重步行以及医疗步行。运动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大步疾走,即快走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健身效果最好。它的步行速度一般认为应是每分钟133米(约每小时7公里),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
那么,步行锻炼对中老年人究竟有哪些好处呢?健康专家和运动专家概括为下面几点:
步行是增强心脏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步行时由于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缩,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心每搏血液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对于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如果心率能达到每分钟110次,保持10分钟以上,就能大为增进心肌与血管的韧性与强度,同时也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可减少患心肌梗塞与心脏衰竭的机会。
步行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长时间大步疾走可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燃烧。那些因多食少动而肥胖的中老年人,如果能坚持每天锻炼,通过运动可多消耗1255.65千焦耳(300千卡)热量,再适当控制饮食,就可以避免发胖。这一运动量相当于步行4~5公里,或慢跑20~30分钟,或骑自行车45分钟。
步行使人体态匀称:一项研究表明,一组中年妇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8周逐渐加量的步行运动,平均脂肪减少6公斤,肌肉增加3.6公斤,体重下降2.4公斤,参加者普遍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快和从未有过的充沛活力。
步行有助于促进糖类代谢正常化:饭前饭后散步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研究证实,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代谢率提高48%,糖的代谢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一天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
步行能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步行是一种需要承受体重的锻炼,有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又因为运动能延缓退行性关节的变化,步行能够预防或消除风湿性关节炎的某些症状。
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步行是一种积极性休息的良好方式。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轻快的步行(至有疲劳感),如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服理想的镇静剂。”每天应至少步行1小时作为保持心脏健康的一种手段。如果以每分钟平均走100步(中速)计算,步行1小时可走6000步。运动医学博士赖维说:“轻快散步20分钟,就可将心率提高70%,其效果正好与慢跑相同。”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走路不仅是人体的基本活动形式,还是一种锻炼身体、延年益寿的最佳途径。俗话说:“走为百练之祖。”步行的优点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而且动作缓慢、柔和,不易使人受伤,因此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身体肥胖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的康复锻炼。
步行作为一种日常的保健运动也应注意科学性,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也就是在运动的强度、频度和时间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步行的形式不同,对增进健康的效果也不一样。如:在步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路况的变化,来改变运动的强度,像斜坡路段可提高步行的强度,坡路对锻炼腰、腿部最有效;在沙地上步行很费力,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步行速度与步行时间决定运动量大小,可快慢走交替进行。因为,普通步行是一项轻微运动,至少需要持续20分钟,才能对身体各器官形成代谢刺激,产生效果。
总之,各人体质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因此应按具体情况酌情掌握,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第五节 有氧运动于健康最合理
有氧运动是通过一定量的全身运动增加氧的吸入量,全面提高人的机能,进而改善人的身体素质的一些运动方式的总称。
有氧运动的全名是有氧代谢运动,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运动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氧化体内的脂肪或糖等物质来获得。
(2)运动时全身大多数的肌肉群(2/3)都参与。
(3)运动强度在低—中等之间,持续时间为15~40分钟或更长。
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有氧运动的形式很多,如快走、慢跑、做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更适合于全民健身。
美国田纳西州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包括慢跑在内的一些有氧运动有助老年人长寿,并推迟生活不能自理的发病时间。此外,经常进行适度身体锻炼的老年人患恶性癌症、心脏病以及肿瘤的几率也低于同龄人,这意味着有氧运动可以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更高,生活方式也更健康。
研究还发现,经常参加有氧运动的老年人,因为患上心脏病而死亡的几率仅仅是同龄人的1/4.另外,研究人员称,哪怕是从中年才开始进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也会对人体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点在女性身上更为明显。
确实,有氧运动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中青年人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同样能获得理想的效果。那么,有氧运动具体来说有哪些好处呢?
1.有氧运动是最好的减肥运动方式
它能直接消耗脂肪,使脂肪转化成能量被肌体组织消耗掉。据医生长期观察发现,减肥者如果在合理安排饮食的同时,结合有氧运动,不仅减肥能成功,并且减肥后的体重也会得到巩固。
2.有氧运动促进人体代谢活动
有氧代谢运动使人体肌肉获得比平常高出8倍的氧气,从而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增多,供应全身营养物质充足,使人体内免疫细胞增多,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内的致癌物及其有害物质、毒素等及时排除体外,减少了肌体的致癌因子和致病因子,保证了健康。
3.有氧运动延缓了人体组织衰老
有氧代谢运动可明显提高大脑皮层和心肺系统的机能,促使周围神经系统保持充沛的活力,并且使体内具有抗衰老的物质数量增加。推迟肌肉、心脏以及其他各器官生理功能的衰老和退化,从而延缓了肌体组织的衰老进程。
4.有氧运动提高身体机能素质
它可以提高人体耐力素质,发展练习者的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
有氧运动对于脑力劳动者非常有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健康教育家莱斯通过对800人的长期观察和300多个有关实验发现,当人们感到大脑疲劳时,到室外跑步,可以使大脑的功能恢复到58%,而不做运动改吃药的话,大脑的功能只能恢复到40%~50%。有人便总结出来:慢跑是最佳有氧运动,对醒脑有奇效。
5.有氧运动具备恢复体能的功效
这是一种积极的恢复方式。如果人们在非常疲劳的时候,加入到一个令人兴奋的健康群体里进行健身运动,对未来的情绪及体力的调整最为明显。如在健身房中伴着优美的音乐做有节奏的健身运动等。
运动量究竟要多大才算适宜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以170减去你的年龄数,如你40岁,运动量应该是心速每分钟130次。
采用有氧运动健身,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运动时间可每周3次,每次20~30分钟或更长;强度则因人而异,20~30岁的人,运动时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40次左右,40~50岁的人心率每分钟120~135次,60岁的人心率每分钟100~120次为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更加迫切。而保持健康的钥匙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就是有氧运动。
第六节 恶劣天气更要坚持锻炼
冬夏季节,由于气候的特殊原因,许多人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放弃了体育锻炼,应该指出,这样做是很不合适的。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意思是不管天气多冷或多热,都应坚持体育锻炼。逃避体育锻炼的人,越不活动,肌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
其实,在炎热的夏季,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肌体有更高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应该“夏练三伏”。
医学专家们研究认为,轻松愉快的健身运动对有效预防和缓解“苦夏”症至少有下列益处:
1.盛夏从事适宜的轻快运动可明显提高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得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的暂时失调和紊乱均得到良好的调节和改善,以尽快消除循环系统、消化吸收系统及其他感官因“苦夏”所带来的生理不适。
2.炎热之时进行各项体育运动锻炼活动,可使大脑体温调节神经中枢———下丘脑的生理功能更加完善,产热与散热机能更加灵活。一旦人体受到热环境的刺激,其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就能更快、更准确地调节肌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以维持人体体温的生理平衡,这对有效预防“苦夏”颇有益。
3.持续的健身运动可使一些人懒散、停歇的汗腺开始工作,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如使排汗量骤增,汗腺分泌加快、通畅,汗液排泄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也使“苦夏”症随着汗水一起流失。
4.除此之外,适宜的运动锻炼还可改善内分泌和组织的新陈代谢,使人食欲增加、精力充沛。实际上,轻快的体育活动最能促进人体内释放一种“欣快物质”———内啡肽,该物质可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情绪高涨,这对消除“苦夏”症给人们所带来的不良心境(如烦躁、焦虑、痛苦、担忧等),缓解心理上的压力,使人正确对待“苦夏”症状并给予积极的防治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并非越热越要锻炼,还应注意防中暑。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肌体产热和散热总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体温维持在36.5℃左右。当运动时,体内代谢加速,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液分泌增多,呼吸加快,使体内产生的热能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及蒸发等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若天气非常闷热,身体正常的调温功能发生障碍,体温不断上升,就会发生中暑。为避免中暑,不宜在炎热的中午进行锻炼,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要过大,衣着应利散热,需要补充足够的淡盐凉开水,还应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一旦遇到头痛、头晕及胸闷等中暑先兆,应立即在阴凉通风处歇卧或求医诊治。
夏季日光浴对身体很有好处,但应注意适量,过多的日晒能损伤皮肤,导致皮肤衰老甚至致癌。有病者,最好征得医生同意后再进行日光浴。日光浴最佳时间为上午9~11时,下午4~6时;气温不宜太高,头、眼不可日光浴。日光浴时间以5~8分钟为宜,也可酌情延长一点。
游泳是夏季最好的锻炼项目之一,能使心、肺、皮肤和肌肉得到全面锻炼。在游泳中,要注意防止抽筋。下水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大汗淋漓、身体疲乏或饱饭后,不要立即下水;下水前先用凉水撩冲身体,以使身体尽快适应冷刺激;游的时间不宜过长;注意补充盐分。如在水中发生抽筋(通常为小腿抽筋),应镇静,跷勾脚尖并用力伸直膝关节,让别人用力扳脚,使小腿三头肌被动拉长,一般即能很快缓解。必要时,可求助于人。
因此,为了能有效预防“苦夏”症的发生,运动者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身体条件、体质及兴趣、习惯,来合理选择那些无拘无束、轻松舒适的轻体育活动。如:散步,打网球,保龄球,门球,练太极拳,水上运动,跳健美操,舞蹈,登山等。值得提醒的是,运动中应量力而行,切勿疲劳过度,更不可单独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从事锻炼,以免发生意外。
冬天,因为气候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但正如俗话所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些都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
事实证明,冬季到户外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缩,能够促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体温调节中枢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这样,人的抗寒能力就可明显增强。据测定,参加冬季锻炼与不参加冬季锻炼的人的抗寒能力,有时相差10倍以上。
此外,由于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也发生变化,血液中的红、白细胞,血红蛋白及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感冒、气管炎、贫血和肺炎等疾病。
第七节 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
运动对人的健康这么重要,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运动效果最好呢?健康专家认为,应该从小开始,只要孩子可以参加运动,就应该及时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
少年时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时注意科学地锻炼身体,不仅对于当时的体质增强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一生的健康水平也影响深远。
少年的骨骼肌肉处在迅速生长阶段,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对骨骼的血液供应,使孩子的骨骼获得更多养料,加上运动时跑跳等活动对骨骼有一定的机械刺激作用,能促使骨骼长得更长更坚固。
心脏的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从出生至五岁是心脏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青春发育期是心脏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两个高峰阶段,心脏生长发育特别快,如果在这两个高峰期注意科学锻炼身体,成年后心脏功能将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从小锻炼,还对少年的消化吸收和呼吸功能都有良好影响,能促进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为生长发育旺盛的身体提供足够的原料;呼吸功能的增强使身体吸氧能力改善,让新陈代谢得到更多氧气,使生长发育达到更高水平。
其实,让孩子经常到户外在新鲜空气和阳光中进行锻炼,不仅活跃了他们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强了体质,而且对智力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美国生理学家在对幼鼠做的一个实验中证实,运动刺激可有效地增强大脑的重量与皮质的厚度。有位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在举行运动会的季节,孩子们完成各种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明显地提高。
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和呼吸,使脑细胞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使代谢加速,脑的活动也就越来越灵敏,再加上锻炼时,肢体动作千变万化,也会促使大脑各个不同部位快速做出相应的机能反应,这犹如大脑神经在做各种各样的“健脑体操”。此外,每天有适当的户外活动时间,还能帮助孩子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记忆。
可见孩子们从小注意锻炼身体,对孩子的健康及智力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孩子从小就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受益无穷。
造成体力活动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静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例如只有少数儿童走路或骑车上学,而大多数儿童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计算机游戏和上因特网上。
生活方式多形成于人的生命早期并影响人的一生。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养成的体育锻炼模式很可能会终生保持,因此也就为积极健康的生活奠定基础。相反,年轻时养成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爱运动、偏食和滥用药物等也有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
当然,要让孩子们完全自觉地养成多进行体力活动的好习惯,太为难他们了。健康专家认为,父母的帮助十分重要。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习惯呢?健康专家建议:
1.要从小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体育锻炼发生了兴趣,就较易亲身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可以从体育游戏开始,也可以让孩子去观看、欣赏各种体育比赛。
2.要教给孩子锻炼身体的方法
孩子年龄不大,体质幼嫩,又缺乏体育锻炼经验,因此,家长要教给孩子体育锻炼的方法。在开展体育锻炼的时候,应讲明活动要领,还要做好示范动作,加强对孩子的指导与保护,防止发生事故。
3.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来安排活动项目
体质好、喜欢活动的孩子,可以让他直接参加一些体育项目的锻炼;体质较差、不爱活动的孩子,可以先让他参加一些体育游戏,待他有了兴趣,再让他参加跑跳、投掷、球类等体育活动。另外,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运动量,年龄小的孩子宜多做些较为缓和的、活动性比较强的运动,不宜做用力过大、憋气、负重的练习项目。
4.要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锻炼
体育锻炼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形成习惯,才会有效果。因此应该帮助孩子制定锻炼计划,并督促孩子天天坚持。